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先进功能性包装材料的应用综述
1
作者 汤树海 许溪 +2 位作者 杨明聪 朱琦 陈广学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2-85,共14页
目的探讨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潜力,解析其分子特性、协同效应及性能优化路径,为可持续包装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数据库(2010-2025年),以“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降解包... 目的探讨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潜力,解析其分子特性、协同效应及性能优化路径,为可持续包装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数据库(2010-2025年),以“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降解包装”为关键词筛选70余篇文献。采用主题分析法梳理提取、改性和复合技术,对比纳米复合、化学交联等策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总结技术瓶颈问题。结果文献研究表明,纤维素/木质素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性能,复合薄膜对UV-C紫外线的阻隔率达到81.8%,抗菌活性接近100%;纳米复合技术可提高力学强度(干拉伸强度提升了218%,湿拉伸强度提升了233%)和阻隔性能(氧气渗透率低至(4.15±0.13)×10^(-20)m^(3)/(m^(2)·s·Pa));木质素的引入能增强材料的疏水性(水接触角>80°)和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提高20%);溶解-再生策略可实现材料全周期降解。结论纤维素/木质素复合材料兼具可再生性、多功能性,是替代传统塑料的理想选择。突破实验室限制,开发低成本规模化工艺,并加强全生命周期评估,未来应聚焦智能响应材料与跨学科技术的融合,加速绿色包装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木质素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可降解包装材料 抗紫外线包装材料 抗菌抗氧化包装材料 气体阻隔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包装在肉类质量监测中的应用前沿与挑战
2
作者 许溪 范佳申 +3 位作者 汤树海 朱琦 杨明聪 陈广学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51,共12页
肉类作为易腐食品,其质量易受微生物代谢及环境因素影响,若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测手段,不仅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系统综述了智能包装技术在肉类质量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剖析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气体成分、pH... 肉类作为易腐食品,其质量易受微生物代谢及环境因素影响,若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测手段,不仅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系统综述了智能包装技术在肉类质量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剖析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气体成分、pH值、湿度和温度这4类关键腐败指标,全面梳理了相关传感器与指示剂的研究成果,重点涵盖气体传感器(如针对挥发性胺类、硫化氢等)、比色指示剂(如天然染料、pH敏感材料)、湿度感应元件及时间-温度指示剂(TTIs)的材料特性、响应机理及集成应用。研究表明,当前智能包装技术已能够实现对肉类腐败过程中关键指标的精准监测。现有基于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s)或染料阵列的传感元件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还具备良好的可视化效果。然而,该技术仍面临长期稳定性不足、环境适应性有限、信号读出标准化程度低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等实际应用瓶颈。智能包装技术可显著提升肉类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是未来可持续食品包装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建议着力加强多参数协同感应系统开发,推动材料绿色化与响应信号标准化,以提升其综合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包装 食品安全 肉类监测 气体传感器 时间-温度指示剂(T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多羟基聚合物涂层对涂布纸吸放湿性能和调湿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尧 张雪 +3 位作者 张红杰 赵涛 侯磊磊 张文晖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7,共12页
对3种多羟基聚合物涂层和涂布量对涂布纸的吸放湿性能和调湿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搭建了一套实时检测密闭微环境湿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探讨了密闭微环境在外部环境相对湿度影响下利用涂布纸调控其湿度变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 对3种多羟基聚合物涂层和涂布量对涂布纸的吸放湿性能和调湿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搭建了一套实时检测密闭微环境湿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探讨了密闭微环境在外部环境相对湿度影响下利用涂布纸调控其湿度变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3种多羟基聚合物涂布纸相比,CMC涂布纸的吸放湿性能和调湿效果最好;涂布量为8.5 g/m^(2)时,CMC涂布纸(相较于未涂布原纸)的湿容量和放湿量分别增加了70.2%和234.2%;经4次开合后,与未涂布原纸相比,CMC涂布纸(涂布量为34.1 g/m^(2))使密闭微环境的相对湿度波动值,在高湿环境下降低了11.5个百分点,在干燥环境下升高了8.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吸放湿性能 调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性能对纸张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小莉 张雪 +3 位作者 张红杰 侯磊磊 程芸 田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0,共13页
本研究利用不同种类、不同程度打浆处理及硅烷化改性的纸浆纤维,制备物化性能不同的纸张,调控纸张的三维孔隙结构,从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疏水改性对纸张结构影响的角度,探讨纤维性能(打浆度、纤维长度及分布、保水值、纤维形貌和亲/疏... 本研究利用不同种类、不同程度打浆处理及硅烷化改性的纸浆纤维,制备物化性能不同的纸张,调控纸张的三维孔隙结构,从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疏水改性对纸张结构影响的角度,探讨纤维性能(打浆度、纤维长度及分布、保水值、纤维形貌和亲/疏水性等)对纸张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张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受纤维打浆度和亲/疏水性的影响较大。测试条件(23±0.5)℃、相对湿度(50±1)%时,打浆度从13.5°SR增至90°SR的未漂化学针叶木浆制备的定量60 g/m^(2)纸张的水蒸气透过率从954.5 g/(m^(2)·d)降低至93.77 g/(m^(2)·d);测试条件为(23±0.5)℃、相对湿度(75±1)%时,疏水改性纤维纸张比未改性纤维纸张的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11.6%,纸张的水蒸气透过率受疏水改性纤维配抄比例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形态 润湿性能 水蒸气阻隔性能 三维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纳米压印的微透镜阵列光学膜制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树海 陈琳轶 陈广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目的实现裸眼3D显示效果的承印基材是微透镜阵列光学膜,本文旨在研究制造微透镜阵列光学膜的方法及在制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卷对卷的UV-LED光固化微纳米压印工艺,通过定制化的微纳米压印模具,规模化制造正六角形孔径、蜂窝排... 目的实现裸眼3D显示效果的承印基材是微透镜阵列光学膜,本文旨在研究制造微透镜阵列光学膜的方法及在制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卷对卷的UV-LED光固化微纳米压印工艺,通过定制化的微纳米压印模具,规模化制造正六角形孔径、蜂窝排布的微透镜阵列光学膜。结果文中所用的PET膜表面粗糙度均方差约为0.083μm,可见光波段的透光率为90%~93%,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较高的透光率,有利于微透镜阵列的成型制造和光学膜优良光学性能的呈现;UV-LED紫外压印光刻胶具有较低的黏度(250 Pa·s,25℃)、良好的界面性能(接触角为93°)和较小的固化体积收缩率(3.5%),有利于光刻胶对模具凹槽的填充及微透镜阵列的成型和脱模。对于微纳米压印制造过程,要选择合适的压印力,既要确保光刻胶能够充分地填充模具凹槽,又要避免微透镜阵列的结构受挤压变形而导致损坏模具。当压印速度控制在5~7 m/min时,微透镜阵列的复型精度较高且成型质量较为稳定,不会出现气泡缺陷和拉断缺陷。结论卷对卷的UV-LED光固化微纳米压印工艺是一种制造微透镜阵列光学膜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镜阵列 微纳米压印 光学膜 3D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木质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贾颖 陈广学 汤树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29,共7页
目的解决目前传统石油基复合材料难以降解和回收,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方法通过对造纸副产物脱碱木质素进行纳米化,并作为填料分散到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甜菜碱(Betaine,Bta)组成的PVA/Bta(Polyvinyl alc... 目的解决目前传统石油基复合材料难以降解和回收,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方法通过对造纸副产物脱碱木质素进行纳米化,并作为填料分散到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甜菜碱(Betaine,Bta)组成的PVA/Bta(Polyvinyl alcohol/betaine,PALB)聚合物基质中,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复合膜材料。结果通过纳米化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木质素(N-lignin nanoparticles,NLNPs)具有粒径小、颗粒均匀、能够稳定存放等优点。制备的NLNP/PALB复合膜材料的力学强度达到105 MPa,拉伸应变达到385%,还具有优异的紫外屏蔽效率和热稳定性。结论基于复合膜的优异特性,有望应用于环境友好型食品包装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聚乙烯醇 纳米沉淀 复合膜 紫外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头纸相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琳 张美云 +1 位作者 吴养育 段华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研究了三家企业的石头纸相关性能及印刷适性,并与铜版纸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石头纸相关性能对印品质量影响的综合排序是:吸水性﹥光泽度﹥白度﹥抗张强度﹥平滑度;石头纸印品的油墨转移率峰值、实地密度、色域均小于铜版纸.采用吹膜... 研究了三家企业的石头纸相关性能及印刷适性,并与铜版纸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石头纸相关性能对印品质量影响的综合排序是:吸水性﹥光泽度﹥白度﹥抗张强度﹥平滑度;石头纸印品的油墨转移率峰值、实地密度、色域均小于铜版纸.采用吹膜法生产工艺石头纸,其油墨转移率整体上优于采用压流延法生产工艺石头纸;石头纸在作为包装材料方面的性能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纸 印刷适性 油墨转移率 实地密度 色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蜂蜡改善纸基材料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晓菲 张雪 +3 位作者 赵雨萌 程芸 胡小莉 张红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7,共9页
围绕壳聚糖(CS)和蜂蜡(Wax)在改善纸基材料气体(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方面开展研究,探讨了蜂蜡添加量及其与壳聚糖的复合方式(共混和分层)对纸基材料阻隔性能和涂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量随蜂蜡添加量的增... 围绕壳聚糖(CS)和蜂蜡(Wax)在改善纸基材料气体(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方面开展研究,探讨了蜂蜡添加量及其与壳聚糖的复合方式(共混和分层)对纸基材料阻隔性能和涂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量随蜂蜡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蜂蜡添加量为15%时,在50%RH (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层涂布纸和共混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量分别降至21.87和24.13 g/(m^(2)·d),与纯壳聚糖涂布纸相比,分别降低了80.3%和78.2%,分层涂布纸与共混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量差异不大;在75%RH条件下,分层涂布纸(163.69 g/(m^(2)·d))和共混涂布纸(242.24 g/(m^(2)·d))的水蒸气透过量与纯壳聚糖涂布纸相比,分别降低了79.4%和69.5%,而与共混涂布纸相比,分层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量降低了32%。共混涂布纸和分层涂布纸的氧气透过量随着蜂蜡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蜂蜡添加量为15%时,分层涂布纸和共混涂布纸的氧气透过量仍低至70.19和101.75 cm^(3)/(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蜂蜡 纸基材料 水蒸气 氧气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改善纸基材料的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晓菲 张雪 +3 位作者 赵雨萌 程芸 胡小莉 张红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4,共8页
研究了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在改善纸基材料水蒸气(极性气体)和氧气(非极性气体)阻隔性能上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壳聚糖/聚乙烯醇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复合方式(共混和分层)对纸基材料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机械性能和涂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了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在改善纸基材料水蒸气(极性气体)和氧气(非极性气体)阻隔性能上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壳聚糖/聚乙烯醇不同质量比和不同复合方式(共混和分层)对纸基材料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机械性能和涂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质量比的降低,纸基材料的水蒸气阻隔性能逐渐增强,同时氧气阻隔性能逐渐降低;壳聚糖/聚乙烯醇分层涂布纸的水蒸气和氧气透过量均低于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涂布纸。当壳聚糖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时,壳聚糖/聚乙烯醇分层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量和氧气透过量分别为9.36 g/(m^(2)·d)和31.93cm^(3)/(m^(2)·d);与纯壳聚糖涂布纸相比,水蒸气透过量降低了约92%,与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涂布纸相比,水蒸气透过量降低了约68%,氧气透过量降低了约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分层涂布 共混涂布 水蒸气阻隔 氧气阻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材料水蒸气阻隔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雪 胡小莉 +4 位作者 张红杰 程芸 蔡慧 李尧 张蛟龙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101,共15页
本课题从纸基材料(PBM)的多层级结构和物化改性方法的角度,系统阐述了PBM水蒸气阻隔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水蒸气阻隔的特殊性及在PBM不同层级结构上的传输机制;其次,论述了PBM的3D网络内部结构修饰处理对水蒸气阻隔性... 本课题从纸基材料(PBM)的多层级结构和物化改性方法的角度,系统阐述了PBM水蒸气阻隔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水蒸气阻隔的特殊性及在PBM不同层级结构上的传输机制;其次,论述了PBM的3D网络内部结构修饰处理对水蒸气阻隔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再次,基于PBM界面结构的改性研究,对比分析了各类阻隔性涂层对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影响;最后重点总结了超疏水PBM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超疏水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之间的协同对立关系,探讨了改善超疏水PBM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必要性,并为超疏水PBM实现实际应用提出了研发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材料 水蒸气阻隔 3D网络 阻隔涂层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微流控芯片原纸的构建及其对颜色信号均匀性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琼阳 张雪 +2 位作者 陈伊玉 万小芳 田君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161,共6页
为了提高纸基芯片比色检测结果的均匀性,对漂白硫酸盐松木浆进行PFI磨浆处理,制备实验室原纸。与常用于构建纸基芯片的滤纸进行对比,本研究制备的纸基底表现出良好的颜色均匀性。在Fe^(2+)比色检测中,该纸基芯片分析响应在1~75 mg/L范... 为了提高纸基芯片比色检测结果的均匀性,对漂白硫酸盐松木浆进行PFI磨浆处理,制备实验室原纸。与常用于构建纸基芯片的滤纸进行对比,本研究制备的纸基底表现出良好的颜色均匀性。在Fe^(2+)比色检测中,该纸基芯片分析响应在1~75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良好(R^(2)=0.9599),检测下限为0.4 mg/L,并成功实现了对实际水样中Fe^(2+)的(半)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微流控 纸张 比色检测 颜色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高效提取油茶壳原花青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赛婷 田君飞 +5 位作者 史荣祥 王欣莹 陈俊宇 王传浩 万小芳 陈广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8-403,共6页
氯化胆碱/草酸体系的低共熔溶剂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辐照萃取,分离油茶壳原花青素,研究微波功率、原料粒径、微波温度、微波时间、溶剂含水量和料液比对油茶壳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壳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原料... 氯化胆碱/草酸体系的低共熔溶剂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辐照萃取,分离油茶壳原花青素,研究微波功率、原料粒径、微波温度、微波时间、溶剂含水量和料液比对油茶壳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壳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原料过200目筛而不过400目筛(平均粒径为53μm),溶剂含水量5%,料液比1∶20(g/mL),600 W的微波功率,35℃微波辐照提取6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油茶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量为66.8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油茶壳 低共熔溶剂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镁及在抗菌油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华伟 郭清霞 +1 位作者 汤树海 曾繁鑫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42,共4页
目的为了提高纳米氧化镁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能。方法利用油酸钠作为改性剂改性纳米氧化镁粉体,探究其最佳的改性条件。结果确定了油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镁的最佳改性条件,油酸钠质量分数为8%,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p H值为10,改性温度为5... 目的为了提高纳米氧化镁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能。方法利用油酸钠作为改性剂改性纳米氧化镁粉体,探究其最佳的改性条件。结果确定了油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镁的最佳改性条件,油酸钠质量分数为8%,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p H值为10,改性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纳米氧化镁的改性效果佳,亲油化度可达50.4%。通过沉降对比实验可知,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并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添加于油墨之中,经测试可知添加改性纳米氧化镁的油墨抗菌效果更好。结论利用油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镁可提高其分散性能,并表现出效果更佳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改性 油酸钠 抗菌 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对气调包装薄膜透气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华伟 余明光 +1 位作者 吴永飞 王志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0-24,共5页
采用脉冲电晕对非极性的食品包装薄膜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电晕处理时的4种因素(即放电功率、电极与薄膜间的距离、走膜速率和导辊温度)对薄膜透气率的影响,探讨了电晕处理后薄膜的透气率和薄膜的表面张力值之间... 采用脉冲电晕对非极性的食品包装薄膜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电晕处理时的4种因素(即放电功率、电极与薄膜间的距离、走膜速率和导辊温度)对薄膜透气率的影响,探讨了电晕处理后薄膜的透气率和薄膜的表面张力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电晕处理对薄膜透气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对薄膜的表面张力和薄膜的透气率有明显的影响,为建立电晕处理与薄膜透气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和气调包装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薄膜透气率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处理 气调包装 薄膜透气率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