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控制的微细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瑞宁 刘兵 楼云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718-1722,共5页
设计了一套微细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该电源采用有效放电火花数检测方法对放电状态进行统计,并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对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进行调整以改善加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脉冲电源在保证加工稳定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 设计了一套微细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该电源采用有效放电火花数检测方法对放电状态进行统计,并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对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进行调整以改善加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脉冲电源在保证加工稳定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源 微细电火花加工 放电状态检测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子制造的高速精密宏微运动平台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特生 高健 +2 位作者 周志强 张揽宇 陈小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分析宏微复合驱动技术的基础上对高速高精度定位的宏微复合运动平台进行了研究,并研制了基于音圈电机驱动和压电陶瓷驱动的宏微复合运动平台。该平台的宏运动由音圈电机驱动,可实现高加速度和大行程运动;微运动由与音圈电机主轴相连... 在分析宏微复合驱动技术的基础上对高速高精度定位的宏微复合运动平台进行了研究,并研制了基于音圈电机驱动和压电陶瓷驱动的宏微复合运动平台。该平台的宏运动由音圈电机驱动,可实现高加速度和大行程运动;微运动由与音圈电机主轴相连接的压电陶瓷驱动,用以补偿宏运动所产生的定位误差并抑制宏微运动切换所产生的振动,达到平台的精密定位目标。最后,基于所搭建的宏微复合定位系统,开发了平台的控制系统软件,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宏微复合定位平台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可满足电子制造高速高精密定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复合运动平台 音圈电机 压电陶瓷驱动器 电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叶片顶端修复过程的加工变形量分析
3
作者 张亚利 文豪 +1 位作者 张晓虹 高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共4页
以航空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使用磨损后的自适应修复加工过程,研究磨损叶片顶端激光熔覆后去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重点分析叶片顶端切削加工过程的变形问题;通过对不同装夹位置加工变形量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揭... 以航空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使用磨损后的自适应修复加工过程,研究磨损叶片顶端激光熔覆后去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重点分析叶片顶端切削加工过程的变形问题;通过对不同装夹位置加工变形量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揭示其加工变形规律,找出最优装夹位置;建立加工变形与切削力的关系,获得对应的误差补偿量;提出叶片加工的误差补偿方法,为叶片精密加工的变形误差补偿提供基础,从而实现薄型叶片的自适应修复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叶片 自适应修复 有限元分析 加工变形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PCB圆形基准点的权重式椭圆拟合定位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岑誉 高健 +1 位作者 曾友 简川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3,28,共6页
针对贴片机视觉系统对印刷电路板(PCB)圆形基准点快速精密定位的要求,提出基于形态学的基准点区域提取方法,对约化后的基准点进行像素级边缘提取,进而采用一维曲线拟合法提取出亚像素级边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圆形基准点边缘轮廓的权... 针对贴片机视觉系统对印刷电路板(PCB)圆形基准点快速精密定位的要求,提出基于形态学的基准点区域提取方法,对约化后的基准点进行像素级边缘提取,进而采用一维曲线拟合法提取出亚像素级边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圆形基准点边缘轮廓的权重式椭圆拟合定位算法,减少边缘轮廓点大离群值对拟合精度的影响,获到高精度的基准点中心位置。该算法通过设置椭圆约束条件,可避免零解和成比例解的出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耗时25ms左右,基准点中心的位置误差小于0.03pixel,相比于其它定位方法,该方法在耗时和定位精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实验室搭建的视觉检测平台上开展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对实际采集到的PCB基准点图像可实现快速精确的基准点中心坐标提取,基准点拟合椭圆的形状误差均值为0.1pixel,能满足贴片机视觉系统快速精密的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 圆形基准点 亚像素 边缘提取 加权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贴片机视觉系统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岑誉 高健 +1 位作者 曾友 简川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29,共5页
针对贴片机视觉系统摄像机标定便捷性和高精度的要求,分析摄像机模型及其局限性,提出采用一阶单系数除式径向畸变模型代替传统的多项式畸变模型,并设计出带矩形边框和三角标志的圆形标定点平面标定板进行摄像机标定。通过可递归执行的... 针对贴片机视觉系统摄像机标定便捷性和高精度的要求,分析摄像机模型及其局限性,提出采用一阶单系数除式径向畸变模型代替传统的多项式畸变模型,并设计出带矩形边框和三角标志的圆形标定点平面标定板进行摄像机标定。通过可递归执行的修正的Deriche滤波快速获得像素级边缘,再进行亚像素边缘提取、线性方法拟合椭圆,对标定点进行精确定位,通过空间点及其图像投影的对应关系,获得较理想的摄像机参数初始值。最后,利用最优化算法进一步求解,获得更高精度的摄像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简单、快速,并且精确,能满足贴片机视觉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机 视觉系统 摄像机标定 亚像素边缘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铰链的微动平台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何伟宏 高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8,共3页
根据高性能直线电机直接驱动宏动平台和宏/微双重驱动精密定位机构的要求,基于柔性铰链设计微动平台,实现大行程纳米级别的分辨率和定位精度;微动平台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安装于宏动平台上;整个宏/微系统采用精密绝对光栅和精密增量光栅... 根据高性能直线电机直接驱动宏动平台和宏/微双重驱动精密定位机构的要求,基于柔性铰链设计微动平台,实现大行程纳米级别的分辨率和定位精度;微动平台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安装于宏动平台上;整个宏/微系统采用精密绝对光栅和精密增量光栅二级位置检测以解决大行程和高分辨在检测上的矛盾问题,以此为位置反馈实现闭环控制。在平台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建立系统质量刚度动力学模型,分析平台在阻尼垫块不同的情况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平台 宏微 平台 柔性铰链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1连续的封闭非均匀B样条曲线迭代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思 高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根据封闭曲线曲面重构的要求,提出一种满足一阶几何连续(G1连续)约束的迭代拟合非均匀B样条曲线的算法。该算法在盈亏修正迭代非均匀B样条曲线算法上的基础上,加入了曲线的首尾封闭(位置连续性G0)条件和封闭连接处的一阶几何连续(G1连续... 根据封闭曲线曲面重构的要求,提出一种满足一阶几何连续(G1连续)约束的迭代拟合非均匀B样条曲线的算法。该算法在盈亏修正迭代非均匀B样条曲线算法上的基础上,加入了曲线的首尾封闭(位置连续性G0)条件和封闭连接处的一阶几何连续(G1连续性)条件,通过迭代得到的控制点来拟合非均匀B样条曲线,保证曲线在封闭连接处的G1连续性。论文通过叶片轮廓拟合实例,用此迭代算法反求叶片轮廓控制点,并拟合曲线,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样条 G0、G1连续性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IS平台在STL网格模型拓扑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旭 高健 吴东庆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6-198,202,共4页
STL文件描述的是一种离散的实体表面三角面片模型,模型中的所有三角面片是无序的,也不存在拓扑信息。然而在许多应用系统,需要借助模型的拓扑关系进行分析,以快速、准确地操作模型数据。重点研究STL网格模型的拓扑重构问题,在读取STL文... STL文件描述的是一种离散的实体表面三角面片模型,模型中的所有三角面片是无序的,也不存在拓扑信息。然而在许多应用系统,需要借助模型的拓扑关系进行分析,以快速、准确地操作模型数据。重点研究STL网格模型的拓扑重构问题,在读取STL文件几何信息基础上,分析ACIS模型的数据结构,确定重构模型的拓扑结构,通过ACIS平台提取所需的拓扑信息,实现STL网格模型到ACIS的拓扑模型的重构。最后,通过实例验证重构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S平台 STL模型 拓扑结构 模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微定位平台运动切换减振问题研究态势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揽宇 高健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54,共7页
高速高精密定位平台是微电子制造装备领域的核心部件,决定着微电子产品的性能与质量。近年来,宏微复合定位平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高速度与高精密度等性能不断提升,然而,运动切换环节的振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宏微定位平台进一步... 高速高精密定位平台是微电子制造装备领域的核心部件,决定着微电子产品的性能与质量。近年来,宏微复合定位平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高速度与高精密度等性能不断提升,然而,运动切换环节的振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宏微定位平台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基于此,首先对当前国内外宏微定位平台及其运动切换环节振动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继而分别介绍与分析了宏微定位平台系统的机构形式、驱动方式、导轨及其他因素对运动切换环节振动问题的影响,最后对目前运动切换减振方法进行概述,重点提出基于压电陶瓷的新型减振方法,以期对未来宏微定位平台运动切换的减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制造装备 宏微高速高精密定位平台 运动切换环节减振 压电陶瓷主动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