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蒿内酯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珍 成丽兰 +1 位作者 章诗富 梁耕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滨蒿内酯(scoparone,Sco)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的行为、病理,血清中IL-17、IL-23及鼻黏膜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 t,RORγt)、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 mRN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滨蒿内酯(scoparone,Sco)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的行为、病理,血清中IL-17、IL-23及鼻黏膜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 t,RORγt)、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 mRNA含量的影响。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变应性鼻炎组(AR组)、滨蒿内酯组(Sco组)和地塞米松组(Dxm组),对大鼠症状进行评分,HE染色鼻黏膜,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含量,RT-PCR检测鼻黏膜组织中RORγt、IL-17及IL-23 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经滨蒿内酯治疗后症状及炎症病理缓解。Sco组和Dxm组血清IL-17、IL-23较NC组稍高。AR组大鼠RORγt、IL-17及IL-23 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Sco组和Dxm组RORγt、IL-17及IL-23 mRNA较NC组稍高。结论 Sco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过敏症状具有明显的抑制或消除作用,能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孤儿核受体类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滨蒿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蛋白EPG5调节的鼻咽癌细胞经电离辐射后自噬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飞 刘磊峰 +3 位作者 姚俊 邱海涛 王代红 江枫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后鼻咽癌细胞CNE1及CN E2中自噬相关蛋白EPG5的表达情况以及EPG5的表达与鼻咽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鼻咽癌CNE1及CNE2细胞株接受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EPG5的表达。si RNA转染法特...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后鼻咽癌细胞CNE1及CN E2中自噬相关蛋白EPG5的表达情况以及EPG5的表达与鼻咽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鼻咽癌CNE1及CNE2细胞株接受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EPG5的表达。si RNA转染法特异性敲除epg 5基因后,Annexin V-FITC/PI法检测两株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后,CNE1细胞株中EPG5的表达量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CNE2细胞株中呈负相关。敲除epg 5基因后,EPG 5表达减少的同时,CNE1细胞株凋亡率明显增加,而CNE2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鼻咽癌细胞经过电离辐射后,EPG5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表达下调,分化程度较高的细胞表达上调。同时分化程度低的细胞EPG5低表达可以减少细胞凋亡,这可能是低分化鼻咽癌产生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辐射 电离 细胞凋亡 自噬 放射抵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孤立性纤维瘤侵及颅底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代红 刘磊峰 +3 位作者 姚俊 邱海涛 黎琪 李诗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4期271-272,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双侧鼻塞2年余”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呈间断性。1个月前出现右侧鼻背部隆起,逐渐加重,伴左侧鼻腔反复出血,可自止,无头痛、发热、头面部闷胀感,无脓涕,无嗅觉减退,无溢泪、视力下降及复...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双侧鼻塞2年余”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呈间断性。1个月前出现右侧鼻背部隆起,逐渐加重,伴左侧鼻腔反复出血,可自止,无头痛、发热、头面部闷胀感,无脓涕,无嗅觉减退,无溢泪、视力下降及复视。既往体健。专科查体:右侧鼻背部隆起,无明显压痛。鼻中隔左偏,鼻腔黏膜稍充血。右侧鼻腔见淡红色新生物堵塞,表面光滑,质韧;左侧下鼻甲稍充血、肿胀,弹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鼻腔(Nasal Cavity) 鼻窦疾病(Paranasal Sinus Dise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在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胡俊丽 张月飞 +1 位作者 宋瑾 张云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8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26例(A组)及传统腮腺全切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00例(B组)的临床数据,比...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联合术中冰冻活检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26例(A组)及传统腮腺全切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100例(B组)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病例近期及远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并分析、讨论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方法优势及注意事项。结果短期并发症(感觉减退发生率、短暂性面神经乏力发生率、感觉减退发生率、Frey综合征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其余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论腮腺浅叶部分切除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的优点,同时并不增加肿瘤复发率,联合术中冰冻活检可以避免术中漏诊恶性肿瘤,值得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Parotid Neoplasms) 手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artial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术中冰冻活检(intraoperative frozen biops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