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八百媳妇遗风余韵——语言民族学视角的泰国女权文化探幽 |
吴圣杨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07 |
5
|
|
2
|
从贵女贱男到男尊女卑——婆罗门教对泰民族女权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 |
吴圣杨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10 |
5
|
|
3
|
萨迪纳制与暹罗华人的文化适应 |
吴圣杨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
2008 |
2
|
|
4
|
从日常词汇看中阿文化特色 |
劳凌玲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9 |
0 |
|
5
|
浅谈阿拉伯文学视角下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
赵菡菡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6
|
19世纪越老关系中的“阿努冯事件”——基于以《国朝处置万象事宜录》为中心的文本研究 |
刘志强
罗雪瑜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江户时代“雅俗”关系在“見立絵”中的表现——以春信、歌磨、国贞浮世绘美人画为例 |
彭方洁
韦立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中日韩跨国远程教育与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
张宪生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9
|
“一路一带”背景下中国与阿盟的经贸合作 |
赵菡菡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0
|
伊朗与“一带一路”战略 |
赵菡菡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1
|
汉日指示词间接回指的对比研究 |
庞黔林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2
|
甲午战争中近代日本文人的战争观 |
张秀强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基于“粘稠传统”的与时俱进--泰文明的内涵及发展特点研究 |
吴圣杨
|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4
|
复杂的蛇女形象与主题多义性特征——《蛇性之淫》中文学对权力的隐形抗争 |
徐磊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6 |
4
|
|
15
|
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与日本反应——以《朝日新闻》为中心 |
张秀强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6
|
论当代日本文学与研究 |
陈多友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7
|
《灰色的月亮》与《脸上的红月亮》中的责任问题——对两文本的空间象征性及人物行为的比较 |
魏育邻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8
|
主流意识形态和消费时尚的共谋——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 |
沈永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9
|
“告白”作为一种话语制度——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种“权力” |
魏育邻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20
|
日语疑问句的疑问焦点 |
庞黔林
|
《外语研究》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