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贸试验区建设助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的机理及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江英 隋广军 杨永聪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3,共9页
自贸试验区作为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载体,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自贸试验区既是国内大循环中推动市场规则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改革试验田,又是增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韧... 自贸试验区作为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载体,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自贸试验区既是国内大循环中推动市场规则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改革试验田,又是增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参与国际循环的开放桥头堡,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进程具有关键作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存在较多现实约束问题。为此,粤港澳大湾区应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向高附加值跃升;加强大湾区产业融合,辐射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引领数字技术发展,构建大湾区产业创新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双循环发展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吗?——来自“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陈秀英 刘华杰 刘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9,共11页
资本市场开放作为金融市场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体系支撑。在“去杠杆”背景下,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开放作为金融市场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体系支撑。在“去杠杆”背景下,资本市场开放能否助力企业“健康”去杠杆尚缺乏针对性研究。以分批实施的“沪港通”和“深港通”制度作为政策冲击,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企业杠杆操纵。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促进投资者结构多元化来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效应会因行业或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杠杆操纵 “沪深港通”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性别和手机娱乐时间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齐兰兰 周素红 +1 位作者 张琳 刘明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本研究探讨了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尤其是公园广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性别差异以及手机娱乐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基于对广州市472名中学生问卷收集的数据,包括居住地、学校周边、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动路径空间4种不同地理背... 本研究探讨了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尤其是公园广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性别差异以及手机娱乐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基于对广州市472名中学生问卷收集的数据,包括居住地、学校周边、工作日和休息日活动路径空间4种不同地理背景,建立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绿色空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住地周围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作日活动路径、再次是休息日活动路径,学校周围影响最小。绿色空间对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效应在不同的地理背景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男生在居住地周围和工作日活动路径的心理健康效应高于女生,而对女生在休息日活动空间路径的效应高于男生。手机娱乐时间的增加会抑制绿色空间的心理健康效应,对女生在居住地周围的抑制效应高于男生,对男生在休息日活动路径的抑制效应高于女生。建议可以从增加绿色空间、限制手机娱乐时间以及考虑性别敏感的干预措施3个维度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公园广场 心理健康 青少年 手机娱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对外服务能力、要素流动与经济协调发展
4
作者 陈丽娴 阳扬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区域对外服务能力提高是否有助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相互协调和高效配置,进而显著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探究区域对外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区域对外服务能力提高是否有助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相互协调和高效配置,进而显著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探究区域对外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对外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区域对外服务能力通过提高区域间劳动力要素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中西部地区对外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均为倒“U”型,且不存在组间差异;区域对外供给高端服务要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效果显著大于区域对外供给低端服务要素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对外服务能力 劳动力要素流动 资本要素流动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 地理位置 生产性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结对帮扶的有效性及溢出效应: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5
作者 徐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共20页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4年以来两次大型省际结对帮扶云南、四川、甘肃和青海四省涉藏县市(以下简称四省藏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使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教育结对帮扶的有效性和溢出效应。研究发...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4年以来两次大型省际结对帮扶云南、四川、甘肃和青海四省涉藏县市(以下简称四省藏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使用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教育结对帮扶的有效性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教育结对帮扶显著提升了四省藏区教育维度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为脱贫攻坚时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可为现阶段四省藏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劳动力技能具有互补性,教育结对帮扶引致的人力资本提升可以同时促进高技能和低技能人员向城市集聚和就业,有利于推进以县域为载体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因而教育结对帮扶也可为四省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能”,发挥政策的间接“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结对帮扶 人力资本积累 溢出效应 四省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与企业税负粘性——来自国税和地税合并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杨永聪 李齐笑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2,共10页
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国税和地税合并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税和地税合并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税负粘性,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政府税收征管力度和增强企业债务税盾的“减负效应”,... 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国税和地税合并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税和地税合并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税负粘性,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政府税收征管力度和增强企业债务税盾的“减负效应”,以及抑制政企征纳合谋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治理效应”而实现的。同时,上述效应在民营企业组别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组别中尤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国税和地税合并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有效税率,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短期内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鉴于此,可以通过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建立税务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等方式,为提升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赋能效应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税和地税合并 税负粘性 减负效应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吗?——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经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胜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共10页
加强城市间功能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对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城市面板匹配数据,考察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群... 加强城市间功能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对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城市面板匹配数据,考察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有利于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此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保持不变。并且,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要受企业特征与区域特征差异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主要通过削弱"行政区划壁垒"与强化"产城融合效应"来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该结论对构建城市间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城市群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功能分工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视角下的国际研发合作行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兴裳 李杰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75,共15页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与国外企业进行研发合作逐步成为国内企业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从中间品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谈判博弈模型,分析探讨影响产业链下游企业进行国际研发合作内生性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只有在研发溢出效应...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与国外企业进行研发合作逐步成为国内企业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从中间品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谈判博弈模型,分析探讨影响产业链下游企业进行国际研发合作内生性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只有在研发溢出效应比较小的时候,产业链下游企业才会选择进行国际研发合作.但如果研发溢出效应过小,下游企业的国际研发合作行为会导致本国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游市场垄断势力增强以及最终品贸易成本下降均会对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国际研发合作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发合作 研发溢出效应 社会福利 垄断势力 贸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21-124,共4页
文章基于工厂/车间数字化视角,采用全球主要经济体数据和系统GMM方法,考察智能制造转型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能耗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消费市场潜力等变量的基础上,智能制造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 文章基于工厂/车间数字化视角,采用全球主要经济体数据和系统GMM方法,考察智能制造转型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能耗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消费市场潜力等变量的基础上,智能制造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智能制造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技术溢出红利。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制造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会因经济体的税负水平、营商成本和城镇化水平等不同的特征而存在差异性,因而优化营商环境和配套政策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产业结构升级 配套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R制度下企业废弃物处理模式内生性选择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兴棠 李杰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8-735,共8页
将产品质量异质性引入垂直市场博弈模型,分析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下,当最终产品产生的废弃物面临供应链下游企业自己处理和委托第三方企业处理选择时,政府如何制定最优回收处理方案及下游企业对处理模式的内生性选择问题。研究发现... 将产品质量异质性引入垂直市场博弈模型,分析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下,当最终产品产生的废弃物面临供应链下游企业自己处理和委托第三方企业处理选择时,政府如何制定最优回收处理方案及下游企业对处理模式的内生性选择问题。研究发现,政府最优回收比例与企业间的产品质量异质性负相关,与污染物边际损害正相关;在企业处理模式内生性选择问题上,产品质量高的企业会选择自己处理,而产品质量低的企业选择委托第三方企业处理;当污染物的边际损害比较低时,在企业处理模式内生性选择下,社会福利水平最高,而当污染物边际损害比较高时,两家企业均选择自己处理会带来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R制度 回收处理 垂直市场 质量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审批改革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63,共9页
在“放管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揭示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服务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在“放管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揭示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服务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政审批改革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而推动服务业生产率提升。这一影响会因不同地区特征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相比东部或经济先发城市,行政审批改革对中西部或经济后发城市服务业生产率的“红利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地,行政审批改革各细分维度对服务业生产率也存在显著影响,呈现出“集中审批”的跨部门协同效应。研究结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改革 服务业生产率 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贸易关联网络及其包容性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迪 李晓蕙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1,共13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初衷是实现各国的共赢共享发展,那么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否能在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彼此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呢?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2006~2015年的贸易数据,借助引力模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初衷是实现各国的共赢共享发展,那么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否能在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彼此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呢?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2006~2015年的贸易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得到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网络结构特征,进而采用GMM模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考察期内,"一带一路"贸易关联网络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中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家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能实现包容性增长,这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初衷一致。在合作网络中,接近中心度的影响作用最高,点度中心度次之,中介中心度排在最后,说明"一带一路"贸易关联网络的"直接联系"有着最显著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社会网络分析 广义矩估计 包容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与重污染企业税负粘性——基于税盾效应的解释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永聪 丘珊 刘慧婷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共17页
对于重污染企业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加剧了其融资约束及投资挤出,导致其经营状况恶化风险加大,税前可列支金额减少,税盾的节税效应削弱,税负粘性和税负痛感增强,进而产生更大的绿色化转型压力。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出台为准自然实验... 对于重污染企业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加剧了其融资约束及投资挤出,导致其经营状况恶化风险加大,税前可列支金额减少,税盾的节税效应削弱,税负粘性和税负痛感增强,进而产生更大的绿色化转型压力。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出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22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企业的税负粘性显著存在,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剧了重污染企业的税负粘性,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排除相关政策干扰、样本优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削弱债务税盾效应的路径来加剧重污染企业税负粘性,而非债务税盾未能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相对来讲,绿色信贷政策对非国有重污染企业、成长期重污染企业、税收征管强度较大地区重污染企业税负粘性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负痛感;利用好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效应,促使重污染企业将转型压力转化为转型行动;加大对民营企业和成长期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避免因过度税收竞争导致企业税负过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税负痛感 税负粘性 税盾效应 转型压力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伙伴国被制裁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楚仁 史兆晨 刘雅莹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59,共27页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剧,经济制裁措施作为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美欧等经济体威胁第三国主权、经济利益的“战略武器”。本文基于第三国视角,选取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与...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剧,经济制裁措施作为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美欧等经济体威胁第三国主权、经济利益的“战略武器”。本文基于第三国视角,选取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与全球制裁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贸易伙伴国被制裁对中国企业出口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伙伴国遭受经济制裁抑制了中国企业对其出口。机制分析发现,制裁主要通过提高企业贸易成本与不确定性风险预期对中国企业出口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经济制裁对第三国贸易产生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贸易企业重视并防范因贸易伙伴国面临制裁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裁 企业出口 贸易伙伴国 双边政治关系 贸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业激励政策与地区市场主体活力--兼议创业投资网络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伟杰 申明浩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90,共22页
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培养企业家精神以及城市创业活动的重要影响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利用工商企业数据、政府土地出让数据、行政处罚数据及清科私募通创业投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制度理论与Timmons创业模型系统评估了国家... 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培养企业家精神以及城市创业活动的重要影响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利用工商企业数据、政府土地出让数据、行政处罚数据及清科私募通创业投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制度理论与Timmons创业模型系统评估了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市场主体活力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创业型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创业活跃度,特别是创业投资网络的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促进人才、技术、政策集聚与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等营商环境优化措施,提高政府土地要素出让的市场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市场主体活力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的创业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市场潜能和高数据要素发展水平城市中;并且对于非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创业积极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反事实验证结果表明,创业型政策主要发挥了阶段性创业带动效果,有待与其他相关措施发挥协同提升的持续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政策 市场主体活力 制度理论 Timmons创业模型 创业投资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综合改革与服务业企业员工配置效率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秀英 刘华杰 刘胜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8,共16页
服务业体制机制滞后日趋成为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但既有研究对如何通过治理制度变革激发服务业新活力的讨论仍较为匮乏。借助中国上市企业匹配数据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服务业企业员工配置效率的影响。... 服务业体制机制滞后日趋成为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但既有研究对如何通过治理制度变革激发服务业新活力的讨论仍较为匮乏。借助中国上市企业匹配数据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服务业企业员工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综合改革显著提升了服务业企业员工配置效率,且主要基于缩减企业员工冗余来实现。进一步地,服务业综合改革的政策效应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拥有较大员工规模的企业、区域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所处行业垄断程度高的企业、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和管理者短视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服务业综合改革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润灌效应、促进技术进步的升级效应以及增强劳动力市场厚化效应来改善服务业企业的员工配置效率。制度创新变革赋能了企业员工配置结构优化,因此,应深化我国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形成服务业厚劳动力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综合改革 服务业企业 员工配置效率 双重差分法 劳动力市场厚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网络位置与企业生产效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胜 罗君愉 吴亮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4,共24页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而供应链的网络位置直接影响了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状况,因此,研究供应链网络位置特征及其微观经济效应具有重要价值。从理论上探讨供应链网络位置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而供应链的网络位置直接影响了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状况,因此,研究供应链网络位置特征及其微观经济效应具有重要价值。从理论上探讨供应链网络位置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依据企业主要供应商与客户信息构建时间维度上的供应链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计算点度中心度与中介中心度作为企业供应链网络位置的特征指标,实证检验供应链网络中心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网络中心位置优势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体以促进企业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及降低经营成本为渠道机制。此外,企业的协同动机、战略距离、供应链距离、信息效率、合作倾向及管理者战略眼光等特征会带来差异化的影响。厘清供应链网络对微观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能为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及依托现代化供应链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网络位置 网络中心度 全要素生产率 协同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政策支持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18
作者 黄依婷 杨永聪 梁晓仪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3,共16页
数字化转型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人才政策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范式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人才政策支持能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2... 数字化转型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人才政策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范式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人才政策支持能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2)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融资约束缓解与人才集聚效应在人才政策支持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正向的中介作用。(3)异质性研究表明,从政策类别上看,评价、激励类人才政策工具比引进、培养类人才政策工具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从企业特征和地区特征上看,人才政策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效应在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及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因此,可从人才政策支持角度探索和识别激发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的机制,加快形成数字化发展新格局、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数字经济 人才政策支持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赋能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了吗? 被引量:47
19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杨永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以近年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实体企业面板数据,借助Python软件文本识别功能刻画出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 以近年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实体企业面板数据,借助Python软件文本识别功能刻画出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的有效实施,一是能够缓解信息约束问题与提升企业商业信用,二是有助于获取政府资源并引发人才集聚效应,最终赋能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政策对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较高内部管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企业、高技术行业与制造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理以及经济后果,也为未来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科技金融 实体企业 数字经济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4
20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陈钊泳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44,共15页
本文在运用熵值法测度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 本文在运用熵值法测度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合作创新的绩效,且对企业内部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第二,从影响机制上看,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两个途径,化解企业创新人才资源不足的困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第三,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企业内部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呈现出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新动能的背景下,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创新红利,发挥数字经济促进高端人才集聚和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虚拟经济 企业创新 创新绩效 金融科技 人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