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洋海啸灾难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被引量:8
1
作者 施爱国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归纳了国际社会围绕印度洋海啸灾难所展开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大国权力博弈、联合国作用与主导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援助主体和传统援助体制的变化三个特点,并进一步思考和指出了现有国际体系下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体制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海啸灾难 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援助体制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对公共外交的探索 被引量:16
2
作者 唐小松 王义桅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胡锦涛主席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 胡锦涛主席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基本目标'.[1]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将争取'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与国际环境等并列为中国外交目标.公共外交就是在信息时代争取'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舆论环境 平等互利 睦邻友好 国际环境 根本任务 中国外交 友善 客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世界”:中国“和”哲学与持久和平——以对道家、儒家、墨家“和”哲学的分析为中心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刚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4,共7页
从对中国道家、儒家和墨家的“和”哲学的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儒家和道家的“和”哲学强调“和谐”的同时,也重视“和”的“和平”内涵,或者说和谐与和平是“和”的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而墨家的“和”哲学,“和平”的内涵成为重中之... 从对中国道家、儒家和墨家的“和”哲学的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儒家和道家的“和”哲学强调“和谐”的同时,也重视“和”的“和平”内涵,或者说和谐与和平是“和”的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而墨家的“和”哲学,“和平”的内涵成为重中之重的同时也强调“和谐”,三家共同之处,就是“和谐”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持久和平。如何取得和平,道家以辩证思维主张大小国家互相“谦下”但大国应该率先垂范,同时,道家重视高级政治和低政治的平衡以建立和谐,儒家重视和平机制与信守条约,而墨家除了在理念上更注意“兼相爱”和“交相利”的结合之外,同时也特别重视实力后盾特别是强大的科学技术在阻止侵略战争中的作用,并用实际行动劝阻侵略行为,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创造和平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世界 中国“和”哲学 持久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缅甸的“务实接触”政策析评 被引量:8
4
作者 施爱国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79,共7页
美国对缅甸"务实接触"政策的出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下的必然结果,更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基于美国对过去数年及当下缅甸局势变化的判断;从内涵上说,"务实接触"... 美国对缅甸"务实接触"政策的出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下的必然结果,更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基于美国对过去数年及当下缅甸局势变化的判断;从内涵上说,"务实接触"政策是对长期以来美国孤立制裁政策的补充,其核心特点就是柔性施压与全面影响和渗透;在具体政策操作上,美国采取了全面拓展同缅甸各阶层政治接触、重视国际合作与协调、注重对缅公共外交、突出对缅援助、保持与更新施压制裁等措施;目前,缅甸国内局势已发生明显变化,美对缅"务实接触"政策将因应缅甸局势变化,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中国应未雨绸缪,改变政策实施对象和实施方式单一的现状,检视充实对缅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务实接触 缅甸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评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万青松 王树春 《国际展望》 2013年第3期93-107,138,共15页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软实力作为一种外交工具越来越多地用于实现国家的对外政策任务,利用软实力外交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也越来越受到大国的偏爱。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有了重大变化,软实力外交已经成为俄罗...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软实力作为一种外交工具越来越多地用于实现国家的对外政策任务,利用软实力外交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也越来越受到大国的偏爱。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有了重大变化,软实力外交已经成为俄罗斯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深入挖掘巨大的软实力潜在资源,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为文化外交成就突出、多边外交成效显著和公共外交深受瞩目等三大方面。应当指出的是,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俄语言文化推广和教育输出都面临障碍,科研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也阻碍着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彻底改头换面难上加难,政治理念缺乏吸引力又进一步增加了提升软实力的难度。从短期看,俄罗斯开发和运用软实力的效果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从长期看,俄罗斯的软实力是不会久居人下的,其发展潜力和前景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软实力 外交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外交:西方国家军事外交的核心内涵--兼论中国军事外交不同于西方强制外交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刚 何广华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西方国家的军事外交的核心内涵是"强制",表现为"强制外交"。而中国军事外交概念则突出"交往",中国把加强互信、促进真正的和平作为军事外交的根本目的。西方国家军事外交建立在人性恶和权力政治基础之上... 西方国家的军事外交的核心内涵是"强制",表现为"强制外交"。而中国军事外交概念则突出"交往",中国把加强互信、促进真正的和平作为军事外交的根本目的。西方国家军事外交建立在人性恶和权力政治基础之上,因此其内在表现则具有很强的胁迫性,而中国的军事外交则是建立在"善"的传统儒家交往思想,以及当代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基础上,实践中具有多样性、平等性、互利性、合作性和预防性等特点。西方国家把正常平等的军事交往或预防性的军事外交作为策略考虑,通过军事外交达到了解对手并最终控制对手的目的。而中国的军事外交通过交流和合作的方式,谋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和共同发展,把安全和发展结合,把自身和外界利益紧密联系,彰显"不自生,故能长生"的战略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外交 强制外交 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中国观”的外部干扰变量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刚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共11页
东南亚是中国睦邻友好外交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把东南亚作为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核心地缘政治基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影响东南亚中国观的外部干扰因素也越来越多。西方国家学者以学... 东南亚是中国睦邻友好外交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把东南亚作为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核心地缘政治基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影响东南亚中国观的外部干扰因素也越来越多。西方国家学者以学术研究为名,以全方位遏制中国为目的,从各个角度研究西方国家如何诱导东南亚国家遏制中国,达到使东南亚充当西方国家对外政策工具之目的。对此,中国应该采取坚定而有效之措施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外部干扰变量 中国观 睦邻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与文化安全治理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文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的巨变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相交织,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它们既表现在社会价值、思想观念层面,也表现在社会思潮领域;既体现党和政府对文化发展先进性导向的及时把握,也对党和国家在塑造国民政治价值与... 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的巨变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相交织,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它们既表现在社会价值、思想观念层面,也表现在社会思潮领域;既体现党和政府对文化发展先进性导向的及时把握,也对党和国家在塑造国民政治价值与社会观念方面构成挑战。因此,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文化安全治理,而具体的主要路径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国家对外传播能力的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文化 价值观 文化安全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战国策派”外交思想
9
作者 肖刚 刘武中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8,80,共5页
战国策派是二战时期诞生于西南后方的学术团体,其组成人员大多是学院派的精英,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其思想则大量借鉴异域文化,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新的以抗战、建国为宗旨的政治思想体系。本文... 战国策派是二战时期诞生于西南后方的学术团体,其组成人员大多是学院派的精英,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其思想则大量借鉴异域文化,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新的以抗战、建国为宗旨的政治思想体系。本文通过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外交思想的分析,总结出其在民族主义、强国外交、地缘政治及文化冲突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及其对中国建设负责任大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派 民族主义 地缘政治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承认中国”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1964—1966)
10
作者 唐小松 《国际论坛》 2003年第1期33-38,共6页
1964年 1月 ,法国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事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导致美国盟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美国政府内关于对华政策的大讨论 ,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 ,1 966年约翰逊政府提出的... 1964年 1月 ,法国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事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导致美国盟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美国政府内关于对华政策的大讨论 ,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 ,1 966年约翰逊政府提出的“遏制但不孤立”中国政策与此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政策 影响 美国 法国承认中国 1964-1966年 法国 约翰逊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