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百媳妇遗风余韵——语言民族学视角的泰国女权文化探幽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圣杨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7年第2期67-74,共8页
语言民族学研究提示了未载史书的泰民族女权文化的历史。泰民族对女性的崇拜源自母系社会时期人们的本能意识的升华。由于源于女性崇拜的土地制度——萨迪纳制直至19世纪才解体,虽然泰民族社会文明不断发展,泰族人至今仍然保留着女王国... 语言民族学研究提示了未载史书的泰民族女权文化的历史。泰民族对女性的崇拜源自母系社会时期人们的本能意识的升华。由于源于女性崇拜的土地制度——萨迪纳制直至19世纪才解体,虽然泰民族社会文明不断发展,泰族人至今仍然保留着女王国的遗风,原始的女权文化仍然残留在下层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女权文化 语言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贵女贱男到男尊女卑——婆罗门教对泰民族女权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圣杨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72-78,共7页
婆罗门教传入东南亚可以追溯到吠陀文明时期。对女权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吠陀文明促进了中南半岛母系社会礼俗的发展,直到素可泰时期,泰民族仍然盛行女权文化。自阿育陀耶王朝起至曼谷王朝初期,泰民族统治者借鉴古高棉的做法,较大程度上吸... 婆罗门教传入东南亚可以追溯到吠陀文明时期。对女权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吠陀文明促进了中南半岛母系社会礼俗的发展,直到素可泰时期,泰民族仍然盛行女权文化。自阿育陀耶王朝起至曼谷王朝初期,泰民族统治者借鉴古高棉的做法,较大程度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婆罗门教对泰人原初的女权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男尊女卑在礼法制度上体现出来,但由于传播的局限,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中上层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婆罗门教 女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迪纳制与暹罗华人的文化适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圣杨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82-89,共8页
早期暹罗华人相当程度上填补了萨迪纳制对依附民的需求,华人与当地人相互依赖、和睦共处,生理层面的同化——族际通婚普遍发生。在萨迪纳制实施过程中,政治与商业、宗教相互联姻,促成了泰、华心理层面的高度同化,华人认同当地的政治统... 早期暹罗华人相当程度上填补了萨迪纳制对依附民的需求,华人与当地人相互依赖、和睦共处,生理层面的同化——族际通婚普遍发生。在萨迪纳制实施过程中,政治与商业、宗教相互联姻,促成了泰、华心理层面的高度同化,华人认同当地的政治统治和宗教信仰,也被当地的政治、文化大大接纳。早期的文化适应为后来泰、华人更高程度的同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萨迪纳制 华人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常词汇看中阿文化特色
4
作者 劳凌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73-77,共5页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两者也在不断地相互交融与影响,但由于宗教、地域等原因,二者又都各有特色。本文力图分析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体现的中阿文化特色,尤其是通过人们日常使用的词汇和表...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两者也在不断地相互交融与影响,但由于宗教、地域等原因,二者又都各有特色。本文力图分析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体现的中阿文化特色,尤其是通过人们日常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来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阿拉伯 日常词汇 文化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阿拉伯文学视角下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5
作者 赵菡菡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39-140,共2页
在阿拉伯文学里,有很多描写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的文本,其中"异乡人"系列小说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这一系列小说反映了不同时期,阿拉伯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与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小说还思考与探讨了东... 在阿拉伯文学里,有很多描写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的文本,其中"异乡人"系列小说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这一系列小说反映了不同时期,阿拉伯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与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小说还思考与探讨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优劣,并试图寻找到两种文明的"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 东西方文化 小说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越老关系中的“阿努冯事件”——基于以《国朝处置万象事宜录》为中心的文本研究
6
作者 刘志强 罗雪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7,共11页
“阿努冯事件”是19世纪初围绕老挝万象、暹罗和越南阮朝的一次重要政治事件。这一事件体现了以暹罗为主导的曼陀罗体系和以阮朝为主导的“亚朝贡体系”之间的政治互动与平衡,以及古代东南亚大陆政治体之间的层叠政治关系。通过对越南... “阿努冯事件”是19世纪初围绕老挝万象、暹罗和越南阮朝的一次重要政治事件。这一事件体现了以暹罗为主导的曼陀罗体系和以阮朝为主导的“亚朝贡体系”之间的政治互动与平衡,以及古代东南亚大陆政治体之间的层叠政治关系。通过对越南珍贵的汉文文献《国朝处置万象事宜录》进行文本考察可以看出,尽管阮朝与万象的关系离不开对自己利益的考量,但在维系朝贡体系的实际过程中,宗主国对朝贡国是否值得保护也有多重考量。这种朝贡关系的维系具有其复杂性及诸多被动和无奈因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南半岛原有秩序的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老关系 阿努冯事件 国朝处置万象事宜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户时代“雅俗”关系在“見立絵”中的表现——以春信、歌磨、国贞浮世绘美人画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方洁 韦立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1,208,共6页
"見立て"2是日本文学、艺能界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主题表现方法。在凝聚了近世庶民特色的浮世绘版画中,画师引入了日本和歌文学中的表现手法"見立て",创造了浮世绘中特有的主题表现形式—"見立絵"。"... "見立て"2是日本文学、艺能界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主题表现方法。在凝聚了近世庶民特色的浮世绘版画中,画师引入了日本和歌文学中的表现手法"見立て",创造了浮世绘中特有的主题表现形式—"見立絵"。"見立絵"在绘画主题上融合了古典与当世的元素,成就了浮世绘"雅俗融合"的特点。18世纪至19世纪的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从"雅"至"俗"价值观转变的重要时期。以江户时代浮世绘美人画中的三大代表人物铃木春信、喜多川歌磨、歌川国贞的作品为例,采用纵向对比的研究方法,探讨江户时代"雅俗"关系的转变在"見立絵"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俗”关系 江户时代 “見立絵” 古典 当世 趣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跨国远程教育与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宪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45,共4页
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与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系、韩国东西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共同开设的跨国远程教育课程的背景、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与运营管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进行了介绍,并对中日韩跨国远程教育存在的... 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与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系、韩国东西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共同开设的跨国远程教育课程的背景、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与运营管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进行了介绍,并对中日韩跨国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改革 跨国远程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路一带”背景下中国与阿盟的经贸合作 被引量:7
9
作者 赵菡菡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3,共8页
中阿经贸合作由来已久。2010年"中阿经贸合作论坛"的成立为中阿经贸合作提供了平台,目前"一路一带"战略更加突出了中阿经贸合作的重要性。首先分析了中阿之间的经济关联特点,认为石油贸易是中阿之间最重要的合作渠... 中阿经贸合作由来已久。2010年"中阿经贸合作论坛"的成立为中阿经贸合作提供了平台,目前"一路一带"战略更加突出了中阿经贸合作的重要性。首先分析了中阿之间的经济关联特点,认为石油贸易是中阿之间最重要的合作渠道,旅游等其他领域也存在良好的合作前景。之后,分析了中阿经贸合作之间存在的贸易账户不平衡、贸易结构不合理以及地区冲突对中阿贸易的影响等问题。最后提出通过"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树立长远利益观,解决中阿贸易账户不平衡和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推动中阿经贸关系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路一带” 中国 阿拉伯国家 中阿经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与“一带一路”战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菡菡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资源,伊朗在"一带一路"中都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中国和伊朗合作具有多方面优势。尽管伊朗投资环境有望逐步改善,伊朗核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仍然面临外交压力和不确定性... 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资源,伊朗在"一带一路"中都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中国和伊朗合作具有多方面优势。尽管伊朗投资环境有望逐步改善,伊朗核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仍然面临外交压力和不确定性,从伊朗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总体局势分析,仍有不稳定因素将长期存在,中国对伊朗的投资风险与收益长期相伴。通过正视、评估中国与伊朗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可能的应对之策,以期减少"一带一路"的投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一带一路 投资环境 投资风险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日指示词间接回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庞黔林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文考察了汉日指示词"这"、"那"和"コ/ソ"用于标签型、框棂型、伴随型三种间接回指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认知分析。结果表明,"这"、"那"和"コ"的间接回指是其直示用... 本文考察了汉日指示词"这"、"那"和"コ/ソ"用于标签型、框棂型、伴随型三种间接回指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认知分析。结果表明,"这"、"那"和"コ"的间接回指是其直示用法的延伸,而"ソ"的间接回指用法则不能用其直示用法来解释。汉语指示词主要用于标签型间接回指,较少用于其他两种回指;日语的"コ"主要用于标签型,"ソ"则广泛用于三种间接回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词 回指 间接回指 标签型 框棂型 伴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午战争中近代日本文人的战争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秀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甲午战争中日本明治时期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国家主义情结。既有类似于正冈子规等一些文人,以亲临战场的方式,成为战争鼓吹者;又有虽以明确态度表明对政治不关心,要"绝缘"于战争者,却又无法摆脱战争的潜在影响。不同类... 甲午战争中日本明治时期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国家主义情结。既有类似于正冈子规等一些文人,以亲临战场的方式,成为战争鼓吹者;又有虽以明确态度表明对政治不关心,要"绝缘"于战争者,却又无法摆脱战争的潜在影响。不同类型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解读着战争,并展现了日本国民的战争观及其强烈的国家主义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近代日本 战争观 国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稠传统”的与时俱进--泰文明的内涵及发展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圣杨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80,共11页
古高棉城市文明是中南半岛腹地早期的文明形态,印度教和本土原始农耕生活方式相融,泰人的文明观受其影响至今。12世纪以降,经贸活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转型,南传佛教地位突显,古高棉优良传统仍大量保存,人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与佛教信仰巫术... 古高棉城市文明是中南半岛腹地早期的文明形态,印度教和本土原始农耕生活方式相融,泰人的文明观受其影响至今。12世纪以降,经贸活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转型,南传佛教地位突显,古高棉优良传统仍大量保存,人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与佛教信仰巫术特点显著。以佛教信仰为总体性框架的社会文明在发展中不时偏离轨道,社会精英不断采取措施,溯本清源。20世纪以来,学理型佛教有所发展,体现中道思想的禅修和生活方式在智识人士中推广,但民俗型佛教的特点仍很显著。总体来说,泰文明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和改造外来的有利因素,但更注重夯实传统,重精神、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古高棉文明 佛教 传统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的蛇女形象与主题多义性特征——《蛇性之淫》中文学对权力的隐形抗争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磊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3期19-22,49,共5页
文学是构成特定文化的符号系统的一部分.文学文本中意识形态话语的矛盾交织处,往往揭示了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的权力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权力的抗争.在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小说家上田秋成的小说《蛇性之淫》当中,权力话语是显而易见的,... 文学是构成特定文化的符号系统的一部分.文学文本中意识形态话语的矛盾交织处,往往揭示了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的权力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权力的抗争.在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小说家上田秋成的小说《蛇性之淫》当中,权力话语是显而易见的,而文学对权力的抗争却是隐形的.本文通过对《蛇性之淫》中复杂的蛇女形象以及作品的主题多义性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蛇性之淫》中文学对权力的隐形抗争及其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性之淫》 蛇女形象 主题多义性 隐形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与日本反应——以《朝日新闻》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秀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4,共3页
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对于日本GDP被中国赶超以及中国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反应,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日本政府包括日本民众对于中国崛起的态度。一方面反映出日本对中国迅速发展的焦急心态和心理失衡,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日本力图... 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对于日本GDP被中国赶超以及中国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反应,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日本政府包括日本民众对于中国崛起的态度。一方面反映出日本对中国迅速发展的焦急心态和心理失衡,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日本力图通过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以加强大众教育,重拾经济大国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GDP 朝日新闻 JAPAN AS NO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日本文学与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多友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在当代语境下,日本文学研究明显地受两种强大的思潮影响,那就是全球化与文化研究。本文尝试性地对后者进行梳理,并探究今后日本文学研究可能的发展。
关键词 当代日本文学研究 方法论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的月亮》与《脸上的红月亮》中的责任问题——对两文本的空间象征性及人物行为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育邻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106,103,共4页
本文通过对《灰色的月亮》与《脸上的红月亮》的空间象征性以及此中人物行为的比较分析发现,其间烘现出的是两者所内涵的责任问题。两者的差异,其实是"重"与"轻"的人生态度的差异,其核心又是如何处理与他者关系的... 本文通过对《灰色的月亮》与《脸上的红月亮》的空间象征性以及此中人物行为的比较分析发现,其间烘现出的是两者所内涵的责任问题。两者的差异,其实是"重"与"轻"的人生态度的差异,其核心又是如何处理与他者关系的问题。比较分析两个文本得出的启示是,只有将他者融入自我之中的主体才具有承担责任的资格和能力,而日本战后社会久拖不决的战争责任问题,从精神层面来看,就是由于缺乏"对他者的想象",因而未建立起坚实的责任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 空间 行为 责任主体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意识形态和消费时尚的共谋——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永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129,共3页
本文主要分析电影和电视剧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改编及其意义。主流意识形态变化和宽松使电视剧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改编更加多样化,从而使人物形象的塑造带来新的变化和隐喻,并与当下的消费时尚相契合,更加注重人物形象人... 本文主要分析电影和电视剧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改编及其意义。主流意识形态变化和宽松使电视剧版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改编更加多样化,从而使人物形象的塑造带来新的变化和隐喻,并与当下的消费时尚相契合,更加注重人物形象人性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影视 意识形态 消费时尚 《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告白”作为一种话语制度——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种“权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育邻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6,共3页
透过“话语权力说”的视点去考察,发现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告白”是一种行使“权力”的话语制度,是它制造了人“告白”的“内容”,“私小说”正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同时,这种“权力”与它的“对象”之间存在一种貌似对立实为相互依赖... 透过“话语权力说”的视点去考察,发现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告白”是一种行使“权力”的话语制度,是它制造了人“告白”的“内容”,“私小说”正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同时,这种“权力”与它的“对象”之间存在一种貌似对立实为相互依赖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还可能存在于其它的许多事物之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扩大对“话语权力说”的应用,并从中总结利弊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权力 告白 私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疑问句的疑问焦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黔林 《外语研究》 2004年第2期36-40,共5页
焦点问题是疑问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确定疑问句焦点定义的前提下 ,通过对三种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的焦点问题的分析 ,进一步揭示了这三种疑问句的不同特征 ,从而得出这三种是并非同一层次的... 焦点问题是疑问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确定疑问句焦点定义的前提下 ,通过对三种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的焦点问题的分析 ,进一步揭示了这三种疑问句的不同特征 ,从而得出这三种是并非同一层次的疑问句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 特殊疑问句 选择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