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3D深度胶囊网络的高光谱和LiDAR数据融合分类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雄山
赵艮平
程良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26-2529,共4页
针对高光谱和LiDAR成像优势,通过构建三维深度胶囊网络(3D-deep capsule network,3D-DCN)探索了这两种遥感数据源在城市地物分类上的应用。该网络通过使用两层3D-CNN结构实现融合后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映射,然后紧跟胶囊网络生成代表特征...
针对高光谱和LiDAR成像优势,通过构建三维深度胶囊网络(3D-deep capsule network,3D-DCN)探索了这两种遥感数据源在城市地物分类上的应用。该网络通过使用两层3D-CNN结构实现融合后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映射,然后紧跟胶囊网络生成代表特征的矢量并实现卷积、封装和分类;针对胶囊网络层间的非线性激活函数提出一种称为e-squash的非线性激活函数用于特征学习。在城市数据集上的分类实验表明,使用LiDAR高程特征数据极大地改善了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采用提出激活函数的3D-DCN在城市数据分类方面比经典分类方法和未采用e-squash的胶囊网络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LiDAR
地物分类
胶囊网络
e-squash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面位移激励下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劣化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瑞洲
梁炽聪
+1 位作者
蔡远馨
吴衡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为在微米级尺度量化表述离面位移激励值-聚焦面内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劣化值的映射特性,使用光学显微镜、工业相机和空间纳米定位平台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离面位移的形成机理,使用方差函数评价图像清晰度,搜索最佳对焦平面并设定为...
为在微米级尺度量化表述离面位移激励值-聚焦面内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劣化值的映射特性,使用光学显微镜、工业相机和空间纳米定位平台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离面位移的形成机理,使用方差函数评价图像清晰度,搜索最佳对焦平面并设定为聚焦平面,作为计算离面位移的基准。其次,设计空间多自由度纳米台,将其末端执行器作为微视觉追踪目标,生成聚焦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同时同步生成可控可测的离面位移。然后,选取灰度值模板匹配法与感兴趣区域划分法作为当前微视觉运动追踪算法,测量聚焦面内的运动轨迹。最后,加工纳米台样机,搭建微视觉运动追踪系统,使用电容传感器作为评价手段,计算不同离面位移引起的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劣化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随着离面位移的增大而不断劣化,具有显著且可量化的相关性。针对给定的76.1 μm×63.7 μm视场、15 Hz采样率与灰度值模板匹配法,(7.7±2.5)μm或更大的离面位移导致微视觉测量系统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觉运动追踪
离面位移
精度劣化
纳米定位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3D深度胶囊网络的高光谱和LiDAR数据融合分类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雄山
赵艮平
程良伦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
南宁师范
大学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南宁师范
大学
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26-25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701123)
国家高分地球观测主要项目(83-Y40G33-9001-18/20)
+3 种基金
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重点实验室项目(2016B030301008)
广东省农业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项目(2019KJ147)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6B010127005)
广西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开放或系统基金资助项目(NNNU-KLOP-K1936)。
文摘
针对高光谱和LiDAR成像优势,通过构建三维深度胶囊网络(3D-deep capsule network,3D-DCN)探索了这两种遥感数据源在城市地物分类上的应用。该网络通过使用两层3D-CNN结构实现融合后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映射,然后紧跟胶囊网络生成代表特征的矢量并实现卷积、封装和分类;针对胶囊网络层间的非线性激活函数提出一种称为e-squash的非线性激活函数用于特征学习。在城市数据集上的分类实验表明,使用LiDAR高程特征数据极大地改善了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采用提出激活函数的3D-DCN在城市数据分类方面比经典分类方法和未采用e-squash的胶囊网络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高光谱
LiDAR
地物分类
胶囊网络
e-squash函数
Keywords
hyperspectral
LiDAR
ground classification
deep capsule network
e-squash function
分类号
TP75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面位移激励下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劣化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瑞洲
梁炽聪
蔡远馨
吴衡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
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
重点
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905106)。
文摘
为在微米级尺度量化表述离面位移激励值-聚焦面内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劣化值的映射特性,使用光学显微镜、工业相机和空间纳米定位平台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离面位移的形成机理,使用方差函数评价图像清晰度,搜索最佳对焦平面并设定为聚焦平面,作为计算离面位移的基准。其次,设计空间多自由度纳米台,将其末端执行器作为微视觉追踪目标,生成聚焦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同时同步生成可控可测的离面位移。然后,选取灰度值模板匹配法与感兴趣区域划分法作为当前微视觉运动追踪算法,测量聚焦面内的运动轨迹。最后,加工纳米台样机,搭建微视觉运动追踪系统,使用电容传感器作为评价手段,计算不同离面位移引起的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劣化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随着离面位移的增大而不断劣化,具有显著且可量化的相关性。针对给定的76.1 μm×63.7 μm视场、15 Hz采样率与灰度值模板匹配法,(7.7±2.5)μm或更大的离面位移导致微视觉测量系统完全失效。
关键词
微视觉运动追踪
离面位移
精度劣化
纳米定位平台
Keywords
micro-vision motion-tracking
out-of-focused-plane displacements
accuracy degradation
nano-positioning stage
分类号
TP39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H742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3D深度胶囊网络的高光谱和LiDAR数据融合分类
张雄山
赵艮平
程良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离面位移激励下微视觉运动追踪精度劣化特性
王瑞洲
梁炽聪
蔡远馨
吴衡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