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化学合成P(DMAA-co-MMA)/Nano-SiO_2复合水凝胶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暄 王洪波 +1 位作者 白迎坤 吴光国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6-444,共9页
以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Irgacure 2959为光引发剂,N,N′-二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利用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A)及P(DMAA-co-MMA)水凝胶,并通过加入少量表面改... 以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Irgacure 2959为光引发剂,N,N′-二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利用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A)及P(DMAA-co-MMA)水凝胶,并通过加入少量表面改性后的纳米SiO2对该水凝胶进行改性,制得了P(DMAA-co-MMA)/纳米SiO2复合水凝胶,用FT-IR和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该复合凝胶的溶胀动力学、消溶胀动力学、pH值响应性、离子强度等.该方法简便、快捷,大大缩短了聚合时间,合成过程仅需2—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 N-二甲基丙烯酰胺 温敏性水凝胶 纳米SIO2 pH值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控/“活性”细乳液光聚合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暄 荆燕妮 +1 位作者 白迎坤 吴光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4-778,共5页
在室温下,以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HTEMPO)为调控介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e 184)为引发剂,采用光化学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醇(CA)/水细乳液体系的... 在室温下,以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HTEMPO)为调控介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e 184)为引发剂,采用光化学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醇(CA)/水细乳液体系的光聚合反应控制动力学.结果表明,该细乳液体系非常稳定,在整个聚合过程中即没有絮凝物产生,也没有沉淀析出,获得了良好的ln([M0]/[M])与时间、数均分子量与转化率之间的线性动力学关系,并且在整个聚合反应过程中MMA均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比较窄,其多分散性指数较低(PDI=1.27~1.36),具有明显的活性聚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可控/“活性”光聚合 细乳液 2 2 6 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正相微乳液可控/“活性”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张永涛 姚永平 +2 位作者 崔艳艳 董智贤 刘晓暄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8-446,共9页
以末端含溴原子的光引发剂2-溴异丁酰氧基-2-甲基-1-苯基甲酮(HMPP-Br)为引发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和2,2,6,6-四甲基哌啶醇(TMP)为调控剂,采用光聚合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M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正丁... 以末端含溴原子的光引发剂2-溴异丁酰氧基-2-甲基-1-苯基甲酮(HMPP-Br)为引发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和2,2,6,6-四甲基哌啶醇(TMP)为调控剂,采用光聚合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M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正丁醇O/W型正相微乳液体系的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引发剂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聚合微乳液体系较稳定,聚合反应获得了良好的ln[M]0/[M]与时间、数均分子量与转化率之间的线性动力学关系,制备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oly(n-BMA)均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可控 活性光聚合 2 2 6 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 2 2 6 6-四甲基哌啶醇 正相微乳液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水性UV树脂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苏嘉辉 黄伟 +3 位作者 杨雪娇 陈颖茵 罗青宏 刘晓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600(PEG60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然后分别通过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MDA)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引入碳碳双键,制备了2,4,...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600(PEG60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然后分别通过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MDA)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引入碳碳双键,制备了2,4,6官能度的3种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水性UV树脂(UV-WPUA)。利用二正丁胺法测定合成过程中异氰酸根(-NCO)含量的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树脂的紫外光固化结果表明4官能度的树脂具有最高的转化率(80%);随着官能度的提高,吸水率降低而光泽度逐步提高,其中4官能度的树脂力学性能更为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水性UV树脂 聚氨酯丙烯酸酯 多官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水性有机硅改性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妍 崔艳艳 +1 位作者 苏嘉辉 刘晓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36,42,共7页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主要原料,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法制备得到耐水性有机硅改性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主要原料,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法制备得到耐水性有机硅改性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粒径分析等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相关性能;并对聚合条件进行初步探索,研究了不同比例的乳化剂、引发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同时讨论了TPGDA及KH560对乳液粒径、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耐水性、吸水率和接触角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种子乳液法作为聚合方式,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4%,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3%,TPGDA质量分数为0.15%,KH560质量分数为0.35%时,制备的硅丙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平均粒径为109.1nm,乳胶膜的水接触角为81.5°,吸水率为8.67%,耐水性高达16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有机硅 半连续种子乳液法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点击化学修饰石油树脂研究
6
作者 扶浩 杨建文 刘晓暄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0-387,共8页
为改善传统石油树脂改性方法能耗高、效率低等缺陷,本文应用点击化学,在常温下,以甲苯为溶剂,以Darocur1173为光引发剂,在UV-LED灯辐照下,通过3-巯基丙酸与DCPD石油树脂发生巯基-烯加成反应,制备的产物命名为DCPD-COOH。以三苯基膦为催... 为改善传统石油树脂改性方法能耗高、效率低等缺陷,本文应用点击化学,在常温下,以甲苯为溶剂,以Darocur1173为光引发剂,在UV-LED灯辐照下,通过3-巯基丙酸与DCPD石油树脂发生巯基-烯加成反应,制备的产物命名为DCPD-COOH。以三苯基膦为催化剂,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DCPD-COOH反应,制备了可光固化的丙烯酸酯石油树脂,命名为DCPD-A。固化漆膜的设计配方:DCPD-A(50份)、活性稀释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50份),光引发剂Darocur1173(5份)。在该配方下制得的固化漆膜其附着力达到0级,铅笔硬度为2H。制备的DCPD-A与极性溶剂或者极性树脂的相容性较好,可应用于光固化涂料和光固化油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PD石油树脂 巯基/烯点击化学 UV固化 光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