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法角度看德语和英语中的间接祈使句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建雄 桂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5,共5页
德、英语中的祈使句无论从祈使语气的强弱变换,还是从礼貌程度的高低调整都远远不能满足发话者对受话者实施祈使行为的需求,所以人们往往运用其他句式向对方发出祈使。本文从语法角度出发,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层面上对疑问句、陈述句、感... 德、英语中的祈使句无论从祈使语气的强弱变换,还是从礼貌程度的高低调整都远远不能满足发话者对受话者实施祈使行为的需求,所以人们往往运用其他句式向对方发出祈使。本文从语法角度出发,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层面上对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以及缩略句等语法现象中的祈使意义进行分析,旨在加深领会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运用理论指导交际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句子意义 发话者话语意义 合适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符号学理论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林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现代西方的符号学研究有两大源流。一是哲学,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代的洛克、莱布尼茨,到被称为符号学代表人物的皮尔士、莫里斯。另一源流是现代欧洲语言学,开拓者是索绪尔。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其产生和发展的... 现代西方的符号学研究有两大源流。一是哲学,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代的洛克、莱布尼茨,到被称为符号学代表人物的皮尔士、莫里斯。另一源流是现代欧洲语言学,开拓者是索绪尔。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至今,理论符号学大体上形成四大派别:认识论-逻辑学的符号理论,语言学的符号理论,行为主义的符号理论以及信息学的符号理论。本文对这些主要理论派别分别作了扼要的概述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认识论 现代语言学 行为主义 信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知的困境——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评析君特·格拉斯作品中的第三世界主题
3
作者 余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0-18,共9页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第三世界问题逐渐成为格拉斯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但在与第三世界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对这些国家文化背景的忽略或漠视,使得其文本在跨文化的层面上产生了诸多问题。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背景,探讨了格拉斯在遭遇...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第三世界问题逐渐成为格拉斯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但在与第三世界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对这些国家文化背景的忽略或漠视,使得其文本在跨文化的层面上产生了诸多问题。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背景,探讨了格拉斯在遭遇他者文化时所陷入的认知困境及其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 第三世界 后殖民主义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公法基金大学模式探究
4
作者 杜卫华 任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36,65,共5页
2003年德国部分联邦州修改了高校法,准许高校以公法基金会的形式存在。德国高校的改革中以德国下萨克森州和黑森州的模式最具有代表性。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大学以校长委员会、基金理事会和评议会的互动为中心,强化了校长委员会的地位;... 2003年德国部分联邦州修改了高校法,准许高校以公法基金会的形式存在。德国高校的改革中以德国下萨克森州和黑森州的模式最具有代表性。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大学以校长委员会、基金理事会和评议会的互动为中心,强化了校长委员会的地位;而黑森州的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以校长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和评议会的互动为中心,保持了团体大学的管理模式。本文认为,德国的公法基金大学都获得了人事权、财政权和更大的行为能力,从而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德国大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大学 公法基金 大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创伤书写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8,共9页
创伤书写是赫塔·米勒作品的核心主题。文章以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为例,探讨了她执着于描述创伤的缘由,分析了创伤记忆所具有的向死性、被动性、链式联想性等特征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她如何在语言与形式即叙述层面上来精当地... 创伤书写是赫塔·米勒作品的核心主题。文章以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为例,探讨了她执着于描述创伤的缘由,分析了创伤记忆所具有的向死性、被动性、链式联想性等特征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她如何在语言与形式即叙述层面上来精当地展现这一主题,如:自始至终沉降于细节,大量运用超现实主义画面,将死亡与诗意二律背反地并置,以及高频使用简单句与隐喻,借由语言的引导与暗示,言说不可言说之物,来理解创伤的不可理解性。书写创伤同时引发了米勒对写作与回忆二者之间密切关联的深层思考,加深了其对写作动因与本质的认识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塔·米勒 《呼吸秋千》 创伤书写 回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幻象和比较文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25-128,共4页
本文回顾了国外关于“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审视了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对后现代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做出的不同反应。文章认为,在多元话语的今天,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进行探讨,... 本文回顾了国外关于“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审视了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对后现代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做出的不同反应。文章认为,在多元话语的今天,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进行探讨,提出截然不同的主张,是学术繁荣的体现。为了更好开展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后现代文化批评,但不必过分夸大它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文学批评 文化研究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苦、快乐、赋予无意义以意义——论沃尔夫冈·科本《草中鸽》中之荒谬性主题
7
作者 余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8,共7页
《草中鸽》是德国作家沃尔夫冈·科本的代表作。对世界与历史的非理性、对存在的荒谬性之反思是贯穿小说的核心主题。本文以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为背景,从荒谬的表现形式与本质、应对荒谬的态度及叙述风格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书中这一... 《草中鸽》是德国作家沃尔夫冈·科本的代表作。对世界与历史的非理性、对存在的荒谬性之反思是贯穿小说的核心主题。本文以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为背景,从荒谬的表现形式与本质、应对荒谬的态度及叙述风格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书中这一主题进行了梳理与剖析,并由此来进一步窥探奠定科本小说基调的认知观与文学观,揭示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夫冈·科本 《草中鸽》 阿尔贝·加缪 荒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的滋味——论君特·格拉斯的饮食诗学
8
作者 余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6,共11页
饮食是贯穿格拉斯文学、绘画与雕塑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他以饮食为隐喻,多方位地展示了其诗学观:包括对现实的理解,对自然与艺术、文学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认知内容与方式之间辩证关系的反思,以及对文学本质特征与创作风格的思考。本文... 饮食是贯穿格拉斯文学、绘画与雕塑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他以饮食为隐喻,多方位地展示了其诗学观:包括对现实的理解,对自然与艺术、文学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认知内容与方式之间辩证关系的反思,以及对文学本质特征与创作风格的思考。本文围绕这几方面,就格拉斯饮食观与诗学观之间的紧密关联作深入探讨,并从侧面勾勒出其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及宗教观。可以说,受到饮食与烹饪的启发,格拉斯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饮食诗学,不仅可以更形象地诠释他对文学本质、功能及特性的认识,同时也是理解其作品之间关联、把握其思想脉络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特·格拉斯 饮食主题 诗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格马利翁情结”与人机之恋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林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9,共9页
当下引发热议的“人机之恋”看似新奇,其同类现象实际上却自古有之,并在文化史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古代的传说与奇闻阶段;二是性病理学将其当作“皮格马利翁情结”来探讨的阶段。通过分析文学、影视与现实中共有的现象,本文呈现人形... 当下引发热议的“人机之恋”看似新奇,其同类现象实际上却自古有之,并在文化史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古代的传说与奇闻阶段;二是性病理学将其当作“皮格马利翁情结”来探讨的阶段。通过分析文学、影视与现实中共有的现象,本文呈现人形雕塑、机械或硅胶人偶、机器人及虚拟人偶在“非人之恋”中扮演的九种角色,区分审视这种现象:它可能是性偏移的症候,也可能是个体危机的表现或情感营销的后果。在当代多元社会中,以人机之恋为代表的非人之恋现象经常展现出非病态化的维度(即第三阶段),它一方面折射出了后现代社会个人情感危机和焦虑,另一方面见证了人类情爱观转变,而且其商品属性也愈发明显。在加速转变的事态与不间断的争论中,人应更客观地认识这种关系的本质及其所折射出的人性与危机,因为无论是将人机之恋统称为不伦之恋,还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机器人伴侣营销,都缺乏人本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情结” 性倒错 情感商品 机器人伴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特·格拉斯及其《狗年月》解读
10
作者 林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1 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是德国战后文学及西方“移民文学”的杰出代表 ,是 2 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欧洲作家之一。本文以审美反应理论为指导 ,回顾了格拉斯在我国的解读情况 ,并以《狗年月》为例 ,阐述了格拉斯小说的... 1 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是德国战后文学及西方“移民文学”的杰出代表 ,是 2 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欧洲作家之一。本文以审美反应理论为指导 ,回顾了格拉斯在我国的解读情况 ,并以《狗年月》为例 ,阐述了格拉斯小说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 德国战后文学 “移民文学” 西方现代小说的解读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