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印度洋海啸灾难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
施爱国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
|
国外对公共外交的探索 |
唐小松
王义桅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3
|
“和谐世界”:中国“和”哲学与持久和平——以对道家、儒家、墨家“和”哲学的分析为中心 |
肖刚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4
|
美国对缅甸的“务实接触”政策析评 |
施爱国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5
|
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评析 |
万青松
王树春
|
《国际展望》
|
2013 |
2
|
|
6
|
强制外交:西方国家军事外交的核心内涵--兼论中国军事外交不同于西方强制外交的哲学基础 |
肖刚
何广华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7
|
东南亚“中国观”的外部干扰变量 |
肖刚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8
|
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与文化安全治理对策 |
胡文涛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民国时期“战国策派”外交思想 |
肖刚
刘武中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0
|
“法国承认中国”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1964—1966) |
唐小松
|
《国际论坛》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