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之美牵引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峻 马乐君 +3 位作者 谢小柱 唐靓 朱道云 吴福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针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学教模式陈旧、缺乏吸引力、挫败感强价值获得感低、个性化深度学习难满足等痛点问题,提出美育与数智化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方案。通过“科学之美”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针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学教模式陈旧、缺乏吸引力、挫败感强价值获得感低、个性化深度学习难满足等痛点问题,提出美育与数智化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方案。通过“科学之美”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思想、掌握实验方法并探究实验问题;以实验操作中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求真求实、敢于试错、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依托数字化实验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竞赛、大创项目数智化赋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以“时点+成长”相结合的多维度过程性考核评价,科学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利于教学良性循环。该模式也是对“两性一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次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教学 科学之美 同伴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型、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36
2
作者 徐小明 张湘伟 +2 位作者 吴福根 于兆勤 丁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7期20-23,共4页
综合型的实验课程有多层次、多模块的结构形式,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的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开放,综合型、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多层次、多模块、全方位的、创新导向的教学体系,这一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必须在网络... 综合型的实验课程有多层次、多模块的结构形式,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的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开放,综合型、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多层次、多模块、全方位的、创新导向的教学体系,这一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必须在网络化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综合型 开放型 运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管理模式 加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福根 于兆勤 +2 位作者 徐小明 周誉昌 彭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0,117,共3页
通过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从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管理模式 示范中心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4
4
作者 于兆勤 郭钟宁 +2 位作者 吴福根 张湘伟 张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为了提高工程训练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合理的配置训练设备,实现训练基地的开放与共享。通过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工程训练 示范中心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与系统实现 被引量:33
5
作者 徐小明 张湘伟 +2 位作者 丁政 茅智伟 陈舒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8期80-82,112,共4页
该校进行了实验开放的尝试,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的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开放,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条件,有选择地预约登记上课。文章对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且介绍了管理... 该校进行了实验开放的尝试,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的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开放,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条件,有选择地预约登记上课。文章对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且介绍了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 实验教学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电子分级分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5
6
作者 蒋力立 彭端 +1 位作者 杜宇上 陈灵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1-204,共4页
阐述了高校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分级分类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实践,通过规范各类基本必修课、开设系列竞赛培训公选课、主办电子设计实践能力提高班等形式,构建分级分类教学平台,实施多模式、多层次、多方位教学,从而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的整... 阐述了高校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分级分类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实践,通过规范各类基本必修课、开设系列竞赛培训公选课、主办电子设计实践能力提高班等形式,构建分级分类教学平台,实施多模式、多层次、多方位教学,从而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的整体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分级分类 实验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评价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宇上 蒋力立 曾思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09,180,共4页
实验教学中采用表现性评价具有可行性。结合实验教学,从教师实施评价、学生参与评价、成绩评定3方面讨论了表现性评价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有关的建议。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表现性评价 实施评价 参与评价 成绩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银萍 宋亚男 +2 位作者 曾思明 杜宇上 谢小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1-225,共5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障工程教育专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置身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新时代,我国高校工程教育必须以OBE理念进行反思及教育改革,推动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出发,分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障工程教育专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置身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新时代,我国高校工程教育必须以OBE理念进行反思及教育改革,推动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出发,分析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建电类基础实验课程群、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详细的教学标准,实施分层模块化教学,设计以目标和能力为导向的实验项目,规范考核机制。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高,为各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良好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专业认证 电工电子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技术的三相交流负载电路实验教学 被引量:3
9
作者 杜宇上 梁远博 +1 位作者 李水峰 刘银萍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传统的三相交流负载电路实验教学采用手工连接电路、手工改变电路负载连接状态的方法,时间花费多,也存在用电操作安全的问题。通过WiFi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路设备的无身体接触控制。在实验室已有电工学实验箱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Fi技术... 传统的三相交流负载电路实验教学采用手工连接电路、手工改变电路负载连接状态的方法,时间花费多,也存在用电操作安全的问题。通过WiFi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路设备的无身体接触控制。在实验室已有电工学实验箱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Fi技术的三相交流负载电路实验装备改造方案。以变易学习理论为指导,介绍了通过该实验装备对三相负载电路的有关特征进行变易以促进学生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WIFI技术 变易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实验平台的先实验后理论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峻 刘嵘锴 +3 位作者 唐靓 庞玮 朱道云 吴福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0-205,共6页
基于数字化实验平台对“弹簧振子阻尼振动研究与阻尼系数测量”实验进行了全新的教学设计和教改实践。教学过程中先搁置理论,结合同伴教学法,让学生直接利用PASCO实验平台对弹簧振子的阻尼现象和过程进行观察与测量,利用CapstoneTM对实... 基于数字化实验平台对“弹簧振子阻尼振动研究与阻尼系数测量”实验进行了全新的教学设计和教改实践。教学过程中先搁置理论,结合同伴教学法,让学生直接利用PASCO实验平台对弹簧振子的阻尼现象和过程进行观察与测量,利用CapstoneTM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拟合出实验规律,再与物理实验理论进行比较、总结与探索。摆脱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上的束缚,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回归实验教学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 翻转课堂 数字化实验平台 同伴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加工实践与材料力学实验互联互通教学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志敏 陆舒瑶 +1 位作者 谢灵 刘勇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5-217,共3页
机械加工实践与材料力学实验原本是两门独立的教学课程。由于材料力学试样必须先行机械加工,据此,提出将机械加工实践与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变为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教学。在本实践和实验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实践和实验设计... 机械加工实践与材料力学实验原本是两门独立的教学课程。由于材料力学试样必须先行机械加工,据此,提出将机械加工实践与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变为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教学。在本实践和实验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实践和实验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节省实验经费、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而且能满足学生必做的基础实验和基本操作,又可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验动手能力,此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 材料力学 互联互通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培养的电子信息类实践课程教学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安 彭端 +3 位作者 于兆勤 陈灵敏 杜宇上 黄珊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178,222,共4页
实践类课程占理工科类院校培养计划的较大分量,又极具特定学校的专业特色,所以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技能、知识创新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影响整个大学的培养质量。为更有效的保证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创建学生的创新学习环... 实践类课程占理工科类院校培养计划的较大分量,又极具特定学校的专业特色,所以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技能、知识创新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影响整个大学的培养质量。为更有效的保证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创建学生的创新学习环境,以E-CDIO-KS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多维立体"协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尝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研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新教学方法的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使教师具备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E-CDIO-KS 电子信息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7
13
作者 丁政 吴福根 徐小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8-231,234,共5页
针对实验教师评价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构建高校实验教师评价体系的目标和科学公正、完整独立、易操作且抗干扰的3项原则,尝试构建了发展性与奖惩性并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实验教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8个形成性评价... 针对实验教师评价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构建高校实验教师评价体系的目标和科学公正、完整独立、易操作且抗干扰的3项原则,尝试构建了发展性与奖惩性并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实验教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8个形成性评价定性指标和6个总结性评价定量指标。提出了实验教师评价体系的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师队伍 评价体系 发展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丁政 于兆勤 邓海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154,共4页
分析了目前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团队中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树立四大核心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实施"三结合"等路径与措施,以造就一支高素质、学习型、创新型的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分析了目前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团队中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树立四大核心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实施"三结合"等路径与措施,以造就一支高素质、学习型、创新型的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创新人才 工程训练 教学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设计性实验中的学生实验行为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肖 熊建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结合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在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中的实验行为进行研究,剖析了实验时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实验前对选题的研究方向不明确,对实验的预期没有进行猜想或理论分析,设计上过多的依赖文献;实验时缺乏深入的探索,遇到问题轻... 结合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在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中的实验行为进行研究,剖析了实验时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实验前对选题的研究方向不明确,对实验的预期没有进行猜想或理论分析,设计上过多的依赖文献;实验时缺乏深入的探索,遇到问题轻易放弃;实验后对数据与现象的关系认识不清,对实验的有效性和精确度没有进行评估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笔者认为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间的衔接,强调科学探究,强调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渗透元认知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 实验行为 科学探究 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sim的混沌电路仿真实验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杜宇上 肖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混沌电路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非线性系统的典型内容。为提高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对非线性系统实验内容的学习效率,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作用,介绍采用Multisim对混沌电路进行实验仿真的方法。在介绍蔡氏混沌电路基本原理和非线性电阻... 混沌电路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非线性系统的典型内容。为提高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对非线性系统实验内容的学习效率,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作用,介绍采用Multisim对混沌电路进行实验仿真的方法。在介绍蔡氏混沌电路基本原理和非线性电阻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叙述了在Multisim界面下对混沌电路的构建;通过设置不同的电路参数,运行仿真功能,出现了相应的李萨如图形和时域波形,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Multisim的可行性,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提供可行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IM 混沌电路 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卡和MMUSE软件的计算机辅助单摆实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肖 杨友源 周少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76,83,共3页
介绍了以科学教育多媒体软件MMUSE为平台,基于声卡采集系统进行的计算机辅助单摆周期测量,该方法易于实现,精确度高;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效果好,学生实验兴趣提高。
关键词 声卡 单摆 周期测量 MMU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标签混淆的中文文本分类数据增强技术
18
作者 孙海涛 林佳瑜 +1 位作者 梁祖红 郭洁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3-1119,共7页
传统数据增强技术,如同义词替换、随机插入和随机删除等,可能改变文本的原始语义,甚至导致关键信息丢失。此外,在文本分类任务中,数据通常包含文本部分和标签部分,然而传统数据增强方法仅针对文本部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标... 传统数据增强技术,如同义词替换、随机插入和随机删除等,可能改变文本的原始语义,甚至导致关键信息丢失。此外,在文本分类任务中,数据通常包含文本部分和标签部分,然而传统数据增强方法仅针对文本部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标签混淆的数据增强(LCDA)技术,从文本和标签这2个基本方面入手,为数据提供全面的强化。在文本方面,通过对文本进行标点符号随机插入和替换以及句末标点符号补齐等增强,在保留全部文本信息和顺序的同时增加文本的多样性;在标签方面,采用标签混淆方法生成模拟标签分布替代传统的one-hot标签分布,以更好地反映实例和标签与标签之间的关系。在THUCNews(TsingHua University Chinese News)和Toutiao这2个中文新闻数据集构建的小样本数据集上分别结合TextCNN、TextRNN、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和RoBERTa-CNN(Robustly optimized BERT approac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文本分类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增强前相比,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在由THUCNews数据集构造的50-THU数据集上,4种模型结合LCDA技术后的准确率相较于增强前分别提高了1.19、6.87、3.21和2.89个百分点;相较于softEDA(Easy Data Augmentation with soft labels)方法增强的模型分别提高了0.78、7.62、1.75和1.28个百分点。通过在文本和标签这2个维度的处理结果可知,LCDA技术能显著提升模型的准确率,在数据量较少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 文本分类 标签混淆 中文新闻主题 预训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听力损失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天葵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3期306-308,共3页
运用网络问卷调查和主观听音测试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群体的听力损失问题进行了研究。网络调查结果表明,相比听音习惯良好的人群,具有不良听音习惯人群的听力损失比例更高,而高年级人群也比低年级人群的的听力损失比例要高。由听音实验测... 运用网络问卷调查和主观听音测试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群体的听力损失问题进行了研究。网络调查结果表明,相比听音习惯良好的人群,具有不良听音习惯人群的听力损失比例更高,而高年级人群也比低年级人群的的听力损失比例要高。由听音实验测出的等响曲线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果。结果表明,应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的听力保护,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和定期上医院做听力检查将有助于消除或降低大学生群体听力损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听力损失 网络调查 等响曲线 听力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声源定位系统实验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亚男 陈海辉 +1 位作者 徐荣华 宋子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49,54,共4页
基于嵌入式系统完成了机器人声源定位系统的设计,设计了麦克风阵列和采集电路,并基于互相关函数估计时延法的机器人声源定位算法,实现了机器人声源定位;设计并实现了机器人声源定位演示实验和机器人声源定位半开放实验,实验效果达到预... 基于嵌入式系统完成了机器人声源定位系统的设计,设计了麦克风阵列和采集电路,并基于互相关函数估计时延法的机器人声源定位算法,实现了机器人声源定位;设计并实现了机器人声源定位演示实验和机器人声源定位半开放实验,实验效果达到预期实验设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系统 机器人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