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黄旦教授访谈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旦 赵建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多维度 跨学科 学术转向 新闻思想史 传播学研究 学术视野 新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与新闻实践的互动关系
2
作者 侯迎忠 郭光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新闻实践 学术研究 新闻传播 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 信息概念 经济信息 “四人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的传播实践: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交往中的物质性媒介考察
3
作者 张玥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8,共9页
近代中英交往过程中,“船”不仅发挥着运输的功能,还是联结不同主体、传递信息的重要物质性媒介,与社会中行动者行为、观念及关系网络的建构关联紧密。考察发现,“船”通过承载意义表征和社会实践两条路径嵌入中英交往结构之中,对信息... 近代中英交往过程中,“船”不仅发挥着运输的功能,还是联结不同主体、传递信息的重要物质性媒介,与社会中行动者行为、观念及关系网络的建构关联紧密。考察发现,“船”通过承载意义表征和社会实践两条路径嵌入中英交往结构之中,对信息及信息传播方式进行重构。在表征层面,“船”的“符号外延”成为地理“去蔽”、实力展演和规章制定的话语手段。在实践层面,“船”一方面凭借更高效的传播“效率”,重塑中英两国在地理空间上的时空感知,加剧鸦片战争的紧张态势;另一方面,“船”依托动力牵引、流动灵活、空间转译等特点,不断冲击以“广州制度”为主的交往框架,成为重组中英跨文化传播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物质性媒介 中英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推送、政治极化与民粹主义:基于传播学的一种解释路径 被引量:27
4
作者 马立明 万婧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3,共11页
基于大数据及算法技术的信息智能推送推动了信息传播业的深刻变革。其初衷是优化受众阅读体验、简化其信息检索与甄别流程,然而却有可能导致"信息茧房",以及用户信息接收与观念表达极端化。传统新闻业构建社会共识的努力逐渐... 基于大数据及算法技术的信息智能推送推动了信息传播业的深刻变革。其初衷是优化受众阅读体验、简化其信息检索与甄别流程,然而却有可能导致"信息茧房",以及用户信息接收与观念表达极端化。传统新闻业构建社会共识的努力逐渐式微,网络用户政治极化趋势愈发明显。形态各异的全球民粹主义浪潮对世界和平发展造成威胁。被政治集团利用从而影响乃至控制公众观念的智能推送,打破了信息传递与接收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粹主义进程。从智能推送到信息茧房,再到群体极化与社会运动,算法对新媒介环境中的民粹主义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传播学角度阐释这一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智能推送 政治极化 反全球化 全球治理 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场、转场与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创新——以广东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侯迎忠 杜明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124,共6页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对话的重要场所。基于场域理论分析了广东省新闻办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中的入场、转场与退场表现,发现地方政府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发布中能够通过顶层设计周密策划...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对话的重要场所。基于场域理论分析了广东省新闻办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中的入场、转场与退场表现,发现地方政府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发布中能够通过顶层设计周密策划组织;发挥政府官员和权威专家的在场效应;紧跟热点设置主题内容;多方联动全媒体发布;直接回应引导舆论;研判评估自我调整等。但仍存在发布形式与流程单一固化;发布渠道狭窄;边缘公众缺乏入场端口等可能造成公众离场的因素。因此应健全新闻发布制度体系;推进新闻发布常态化与全员参与机制;发挥各级融媒体机构的舆论引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全媒体新闻发布矩阵;加强多元场域沟通,保障对话回路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新闻发布 公共卫生事件 危机传播 公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环境新闻传播研究——基于对CNKI和EBSCO-CMCC文献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唐佳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本文尝试通过对中西方环境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梳理,描述中西环境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基本状况,从研究对象与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者身份等方面对比中西环境传播研究的异同,并就研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对比与展望。
关键词 新闻传播研究 环境新闻 中西方 EBSCO CMCC CNKI 比较视域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新闻发布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佛山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侯迎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115,157-158,共9页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已经全面建立,而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新闻发布绩效考核与评估才刚刚起步。作为地方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机制运行效果研究主题,透过广东佛山市研究个案,发现佛山市各区和各部门新闻发布制度较为健全...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已经全面建立,而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新闻发布绩效考核与评估才刚刚起步。作为地方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机制运行效果研究主题,透过广东佛山市研究个案,发现佛山市各区和各部门新闻发布制度较为健全,突发事件舆论处置较为稳妥,政媒互动沟通较为积极,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此给予较高评价。同时也存在总体发展不平衡,少数单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新媒体发布平台建设参差不齐,政媒互动沟通不够充分、新闻发布实施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制度建设规范化、机构设置标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新闻发布常态化与多样化,以及增强新闻发布针对性,明确舆情处置责任主体等将成为政府应对舆情传播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发布 绩效评估 政府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传播语境下新闻编辑的角色解读
8
作者 廖秋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5-167,共3页
关键词 新闻编辑 传播语境 “把关人” 解读 当代 传播学理论 基础概念 “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思到创新——评董天策《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
9
作者 赵建国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92,共3页
董天策教授的新著《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以下简称《论稿》)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这是作者多年潜心学术的结果,收录2004至2011年的七十余篇论文与文章,分为十一编。该书论题广泛,但都有感而发,针对特定问题阐... 董天策教授的新著《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以下简称《论稿》)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这是作者多年潜心学术的结果,收录2004至2011年的七十余篇论文与文章,分为十一编。该书论题广泛,但都有感而发,针对特定问题阐述见解,内涵丰富,学理性突出,无浮光掠影之弊,对人对己均是相当不错的学术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理性 传播论 新闻 大学出版社 创新 反思 中国传媒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好故事”数据库国际传播数字产品叙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国平 廖云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179,共8页
以主题配额抽样方式从“中国好故事”数据库(英文版)抽取329份有效样本展开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该数据库中国际传播数字产品的多媒体特征显著,注重借助新闻人物/消息源表达情感,以中立与正面情感为主,而国际化故事元素与交互性特征不明... 以主题配额抽样方式从“中国好故事”数据库(英文版)抽取329份有效样本展开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该数据库中国际传播数字产品的多媒体特征显著,注重借助新闻人物/消息源表达情感,以中立与正面情感为主,而国际化故事元素与交互性特征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多媒体性与交互性、交互性与情感性维度间存在相关性。由此建议中国国际传播数字产品应更广泛运用国际化故事元素,增强贴近性、互鉴性与说服力;更充分运用多媒介元素,多模态讲述中国故事;加强互动叙事,增强用户黏性;通过情感性策略仪式丰富情感表达,实现共情促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好故事”数据库 中国国际传播数字产品 数字叙事 国际化故事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欢与规训: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传播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罗坤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2,共5页
在数字技术与商业营销双重逻辑推演下,社交媒体时代的虚假新闻已广为病诟,且在民粹主义思潮涌动下日趋泛滥。援引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社交媒体用户对虚假新闻的接受心理,并以福柯的规训理论来阐释虚假新闻的治理逻辑,从事实核查与健全... 在数字技术与商业营销双重逻辑推演下,社交媒体时代的虚假新闻已广为病诟,且在民粹主义思潮涌动下日趋泛滥。援引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社交媒体用户对虚假新闻的接受心理,并以福柯的规训理论来阐释虚假新闻的治理逻辑,从事实核查与健全法治两方面来矫正用户内容生产的偏差,建构新闻核查机制和完善新闻法治是虚假新闻的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新闻 狂欢 规训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文化治理中智能传播的双重角色 被引量:10
12
作者 唐润华 何国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2022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竞相问世,标志着智能传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全球治理文化转向的背景下,智能传播在全球文化治理中兼具手段与对象的双重角色。智能传播以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强大而便... 2022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竞相问世,标志着智能传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全球治理文化转向的背景下,智能传播在全球文化治理中兼具手段与对象的双重角色。智能传播以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强大而便捷的内容再开发、加工、生产和传播能力,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翻译能力,表现出强技术赋能效应而被视为全球文化治理的新手段;与此同时,由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数字殖民、数据与算法偏见、虚假信息等问题,智能传播自然成为全球文化治理的对象,需要从技术伦理、政府规制、行业监管、媒介素养等方面规避和防范可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化治理 智能传播 双重角色 治理对象 治理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推荐在移动新闻资讯传播中的应用、影响与反思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莉明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2期47-58,共12页
个性化推荐决定着移动互联网信息的过滤和分发,发挥着类似于"把关人"的作用。文章从个性化推荐的原理入手,通过对推荐系统运作过程的剖析,指出个性化新闻推荐是人机交互的结果。与定制、新闻聚合相比,个性化推荐更为智能化,... 个性化推荐决定着移动互联网信息的过滤和分发,发挥着类似于"把关人"的作用。文章从个性化推荐的原理入手,通过对推荐系统运作过程的剖析,指出个性化新闻推荐是人机交互的结果。与定制、新闻聚合相比,个性化推荐更为智能化,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并且用户在信息过滤中并不掌握主动权,这是个性化推荐有别于定制以及聚合的重要特征,因此在研究中应对它们加以区分,不可混淆。以移动应用"今日头条"和百度首页的个性化推荐模块为例,文章归纳了个性化推荐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移动互联网新闻资讯传播中的应用现状。鉴于个性化推荐的广泛应用,其负面效应不可忽视。文章剖析了个性化推荐导致的过滤气泡在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消极影响,并且分别从互联网公司、政府与社会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这一消极影响提出了建议:互联网公司应强化信息把关机制、改进算法以及发展反过滤气泡技术;政府和社会应对算法的运作加强监管、推动立法保护用户的数据权、提升公众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最后,还对个性化新闻推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可供继续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过滤气泡 算法把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CI传播学期刊对中国议题的焦点呈现——基于2008-2018年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坤瑾 卢敏思 李绮琪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拓展了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传播视野,增强了学术向外延伸的紧迫感,通过国际渠道发声是消除分歧、减少误解的最佳方式。分析传播学期刊对中国议题的观照,以期呈现传播学界对中国议题的关注领域、趋势和研究路径,启发学界不断... 改革开放四十年拓展了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传播视野,增强了学术向外延伸的紧迫感,通过国际渠道发声是消除分歧、减少误解的最佳方式。分析传播学期刊对中国议题的观照,以期呈现传播学界对中国议题的关注领域、趋势和研究路径,启发学界不断审视中国在国际话语中的热点和学术增长点。本文运用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08-2018年SSCI传播学期刊上涉及中国议题的1633篇文献进行共词分析和共现分析,研究发现,对中国议题的关注领域皆围绕意识形态、女权问题、情爱观念、环境保护、新媒体使用等话题。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以计量文献学的方法观照中国议题的国际关注焦点,试图厘清国际传播学界对中国议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趋势,以及如何审视中国在国际传播话语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议题 焦点 路径 知识图谱 S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的知识分享与传播行为研究 被引量:84
15
作者 刘佩 林如鹏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本文以新兴的知识问答与分享社区——知乎网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网络问答社区内用户的知识传播与知识分享行为并得出三个结论:首先是整体网呈现一个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关系,其节点呈... 本文以新兴的知识问答与分享社区——知乎网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网络问答社区内用户的知识传播与知识分享行为并得出三个结论:首先是整体网呈现一个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关系,其节点呈幂律分布;其次社区成员参与讨论所扮演的角色鲜明,点入度较高的成员比较有声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和其讨论交流。点出度高的成员则习惯于阅读答案以及和其他人进行讨论提问,他们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和知识共享的受益者。最后从内容上而言,社交问答网站问题呈现更多元化,回答部分内容更加个性化以及偏重社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群 社会网络分析 知乎 知识分享 知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对外传播视角下国际受众的历时性研究——基于对广州外国人媒介使用和信息需求的连续调查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凯 唐佳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5,共6页
本文通过2009年、2011年和2017年对在穗外国人分别进行的三次媒介使用和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数据比对,描述历时性视野下在华国际受众的动态面貌。研究表明,在华国际受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组成结构更加多元,社交媒体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获... 本文通过2009年、2011年和2017年对在穗外国人分别进行的三次媒介使用和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数据比对,描述历时性视野下在华国际受众的动态面貌。研究表明,在华国际受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组成结构更加多元,社交媒体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获取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各类信息需求也因在华逗留原因的不同呈现出群体差异。这意味着对外传播要提高精准度离不开历时性的国际受众研究,需根据国际受众构成特征和媒介使用及信息需求的变化,制定针对性的信息投放和媒介渠道选择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对外传播 国际受众 历时性 媒介使用 连续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轨的新闻框架与动态的文化霸权——“9·11事件”十周年报道的跨文化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佳梅 单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0-36,共7页
本文通过对西方英文媒体的"9.11事件"十周年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阐释其"纪念"与"反思"的核心新闻框架及各种次级议题,并对比十年来"9.11事件"报道框架的演变,分析框架变... 本文通过对西方英文媒体的"9.11事件"十周年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阐释其"纪念"与"反思"的核心新闻框架及各种次级议题,并对比十年来"9.11事件"报道框架的演变,分析框架变化背后与和平背道而驰的"脱轨"叙事特征,揭示新闻生产与文化霸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新霸权的文化中心主义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框架 媒介事件 脱轨 文化霸权 文化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 被引量:251
18
作者 何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7,共5页
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是在城市定位与形象元素的二元张力中充分利用自塑与他塑的传播与建构合力,形成优选策略。城市定位延伸出城市形象传播的利益相关者策略和城市营销策略,城市形象元素资源库的有效传播需要运用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 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是在城市定位与形象元素的二元张力中充分利用自塑与他塑的传播与建构合力,形成优选策略。城市定位延伸出城市形象传播的利益相关者策略和城市营销策略,城市形象元素资源库的有效传播需要运用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四者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的城市形象传播框架模型:利益相关者策略具有元策略和方法论意义而居于塔顶,城市营销策略、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组成一个平面三角形位于塔基。在城市形象传播实践中,这四大基本策略表现为功能性策略组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对外传播 理论框架 基本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营销传播创新:理念、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熊开容 刘超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42-51,共10页
低碳营销传播是企业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厘清低碳营销传播的理论源头及其核心理念基础上,首次系统提出了低碳营销传播的基本准则、可行策略与实践方法。研究认为,绿色营销是低碳营销传播的思想源头,社会... 低碳营销传播是企业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厘清低碳营销传播的理论源头及其核心理念基础上,首次系统提出了低碳营销传播的基本准则、可行策略与实践方法。研究认为,绿色营销是低碳营销传播的思想源头,社会营销是低碳营销传播的方法论基础。加强企业自身的碳管理效率与低碳营销传播创新能力,建立前瞻性的低碳营销传播管理体系,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立低碳消费者导向的新型营销传播理念,加强低碳消费者行为研究,科学的低碳产品开发与营销传播推广,持续开展低碳营销传播策略与方法的创新及实践,是企业实现低碳转型需遵循的基本准则。通过碳披露在透明化的社会公民形塑中打造可持续的企业品牌声誉,利用碳标签赋予产品尊贵的具有差异化的低碳身份符号,通过建立低碳供应链打造价值共创的利益共同体,实施低碳产品、低碳补贴策略以创造和让渡最大化的消费者低碳价值,企业开展低碳营销传播策略与方法创新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营销传播 低碳消费 碳披露 碳标签 低碳价值 低碳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权力的多元化视角看媒介的传播权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颖 乐志为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7,23,共4页
新闻传播权是权利还是权力一直是学界争议的话题。由于理论认识的模糊让新闻工作者仍不清楚自己的权责所在,给具体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从权力的多元化角度论证媒介权具有权力的属性,阐明一般权力特性在媒介上的体现,并对我国媒体权... 新闻传播权是权利还是权力一直是学界争议的话题。由于理论认识的模糊让新闻工作者仍不清楚自己的权责所在,给具体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从权力的多元化角度论证媒介权具有权力的属性,阐明一般权力特性在媒介上的体现,并对我国媒体权力的运行方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权力 社会权力 权力场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