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学常用效应量的选用与分析 被引量:131
1
作者 郑昊敏 温忠麟 吴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68-1878,共11页
效应量在量化方面弥补了零假设检验的不足。除了报告检验结果外,许多期刊还要求在研究报告中包括效应量。效应量可以分为三大类别:差异类、相关类和组重叠类,它们在不同的研究设计(如单因素和多因素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实验设计)或在... 效应量在量化方面弥补了零假设检验的不足。除了报告检验结果外,许多期刊还要求在研究报告中包括效应量。效应量可以分为三大类别:差异类、相关类和组重叠类,它们在不同的研究设计(如单因素和多因素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实验设计)或在不同的数据条件下(如小样本、方差异质等)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用法,但许多效应量可以相互转换。我们梳理出一个表格有助应用工作者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选用合适的效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量 差异 相关 组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159
2
作者 刘丽虹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9,共7页
介绍了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DT)的主要内容,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所强调的自主动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心理治疗、运动和休闲、组织管理、朋友和浪漫关系等各应用领域里表现出的积极效果。同时,对SDT理论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今后SDT理论需... 介绍了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DT)的主要内容,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所强调的自主动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心理治疗、运动和休闲、组织管理、朋友和浪漫关系等各应用领域里表现出的积极效果。同时,对SDT理论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今后SDT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跨文化一致性、基本概念界定和动机的个体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 自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时间隐喻的心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丽虹 张积家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3期32-36,共5页
该文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空间-时间隐喻的心理机制。实验1的结果表明,空间关系加工可以促进时间加工。实验2考察了空间图式和时间图式间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空间图式和时间图式间的关系符合弱式的隐喻建构观。
关键词 空间-时间隐喻 空间图式 隐喻建构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城乡初中生元认知水平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温晓珊 李沁 +1 位作者 卢绮文 刘寅智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5,共5页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法对城乡初中生进行元认知水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初中生元认知水平总体差异显著,农村初中生的元认知水平总体低于城市初中生的元认知水平。2)城乡初中生在认知前元认知体验和认知中元认知知识维度上差...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法对城乡初中生进行元认知水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初中生元认知水平总体差异显著,农村初中生的元认知水平总体低于城市初中生的元认知水平。2)城乡初中生在认知前元认知体验和认知中元认知知识维度上差异显著。认知前元认知知识、认知中元认知体验、认知后元认知知识、认知后元认知体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建议加强教师和学生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均值结构的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的标准化估计 被引量:53
5
作者 吴艳 温忠麟 +1 位作者 侯杰泰 Herbert W.Marsh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9-1228,共10页
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研究近年来有两项重要进展,一是提出了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的标准化估计及其计算公式;二是发现无均值结构模型可以取代传统的有均值结构模型,建模大为简化。但标准化估计是在传统的有均值结构模型中建立的,在简化的模... 潜变量交互效应建模研究近年来有两项重要进展,一是提出了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的标准化估计及其计算公式;二是发现无均值结构模型可以取代传统的有均值结构模型,建模大为简化。但标准化估计是在传统的有均值结构模型中建立的,在简化的模型中同样适用吗?本文在无均值结构模型的框架内,给出了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的标准化形式、计算公式和建模步骤,并通过模拟研究比较了极大似然和广义最小二乘两种估计方法、配对乘积指标和全部乘积指标两种指标类型,结果表明,在计算交互效应的标准化估计时,应当使用配对乘积指标建模,并且首选极大似然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 交互效应 结构方程 乘积指标 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 被引量:687
6
作者 吴艳 温忠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59-1867,共9页
结构方程建模中题目打包法的优缺点包括:指标数据质量变好、模型拟合程度提高;估计偏差不大,可校正;估计稳定,但降低了敏感性与可证伪性。打包法的前提条件是单维、同质,适合结构模型分析,不适合测量模型分析。对于单维测验,给出了一个... 结构方程建模中题目打包法的优缺点包括:指标数据质量变好、模型拟合程度提高;估计偏差不大,可校正;估计稳定,但降低了敏感性与可证伪性。打包法的前提条件是单维、同质,适合结构模型分析,不适合测量模型分析。对于单维测验,给出了一个打包流程。对于通常的多个子量表(多维结构)测验,推荐在子量表内打包,每个子量表打包成1个指标或者3个指标,用于结构方程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 结构方程 题目打包 题目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经验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莹丽 吴思娜 刘丽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5-1002,共8页
综合近年关于双语经验对认知影响的研究,探讨双语经验对认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且着重介绍了双语经验对认知的积极影响。双语经验对认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认知能力、非语言认知能力和中央执行功能几个方面。此外,进一步... 综合近年关于双语经验对认知影响的研究,探讨双语经验对认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且着重介绍了双语经验对认知的积极影响。双语经验对认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认知能力、非语言认知能力和中央执行功能几个方面。此外,进一步对双语促进认知发展的原因进行了两方面的分析:一个是双语思维经验促进抑制控制的发展,另一个双语学习经验强化双语者的左右脑交流,从而导致脑功能活动方式的变化。最后,对今后双语与认知关系的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 认知 中央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变量交互效应结构方程:分布分析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温忠麟 吴艳 侯杰泰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5期409-414,共6页
对于潜变量交互效应结构方程分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乘积指标方法。分布分析方法国内还罕有应用,包括潜调节结构方程(LMS)方法和准极大似然(QML)方法。该研究以乘积指标方法的模型假设为参照,介绍了分布分析方法的模型假设。并简要叙述了... 对于潜变量交互效应结构方程分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乘积指标方法。分布分析方法国内还罕有应用,包括潜调节结构方程(LMS)方法和准极大似然(QML)方法。该研究以乘积指标方法的模型假设为参照,介绍了分布分析方法的模型假设。并简要叙述了LMS方法及其Mplus程序,QML方法及其QML程序。综合现有研究结果,总结出LMS和QML方法、无约束和约束方法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各方法的优缺点,推荐了不同条件下合适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 交互效应 潜调节结构方程 准极大似然 乘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标准化估计中的检验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艳 温忠麟 李碧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讨论了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是否能直接用统计软件输出的原始估计的t值对模型的标准化估计进行检验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标准化估计的t值计算及其难点,用Bootstrap方法算出标准化估计的标准误和相应的t值(记为t_bs),并将其与原始估计的t值... 讨论了潜变量交互效应模型是否能直接用统计软件输出的原始估计的t值对模型的标准化估计进行检验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标准化估计的t值计算及其难点,用Bootstrap方法算出标准化估计的标准误和相应的t值(记为t_bs),并将其与原始估计的t值比较.结果发现,当原始估计t值超过3时,无论用t值还是用t_ bs检验,结果都是显著,即可以使用t值进行检验.而当t值不超过3时,与t_bs很接近,也可以用t值检验,但t值在临界值附近(例如1.5 ~2.5)时,最好还是使用Bootstrap法计算t_bs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变量 交互效应 结构方程模型 标准化估计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性”现象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丽虹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语法性在许多语言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语法性是否影响人们对于物体的认知?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中关于语法性对认知影响的研究为我们解释这种影响产生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语法性 认知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式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向阳 刘鸣 张积家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选取具有概率知识的大学生(专家)和没有概率知识的大学生(新手)为被试,进行贝叶斯推理中的概率估计,探讨知识图式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概率知识背景的大学生比没有概率知识背景的大学生概率估计的准确性更高,反应时更长,... 选取具有概率知识的大学生(专家)和没有概率知识的大学生(新手)为被试,进行贝叶斯推理中的概率估计,探讨知识图式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概率知识背景的大学生比没有概率知识背景的大学生概率估计的准确性更高,反应时更长,说明知识图式影响概率信息的搜索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式 贝叶斯推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词遮蔽效应的研究及其理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丽虹 张积家 崔占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3,共6页
语词遮蔽效应(verbal overshadowing effect,VOE)是指语词化描述对非语言认知的阻碍效应。研究者发现影响语词遮蔽效应的因素有:时间因素、言语描述任务、分心任务、再认测验、个体差异等。现有的有关语词遮蔽效应的解释理论有三种:记... 语词遮蔽效应(verbal overshadowing effect,VOE)是指语词化描述对非语言认知的阻碍效应。研究者发现影响语词遮蔽效应的因素有:时间因素、言语描述任务、分心任务、再认测验、个体差异等。现有的有关语词遮蔽效应的解释理论有三种:记录干扰理论、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理论和标准转换理论。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讨言语描述影响了知觉内容还是提取线索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遮蔽效应 语言描述 目标辨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困难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智颖 张积家 刘丽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4,共7页
阅读困难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学习障碍,其病源学非常复杂.近年来,对阅读困难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多个候选基因的确定,以及对其它行为问题如多动症和语音障碍与阅读障碍的并存基因的确定.文章综述了阅读困难的分子遗传学... 阅读困难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学习障碍,其病源学非常复杂.近年来,对阅读困难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多个候选基因的确定,以及对其它行为问题如多动症和语音障碍与阅读障碍的并存基因的确定.文章综述了阅读困难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并提出一些未来此类研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困难 分子遗传学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
14
作者 付桂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0年第4期75-79,共5页
介绍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培养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有六种途径,即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自我效能感;确立适当的教学和科研目标;运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成败进行积极的归因;对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直接而及时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激励... 介绍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培养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有六种途径,即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自我效能感;确立适当的教学和科研目标;运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成败进行积极的归因;对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直接而及时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青年教师 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层调节效应 被引量:24
15
作者 方杰 温忠麟 吴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1-788,共8页
使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在社科领域已常有应用。尽管多层线性模型区分了层1自变量的组间和组内效应、实现了多层调节效应的分解,仍然存在抽样误差和测量误差。建议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设置潜变量和多指标来有效校正抽... 使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在社科领域已常有应用。尽管多层线性模型区分了层1自变量的组间和组内效应、实现了多层调节效应的分解,仍然存在抽样误差和测量误差。建议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框架下,设置潜变量和多指标来有效校正抽样误差和测量误差。在介绍多层调节SEM分析的随机系数预测法和潜调节结构方程法后,总结出一套多层调节的SEM分析流程,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如何用Mplus软件进行多层调节SEM分析。随后评述了多层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在国内心理学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多层结构方程和多层调节研究的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线性模型 调节效应 抽样误差 随机系数 潜调节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阻”且“长”:通勤压力对工作的溢出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宇帅 吴丽君 +3 位作者 胡云洋 刘豆豆 林凌 吕梦玲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7-384,共8页
通勤压力作为一种新型压力源,近年来逐渐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前沿话题。通勤压力是指个体在通勤过程中所遭遇的压力事件以及所产生的紧张反应,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行为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强度取决于员工的个... 通勤压力作为一种新型压力源,近年来逐渐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前沿话题。通勤压力是指个体在通勤过程中所遭遇的压力事件以及所产生的紧张反应,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行为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强度取决于员工的个人特征、家庭压力以及所处的工作情境。资源保存理论和控制理论是解释通勤压力消极影响的主要理论。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完善测量工具,考察不同通勤模式的差异化影响效应,丰富边界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压力 通勤压力源 通勤紧张感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