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曲霉菌丝体多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文子艳 李守辉 +5 位作者 王旭锋 丁成芳 郑莹 胡文林 郭庆彬 王昌禄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69,共9页
工业化液态发酵法生产红曲色素会产生大量的红曲霉菌丝体等副产物。为了提高菌丝体废渣的利用价值,该研究以红曲霉菌丝体为原料,探究碱液法提取的多糖(NMPS)和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的多糖(EMPS)在结构和抗氧化活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 工业化液态发酵法生产红曲色素会产生大量的红曲霉菌丝体等副产物。为了提高菌丝体废渣的利用价值,该研究以红曲霉菌丝体为原料,探究碱液法提取的多糖(NMPS)和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的多糖(EMPS)在结构和抗氧化活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从EMPS中分级醇沉出3个组分,分别为EMPS-1、EMPS-2和EMPS-3;从NMPS中醇沉出4个组分,分别为NMPS-1、NMPS-2、NMPS-3和NMPS-4。其中,EMPS-1、EMPS-2、EMPS-3、NMPS-3和NMPS-4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单糖组成;NMPS-1和NMPS-2均由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3种单糖组成。结合官能团、单糖组成与糖苷键类型分析可知,EMPS-1和NMPS-3的结构相似,主链都由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EMPS-1的糖苷键主要为2,6-α-D-Man p、2-β-D-Man p和3,5-β-D-Gal f;NMPS-1主要由5-β-D-Gal f、T-α-D-Man p、2,6-β-D-Gal f和3,5-β-D-Gal f等糖苷键连接。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EMPS具有良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清除率分别为85.35%、74.43%和61.88%,NMPS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50.46%)显著优于EMPS(40.62%)。综合分析显示,多糖中单糖组成摩尔比和糖苷键连接方式受提取方式的影响,因多糖结构改变,多糖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可为红曲霉菌丝体多糖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菌丝体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废渣发酵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
2
作者 张晨 王扬 +6 位作者 杨新 潘丹丹 胡文林 时祥柱 陈炳钿 罗春连 倪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148,共9页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红曲废渣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条件,对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追踪,以分析菌体增长的限制因素,并对该微生态制剂的储藏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当发酵条...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红曲废渣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条件,对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追踪,以分析菌体增长的限制因素,并对该微生态制剂的储藏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当发酵条件为:红曲废渣浓度100 g/L,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为10%(5 lg CFU/mL),摇床转速为220 r/min时,在37℃条件下发酵48 h可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最高产量为(9.3±0.3)lg CFU/mL。红曲废渣中可溶性葡萄糖的含量是限制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当可溶性糖含量较低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基本停止。根据加速保存实验可计算出微生态制剂在20℃下保存3个月后的活菌数为8.7 lg CFU/mL,高于应用标准。微生态制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25 mg/mL(IC_(50)),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0.69 mg/mL(IC_(50))。本研究证明红曲废渣可作为原料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为微生物发酵废渣的可持续性绿色加工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废渣 枯草芽孢杆菌 微生态制剂 储藏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红曲液态发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尚学平 许世锦 +1 位作者 陈罗华周 陈玲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320-327,共8页
红曲菌液态发酵可以产生众多的次级代谢产物,尤其以功能红曲Monacolin K及其类似物为代表的活性物质,为当今研究的重点。该文概述了Monacolin K的生物活性与生物合成,以及功能红曲液态发酵的控制策略,重点分析了在红曲菌液态发酵中,通... 红曲菌液态发酵可以产生众多的次级代谢产物,尤其以功能红曲Monacolin K及其类似物为代表的活性物质,为当今研究的重点。该文概述了Monacolin K的生物活性与生物合成,以及功能红曲液态发酵的控制策略,重点分析了在红曲菌液态发酵中,通过菌种筛选、培养基构建、补料工艺构建、发酵条件构建、代谢途径控制方法构建等方面来提高Monacolin K产量的途径。同时,对当前功能红曲行业的现状、以不含甘油的原料为碳源的液态发酵如何突破低产Monacolin K的瓶颈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Monacolin K 生物合成 液态发酵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醇调节液态发酵红曲菌生长及莫纳可林K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世锦 胡文林 +2 位作者 陈罗华周 聂增宇 陈玲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41-247,共7页
以紫色红曲菌TY02为出发菌株,以黏米粉为碳源,大豆水解液和玉米浆为氮源,通过添加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代谢促进剂: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乳糖醇和异麦芽糖醇,进行了液态发酵MK的研究。研究发现最佳的... 以紫色红曲菌TY02为出发菌株,以黏米粉为碳源,大豆水解液和玉米浆为氮源,通过添加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代谢促进剂: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乳糖醇和异麦芽糖醇,进行了液态发酵MK的研究。研究发现最佳的糖醇种类为乳糖醇,对MK的代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随后通过实验发现,在摇瓶发酵初始时(0 d)添加80 g/L的乳糖醇,紫色红曲菌TY02产总MK、胞外MK由对照组的87、37 mg/L,提高至1031、754 mg/L,分别提高了10.85倍、19.38倍;胞外MK占比、发酵液开环MK占比由对照组的42.53%、25.33%,提高至73.13%、98.56%,分别提高了71.95%、289.10%。发酵液的检测结果显示,乳糖醇的残留量为1.84 g/L,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桔青霉素的含量为6μg/kg,亦符合QB/T 2847—2007《国家轻工行业标准功能性红曲米(粉)》,从而满足了功能红曲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要求,实验结果为实现功能红曲的液态发酵量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红曲菌 液态发酵 莫纳可林K 乳糖醇 桔青霉素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在液态发酵功能红曲莫纳可林K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世锦 胡文林 +2 位作者 陈罗华周 聂增宇 陈玲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42-47,共6页
以紫色红曲菌TY02为出发菌株,以黏米粉为碳源,大豆水解液为氮源进行了液态发酵莫纳可林K (Monacolin K,MK)的研究,确定出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最佳分子质量与最佳浓度,再经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该研究的主效因... 以紫色红曲菌TY02为出发菌株,以黏米粉为碳源,大豆水解液为氮源进行了液态发酵莫纳可林K (Monacolin K,MK)的研究,确定出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最佳分子质量与最佳浓度,再经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该研究的主效因子。在摇瓶发酵初始时(0 d)添加10 g/L的PEG-2000,紫色红曲菌TY02产MK由对照的81 mg/L提高至845 mg/L,提高了9.43倍;MK胞外占比由对照的41.98%提高至80.71%,提高了92.26%。PB设计实验筛选的主效因子中,PEG-2000的P值为0.001,影响极为显著,拟合的一次模型回归方程的模型汇总R-sq为96.92%,表明一次模型方程得到的响应值的可信度达到96.92%。发酵液经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基本上清除了滤液中的PEG残留,从而满足了功能红曲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要求。该结果为研究非甘油碳源对红曲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红曲菌 液态发酵 莫纳可林K 聚乙二醇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作用对喷雾干燥红曲色素粉综合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范丽影 高倩茹 +3 位作者 覃爱红 许朵霞 王少甲 曹雁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9-83,共5页
以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和剪切技术,制备红曲色素微胶囊。针对综合特性指标(差角、休止角、分散度)、粒径分布、微观结构、吸光度及热力学特性,分析剪切作用对喷雾干燥红曲色素粉综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后,喷雾干燥制备... 以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和剪切技术,制备红曲色素微胶囊。针对综合特性指标(差角、休止角、分散度)、粒径分布、微观结构、吸光度及热力学特性,分析剪切作用对喷雾干燥红曲色素粉综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后,喷雾干燥制备的红曲色素粉分布较均匀,粒径由7.31μm减小至6.397μm,分散度由13.5降低至11,样品表面圆滑饱满,破残率低,有效降低红曲色素粉的扬尘性。经剪切后,喷雾干燥制备的红曲色素粉的热焓值与放热减少,提高了热稳定性,并且剪切未显著影响红曲色素粉的色价。该研究为明确喷雾干燥制备红曲色素粉物性学提供数据,为相关产品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色素 喷雾干燥 剪切技术 综合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