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广东21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涂斌 王宋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
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使用2000~2009年广东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广东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支出效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各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支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 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使用2000~2009年广东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广东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支出效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各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支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效率评价结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地方政府的公共文化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造成这种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财政分权和文化政策等政策变量、人均GDP、人口密度和居民受教育水平等经济及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支出效率 财政分权 文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参与国际公共管理的现状及走向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未名 刘玉蓉 《学习论坛》 2007年第8期47-50,共4页
近年,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事务管理频繁而深入,在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公共安全、体育卫生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表现出由批评者到支持者、由被动适应到积极主动拓展、由单纯注重政治性国际组织转向经济类国际组织等特征,并且不断淡化... 近年,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事务管理频繁而深入,在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公共安全、体育卫生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表现出由批评者到支持者、由被动适应到积极主动拓展、由单纯注重政治性国际组织转向经济类国际组织等特征,并且不断淡化政治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经济全球化规则的一个制定者、亚洲乃至全球的"减震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言人"的"友好合作伙伴"角色,与世界主要大国在解决全球公共问题上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府 国际公共事务 特征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管理的文化理论——胡德的《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述评 被引量:4
3
作者 邵任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6,共7页
克里斯托弗.胡德在对各种公共管理文献中的三个假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概括了文化理论的基本论点,并运用文化理论来分析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讨论了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四类世界观以及公共管理的修辞,并且对现代化趋同论进行了批判。文化理... 克里斯托弗.胡德在对各种公共管理文献中的三个假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概括了文化理论的基本论点,并运用文化理论来分析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讨论了文化理论框架下的四类世界观以及公共管理的修辞,并且对现代化趋同论进行了批判。文化理论有诸多的优势也有其内在的缺陷,它为解读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理论 公共管理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际公共管理研究趋势透视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未名 崔艳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102,共6页
透视、诠释近年来国际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发展态势,可以发现:国际公共管理概念呈扩大化趋势、国际公共管理的合法性面临挑战、国际公共管理与被管理地权力构建的矛盾凸现、国际公共管理与人权的关系复杂化、全球治理理论不断发... 透视、诠释近年来国际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发展态势,可以发现:国际公共管理概念呈扩大化趋势、国际公共管理的合法性面临挑战、国际公共管理与被管理地权力构建的矛盾凸现、国际公共管理与人权的关系复杂化、全球治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公共管理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7年广东特大水灾与国民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艳红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26,共7页
1947年广东特大洪灾发生后,广东地方政府迅速成立救灾委员会,领导救灾工作,控制灾情蔓延并进行危机管理。广东省各级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在这次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反应及时、应对有方,在直接救灾和间接救灾两个层面有条不紊... 1947年广东特大洪灾发生后,广东地方政府迅速成立救灾委员会,领导救灾工作,控制灾情蔓延并进行危机管理。广东省各级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在这次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反应及时、应对有方,在直接救灾和间接救灾两个层面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除了履行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之外,还能够充分发挥慈善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消减危机的负面效应,但在危机减轻、预备和恢复方面却成效甚微,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7年广东水灾 政府 救灾 公共危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政治逻辑、困境与出路
6
作者 翟秋阳 王达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64,共5页
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在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上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是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主要政治逻辑。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是一项系统工作,在现实运行中存在着未能够充... 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在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上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是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主要政治逻辑。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是一项系统工作,在现实运行中存在着未能够充分把握受援地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持续性等主要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出路,主要在于开展科学的公共服务需求调研,强化公共服务横向援助长效机制,完善人才智力援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横向援助 政治逻辑 公共服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塑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逻辑——基于广东经验的考察 被引量:26
7
作者 陈天祥 郑佳斯 贾晶晶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8-77,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总体性社会"的逐渐分化,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也不断变化。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进行历时性考察,有助于探求其内在的变迁逻辑。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和广东的实践经验考察,发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可划分为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总体性社会"的逐渐分化,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也不断变化。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进行历时性考察,有助于探求其内在的变迁逻辑。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和广东的实践经验考察,发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严密控制阶段、局部发展阶段和甄别性吸纳阶段,不同阶段在政策目标、国家功能边界和政策功能三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不同特征。不同阶段之间的界线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交叉也有反复。总体而言,变迁遵循国家"形塑社会"的逻辑,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和社会情势,对社会组织在促进与控制之间进行弹性的行动策略选择,力图塑造自己所希望的"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关系 严密控制 局部发展 甄别性吸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冲突危机的跨文化管理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彭未名 梁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全球化时代,不同地域、民族、宗教的文化在其发展、传播、交汇的过程中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文化冲突与公共危机及其管理联系密切,文化冲突危机的管理有必要树立跨文化管理理念,通过对政府及其他公... 全球化时代,不同地域、民族、宗教的文化在其发展、传播、交汇的过程中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文化冲突与公共危机及其管理联系密切,文化冲突危机的管理有必要树立跨文化管理理念,通过对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人员进行跨文化管理培训,不断增强其跨文化管理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跨文化管理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大国间气候政治博弈中的利益选择及其应然取向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丰清 周苏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30,共4页
决定当前国际气候政治博弈的是大国间的利益选择及由此衍生的气候政治博弈中的应然取向。欧盟在气候问题上拥有资金与技术上的优势,也希望在气候这个新领域打破过去近百年沦为美国附属国的困局,以重拾国际关系的话语权;美国在国际气候... 决定当前国际气候政治博弈的是大国间的利益选择及由此衍生的气候政治博弈中的应然取向。欧盟在气候问题上拥有资金与技术上的优势,也希望在气候这个新领域打破过去近百年沦为美国附属国的困局,以重拾国际关系的话语权;美国在国际气候问题上既要掣肘欧盟气候外交领导者地位的形成,又坚持奉行单边主义,努力使气候政治博弈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中表现积极,一直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自主减排。欧、美、中三国(国家集团)在未来气候政治博弈中有竞争,更多的应该是合作。各方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时都必须具备国际眼光或者国际视角。发达国家大幅增加发展性援助,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长远利益并不相悖。中国发展低炭经济、承担起与本国实力相当的减排责任,责无旁贷,也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政治 美国 欧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横向援助制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达梅 翟秋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的特色制度,是纵向制度的重要补充。我国公共服务横向援助属于"新制度",存在着援助内容不合理、监督与绩效评估机制不完善、持续性差等困境,使得援助效果不显著。内在动力因素、观... 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的特色制度,是纵向制度的重要补充。我国公共服务横向援助属于"新制度",存在着援助内容不合理、监督与绩效评估机制不完善、持续性差等困境,使得援助效果不显著。内在动力因素、观念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公共服务横向援助支援方行为选择的三重因素,制约着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发展。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制度创新,应树立横向援助观念,重视对支援方的利益补偿,夯实公共服务横向援助的社会基础,细化公共服务横向援助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横向援助制度 困境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复杂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 被引量:53
11
作者 蔡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8,共9页
协同治理作为近年西方国家兴起的解决复杂公共问题的独特制度形式,已成为学界和实务界都颇为重视的制度安排。协同治理强调协商的决策方法、集体平等的决策过程和共识导向;它倡导民主治理理念,追求公共治理中的民主真实性、更好的公共... 协同治理作为近年西方国家兴起的解决复杂公共问题的独特制度形式,已成为学界和实务界都颇为重视的制度安排。协同治理强调协商的决策方法、集体平等的决策过程和共识导向;它倡导民主治理理念,追求公共治理中的民主真实性、更好的公共理性与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相比于官僚体系、市场体系和混合形式,协同治理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参与者协商行为对集体决策质量的影响问题,集体决策的代表性问题,以及协同治理绩效的测定和评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公共问题 部门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共问题治理:制度与途径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任薇 彭未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928-933,共6页
全球公共问题的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要求全球治理主体通过合作的集体行动来治理日趋增多的全球公共问题。在没有世界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借助国际制度的作用实现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 全球公共问题的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要求全球治理主体通过合作的集体行动来治理日趋增多的全球公共问题。在没有世界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借助国际制度的作用实现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主要是通过国际组织治理、非政府组织治理和全球合作治理三种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问题 治理 制度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达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1,共5页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是网络舆论促使政府关注公共问题,打开"政策之窗",同时还有助于拓宽政策备选方案的选择空间,修正备选方案。负面影响是如果不能够甄别和选择有效的网络信息,很可...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是网络舆论促使政府关注公共问题,打开"政策之窗",同时还有助于拓宽政策备选方案的选择空间,修正备选方案。负面影响是如果不能够甄别和选择有效的网络信息,很可能造成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误。为避免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政府官员要端正对网络舆论的态度,同时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公共政策制定 政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制度建设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未名 陈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8-42,共5页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制度建设尤为必要。应以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为中心,坚持长远性制度与渐进性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开放与合作相结合的原则,从培育...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制度建设尤为必要。应以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为中心,坚持长远性制度与渐进性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开放与合作相结合的原则,从培育具有广东特色的创新文化、加快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加强创新主体的培育和产权建设、实施名标名牌带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完善财政投入与税收优惠制度等方面着手,实施区域创新体系制度建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制度建设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简政强镇”改革后的路径完善探析——以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为个案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玉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8,共4页
广东省"简政强镇"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地增强了乡镇政府的自主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优化了发展的制度环境。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完善,否则将会抵消改革的部分成果。应理顺"简政"与&qu... 广东省"简政强镇"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地增强了乡镇政府的自主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优化了发展的制度环境。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完善,否则将会抵消改革的部分成果。应理顺"简政"与"放权"的关系,解决镇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问题,完善相关的利益协调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政强镇 放权 事权 财权 政府职能 容桂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横向援助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达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3,共5页
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共享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基于中央政府财力有限以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和财力悬殊的状况,构建地区间横向援助机... 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共享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基于中央政府财力有限以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和财力悬殊的状况,构建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是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选择,对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横向援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状况的实证研究——以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4,111,共5页
大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是其学习兴趣、个人需求和利益的重要体现。对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选择能力和责任意识,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存在麻木感和被动感;学生在入学后... 大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是其学习兴趣、个人需求和利益的重要体现。对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选择能力和责任意识,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存在麻木感和被动感;学生在入学后转专业时受到的制度和条件制约较多;双学位制度、按大类招生制度明显地丰富了学生的专业选择;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略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选择 专业和课程 研究型大学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价值教育:大学道德知识边缘化的反思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未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9,共6页
知识包括事实知识和道德知识,前者系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了解,后者则主要与人类的道德实践相关。由此,教育可区分为技术教育和价值教育。其中,价值教育所探究的是道德知识,揭示的是道德真理,寻求的是解放和自由而非控制和强迫,包括了... 知识包括事实知识和道德知识,前者系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了解,后者则主要与人类的道德实践相关。由此,教育可区分为技术教育和价值教育。其中,价值教育所探究的是道德知识,揭示的是道德真理,寻求的是解放和自由而非控制和强迫,包括了解自己和克服那些妨碍自我解放的因素,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过一个"美好和真诚"的人生。但是,目前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其技术化、"技术至上论"和价值主观主义倾向乃是当今社会价值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教育 教育技术化 价值主观主义 知识 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德育:在文化动力中生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未名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6,32,共3页
人是一种文化动物,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德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作为“成人”的教育,寓于文化之中,指向交往的人。
关键词 德育 文化 交往 文化动力 大学德育 人的存在方式 文化活动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实用功利型人生价值观 被引量:5
20
作者 向海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60-63,共4页
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比较典型的以实用功利为标准、盲目追求个人近期生活目标的人生价值观。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转型期社会思潮复杂、相互激荡的反映: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危机感的加剧;在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社会趋... 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比较典型的以实用功利为标准、盲目追求个人近期生活目标的人生价值观。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转型期社会思潮复杂、相互激荡的反映: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危机感的加剧;在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社会趋利性和体制转化;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多元化。这种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品德、正确人生理想的形成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为使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实际出发,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确立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坚持思想教育工作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与机制创新,以社会对人的需求来定格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把思想教育工作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实用功利型人生价值观 教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