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生物质炭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研究 被引量:104
1
作者 花莉 张成 +1 位作者 马宏瑞 余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89-2492,共4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CO2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促进土壤碳截获对于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炭具有改良土壤性质、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具有调控作用等特性。因此,生物质炭对增强土壤碳截获... 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CO2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促进土壤碳截获对于减缓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炭具有改良土壤性质、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具有调控作用等特性。因此,生物质炭对增强土壤碳截获能力及减少土壤CO2气体排放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实验室盆栽的方式,以黑麦草为目标植物,对农业秸秆生物质炭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农业秸秆制生物质炭应用于农田土壤能产生多方面的环境效益。与对照相比,添加1%~4%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均增加了25%以上,土壤呼吸度降低了23%~50%,同时,添加生物质炭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添加4%秸秆炭的处理的黑麦草生物量增加了68%。此外,秸秆生物质炭的添加对土壤中的养分具有较好的持留功能,与比照相比,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淋出液中氮和磷质量浓度显著降低,说明生物质炭能够有效减少水冲刷造成的氮磷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质炭 土地利用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条件下自硫酸盐体系中萃取锌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汤兵 朱又春 林美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1年第5期2-4,共3页
本文目的在于解决在低 pH条件下用溶剂萃取法提取锌的问题。结果表明 :利用胺类萃取剂N2 63 ,在合适的配比条件下 ,一段萃取率最高可达到 95 .7% ,而反萃则需用 0 .2mol/LNaOH溶液作二段逆流反萃处理 。
关键词 溶剂萃取 硫酸盐体系 湿法炼锌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用于工业烟气除尘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蓝惠霞 陈中豪 颜幼平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62,共6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 ,粒子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研制高效、经济的除尘装置迫在眉睫。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除尘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去除磁性粒子的基本原理、实验研究、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理论模型... 随着工业的发展 ,粒子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研制高效、经济的除尘装置迫在眉睫。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除尘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去除磁性粒子的基本原理、实验研究、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理论模型的研究以及经济性方面与现在所用除尘装置的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除尘 高梯度磁分离 磁性粒子 除尘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法处理染整废水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程凯英 林美强 +1 位作者 林建民 朱又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36-37,共2页
采用微电解 -吸附工艺处理织带厂染整废水 ,效果显著 ,操作简便。经过一年的运行表明 ,其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 87— 1992 )
关键词 微电解 染整废水 工程应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矿废水净化处理及回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袁增伟 孙水裕 +2 位作者 赵永斌 戴文灿 刘如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234,共3页
针对该选矿废水 ,提出了混凝沉淀 -活性炭吸附 -回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研究了该工艺的影响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该工艺处理的选矿废水可以全部回用 ,不仅不影响选别指标 ,而且还可以降低浮选药剂用量 ,通过控制活性炭用量来调节铅选... 针对该选矿废水 ,提出了混凝沉淀 -活性炭吸附 -回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研究了该工艺的影响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该工艺处理的选矿废水可以全部回用 ,不仅不影响选别指标 ,而且还可以降低浮选药剂用量 ,通过控制活性炭用量来调节铅选别指标 ,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处理 回用试验 选矿废水 混凝沉淀 活性炭吸附 零排放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罗建中 齐水冰 +2 位作者 操洲杏 江卓锋 廖伟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5,共3页
研究了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降解机理。根据废水水质的不同 ,考察了 Ti O2 催化剂用量、p H值、通气量、反应时间、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色度去除的最佳条件。用现场采集的渗滤液原水和氧化沟出水试验 ,C... 研究了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降解机理。根据废水水质的不同 ,考察了 Ti O2 催化剂用量、p H值、通气量、反应时间、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色度去除的最佳条件。用现场采集的渗滤液原水和氧化沟出水试验 ,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 80 .6%、77.3 % ,色度去除率分别为 87.9%、83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二氧化钛 渗滤液 垃圾填埋场 垃圾处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孙水裕 刘鸿 +1 位作者 谢光炎 梁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化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中加入适量强磁性粉末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了用磁粉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餐饮废水 ,通过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平行试验 ,结果表明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适宜的磁粉加入量为 70 0 mg/L ,磁粉粒度 &l...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化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中加入适量强磁性粉末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研究了用磁粉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餐饮废水 ,通过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平行试验 ,结果表明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适宜的磁粉加入量为 70 0 mg/L ,磁粉粒度 <1μm,CODCr去除率和出水透光率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粉强化活性污泥法 餐饮废水 生物处理 废水处理 磁化作用 滋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类电极催化降解硝基苯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宋卫锋 林美强 +2 位作者 倪亚明 朱又春 孙水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3,21,共5页
用新兴的电化学催化系统 ,以特殊工艺自制的DSA类电极作阳极 ,对模拟硝基苯废水进行了降解处理 ,得出了该试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 ,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模型。根据分析 ,推测硝基苯分子主要先被阴极产生的H·还原为亚硝基苯、苯胺等 ... 用新兴的电化学催化系统 ,以特殊工艺自制的DSA类电极作阳极 ,对模拟硝基苯废水进行了降解处理 ,得出了该试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 ,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模型。根据分析 ,推测硝基苯分子主要先被阴极产生的H·还原为亚硝基苯、苯胺等 ,然后再扩散到阳极附近被HO·氧化为偶氮苯、氧化偶氮苯等 ,最后进一步氧化开环 ,生成苯基丁二酸等酸类物质以至二氧化碳 ,同时硝基苯分子也可以直接在阳极附近得到氧化生成 2 -硝基苯酚。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催化降解 硝基苯 废水处理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微电解处理反应材料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朱又春 方战强 夏志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60,共5页
研究了在微电解过程中不同反应材料与高电位接触材料组合的电化学特性 ,并讨论了反应材料和接触材料的选择等有关问题 .结果表明 ,加入高电位的阴极性材料与反应材料接触 ,可增大反应材料的溶解速度达 10~ 5 0倍 。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微电解处理 焦炭 石墨 零价金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污泥的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凡植 陈庆邦 +2 位作者 聂晓军 陈淦康 何淦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5-28,共4页
提出了电镀污泥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 ,并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铜粉品位大于 90 % ,铜的回收率大于 95 % ,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 ,镍回收率大于 80 % ,浸出渣和净化渣经固化处理后可作普通建筑材料使用 。
关键词 电镀污泥 铜粉 硫酸镍 固化处理 综合利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硫酸铝絮凝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袁斌 吕松 袁世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2-565,共4页
以Al2 (SO4 ) 3 和Na2 SiO3 为原料 ,采用复合共聚法 ,制备了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PASS) .最佳制备条件为 pH 5 .5~ 5 .8,SiO2 质量分数为 2 .2 %~ 2 .5 % ,Al/SiO2 摩尔比为 1.0或 0 .2 5 .研究了SiO2 含量、pH对硅酸聚... 以Al2 (SO4 ) 3 和Na2 SiO3 为原料 ,采用复合共聚法 ,制备了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PASS) .最佳制备条件为 pH 5 .5~ 5 .8,SiO2 质量分数为 2 .2 %~ 2 .5 % ,Al/SiO2 摩尔比为 1.0或 0 .2 5 .研究了SiO2 含量、pH对硅酸聚合过程及Al/SiO2 摩尔比对PASS稳定性及混凝效果的影响 .与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 (AS)、氯化铁 (FC)进行性能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PASS比PAC、AS、FC具有更好的去浊、脱色、除油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硅酸硫酸铝 絮凝剂 水处理 复合共聚法 稳定性 质量分数 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音波 余煜棉 刘千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5,共5页
对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机理 ,影响染料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因素 。
关键词 多相光催化 降解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解多种氯化物优势混合菌的诱变筛选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乔庆霞 陈中豪 +1 位作者 萧锦 刘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7-139,146,共4页
对自然筛选出的优势混合菌进行紫外诱变,选育更高效降解多种氯化物的优势混合菌,得到了紫外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探讨了紫外诱变筛选菌和未诱变菌对漂白废水的降解情况。研究发现,诱变菌与未诱变菌在菌落特征、个体形态和生长特征上有明... 对自然筛选出的优势混合菌进行紫外诱变,选育更高效降解多种氯化物的优势混合菌,得到了紫外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探讨了紫外诱变筛选菌和未诱变菌对漂白废水的降解情况。研究发现,诱变菌与未诱变菌在菌落特征、个体形态和生长特征上有明显差异;诱变筛选出的B04菌处理效果最好,较未诱变菌CODCr降解率可提高19.71%,总氯(TCl)的去除率可提高9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氯化物 高效降解 优势混合菌 紫外诱变 筛选 漂白废水 废水处理 硫酸盐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乐华 朱又春 李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8,共4页
综合分析了近年来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情况。重点阐明电解法处理难生物降解废水、电解法应用于消毒杀菌和电解法与其他方法联合处理方面 。
关键词 电解法 废水处理 难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铜镍电镀污泥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镍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凡植 陈庆邦 +1 位作者 陈淦康 何淦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1,共4页
提出了利用铜镍电镀污泥生产金属铜和硫酸镍的工艺流程 ,并用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铜粉品位大于 90 % ,铜的回收率大于 95 % ,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 ,镍回收率大于 80 % ,浸出渣和净化渣经固化处理后可作... 提出了利用铜镍电镀污泥生产金属铜和硫酸镍的工艺流程 ,并用试验考察了各工序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铜粉品位大于 90 % ,铜的回收率大于 95 % ,硫酸镍质量达到工业一级 ,镍回收率大于 80 % ,浸出渣和净化渣经固化处理后可作普通建筑材料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铜粉 硫酸镍 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的非金属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熊心美 吕文英 +3 位作者 刘国光 余林 李大光 蔡河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共4页
TiO2具有无毒、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便宜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但TiO2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光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影响了TiO2光催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TiO2进行改性提高它在可见光区的光催化活性是近... TiO2具有无毒、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便宜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但TiO2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光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影响了TiO2光催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TiO2进行改性提高它在可见光区的光催化活性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利用非金属如N、F、S、C等对TiO2进行改性的研究,对改性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评价了各种离子改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光催化剂 改性 掺杂 非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乐华 朱又春 李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3-255,共3页
本文重点阐明生物膜电极法处理难生物降解废水、电解法应用于消毒杀菌和电解法与其它方法联合处理。并同时提出了电解法废水处理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方向。
关键词 电解法 废水处理 杀菌 生物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炱和石灰粉混合物吸附脱硫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凡植 颜幼平 武秀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2-35,共4页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脱硫吸附剂 ,进行了在布袋除尘器内可以实现的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 ,在烟气温度 1 1 0℃、过滤风速 0 .6~ 0 .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 2~ 3 mm等工艺条件下 ,烟炱和石灰粉的较佳混合...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脱硫吸附剂 ,进行了在布袋除尘器内可以实现的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 ,在烟气温度 1 1 0℃、过滤风速 0 .6~ 0 .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 2~ 3 mm等工艺条件下 ,烟炱和石灰粉的较佳混合比为 5∶ 1 ,吸附时间在 60 min内的平均脱硫率为 70 .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 烟炱 石灰粉 吸附 烟气脱硫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催化降解有机物机理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Ⅱ)——动力学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美强 宋卫锋 倪亚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7-29,共3页
苯酚与HO·作用的产物有两种 ,据此求解了苯酚在电解催化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方程 ,根据动力学方程对在不同时间体系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进行了最小二乘法拟合 ,表明苯酚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竞争连续反应模型。两种途径的表... 苯酚与HO·作用的产物有两种 ,据此求解了苯酚在电解催化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方程 ,根据动力学方程对在不同时间体系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进行了最小二乘法拟合 ,表明苯酚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竞争连续反应模型。两种途径的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82 2min- 1 和 0 .1 1 1 9min- 1 (对苯二酚途径 )、0 .0 0 75min- 1 和 0 .0 51 8min- 1 (邻苯二酚途径 )。由这些参数计算可知 ,有 97.2 8%的苯酚通过对苯二酚中间产物而得以氧化 ,只有 2 .72 %的苯酚通过邻苯二酚。对实验及拟合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苯酚在阳极附近被HO·氧化降解是非常快的 ,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基本没有积累 ,平均只有 5 .45 %的对苯二酚和 35 .0 7%的邻苯二酚扩散到体相中去 ,而其他部分都连续地在阳极附近氧化掉了。这可能是有机污染物在电解催化氧化系统内降解过程的共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催化 有机污染物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床层烟炱和石灰粉混合物吸附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凡植 武秀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脱硫吸附剂 ,在布袋除尘器内进行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 ,在烟气温度 110℃、过滤风速 0 .6~ 0 .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 2~ 3 mm等工艺条件下 ,烟炱和石灰粉的较佳混合比为 5∶ 1,吸...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脱硫吸附剂 ,在布袋除尘器内进行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 ,在烟气温度 110℃、过滤风速 0 .6~ 0 .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 2~ 3 mm等工艺条件下 ,烟炱和石灰粉的较佳混合比为 5∶ 1,吸附时间在 60 min内的平均脱硫率为 70 .5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炱 石灰粉 吸附 烟气脱硫 工业废气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