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副词位置变化与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赵彦春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代外语>编辑部
-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5,共5页
-
文摘
本文探讨了“幸亏你来了”与“你幸亏来了”的句法机制和语义表征 ,认为“幸亏”是句修副词 ,可以放在主语之前 ,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后 ,但位置的变化并不改变句子的语法实质和意思 ,其与后面结果小句的配置问题是语篇层次上的衔接问题 ,而不是合不合语法的问题。
-
关键词
句修副词
动修副词
句法机制
语义表征
-
Keywords
S Adverb
VP Adverb
syntactic mechanism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语言事实与哲学眼光--谈语言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霍永寿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代外语>编辑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
-
出处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5,共8页
-
文摘
在语言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哲学眼光作为理性化的哲学智慧或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之思"在认识元思维层面上集中体现为四个过程,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定义问题的性质、对有关问题的信息进行表征以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本研究通过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和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建构过程的分析论证,语言学作为经验性科学可以从对语言事实的观察入手,然后经由上述四个元思维过程,逐步走向学科理论的建构,并进而对世界语言学产生影响。这一过程是哲学眼光指引下的取舍、抽象、深入、系统化的过程。
-
关键词
语言事实
哲学眼光
语言研究
认识论基础
-
Keywords
linguistic fac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linguistics
epistemological basis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辞或命题:中西语言哲学基本范畴对比研究
- 3
-
-
作者
霍永寿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代外语>编辑部/英文学院
-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1,共6页
-
基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汉语述谓结构的哲学研究"
-
文摘
针对国内哲学研究中借助西方哲学概念"命题"定义先秦哲学概念"辞"的做法,通过对先秦哲学典籍和西方相关哲学论著文本的分析、考证和阐释,得出以下结论:"辞"和"命题"只是在句法述谓结构、基本语义成分和某些语用特征方面存在共性,而在述谓结构的组合方式及其在各自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二者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的后果之一是,中西语言研究对句法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取向。
-
关键词
辞
命题
先秦语言哲学
范畴
述谓
-
Keywords
ci
proposition
the pre-Q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tegory
predication
-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