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公益诉讼陪审制度研究——以《人民陪审员法》相关条文为中心 被引量:9
1
作者 余彦 《法治研究》 2018年第6期75-81,共7页
2018年新制定《人民陪审员法》第14、16、22条共同搭建起了环境公益诉讼陪审制度的基本框架,为环境公益诉讼陪审制度的有序运行打下了基础,是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最新进展。但是,前述条文过于抽象、模糊,甚至存在一定的缺漏,对环境... 2018年新制定《人民陪审员法》第14、16、22条共同搭建起了环境公益诉讼陪审制度的基本框架,为环境公益诉讼陪审制度的有序运行打下了基础,是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最新进展。但是,前述条文过于抽象、模糊,甚至存在一定的缺漏,对环境公益诉讼陪审制度的特殊性回应不足。为形成适应环境公益诉讼需要的程序规则,对于环境公益诉讼陪审制度的陪审员选任方式、参审方式以及专家陪审员制度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司法解释和后续立法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数据安全治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任颖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80,共9页
大数据技术给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各种数据安全风险。公共卫生治理过程中的生物数据、流调数据、管理数据一旦发生泄露,将直接影响整个数据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甚至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为有效防范该问题,应统筹推进公共卫... 大数据技术给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各种数据安全风险。公共卫生治理过程中的生物数据、流调数据、管理数据一旦发生泄露,将直接影响整个数据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甚至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为有效防范该问题,应统筹推进公共卫生数据安全治理与信息化发展,促进疫情防控数据使用与数据安全的双向平衡,实现公共卫生数据共享与数据风险控制的协调发展。以此为基础,推进生物数据、流调数据、管理数据的监管创新,公共卫生数据收集、传输、存储的机制创新,公共卫生数据共享、数据使用及数据风险控制的规范创新,为公共卫生数据安全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数据安全 风险控制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制度应对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贤静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6,共9页
国土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表现为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自然资源要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致力于实现国土空间要素综合管理和综合利用,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 国土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表现为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自然资源要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致力于实现国土空间要素综合管理和综合利用,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这三个基本目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基础,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和国土空间修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空间规划 用途管控 空间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二元序位新论——基于对起诉主体序位主流观点的评判 被引量:7
4
作者 余彦 马竞遥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18,共7页
起诉主体序位问题是困扰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和归纳,从而发现学界关于原告序位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纠偏。通过对已有研究中的合理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和升华,结合我... 起诉主体序位问题是困扰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和归纳,从而发现学界关于原告序位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纠偏。通过对已有研究中的合理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和升华,结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开展的现实情况,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应当坚持新型二元序位制度,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构建起环境行政机关——环保社会组织——检察机关——公民个人,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构建起检察机关——环保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起诉主体序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机关 检察机关 环保组织 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视角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安排及其激励机制 被引量:20
5
作者 余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5,共9页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多项制度发挥合力。其中,适格起诉主体制度和起诉主体序位制度共同构成基础驱动机制。我国立法对适格起诉主体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为了从源头上保障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动力充足的可能性,应当通过修改立...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多项制度发挥合力。其中,适格起诉主体制度和起诉主体序位制度共同构成基础驱动机制。我国立法对适格起诉主体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为了从源头上保障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动力充足的可能性,应当通过修改立法形成消费者组织、检察机关、个人的三元适格起诉主体格局。起诉主体序位制度是在基于起诉主体存在多元性的前提下,确定最优起诉主体、提高诉讼效率的保障制度。根据"两造结构均衡标准为主,诉讼经济标准为辅"的原则,构建"消费者组织——检察机关——个人"的序位制度是较为合适的做法。激励机制作为辅助驱动机制,是保障起诉主体起诉意愿转化为起诉行为进而积极追求胜诉结果的重要制度。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因至少包含不作为之诉和惩罚性赔偿之诉两种具体类型,激励机制也应当根据两者的特点分别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公益诉讼 驱动机制 起诉主体 序位制度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责任制的功能定位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任颖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8,共8页
司法责任制以司法权运行结构为基础。中国的司法责任制以错案追责为特征,呈现从司法与行政合一、司法行政化到司法去行政化的发展,凸显以结果论为标准的惩戒性,受过度追责的质疑。相应的,有关司法责任的理论和实践重点即放在了传统威慑... 司法责任制以司法权运行结构为基础。中国的司法责任制以错案追责为特征,呈现从司法与行政合一、司法行政化到司法去行政化的发展,凸显以结果论为标准的惩戒性,受过度追责的质疑。相应的,有关司法责任的理论和实践重点即放在了传统威慑论及外部规制观层面,认为当下司法责任制建设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源于管制手段的弱化。事实上,与外源性系统风险相区别,司法责任制要攻克的是司法体制内的嵌入式风险。据此,需要找准司法责任制的功能定位,准确把握司法责任制优化的现实诉求、规范方式与法治路径,从而释放司法责任制在预防、监督、惩处一体化方面的集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责任制 司法权 功能定位 嵌入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