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用语言学Q方法研究述评:基于PRISMA系统性综述方法 |
姜伟
秦丽莉
杜仕琴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第二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征稿通知 |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3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词典自动化编纂实验及思考 |
柳长青
|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在隐喻研究中的应用:前沿与趋向 |
孙毅
王硕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汉英“血(blood)”隐喻词簇异同及其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阐发 |
孙毅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6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脑机制 |
张才蕙
叶渐桥
杨静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7
|
语言礼貌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谢朝群
李冰芸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6 |
8
|
|
8
|
社区矫正司法社工身份的副语言实现 |
郑洁
袁传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语言哲学修辞论:一个猜想——西方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十 |
钱冠连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0
|
东方学新视界中的隐喻研究 |
孙毅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礼貌·语言·模因 |
谢朝群
李冰芸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12
|
语言中的模因 |
何自然
|
《语言科学》
|
2005 |
1859
|
|
13
|
语言礼貌的哲学维度 |
谢朝群
林大津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4
|
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看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
王初明
亓鲁霞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6 |
21
|
|
15
|
体验认知·惯习·语言礼貌 |
谢朝群
林大津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6
|
语言相对论在二语习得中的深化和拓展——认知和语境的视角 |
孙鑫
俞理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7
|
追述口头报告在二语语用研究中的应用 |
高满满
任伟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6 |
4
|
|
18
|
语用学对学语言的启示 |
何自然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12
|
|
19
|
望之也隐,即之也缜——科学语言与隐喻的探讨 |
黄缅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0
|
公共话语与我国语言政策 |
何自然
|
《语言战略研究》
|
2016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