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光福
王敏
陈志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隙高度以及Cobb角变化。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长(53.26±10.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5.14±10.32)ml,平均住院时间(5.6±1.6)d;术后并发生症总发生率为7.50%。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小切口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
单节段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光福
陈志锐
+2 位作者
张希
刘湘
王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实施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实施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5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5 ml。32例患者在术后均无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漏、伤口感染、椎动脉损伤等损伤性并发症发生,且患者术后上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32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32例患者术前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3±0.2)分,术后即刻上肢疼痛VAS评分为(1.5±0.2)分,末次随访上肢疼痛VAS评分为(1.1±0.1)分,患者末次随访上肢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为(28.6±1.5)分,术后即刻NDI评分为(5.4±0.8)分,末次随访NDI评分为(3.6±0.3)分,患者末次随访NDI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影像学复查均显示已达到满意效果。结论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取得安全满意的疗效,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QUADRANT通道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光福
王敏
陈志锐
机构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佛山禅城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24-2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对比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隙高度以及Cobb角变化。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长(53.26±10.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5.14±10.32)ml,平均住院时间(5.6±1.6)d;术后并发生症总发生率为7.50%。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VAS、JOA评分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与术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与术后1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微创
小切口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
单节段
脊髓型颈椎病
Key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Small incision
Zero-incisura cervical 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
Single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光福
陈志锐
张希
刘湘
王锋
机构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佛山禅城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26-2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实施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5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5 ml。32例患者在术后均无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漏、伤口感染、椎动脉损伤等损伤性并发症发生,且患者术后上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32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32例患者术前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3±0.2)分,术后即刻上肢疼痛VAS评分为(1.5±0.2)分,末次随访上肢疼痛VAS评分为(1.1±0.1)分,患者末次随访上肢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为(28.6±1.5)分,术后即刻NDI评分为(5.4±0.8)分,末次随访NDI评分为(3.6±0.3)分,患者末次随访NDI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影像学复查均显示已达到满意效果。结论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取得安全满意的疗效,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
显微镜
QUADRANT通道
神经根型颈椎病
Keywords
Microscope
Quadrant channel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创小切口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陈光福
王敏
陈志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显微镜辅助下联合Quadrant通道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陈光福
陈志锐
张希
刘湘
王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