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感染与肾脏疾病防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华锋 郭赟 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我国当前乙肝病毒的流行率为7%左右[1]。据WHO报道,2019年全球有2.96亿慢性HBV感染者[2]。2006年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3],至2016年慢性HBV感染者达8 600万[4]。在临床实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我国当前乙肝病毒的流行率为7%左右[1]。据WHO报道,2019年全球有2.96亿慢性HBV感染者[2]。2006年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3],至2016年慢性HBV感染者达8 600万[4]。在临床实践中,常见到HBV抗原阳性同时又有肾损害患者,判断两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乙肝病毒相关肾病和肾病合并乙肝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注意事项仍是肾脏病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医疗工作者 乙肝感染 流行率 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肾脏疾病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损害的CT定量参数与抗核抗体谱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叶玲 阮莉金 +1 位作者 潘庆军 何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部损害患者CT定量参数与血清抗核抗体谱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SLE患者94例并加以免疫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损害将其分为肺部损害组36例和肺部无损害组58例,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部损害患者CT定量参数与血清抗核抗体谱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SLE患者94例并加以免疫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损害将其分为肺部损害组36例和肺部无损害组58例,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7 d CT扫描结果与血清抗体谱变化情况。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获得肺部损害G值和肺小血管截面积与肺截面积比值(%CSA)等定量参数;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和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表达水平;分析G值、%CSA值与血清ANA、ds-DNA、E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无损害组相比,损害组患者G值、%CSA值以及ANA、ds-DNA和ENA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部损害组患者治疗后G值、%CSA值、ANA抗体水平、ds-DNA抗体水平和ENA抗体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值分别与血清ANA、ds-DNA和ENA定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54、0.863、0.735,P<0.05);%CSA值也与其呈正相关(r=0.698、0.821、0.709,P<0.05)。结论SLE伴肺部损伤患者CT定量参数G值和肺动脉高压患者%CSA值均与血清抗核抗体谱存在显著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肺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肺动脉高压 抗核抗体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淑君 姚翠微 +4 位作者 李光民 陈锐鸿 梁东 刘伟敬 刘华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itis,HBV-MN)患者能否参考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itis,IMN)给予免疫抑制治疗,以及联合抗病毒治疗在HBV-MN患者肝、肾保护方... 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itis,HBV-MN)患者能否参考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itis,IMN)给予免疫抑制治疗,以及联合抗病毒治疗在HBV-MN患者肝、肾保护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HBV-MN患者及IMN患者临床随访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肾脏病缓解和肝损伤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对比联合抗病毒治疗HBV-MN患者与未抗病毒治疗HBV-MN患者肾脏病缓解和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在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相当的情况下,48周时,HBV-MN组与IMN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0.7%及5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V-MN组肝损伤发生率高于IMN组(P<0.001),分别为42.9%及7.7%;接受抗病毒治疗HBV-MN患者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BV-MN患者肾病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3.8%及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8.8%与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考虑肝、肾获益的基础上,对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成人HBV-MN患者,可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参照IMN的方案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 免疫抑制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蛋白激酶C在不同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安宁 吴洪銮 +2 位作者 杨陈 许勇芝 刘华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194-197,I0001,I0002,共6页
目的:检测4种经典型蛋白激酶C同工酶(PKC-α、PKC-βⅠ、PKC-βⅡ和PKC-γ)在正常及不同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行肾脏病理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50例... 目的:检测4种经典型蛋白激酶C同工酶(PKC-α、PKC-βⅠ、PKC-βⅡ和PKC-γ)在正常及不同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行肾脏病理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50例,其中肾小球轻微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Ig A肾病及狼疮性肾炎各10例;收集6例来自肾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远离肿瘤部分、病理检查无异常的肾组织做为正常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析4种经典型蛋白激酶C同工酶在正常及肾小球疾病肾组织的表达变化。结果:PKC-α、βⅠ和βⅡ在正常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均有表达,PKC-γ仅表达于肾小球足细胞,在肾小管间质均无表达;各经典型PKC同工酶在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表达部位与正常肾组织相同,但表达量不尽相同。结论:在肾小球疾病中,PKC-α和PKC-βⅠ可能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的潜在治疗靶点,PKC-γ可能参与足细胞生理功能的维持,不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Α PKC-βⅠ PKC-βⅡ PKC-γ 肾小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