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汉语学习者二语学习动机、外语焦虑和交际意愿之关系研究——一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良峰 朱思达 张跃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90,共16页
通过对230名中亚汉语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外语焦虑和交际意愿进行调查,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中亚汉语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外语焦虑和交际... 通过对230名中亚汉语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外语焦虑和交际意愿进行调查,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中亚汉语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外语焦虑和交际意愿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中亚汉语学习者的理想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验水平较高,应该二语自我水平较低;理想二语自我对外语焦虑产生负向影响,对交际意愿无显著影响;应该二语自我对外语焦虑产生正向影响,并通过理想二语自我对外语焦虑产生间接影响;二语学习经验对交际意愿具有显著且直接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 外语焦虑 交际意愿 汉语学习 中亚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文化资源配置理论与治理框架的重构
2
作者 段莉 于小涵 倪建均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文化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核心在技术赋能上,但前提是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即文化资源配置议题。纯粹的“文化资源”配置与物质生产、传统经济分析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内在的公共性、生产-接受的一体化、评价标准与核算方式的... 文化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核心在技术赋能上,但前提是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即文化资源配置议题。纯粹的“文化资源”配置与物质生产、传统经济分析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内在的公共性、生产-接受的一体化、评价标准与核算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化生产的普遍性。因此,应基于文化的公共性与开放性,重置“文化资源配置”的主体界定、客体类型、价值排序及权责确认,以解决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实践与研究中产业/事业、供给/需求相割裂的问题,进而以更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综合治理能力,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及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明根基和精神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新质生产力 文化资源配置 公共文化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江户“地本”文化视域下的明清小说绘本出版
3
作者 吴肖丹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68,178,共10页
日本江户后期,明清小说的绘本大量出版,成为继通俗物后中国经典在地化的重要出版物。绘本是文运东渐背景下“地本”文化的产物,并非通俗物的副产品,百余年的发展大致以18、19世纪之交为界,主要以草双纸和读本两类书籍形态呈现。绘本出... 日本江户后期,明清小说的绘本大量出版,成为继通俗物后中国经典在地化的重要出版物。绘本是文运东渐背景下“地本”文化的产物,并非通俗物的副产品,百余年的发展大致以18、19世纪之交为界,主要以草双纸和读本两类书籍形态呈现。绘本出版与质变的动力来自地本的平民读者群,基础教育和文化消费催生了读者,受白话长篇小说影响的江户后期读本小说培养了读者。以小说家山东京传、曲亭马琴,北尾派、葛饰派、歌川派部分浮世绘画师,书商江户仙鹤堂、大阪群玉堂构成的地本圈子编绘传播绘本,出版过程中流派风格、地域文化、合作竞争等深刻影响了绘本的文图呈现,是探讨文图关系、文本改编不可忽略的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绘本 地本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花园幽径句错位效应强度研究:计算语言学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家利 于屏方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16,共17页
该文借助126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对100个花园幽径句和对照句的限时理解实验,讨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解读花园幽径句过程中产生的错位效应,测算了效应强度,并与stanford parser的自动翻译进行了人机对比研究。花园幽径现象是一种有意识的... 该文借助126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对100个花园幽径句和对照句的限时理解实验,讨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解读花园幽径句过程中产生的错位效应,测算了效应强度,并与stanford parser的自动翻译进行了人机对比研究。花园幽径现象是一种有意识的受控行为。其编码和解码具有行进错位和认知过载现象,并能反映人类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实验证明:在划分的引导词类错位、宾语辖域错位、嵌套错位和兼类错位四类中,错位效应呈现非对称性,其中兼类错位频数最高,错位效应强度也最大。在人机对照中,机器的程序解码错位和学习者认知解码错位不具有完全联动性和绝对共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语言学 花园幽径句 行进错位 认知过载 斯坦福解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语言学习与语言素质培养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红梅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9-160,共2页
由于政策导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语言素质不容乐观:语言规范意识淡薄、语言文字基础不扎实,表达能力捉襟见肘。高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弥补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提高语言... 由于政策导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语言素质不容乐观:语言规范意识淡薄、语言文字基础不扎实,表达能力捉襟见肘。高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弥补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的语言文字素质能适应时代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语言学习 语言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中国文化课程建设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彦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9-170,共2页
中国文化课程具有知识点繁多、信息量大、历史跨度长等特性,使用传统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程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运用BB平台建设该课程,可以实现远程学习、交流互动。运用BB平台进行中国文化课程建设,应该注重教学、交流、评价三个... 中国文化课程具有知识点繁多、信息量大、历史跨度长等特性,使用传统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程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运用BB平台建设该课程,可以实现远程学习、交流互动。运用BB平台进行中国文化课程建设,应该注重教学、交流、评价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BOARD 中国文化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语言三段论
7
作者 陈桐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1,159,共7页
学术界将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划分为"文言"和"白话"两个阶段。从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来看,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应该划分为"殷商古语""文言"和"白话"三个阶段。"三分法"与"... 学术界将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划分为"文言"和"白话"两个阶段。从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来看,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应该划分为"殷商古语""文言"和"白话"三个阶段。"三分法"与"两分法"的区别,是将"殷商古语"从"文言"中分离出来。区分"殷商古语"与"文言"的主要理由是:"文言"时代的人们读不懂"殷商古语";"殷商古语"与"文言"在语音、文字、语法、修辞方面存在差异,尤其是它们各有一套语汇系统;阶段性是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一大特点,区分"殷商古语"与"文言",可以清楚地展现中国文学语言质的飞跃。"三分法"较"两分法"更接近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古语 文言 白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本杀作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的实践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罗长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8,共9页
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及其全球影响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焦点的背景下,寻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以及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已成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兼具文学与游戏双重属性的文化业态,剧本杀有望成为中华文化国际... 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及其全球影响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焦点的背景下,寻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以及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已成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兼具文学与游戏双重属性的文化业态,剧本杀有望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其一,剧本杀汇聚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样式,能够自然地融入京剧、武术、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二,剧本杀精准定位于“Z世代”“大城市”“青年人群”,能够充分发挥青年在文化交流过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吸引众多国际玩家参与体验。其三,剧本杀的“本土化”传播策略尤为关键,若能借鉴相关产业的国际推广经验,结合目标市场的文化特色,调整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剧本杀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著的传播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文化传播 剧本杀 沉浸式娱乐 体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本杀作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的学理阐释 被引量:6
9
作者 罗长青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8,共9页
传播路径直接决定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因而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剧本杀在竞争激烈的文娱市场脱颖而出,有望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路径。剧本杀主要吸引“Z世代”的大城市青年,以剧本杀为依托的国... 传播路径直接决定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因而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剧本杀在竞争激烈的文娱市场脱颖而出,有望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路径。剧本杀主要吸引“Z世代”的大城市青年,以剧本杀为依托的国际传播能够发挥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剧本杀汇聚中西文化元素,能够提供推理揭谜乐趣和沉浸式角色扮演体验,具备国际文化传播创新路径的潜质。以剧本杀为依托的民间文化传播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不容易被误会为“文化侵略”或“文化殖民”,也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本杀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创新路径 沉浸式娱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赋义:早期中国经典的阐释方式
10
作者 曹胜高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文本赋义是早期中国经典形成的基本路径。借助制度赋义、道德赋义和学术赋义,文本获得了经验阐释、价值阐释和学术阐释,成为知识体系、判断体系和学理体系。通过赋义,口传文本稳定为知识文本,知识文本确立为公共文本,公共文本强化为经... 文本赋义是早期中国经典形成的基本路径。借助制度赋义、道德赋义和学术赋义,文本获得了经验阐释、价值阐释和学术阐释,成为知识体系、判断体系和学理体系。通过赋义,口传文本稳定为知识文本,知识文本确立为公共文本,公共文本强化为经典文本。凝聚历史经验、价值认同、学理建构的早期文本,经过持续阐释成为传承知识的经验来源、衡量德行的价值依据、阐释学理的学术体系,凝聚为早期中国文化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文本赋义 经验阐释 价值阐释 学理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的闽粤客方言流布史”多人谈
11
作者 陈晓锦 徐杰 +4 位作者 庄初升 李嵬 周明朗 朱媞媞 严修鸿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
海外汉语方言是汉语方言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陈晓锦(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并非只在中国版图内流行。缺少了海外汉语方言,对汉语方言的认识就是不完整的。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华人社区流行着粤、闽、客、吴、官话五大汉语方言。闽方言主... 海外汉语方言是汉语方言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陈晓锦(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并非只在中国版图内流行。缺少了海外汉语方言,对汉语方言的认识就是不完整的。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华人社区流行着粤、闽、客、吴、官话五大汉语方言。闽方言主要流行于东南亚,欧洲法国巴黎有潮州话,北美洲美国纽约有闽东话;客家方言东南亚、非洲、南美洲都有,欧洲英国等也有。吴方言主要流行于欧洲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官话主要流行于东南亚、东亚、中亚与中国邻近的国家。粤方言则散布于五大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研究 客家方言 闽方言 闽东话 吴方言 粤方言 暨南大学 全球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御制盛京赋》的西译、西传及其世界性意义生成
12
作者 陈恩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8,共10页
1743年,乾隆皇帝创作的《御制盛京赋》是一份重要的政治文本,旨在建构大清统治的文化合法性,展现清朝的盛世景象,宣扬敬天法祖的治国理政理念。1769年,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钱德明首次将其翻译成法文。他借鉴儒家注经的方式,采用“正文+注... 1743年,乾隆皇帝创作的《御制盛京赋》是一份重要的政治文本,旨在建构大清统治的文化合法性,展现清朝的盛世景象,宣扬敬天法祖的治国理政理念。1769年,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钱德明首次将其翻译成法文。他借鉴儒家注经的方式,采用“正文+注释”的翻译体例展现作品文学魅力和文化内涵;借助跨文化比较的方法,以法国之“品达”体类比中国赋体;以阐释性增译,凸显赋作华丽铺陈的语言风格;塑造了乾隆皇帝雅好文艺、善于治国的形象。钱德明译本在法国出版后,引发了西方思想家、文学家和汉学家的广泛阅读和多元接受,使《御制盛京赋》走出固有的中华文化场域,经历了多维度的意义增殖。《御制盛京赋》的创作、翻译及其在异质文化环境中的传播和接受,展示了一部中国文学作品如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文学作品,也显示了“世界文学”概念的初步形成及历史演变,从而为当代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中外文学交流互鉴提供历史经验和未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赋 《御制盛京赋》 钱德明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姆斯英译《花笺记》及其“世界文学”意义生成
13
作者 陈恩维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8,180,共9页
1824年,汤姆斯将广东木鱼书《花笺记》首次译为英文。他将原作的文体由木鱼书调整为西方人所熟悉的叙事诗,题材由才子佳人小说调整为英国流行的求爱小说(Courtship Novel),并对其中的景物描写进行了浪漫主义重构,使之大体符合当时英国... 1824年,汤姆斯将广东木鱼书《花笺记》首次译为英文。他将原作的文体由木鱼书调整为西方人所熟悉的叙事诗,题材由才子佳人小说调整为英国流行的求爱小说(Courtship Novel),并对其中的景物描写进行了浪漫主义重构,使之大体符合当时英国文学的审美标准。经由汤姆斯的翻译操控,《花笺记》成功跨越文化边界进入了新的文化场域,不仅影响了歌德“世界文学”观念与创作模式的形成,而且在嗣后的多语种翻译中不断经历意义增殖和文本旅行,最终成为一部具有“世界文学”意义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斯 《花笺记》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指数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治敏 袁亮杰 赵慧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本文通过数据采集,追踪国际中文教育行业新闻热点信息,挖掘世界范围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同时,结合已抓取不同维度的行业发展数据,设计经济维度、行业维度、创新维度等多项指标,构建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指数(ICEIDI)体系,... 本文通过数据采集,追踪国际中文教育行业新闻热点信息,挖掘世界范围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同时,结合已抓取不同维度的行业发展数据,设计经济维度、行业维度、创新维度等多项指标,构建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指数(ICEIDI)体系,综合评估各国中文教育发展情况。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运用CRITIC法客观赋予权重,先期抽取10个国家的数据做模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不同国别中文教育发展的综合评价,有效验证了指数体系的科学性。本文构建的指数体系可为监测世界范围内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积累的行业发展数据为研发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报告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发展 指数分析 区域国别 国际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文化精品外译 被引量:13
15
作者 仲伟合 左岩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4-156,158,共4页
"岭南文化精品"从广义而言,应指由广东籍人士所完成的以及外省籍人士在广东期间所完成的和有关广东社会生活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兼具代表性与普适性的文本。目前文化体制滞后、国际销售渠道不畅、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 "岭南文化精品"从广义而言,应指由广东籍人士所完成的以及外省籍人士在广东期间所完成的和有关广东社会生活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兼具代表性与普适性的文本。目前文化体制滞后、国际销售渠道不畅、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精品外译的发展。应建立产业周期意识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将岭南文化精品分为"果木型""苗圃型""种子型""冬藏型"四种类型,在适合对外传播的前提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筛选机制,推动岭南文化及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精品外译 定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26
16
作者 卢景辉 高云坚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93,共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并确立的关于社会主义中国新的价值理念和导向,作为高素质人才摇篮的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和造就人的历史使命,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所当然的至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并确立的关于社会主义中国新的价值理念和导向,作为高素质人才摇篮的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和造就人的历史使命,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所当然的至为重要的场所。高等学校如何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实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试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文创意写作学科的三重进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旭 罗长青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中文创意写作肇始于课程发展,其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技能,还促进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多元化创新。中文创意写作奠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其推动了传统中文教育的革新,顺应了体验经济和创意经济的时代需求... 中文创意写作肇始于课程发展,其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技能,还促进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多元化创新。中文创意写作奠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其推动了传统中文教育的革新,顺应了体验经济和创意经济的时代需求,培养出契合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中文创意写作成熟于二级学科地位确立,其从交叉学科实验发展到独立学科建制,在理论研究、平台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锚定课程、专业、学科的三阶段、多层次、系统性影响,有助于把握创意写作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学科演进轨迹,梳理中国创意写作知识生产过程和学科建构逻辑,评估中文创意写作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创意写作 学科史 新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与人才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段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89,共7页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随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的趋势。"文化产业具有强大就业拉动力"这一论断在不同统计数据中都能得到证实。数据分析发现,2006年之后我国文化产业就业增速趋向平稳,表明就业拉... 我国文化产业就业随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的趋势。"文化产业具有强大就业拉动力"这一论断在不同统计数据中都能得到证实。数据分析发现,2006年之后我国文化产业就业增速趋向平稳,表明就业拉动力已充分释放。2010年进入拐点的原因在于,占就业结构比重最大的市场类就业在文化市场规模、结构稳定之后,就业占比及增长率出现下滑趋势。2010年之后"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成为主要矛盾,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倒逼人力资源发展的人才转向。新一轮人才战略应基于人才生态发展的视野,协调政府、市场两种人才机制和治理路径,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优化人力资源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就业拉动 人才战略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文化:实践拓展与理论聚焦 被引量:24
19
作者 段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87-96,共10页
“参与式文化”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经历了“电视剧粉丝文本”“网络用户泛文化”的生产阶段,正进入“文化的社会化生产与参与式的社会建构”阶段。“参与式”实践和研究议题不断泛化,已成为一种社会发展实践和分析的重要框架。作为一种显... “参与式文化”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经历了“电视剧粉丝文本”“网络用户泛文化”的生产阶段,正进入“文化的社会化生产与参与式的社会建构”阶段。“参与式”实践和研究议题不断泛化,已成为一种社会发展实践和分析的重要框架。作为一种显著不同的文化—社会生成模式,该领域的研究应更聚焦于其“社会化生产”机理与核心价值,就公益与私利、开放与垄断、权力与正义等问题展开论证,以便在政策规划和实践中尽早规避由于社会化生产而出现“文化公地悲剧”,以及因资本、权力等导致文化的结构性异化,进而讨论如何建构开放、公平、正义、有序的参与式文化生态,不断优化其作为文化与社会发展动力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文化 粉丝文化 用户生产 文化社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与新媒体”多人谈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宇明 刘鹏飞 +3 位作者 任伟 黄志波 许龙桃 汪磊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人类进入超语时代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超语(translanguaging)概念萌生于20世纪90年代。威廉姆斯(Cen Williams)1994年的博士论文,认为在威尔士语振兴教育中,英语和威尔士语相互切换使用不仅没有副作用,还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双语学习能... 人类进入超语时代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超语(translanguaging)概念萌生于20世纪90年代。威廉姆斯(Cen Williams)1994年的博士论文,认为在威尔士语振兴教育中,英语和威尔士语相互切换使用不仅没有副作用,还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双语学习能力,对教师与学生来说都大有益处。威廉姆斯的导师贝克(Baker)在2001年将这种现象及观点引介到语言学界,并创造了translanguaging这个术语。20多年来,人们对超语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姆斯 博士论文 北京语言大学 李宇明 双语学习 威尔士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