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动员如何回应公众关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的劝服性叙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佳梅 蔡佳琳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5,共12页
器官捐献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文化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媒体科普与宣传动员。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发布的621篇推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布内容的劝服性叙事策略及其是否回应了影响公众捐献意... 器官捐献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文化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媒体科普与宣传动员。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发布的621篇推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布内容的劝服性叙事策略及其是否回应了影响公众捐献意愿的关切因素。以叙事传输理论框架作为编码依据分析推文的叙事劝服特征,同时梳理公众号读者评论及相关文献,归纳提炼影响公众捐献意愿的关切因素。对比考察推文劝服叙事与公众关切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推文主要通过“减少负面认知”“认同故事角色”“产生真实临场感”和“唤起情绪反应”四种劝服性叙事策略回应影响公众捐献意愿的主要观念因素、信息因素和社会因素,但仍需在生死观念、制度信息以及社会认同等维度加强宣传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劝服叙事 公众关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传播研究:内涵、意义与推进路径——第二届比较传播研究国际研讨会学术对话
2
作者 唐佳梅 辛静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3期109-116,共8页
第二届比较传播研究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末在武汉大学召开。圆桌论坛中,6位中外学者围绕“什么是比较传播研究”“比较传播能否促进对话”和“如何避免比较传播中的中心化和二元对立”这三个问题展开对话,探讨比较传播研究的内涵、意义... 第二届比较传播研究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末在武汉大学召开。圆桌论坛中,6位中外学者围绕“什么是比较传播研究”“比较传播能否促进对话”和“如何避免比较传播中的中心化和二元对立”这三个问题展开对话,探讨比较传播研究的内涵、意义与推进路径。学者们指出,比较传播研究应该致力于引出对话、促进交流。虽然消解中心化和二元对立有一定的困难,但各界应该正视差异的存在,秉持平等、合作、谦卑的态度,面对人类交往的事实,寻找对话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传播 跨文化传播 主体间性 文化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