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死猪炭和竹炭对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茜 陆扣萍 +4 位作者 胡国涛 杨兴 袁国栋 沈磊磊 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4-252,共9页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次性施加20 t·hm-2)与2次施用(20 t·hm-2均分2次施加)2种方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pH值,而竹炭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影响。1次施用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使小青菜产量显著(P<0.05)提高了44.14%和47.38%。而竹炭的2种处理却降低了第1茬空心菜产量。1次施用死猪炭和竹炭处理仅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根系全氮质量分数,对小青菜季根系全氮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影响,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使小青菜根系全氮质量分数提高了29.46%。死猪炭和竹炭的施用对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蔬菜地上部全氮质量分数均无显著性影响。与竹炭相比,施用死猪炭在改善土壤pH值、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具有更好效果。此外,相比于2次施用,采用1次施用死猪炭的方式更为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死猪炭 竹炭 土壤理化性质 蔬菜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煤提取的胡敏酸对镉的吸附性能及其应用潜力 被引量:5
2
作者 孟凡德 袁国栋 +3 位作者 韦婧 毕冬雪 王海龙 刘兴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0-468,共9页
以碱溶酸析"法从新疆风化煤中提取的胡敏酸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性质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并通过吸附试验探究反应时间、溶液pH、镉离子(Cd^(2+))质量浓度对胡敏酸吸附Cd^(2+)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化煤提取的胡敏酸碳元素质量分数高... 以碱溶酸析"法从新疆风化煤中提取的胡敏酸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性质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并通过吸附试验探究反应时间、溶液pH、镉离子(Cd^(2+))质量浓度对胡敏酸吸附Cd^(2+)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化煤提取的胡敏酸碳元素质量分数高达58.68%,羧基的质量摩尔浓度为5.81mol/kg,等电点为2.7;该胡敏酸含Cd量为0.15mg/kg,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胡敏酸对Cd^(2+)的吸附在8h内达到平衡,吸附量随Cd^(2+)质量浓度(0~100mg/L)和溶液pH升高而增加,到pH=6.0时最大,之后胡敏酸开始溶解导致吸附量降低.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胡敏酸对Cd^(2+)的吸附等温线,显示出单分子层吸附的特点.在pH=5.0时,胡敏酸对Cd^(2+)的饱和吸附量达137.37mg/g,相当于用去了酸度系数(pKa)为3的羧基含量的71%.在pH=4.3、Cd^(2+)初始质量浓度为80mg/L的同等条件下,新疆风化煤提取的胡敏酸对Cd^(2+)的吸附量为86.97mg/g,高于国际腐殖质协会胡敏酸标样1R106H对Cd^(2+)的吸附量(73.49mg/g).风化煤来源广、储量大、价格低,以它为原料制备获得的胡敏酸产量高、吸附能力强、环境友好、施用安全,有望作为吸附剂用于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以及作为钝化剂和土壤调理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吸附 风化煤 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为主料的复合基质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宏军 刘兴元 +3 位作者 林小明 蒋卫杰 李凤菊 张净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41,共5页
以黄瓜品种中农26号为试验材料,以传统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作为对照,将造纸污泥、中药渣及香蕉茎叶残体按不同配比混合堆肥处理后,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污泥复合基质总体符合育苗基质的... 以黄瓜品种中农26号为试验材料,以传统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作为对照,将造纸污泥、中药渣及香蕉茎叶残体按不同配比混合堆肥处理后,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污泥复合基质总体符合育苗基质的要求,其中T5处理(造纸污泥∶香蕉茎叶残体=1V∶1V)的复合基质培育的黄瓜幼苗的壮苗指数最高,生长效果最好。且除株高外,出苗率、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干鲜质量、根冠比、G值等各项生理指标均与对照(草炭∶蛭石=2V∶1 V)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黄瓜育苗基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无土栽培基质 黄瓜 育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土壤无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栋 刘兴元 赵红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9,共9页
生物质炭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具备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电荷,对有机污染物和各类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氮磷、放射性元素)均具有良好的潜在吸附能力,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新型环境功能吸附材料.本... 生物质炭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具备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电荷,对有机污染物和各类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氮磷、放射性元素)均具有良好的潜在吸附能力,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新型环境功能吸附材料.本文针对重金属、氮磷等土壤无机物,在介绍生物质炭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质炭吸附无机污染物的机制,探讨了应用于无机污染土壤缓解和修复的可行性,并指出了相应的发展趋势.生物质炭的基本特性受来源材料性质、裂解温度等主要因子的影响,其碳含量和结构、H/C比值、孔隙结构、pH等性质有较大差异,这也导致生物质炭对重金属、氮磷等无机污染物的吸附机制包含了表面物理吸附、络合作用、静电引力、阳离子交换、共沉淀、碘-碳特殊作用等多种机制.然而,受土壤复杂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生物质炭迁移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影响,生物质炭在无机污染土壤缓解和修复中的应用有很大潜力,但尚存在不确定性、调控性差等问题,甚至反而会活化土壤中的污染物.因此,在应用生物质炭缓解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性质、污染程度和类型与生物质炭性质的匹配度.生物质炭更适合pH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镉、铅、铜、锌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与低温生物质炭相比,高温生物质炭的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吸附 重金属 土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猪炭对土壤吸附Pb^(2+)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光耀 何丽芝 +4 位作者 秦鹏 杨兴 陆扣萍 刘兴元 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3-580,共8页
利用650℃高温炭化炉热裂解病死猪,制成生物质炭(猪炭);通过批处理恒温振荡平衡法探索施用不同质量分数(0,1%和5%)的猪炭对熟化红壤和新垦红壤吸附溶液中铅离子(Pb^(2+))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炭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P&l... 利用650℃高温炭化炉热裂解病死猪,制成生物质炭(猪炭);通过批处理恒温振荡平衡法探索施用不同质量分数(0,1%和5%)的猪炭对熟化红壤和新垦红壤吸附溶液中铅离子(Pb^(2+))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炭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P<0.05);土壤对Pb^(2+)的吸附量随猪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施用猪炭的熟化红壤吸附容量为12.71~14.49 mg·g^(-1),较未施加猪炭对照提高了12.2%~27.9%;施用猪炭的新垦红壤吸附容量为7.15~11.45mg·g^(-1),较未施加猪炭对照提高了39.7%~123.8%,说明对有机质质量分数较低的新垦红壤施加猪炭,土壤吸附Pb^(2+)性能的提高效果更明显。与未施猪炭的对照相比,施加质量分数为1%的猪炭时,熟化红壤和新垦红壤对Pb^(2+)吸附能力分别提高1.21倍和1.40倍,施加量为5%时,熟化红壤和新垦红壤对Pb^(2+)吸附能力分别提高1.28倍和2.24倍。由此认为猪炭有助于土壤对Pb^(2+)的吸附和固定,施用质量分数5%的猪炭能有效提高土壤对Pb^(2+)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猪炭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猪炭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磷质量分数及相互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秋月 杨兴 +4 位作者 何丽芝 陆扣萍 车磊 袁国栋 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通过培养试验,采用修正的Hedley磷形态分级方法,以不添加任何肥料处理为空白对照,以施加未经处理的猪炭、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处理为对比,研究酸化猪炭对土壤中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及其相互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猪炭和酸化... 通过培养试验,采用修正的Hedley磷形态分级方法,以不添加任何肥料处理为空白对照,以施加未经处理的猪炭、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处理为对比,研究酸化猪炭对土壤中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及其相互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猪炭和酸化猪炭可使土壤电导率分别提高24%和14%,而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在施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酸化猪炭提高土壤活性磷和中稳活性磷占全磷百分比的效果优于猪炭处理;且与施磷量相同的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酸化猪炭、猪炭和2种磷肥均可以显著(P<0.05)提高活性磷的质量分数,且各处理之间对于活性磷质量分数的提高无显著差异;中稳活性磷占总磷的百分比提高36.2%~77.2%,其提高程度为:酸化猪炭>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猪炭;非活性磷占总磷的百分比显著(P<0.05)下降,与活性磷和中稳活性磷所占比例均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施用酸化猪炭可以提高土壤中各形态磷的质量分数,同时把土壤中非活性磷的比例维持在较低水平。施用酸化猪炭对土壤中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及转化影响的效果与2种化学磷肥无显著差异。在农业生产中,经酸化处理的猪炭来替代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具有潜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酸化 猪炭 土壤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吸附剂对水中菲-铜复合污染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艳平 张栋 +1 位作者 刘兴元 赵红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2-429,共8页
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吸附剂对菲-铜复合污染的吸附性能,探讨菲、铜复合污染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复合污染条件下菲、铜吸附系数的变化,复合体系中温度等对菲、铜去除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体系可显著影响... 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吸附剂对菲-铜复合污染的吸附性能,探讨菲、铜复合污染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复合污染条件下菲、铜吸附系数的变化,复合体系中温度等对菲、铜去除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体系可显著影响细菌吸附剂对菲、铜的吸附性能,吸附剂浓度为0.5 g·L-1,pH=5.0,温度为25℃条件下,吸附剂对菲的吸附量达1.15 mg·g^(-1),较单一体系提高了16.84%;对铜的吸附量为4.70 mg·g^(-1),较单一体系降低了5.50%。随着铜浓度的增加(0~5 mg·L-1),菲的吸附系数Kd从2.54 L·g^(-1)增加到4.73 L·g^(-1);随着菲浓度的增加(0~1 mg·L-1),铜的吸附系数KL从4.89 L·mg^(-1)增加到5.06 L·mg^(-1)。复合体系中,吸附剂对菲和铜的吸附系数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吸附剂吸附菲前后表面样貌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吸附铜离子后,细菌表面呈现明显的凹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铜离子的吸附与细菌细胞的叁键和累积双键官能团相关,进而影响了细菌吸附剂对复合污染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吸附 铜绿假单胞菌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