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开放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1
作者 陈雨婷 赵梦佳 +1 位作者 吴其光 丁先艳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4,共6页
广东工业大学通过构建分析测试大仪智慧学习平台,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将大型仪器设备的认知与培训环节进行仿真前置,有效减少了因操作不熟练、技术不扎实、应用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仪器损坏、机时占用、测试结果不理想、科研资源严重浪费... 广东工业大学通过构建分析测试大仪智慧学习平台,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将大型仪器设备的认知与培训环节进行仿真前置,有效减少了因操作不熟练、技术不扎实、应用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仪器损坏、机时占用、测试结果不理想、科研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促进了学校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开放共享的科学、高效、高阶管理。“虚实结合”的管理模式,使得大型仪器设备的机时利用更合理,测试效率更精准,仪器维护更长效。同时,也有助于大型精密仪器的推广学习,提升测试育人实效,让更多的学生认识、走近分析测试仪器,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技能起到了激发和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分析测试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重建”探索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巍 许燕滨 +3 位作者 吴其光 王飞 严楷 吴焱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2-255,262,共5页
随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为测试中心的再次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心利用学校工科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以学科需求主导仪器采购、促进实验室联合共建,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设立开放基金,提高自主研发水平,打造有创造力的共享平台。中心... 随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为测试中心的再次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心利用学校工科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以学科需求主导仪器采购、促进实验室联合共建,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设立开放基金,提高自主研发水平,打造有创造力的共享平台。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网络管理体系,促进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提高管理质量并逐步实现实验室的资质认定和认可。同时,中心致力于高水平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着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特殊仪器特色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式,实现中心教师实验技术向国际化、技能化、市场经济化转变。为地方工科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测试中心 重建探索 仪器共享平台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薄膜半导体材料的环境失效行为
3
作者 李夏 郭佳睿 +3 位作者 庄敏 陈瑜 白杰 严楷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处于使用和贮存状态的薄膜半导体材料因其经历的自然和诱导环境因素而引起器件的性能退化甚至失效,进而影响器件甚至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对于环境失效行为的研究方法都很难捕获实时或准实时的表面成分及价态信息,难以判断其早期失效... 处于使用和贮存状态的薄膜半导体材料因其经历的自然和诱导环境因素而引起器件的性能退化甚至失效,进而影响器件甚至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对于环境失效行为的研究方法都很难捕获实时或准实时的表面成分及价态信息,难以判断其早期失效的行为特性以及深入掌握其失效机理。利用原位及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通过调控环境失效因素研究薄膜半导体材料表界面成分、化学态以及电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揭示环境失效行为与失效机理,建立薄膜半导体相关材料及器件环境失效行为的分析新方法。结合准原位XPS对Au/Ni/Cu/HfO_(2)薄膜材料热过应力失效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气氛中的氧气能够进一步诱导体相内Ni、Cu原子向表面层的扩散。热处理温度升高引起氧元素吸附模式由起初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并在Au层表面内反应产生NiO、Ni_(2)O_(3)以及CuO,导致薄膜材料表面成分的变化,表明利用准原位XPS法能够获取薄膜半导体材料准实时的表面成分及化学态信息,能更系统地剖析早期失效行为特性并分析其失效机理,对设备设计与生产过程中薄膜半导体材料体系的合理选择、设计改进以及提高电子芯片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 环境失效 薄膜半导体 表面分析 扩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优取向在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乾荣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采用K值法,以蛇纹石或白云母矿为参比物,利用晶面的择优取向,对蒙脱石粘土、海泡石粘土、凹凸棒石粘土和高岭石粘土进行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取得满意结果。同时总结出这些粘土矿物的K值,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与择优取向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 择优取向 粘土矿物 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优化制备及压电催化性能分析的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玲 白航 陈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为了实现前沿压电催化水污染控制技术、大型仪器分析技术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设计了一个综合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BaTiO_(3)优化制备及压电催化性能分析。通过对BaTiO_(3)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有效优化BaTiO_(3)压电催化... 为了实现前沿压电催化水污染控制技术、大型仪器分析技术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设计了一个综合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BaTiO_(3)优化制备及压电催化性能分析。通过对BaTiO_(3)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有效优化BaTiO_(3)压电催化降解染料性能。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SR)分析降解过程中自由基的生成,并借助猝灭实验明确不同自由基在染料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对BaTiO_(3)进行2 h热处理可有效提高其压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染料的性能。ESR检测分析反应体系能产生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和超氧自由基,而猝灭实验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在染料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催化 水污染控制实验 综合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水中痕量铜、铅、镉、镍 被引量:7
6
作者 成晓玲 张俊浩 +2 位作者 马晓国 匡同春 刘国洪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通过强酸型离子交换纤维柱,在同一水样中同时富集和洗脱了铜、铅、镉、镍,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并对富集条件及洗脱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探讨.该方法简便易行,回收率在96.1%~105.5%之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纤维柱 分离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因子法同时测定息喘灵中三组分 被引量:2
7
作者 余煜棉 李淑军 李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1-283,共3页
息喘灵中三种组分吸收峰发生重叠 ,采用传统化学分析法测定三组分操作繁琐费时 ,不宜批量分析。本文利用目标因子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三组分 :参照均匀设计表配制五组不同浓度组合的混合物标准溶液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 息喘灵中三种组分吸收峰发生重叠 ,采用传统化学分析法测定三组分操作繁琐费时 ,不宜批量分析。本文利用目标因子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三组分 :参照均匀设计表配制五组不同浓度组合的混合物标准溶液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出混合物标准溶液在 2 10 ,2 12 ,2 14,2 16 ,2 18和 2 2 0nm六个波长点的吸光度 ,再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出样品的吸光度 ,然后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 ,用目标因子法进行处理 ,即可求得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合适参数 ,可使息喘灵中茶碱、盐酸麻黄碱、异戊巴比妥回收率达到98 4%~ 10 2 6 % ,样品分析相对偏差为 0 49%~ 5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因子法 测定 息喘灵 茶碱 盐酸麻黄碱 异戊巴比妥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钨酸钠中痕量杂质元素的共沉淀分离和ICP-AES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晓国 游卫强 粱奕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64-265,267,共3页
提出了以氢氧化镧为共沉淀剂,对高纯钨酸钠中痕量金属杂质元素(钙、镉、钴、铜、铁、锰、镍、锌)进行共沉淀分离富集后以ICP-AES法进行测定的方法。pH12时,用10g·L^(-1)镧溶液6ml进行两次共沉淀,能使杂质元素定量分离回收,钨酸... 提出了以氢氧化镧为共沉淀剂,对高纯钨酸钠中痕量金属杂质元素(钙、镉、钴、铜、铁、锰、镍、锌)进行共沉淀分离富集后以ICP-AES法进行测定的方法。pH12时,用10g·L^(-1)镧溶液6ml进行两次共沉淀,能使杂质元素定量分离回收,钨酸钠残留量降至很低水平。试样测试结果表明,各元素回收率在92.4%~10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 钨酸钠 共沉淀 分离 杂质 测定 ICP 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甲苯与硝基苯甲酸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奕昌 义志忠 +1 位作者 蔡志虹 朱广一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7-398,共2页
采用KromasilC18柱同时分离了硝基甲苯与硝基苯甲酸异构体。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硝基甲苯与硝基苯甲酸异构体得到了良好分离。
关键词 异构体 硝基甲苯 硝基苯甲酸 分离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银液中磺基水杨酸的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奋强 吴惠玲 《电镀与精饰》 CAS 1999年第4期35-37,共3页
建立了无需其它辅助试剂便能直接测定磺基水杨酸镀银液中磺基水杨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并采用双波长法扣除底液的背景吸收,进一步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工艺范围内测量相对误差≤|±1.6%|。且测量条件宽松,操作简便,分析液可... 建立了无需其它辅助试剂便能直接测定磺基水杨酸镀银液中磺基水杨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并采用双波长法扣除底液的背景吸收,进一步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工艺范围内测量相对误差≤|±1.6%|。且测量条件宽松,操作简便,分析液可直接回收到镀液中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基水杨酸 镀银 镀液 电镀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粗氧锑中砷硒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晓国 梁奕昌 +2 位作者 成晓玲 吴惠玲 谭锟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19,共2页
用浓硫酸溶解粗氧锑 ,ICP- AES法直接测定砷。对于样品中的痕量硒 ,先以次磷酸钠还原为单质 ,并与砷共沉淀 ,经浮选分离后再测定。对硒的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基体锑的干扰及共存杂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于粗氧锑样品中砷、硒测定 ,... 用浓硫酸溶解粗氧锑 ,ICP- AES法直接测定砷。对于样品中的痕量硒 ,先以次磷酸钠还原为单质 ,并与砷共沉淀 ,经浮选分离后再测定。对硒的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基体锑的干扰及共存杂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于粗氧锑样品中砷、硒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粗氧锑 浮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稀土氧化物中铈钆铽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春英 成晓玲 黄宝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48-349,352,共3页
在0.6mol·L^(-1)的盐酸介质中,分别用252、273、220nm作为Ce^(3+)、Gd^(3+)、Tb^(3+)的激发波长,产生相应最佳发射波长为350、310和544nm.用盐酸体系测定混合样比用硫酸体系测定时.Gd^(3+)的检出限提高一倍,Gd^(3+)抗Ce^(3+)的干... 在0.6mol·L^(-1)的盐酸介质中,分别用252、273、220nm作为Ce^(3+)、Gd^(3+)、Tb^(3+)的激发波长,产生相应最佳发射波长为350、310和544nm.用盐酸体系测定混合样比用硫酸体系测定时.Gd^(3+)的检出限提高一倍,Gd^(3+)抗Ce^(3+)的干扰能力提高10倍.同时测定三种离子的回收率在95.3%~108.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测定 稀土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小波变换方法从强噪光谱中提取锑的弱信号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晓国 余煜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05-607,共3页
ICP AES法测定样品中低含量锑时 ,信噪比很低 ,准确度和精密度差。用小波变换法对强噪光谱进行处理后 ,有效地消除了噪声 ,提高了信噪比 ,改善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关键词 强噪光谱 ICP-AES 小波变换 弱信号提取 S/N比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负载树脂富集—ICP-AES法测定酒中痕量铜锌铅镉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晓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3-45,共3页
在pH6缓冲介质中,用二甲酚橙螯合酒中痕量Cu、Fe、Pb、Cd,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富集,以1mol/LHNO3洗脱,ICP-AES法测定。各待测元素的回收率为92%-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8%-4.7%。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酒中痕量Fe、Zn... 在pH6缓冲介质中,用二甲酚橙螯合酒中痕量Cu、Fe、Pb、Cd,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富集,以1mol/LHNO3洗脱,ICP-AES法测定。各待测元素的回收率为92%-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8%-4.7%。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酒中痕量Fe、Zn、Ph、Cd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类 螯合负载树脂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回归分光光度法测定扑热息痛合成过程中多组分样品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春英 方岩雄 +2 位作者 余煜棉 周蓓蕾 张维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9-72,共4页
将岭回归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扑热息痛合成过程中对乙酰氨基酚、对硝基酚、对氨基酚和醋酸4组分含量的分析研究。详细介绍了该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分析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对样品中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100.1%~106.7%... 将岭回归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扑热息痛合成过程中对乙酰氨基酚、对硝基酚、对氨基酚和醋酸4组分含量的分析研究。详细介绍了该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分析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对样品中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100.1%~1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03%~5.21%之间,结果较满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两者测得结果的相对误差<15%。该法还具有简便、快速、适宜于计算机联机分析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对硝基酚 对氨基酚 醋酸 扑热息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甲酸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奕昌 义志忠 朱广一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6,共3页
采用OV-101毛细管柱分离了邻、间、对硝基苯甲酸衍生物与对硝基甲苯的混合物。采用内标法,以8羟基喹啉为内标物,对对硝基苯甲酸合成样品作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 硝基苯甲酸 异构体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NIR Responsive Upconversion Nanosensor for Turn-on Detection of 4-Nonylphenol
17
作者 HUANG Sili XU Kuncheng +5 位作者 YE Yiwen WEN Hongli CHEN Rihui SONG Wei CHEN Wei ABDUR Raheem Aleem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5,共16页
4-Nonylphenol(NP)is a kind of estrogen belonging to the endocrine disrupter,widely used in various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goods.However,extensive use of NP with direct release to environment poses high risks to b... 4-Nonylphenol(NP)is a kind of estrogen belonging to the endocrine disrupter,widely used in various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goods.However,extensive use of NP with direct release to environment poses high risks to both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s.Herein,for the first time,we developed near-infrared(NIR)responsiv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nanosensor for NP detection.The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ased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graphene oxide sensor offers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NP in linear ranges of 5−200 ng/mL and 200−1000 ng/mL under 980 nm and 808 nm excitation,respectively,with LOD at 4.2 ng/mL.The sensors were successfully tested for NP detection in real liquid milk samples with excellent recovery results.The rare-earth fluoride base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nanosensor with NIR excitation wavelength,holds promise for sensing food,environmental,and biological samples due to their high sensitivity,specific recognition,low LOD,negligible autofluorescence,along with the deep penetration of NIR excitation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Nd^(3+)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ESTROGEN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计电路中电池部件的改进
18
作者 刘春英 成晓玲 陈佩珊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9年第4期102-103,共2页
日立F-301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电池电路板是仪器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为易耗品,价值几千元,用几个普通电池改进后的电池电路板不仅具有与原电路板相同的作用,且经济易得。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计 电池部件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蒽核深蓝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越华 邢龙江 +7 位作者 聂飞 陈文铖 穆英啸 彭少洪 何念 孙宇曦 曾庆明 霍延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以蒽作为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型蓝光材料的基元,通过在蒽的9和10位分别引入弱给电子基团二苯并噻吩和弱吸电子基团苯氰,设计合成了两个给体‐受体型深蓝光TTA材料4‐(10‐(二苯并[b,d]噻吩‐4‐基)蒽‐9‐基)苯腈(2)和4‐(10‐(二苯... 以蒽作为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型蓝光材料的基元,通过在蒽的9和10位分别引入弱给电子基团二苯并噻吩和弱吸电子基团苯氰,设计合成了两个给体‐受体型深蓝光TTA材料4‐(10‐(二苯并[b,d]噻吩‐4‐基)蒽‐9‐基)苯腈(2)和4‐(10‐(二苯并[b,d]噻吩‐2‐基)蒽‐9‐基)苯腈(3),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光物理性质及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在纯膜状态下,两个化合物的光致发光峰分别位于445 nm和451 nm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分别为40.2%和57.9%。基于化合物2和3的非掺杂器件的电致发光峰分别位于448 nm和458 nm处,实现了深蓝光发射。两个器件获得了较好的发光效率,其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4.2 cd·A^(-1)和6.9 cd·A^(-1),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2.3 lm·W^(-1)和3.6 lm·W^(-1),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8%和5.6%。即使在1 000 cd·m^(-2)亮度下,两个器件的外量子效率依然保持在3.7%和5.4%,表现出极低的效率滚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苯氰 深蓝光TTA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导数荧光法同时测定3种维生素B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春英 陈华章 +1 位作者 陈时斌 周蓓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4-67,共4页
研究了维生素B1、B2和B6(分别记为VB1、VB2和VB6)的同步导数荧光分析法,发现在pH=7的缓冲溶液中,以△λ=20nm进行同步扫描并取一阶导数时所得的3个同步导数荧光峰(以发射波长表示)分别位于397nm、... 研究了维生素B1、B2和B6(分别记为VB1、VB2和VB6)的同步导数荧光分析法,发现在pH=7的缓冲溶液中,以△λ=20nm进行同步扫描并取一阶导数时所得的3个同步导数荧光峰(以发射波长表示)分别位于397nm、470nm、和334nm,可同时分别定量测定VB1、VB2和VB6。混合样品无需分离,方法简单、快速。VB1、VB2和VB6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0~4mg/L,0~5mg/L和0~7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