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留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冯小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它和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对短期留学生的动机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短期留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都出自工具性动机,其动机越强,汉语水平提高得越快.作者认为,应以动机研究为基础,... 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它和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对短期留学生的动机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短期留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都出自工具性动机,其动机越强,汉语水平提高得越快.作者认为,应以动机研究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对短期留学生进行教学,使教学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留学生 学习动机 调查分析 学习成绩 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视听说课的选材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郝红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3期20-23,共4页
对外汉语视听说课的选材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汉语言文化知识为目标,针对对外汉语视听说课是一门专项技能课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遵循对外汉语教学的规律,注重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多样性和整体性以及表现形式的灵活性.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选材 文化知识 视听说课 教材 教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凤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长期以来,汉语听力教学局限于单一的课本磁带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学上带来了种种弊端.我们应优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正确处理好精听与泛听的关系,适当地进行听力微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汉语听力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 汉语教学 听力教学 多媒体教学 泛听活动 听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记理论与口语教材中的偏差现象 被引量:6
4
作者 冯小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6期1-4,共4页
有标记与无标记这一二项对立形式存在于语言系统中.普遍语法理论把核心规则视为无标记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则;把边缘规则视为有标记的、具有特殊性的规则.因此,在口语教材的编写中,应尽量编排无标记的、具有现代民族标准语中态成分的内容... 有标记与无标记这一二项对立形式存在于语言系统中.普遍语法理论把核心规则视为无标记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则;把边缘规则视为有标记的、具有特殊性的规则.因此,在口语教材的编写中,应尽量编排无标记的、具有现代民族标准语中态成分的内容,以培养外国留学生汉语口头交际语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口语教学 教材 标记理论 语法 语言普遍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晓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具体分析了目的语环境中课堂汉语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就个人课外自学情况、与互助伙伴课外学习情况和课外使用媒体情况展开问卷调查。了解留学生课外汉语学习的现状。着重探讨目的语环境的独特性对课外汉语学习的影...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具体分析了目的语环境中课堂汉语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就个人课外自学情况、与互助伙伴课外学习情况和课外使用媒体情况展开问卷调查。了解留学生课外汉语学习的现状。着重探讨目的语环境的独特性对课外汉语学习的影响;自然习得对有意识语言学习的不足有较大的弥补作用,并提出要引导学习者走出课堂,培养自学能力和充分利用环境优势获得交际能力的学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语环境 课外汉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两种简单趋向补语的异同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凤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5期65-68,共4页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V+去'与'V+走'从语义、句式、对动词的选择限制等方面进行了区别分析.认为'V+去'的趋向意义是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离开立足点向远离说话人的另一处所趋近,转移的终点可从句...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V+去'与'V+走'从语义、句式、对动词的选择限制等方面进行了区别分析.认为'V+去'的趋向意义是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离开立足点向远离说话人的另一处所趋近,转移的终点可从句中或上下文中找到.'V+走'的结果意义是表示'离开',离开后的去向在'V+走'所在的句中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简单趋向补语 “V+去” “V+走” 动词 结果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正、正在、呢”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及其教学次序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晓桦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着重对时间副词“正在、正、在”及语气助词“呢”表示动作进行的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进行分析归纳,试图将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探讨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安排,即提出“在、正、正在、呢”的教学次序;突出讲解上述... 本文着重对时间副词“正在、正、在”及语气助词“呢”表示动作进行的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进行分析归纳,试图将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探讨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安排,即提出“在、正、正在、呢”的教学次序;突出讲解上述各词的核心语义及句法功能;区分出常用式和非常用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正、正在、呢” 语义特征 句法功能 教学次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和"一时"的异同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凤兰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文分析了"暂时"和"一时"在语义和句法方面的特点,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暂时"和"一时"可互换的两个条件。
关键词 暂时 一时 短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的语义及词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凤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6期49-52,共4页
一般的词典对'暂时'的释义是'短时间之内',其解释过于粗略,留学生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常常出现错误.本文描写并论述了'暂时'的语法意义,即'表示某种行为、状况具有临时性,以后会发生变化或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般的词典对'暂时'的释义是'短时间之内',其解释过于粗略,留学生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常常出现错误.本文描写并论述了'暂时'的语法意义,即'表示某种行为、状况具有临时性,以后会发生变化或可能会发生变化',并区分了其两种用法.'暂时'的语义分别指向谓语中心语、整个谓语部分、其他状语成分、宾语、补语等.词性方面,通过论证,指出'暂时'的词性为副词兼区别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 语义 语义指向 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广告意图的基本模式
10
作者 范香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广告意图的过程看做一个特殊的动态言语交际过程,初步建立实现广告意图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广告 文化 基本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在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11
作者 周海英 韩然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205-205,共1页
文化差异是汉族教师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依附问题产生的关键,因此,在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各民族师生必须正确对待民族文化。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依附 汉语文化 母语文化 文化群体 矛盾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交往对汉语教学的影响和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然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本文运用文化学的交际理论、心理学动机理论、教育学理论,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若干特征,强调跨文化交往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汉语学习首先是交往学习,交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学习主体的心理需要等观点。探讨了汉... 本文运用文化学的交际理论、心理学动机理论、教育学理论,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差异的若干特征,强调跨文化交往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汉语学习首先是交往学习,交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学习主体的心理需要等观点。探讨了汉语教学如何满足学生交往的心理需要,包括满足学习者的社会接纳需要、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亲和需要和学习者需要自主学习自我实现需要,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课堂交往 心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游记》看中华民族的海洋情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璇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44-47,共4页
通过《西游记》中有关人物形象活动环境以及相关佛教、道教对海天佛国、海上仙境描绘的分析,说明华夏先民具有浓厚的海洋崇拜与海洋信仰.这种浓厚的海洋情结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西游记》 中华民族 海洋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