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代谢紊乱在肾脏衰老和肾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胜泉 杨萌 刘新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7-1078,共12页
肾间质纤维化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病理基础,肾脏衰老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脂代谢紊乱会导致肾脏衰老和肾间质纤维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脂质堆积,会造成脂毒性和细胞应激性损伤,从而诱发衰老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 肾间质纤维化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病理基础,肾脏衰老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脂代谢紊乱会导致肾脏衰老和肾间质纤维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脂质堆积,会造成脂毒性和细胞应激性损伤,从而诱发衰老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分泌。维持脂代谢稳态有助于减轻肾脏衰老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脂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调控蛋白有望成为改善肾脏衰老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靶点。本综述概括了脂代谢紊乱在肾脏衰老和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并对脂代谢中肾脏衰老和间质纤维化的预防靶点和策略进行了总结,为治疗肾纤维化发现新靶点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衰老 肾间质纤维化 脂代谢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介导的能量代谢重塑在肾疾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戴祺慧 杨萌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作为内源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调节代谢分子网络特别是氧化磷酸化、脂代谢和葡萄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激活PPAR能够改善线粒体损伤,促进脂肪酸分解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肾的代谢功能和缓解肾的病变。尽管现已开发了多种激活PPAR的小分子药物,但该类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出现不良反应。目前,临床治疗肾疾病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精细解析PPAR家族调控肾的细胞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寻找和开发新的靶向PPAR及其调控的下游代谢途径的小分子药物,对于肾疾病的认知和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明确不同肾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变化,针对性地应用靶向PPAR的药物或策略对肾疾病的治疗也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PPAR家族成员调控靶基因转录的方式及其在氧化磷酸化和糖脂代谢重塑中的作用,并归纳总结了PPAR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对急性、慢性肾病和年龄相关性肾疾病的影响,有望为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能量代谢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形成细胞在银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海勇 黄功华 刘新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7-1530,共4页
银屑病是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其发生与免疫功能失调、环境因素、信号转导通路紊乱及银屑病易感基因相关。既往研究表明角质形成细胞(KC)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银屑病中KC如何影响炎症细胞的募集、活化,及炎症因子如何导致... 银屑病是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其发生与免疫功能失调、环境因素、信号转导通路紊乱及银屑病易感基因相关。既往研究表明角质形成细胞(KC)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银屑病中KC如何影响炎症细胞的募集、活化,及炎症因子如何导致炎症级联放大尚不明确。KC作为银屑病治疗的靶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银屑病中KC的屏障功能、增殖分化及角质形成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免疫细胞 皮肤屏障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家基因GAPDH在肿瘤与衰老组织中作为内参应慎重 被引量:6
4
作者 郑琳 郑慧玲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个酶,编码该酶的基因为管家基因,几乎在所有组织中呈高水平、恒定表达,常用作蛋白质、RNA、DNA等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标准化内参。但近年来,GA...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个酶,编码该酶的基因为管家基因,几乎在所有组织中呈高水平、恒定表达,常用作蛋白质、RNA、DNA等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标准化内参。但近年来,GAPDH作为内参受到质疑,特别是在肿瘤组织、衰老组织。大量研究证实,GAPDH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衰老的骨骼肌中下调。其中GAPDH在肿瘤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转移和细胞增殖相关。本文就GAPDH在肿瘤、衰老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旨在更全面地了解管家基因GAPDH在肿瘤与衰老组织、细胞中是否恒定表达,以便在研究中可以选择最优的内参做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 肿瘤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环状RNA在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雷仪婷 刘新光 徐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2-1600,共9页
外泌体是由细胞向胞外间隙和体液中分泌的具有双层脂质膜的小囊泡,外泌体携带遗传物质、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生物大分子,从而促进细胞之间的交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兴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 外泌体是由细胞向胞外间隙和体液中分泌的具有双层脂质膜的小囊泡,外泌体携带遗传物质、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生物大分子,从而促进细胞之间的交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兴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海绵"调控基因表达,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中,在转录前及转录后通过不同的调节网络影响细胞的生命进程。外泌体环状RNA在生理与病理的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日益受到关注。利用外泌体的靶向运输特性,外泌体环状RNA能够通过外泌体运送到全身组织器官中,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衰老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不可逆的生物学过程,它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细胞、组织、器官出现退化和病变,最终引起疾病和寿命终结。近来的研究显示,外泌体环状RNA类似于衰老细胞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从而在衰老进程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将详细介绍外泌体环状RNA的发生,并总结外泌体环状RNA与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为外泌体环状RNA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环状RNA 衰老 衰老相关疾病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温度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曹锟 王若男 +3 位作者 方雅莉 石植真 熊兴东 刘新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乳酸脱氢酶是糖无氧酵解及糖异生的重要酶系之一,它能够催化丙酮酸形成乳酸,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该酶易受高温影响,导致乳酸制品产量下降。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乳酸脱氢酶的构象及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 乳酸脱氢酶是糖无氧酵解及糖异生的重要酶系之一,它能够催化丙酮酸形成乳酸,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该酶易受高温影响,导致乳酸制品产量下降。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对乳酸脱氢酶的构象及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针对4种不同温度条件下(37、55、70和85℃)的乳酸脱氢酶分别进行了80 ns的计算模拟,分析了构象变化及酶活性中心的差异。研究发现,在37和55℃条件下,乳酸脱氢酶比较稳定;当温度升高至70和85℃,乳酸脱氢酶的均方根误差、均方根波动、回旋半径值和溶剂可及表面积显著增加,而85℃时的蛋白二级结构已发生较大改变,这表明高温会导致蛋白质构象不稳定。对比37和85℃条件下该酶的底物丙酮酸的结合能力,发现高温会导致丙酮酸的结合位点残基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破坏底物分子结合的微环境。因此,乳酸脱氢酶在温度超过70℃时发生变性,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变性程度增加,进而导致酶活性丧失,不利于其在食品发酵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4种不同温度对乳酸脱氢酶的影响,揭示了其酶活性及构象变化的关键信息,为乳酸制品在发酵过程中选择合适温度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分子动力学模拟 温度 稳定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3促进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
7
作者 徐舜 张兵 +4 位作者 杨文平 黄海姣 谢罗逸君 黄君愉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4-1241,共8页
微小RNA(miRNAs)作为强大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广泛参与多种生命过程,在细胞衰老进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miR-223是一个典型的抑癌基因,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能力。miR-223与阿尔茨海默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衰老相关疾病... 微小RNA(miRNAs)作为强大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广泛参与多种生命过程,在细胞衰老进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miR-223是一个典型的抑癌基因,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能力。miR-223与阿尔茨海默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尽管如此,miR-223在细胞衰老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连续传代建立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细胞)的复制性衰老模型,并利用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发现,miR-223在衰老MEF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随后,通过转染miR-223模拟物Agomir-223在MEF细胞中过表达miR-223。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23可显著促进MEF细胞的衰老表型并抑制其增殖能力,而抑制miR-223的表达可延缓MEF细胞的复制性衰老进程。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获得多个miR-223的候选衰老相关靶基因,包括Rasa1、Ddit4和Smad1等。然而,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miR-223并不显著影响其萤光强度,表明它们很可能并不是miR-223的下游靶基因。综上所述,miR-223可显著促进MEF细胞复制性衰老,然而其调节细胞衰老进程的分子机制依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223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复制性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照致TgAPPswePS1转基因鼠视网膜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志章 李娟 +1 位作者 孙雪荣 葛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在光照损伤作用下TgAPPswePS1转基因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给予6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TgAPPswePS1鼠)10 000 lux光照处理,每天光照12 h,连续光照6个月,光照处理为实验组,设鼠龄匹配的转基因鼠为对照组,... 目的初步研究在光照损伤作用下TgAPPswePS1转基因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给予6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TgAPPswePS1鼠)10 000 lux光照处理,每天光照12 h,连续光照6个月,光照处理为实验组,设鼠龄匹配的转基因鼠为对照组,在光照6个月后(即小鼠12个月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测,取材并进行切片,行HE染色并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改变,予以视网膜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Rod反应a、b波波幅分别为(18.33±3.53)μV、(107.58±14.72)μV,Max反应a、b波波幅分别为(64.80±7.57)μV、(178.76±14.47)μV;实验组光照6个月后小鼠视网膜电图Rod反应a、b波波幅分别为(17.92±4.89)μV、(21.83±5.51)μV,Max反应的a、b波波幅分别为(18.23±4.44)μV、(24.50±4.49)μV;与对照组比较,Rod反应的b波和Max反应的a、b波的波幅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Rod和Max反应里a波和b波的潜伏期改变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经过光照处理后,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以外核层与感光细胞外节明显,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为(102.34±9.38)μm,与对照组(181.32±13.47)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高强度光照可以造成TgAPPswePS1鼠视网膜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损伤 视网膜电生理 转基因鼠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光照损伤致TgAPPswePS1转基因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志章 李娟 +1 位作者 孙雪荣 葛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研究在光照损伤作用下TgA PPsweP S1转基因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以20只6个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TgA PPsweP S1鼠)为研究对象,其中12只行10 000 lux光照处理,每天光照12 h、连续光照6个月为实验组,余8只不作处理为对... 目的研究在光照损伤作用下TgA PPsweP S1转基因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以20只6个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TgA PPsweP S1鼠)为研究对象,其中12只行10 000 lux光照处理,每天光照12 h、连续光照6个月为实验组,余8只不作处理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在实验结束时进行取材,切片行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改变,测量新生血管形成数量,同时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铺片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予以定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光照6个月后,实验组小鼠视网膜发生明显改变,其中以外核层与光感受器层变化最明显;RPE细胞出现空泡、色素不均一、细胞间的连接断裂等改变,视网膜切片上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突破RPE进入视网膜内,对新生血管进行统计,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为18.75%。光照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实验组RPE上呈阳性表达,可见细胞浆内弥散性表达和沿血管壁的阳性染色,较对照组表达量增加(6.59±1.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β在实验组的RPE铺片上存在强阳性表达,通过Z-stack检测发现Aβ沉积类似Drusen状,位于RPE下;而对照组中未见此类免疫阳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Aβ沉积增加(6.45±2.93)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光光照损伤TgA PPsweP S1鼠后,视网膜存在明显变化,可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提示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在光照损伤下可以作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一种动物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损伤 转基因鼠 脉络膜新生血管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脂肪组织的微环境
10
作者 张玉洁 杨萌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49-758,共10页
脂肪组织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存库,也是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在衰老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脂肪组织中衰老的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释放代谢物质等与邻近细胞相互作用,可造成脂肪组织功能异常,并引发全身性的慢性炎症或代谢紊乱。目前,对衰... 脂肪组织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存库,也是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在衰老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脂肪组织中衰老的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释放代谢物质等与邻近细胞相互作用,可造成脂肪组织功能异常,并引发全身性的慢性炎症或代谢紊乱。目前,对衰老过程中脂肪组织微环境的变化及其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文概述了衰老脂肪组织微环境的改变,包括脂肪组织中多种细胞类型的变化、细胞外基质堆积造成的纤维化、细胞因子等分泌表型和代谢物的改变;归纳总结了衰老脂肪组织微环境如何影响脂肪组织功能以及全身慢性低度炎症、胰岛素抵抗和早衰等;最后介绍了几种有望延缓脂肪组织衰老的策略,包括改善脂肪细胞产热、衰老细胞消融药物、饮食和锻炼。本综述对衰老脂肪组织微环境的深入探讨,有望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衰老 微环境 免疫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蛋白激酶CK2生物学功能——亚基敲除/敲减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松青 郑慧玲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3,共7页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可催化细胞内多种蛋白质的磷酸化,由2个催化亚基CK2α或α'以及2个调节亚基CK2β组成的异源四聚体结构。为深入了解CK2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运用同源重组敲除、...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可催化细胞内多种蛋白质的磷酸化,由2个催化亚基CK2α或α'以及2个调节亚基CK2β组成的异源四聚体结构。为深入了解CK2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运用同源重组敲除、条件性敲除及RNAi引起的基因敲减技术分别对其3个亚基进行敲除与抑制,发现在CK2亚基敲除与抑制后,可对个体生殖、胚胎发育、肿瘤、代谢以及衰老造成重要的影响,说明CK2各亚基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敲除与敲减蛋白激酶CK2任一亚基后其功能变化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基因敲除 基因敲减 亚基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老素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晓婷 刘新光 陈维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3-849,共7页
基因组不稳定(genomic instability)是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也是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患者细胞的典型特征。HGPS的发生与早老素(progerin)堆积密切相关,但早老素如何引起基因组不稳定尚缺乏系统性的阐... 基因组不稳定(genomic instability)是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也是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患者细胞的典型特征。HGPS的发生与早老素(progerin)堆积密切相关,但早老素如何引起基因组不稳定尚缺乏系统性的阐述。基因组的结构稳定与DNA的正确复制、DNA损伤修复、端粒的维持和稳定以及表观遗传学修饰密切相关。本文主要讨论早老素在改变正常核纤层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影响相关通路关键蛋白质的水平或者定位,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增强、DNA复制应激和DNA损伤修复障碍,细胞DNA损伤增多和端粒的加速缩短,并在改变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方面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素 DNA损伤修复 基因组不稳定 端粒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4:细胞囊泡循环运输过程的重要因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辉积 刘新光 陈维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3-1172,共10页
囊泡运输是真核细胞中物质运输及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Rab蛋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Rab4是Rab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调控早期内体的分选与内体循环途径.Rab4包括Rab4A、Rab4B和Rab4C 3个亚型.本文主要阐述了Rab4的结构特征、主... 囊泡运输是真核细胞中物质运输及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Rab蛋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Rab4是Rab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调控早期内体的分选与内体循环途径.Rab4包括Rab4A、Rab4B和Rab4C 3个亚型.本文主要阐述了Rab4的结构特征、主要的效应蛋白和参与运输的货物蛋白以及影响细胞自噬、葡萄糖摄取、神经调节、心脏功能及肿瘤发生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4 囊泡运输 自噬 葡萄糖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通过诱导miR-221/222表达促进细胞自噬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文平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强大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可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来参与生物学过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底物众多,可通过去乙酰化作用参与多种细胞生命活动进程。...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强大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可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来参与生物学过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底物众多,可通过去乙酰化作用参与多种细胞生命活动进程。尽管如此,SIRT1与非编码RNA如miRNA的表达调控关系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SIRT1与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呈正相关:干扰SIRT1后,miR-221/222呈低水平表达;而过表达SIRT1则促进miR-221/222的表达。将miR-221/222基因簇启动子区序列插入p EZX-GA01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SIRT1过表达质粒或干扰序列共转至细胞。结果显示,SIRT1可显著提高miR-221/222启动子区活性,提示SIRT1可在转录水平调节miR-221/222的表达。进一步运用Western印迹研究发现,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miR-221/222可促进细胞的自噬能力,而抑制miR-221/222的表达可减弱自噬。此外,过表达SIRT1的同时抑制miR-221/222的表达可减弱SIRT1的自噬诱导作用。综上所述,SIRT1可通过诱导miR-221/222的表达促进细胞自噬,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1/22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GO1-AS1通过调节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抑制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爽 雷仪婷 +8 位作者 李润楷 吴维佳 刘旭 王玺锦 刘梦婷 钟宇佳 陈晓田 刘新光 徐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1-849,共9页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是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以通过去乙酰化底物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新兴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以影响多种生命进程...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是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以通过去乙酰化底物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新兴的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以影响多种生命进程。尽管如此,SIRT1与lncRNA之间的调控关系以及lncRNA在SIRT1介导的生物学功能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SIRT1相关lncRNA SGO1-AS1在SIRT1介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过表达SIRT1可显著促进lncRNA SGO1-AS1的表达(P<0.05),反之沉默SIRT1则抑制SGO1-AS1的表达(P<0.001)。进一步利用Western印迹、胱天蛋白酶3/7活性检测和TUNEL实验发现,沉默SGO1-AS1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P<0.05),但并不明显影响DNA损伤修复。此外,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GO1-AS1还可显著促进SIRT1蛋白的去乙酰化酶活性。综上所述,lncRNA SGO1-AS1可以抑制细胞凋亡,且长链非编码RNA SGO1-AS1有可能与SIRT1形成正反馈调节环路,从而调控细胞凋亡。尽管如此,SGO1-AS1调节细胞凋亡分子机制依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PMT1与PMT5双基因缺失对细胞复制性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红晶 周涛 +4 位作者 赵炜 宋浩昌 袁源 郑慧玲 刘新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研究蛋白质O-甘露糖转移酶-1(Protein O-mannosyltransferase-1,Pmt1p)与Pmt5p基因对酵母细胞寿命的影响,采用一步基因置换法构建PMT5基因缺失菌株(pmt5Δ),在此基础上,缺失PMT1基因,构建PMT1和PMT5双基因缺失菌株(pmt1Δpmt5Δ)。显... 为研究蛋白质O-甘露糖转移酶-1(Protein O-mannosyltransferase-1,Pmt1p)与Pmt5p基因对酵母细胞寿命的影响,采用一步基因置换法构建PMT5基因缺失菌株(pmt5Δ),在此基础上,缺失PMT1基因,构建PMT1和PMT5双基因缺失菌株(pmt1Δpmt5Δ)。显微镜下分离和计数酵母子细胞的数目,统计菌株的复制性寿命;检测细胞吸光度值来评价细胞分裂增殖速度。结果发现,与对照组酵母细胞的平均复制性寿命(25代)比较,pmt5Δ菌株(26代)的寿命无明显变化(P> 0. 05),而pmt1Δpmt5Δ菌株(21代)的寿命明显缩短(P <0. 01);热量限制条件下,与对照组酵母细胞比较,pmt5Δ菌株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而pmt1Δpmt5Δ菌株的生长曲线低平,细胞分裂增殖减慢。结果表明,PMT1与PMT5双基因缺失明显缩短酵母细胞的寿命,机制可能与细胞的增殖活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复制性寿命 热量限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老素通过下调CDK4使HEK293T细胞周期阻滞
17
作者 宋浩昌 余辉 +1 位作者 刘新光 陈维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2,共7页
早老素(progerin)的累积导致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的发生,并与正常衰老相关。早老素能使细胞内稳态失衡但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早老素导入人胚胎肾293T细胞(human embryo kidney 29... 早老素(progerin)的累积导致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的发生,并与正常衰老相关。早老素能使细胞内稳态失衡但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早老素导入人胚胎肾293T细胞(human embryo kidney 293T cell,HEK293T)后细胞增殖、周期变化的分子机制。形态学观察发现过表达早老素的HEK293T细胞密度下降,(57±2.47)%细胞核形态皱缩。细胞增殖和周期实验证明早老素使细胞增殖减慢,发生G1/S期阻滞,G1细胞从(42.3±1.31)%升至(47.2±1.26)%,而S期细胞从(43.1±1.36)%降至(38.5±1.42)%。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早老素的高表达引起p21蛋白表达上调(103.2±1.49)%,CDK4下调(63±1.52)%,而p53、ATM、Cyclin E1以及p16等蛋白质水平均不变;HEK293T细胞中早老素的过表达导致γ-H2AX水平下调(53±1.36)%,H2O2处理后变化趋势不变。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早老素通过上调p21和下调CDK4使细胞发生周期阻滞,不能增加HEK293T细胞的损伤及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症 早老素 人胚胎肾293T细胞 细胞周期阻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IOP1基因的表达诱导原代HUVECs细胞的早老
18
作者 刘佳鑫 郭放 +2 位作者 孔令粤 刘新光 赵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9-616,共8页
唯铁脱氢酶样蛋白1(iron-only hydrogenase-like protein 1,IOP1)是细胞质铁硫簇蛋白组装机器(cytosolic iron-sulfur protein assembly, CIA)的1个成员。IOP1是缺氧诱导转录因子(hypoxia-inducible transcription factor 1, HIF-1)负... 唯铁脱氢酶样蛋白1(iron-only hydrogenase-like protein 1,IOP1)是细胞质铁硫簇蛋白组装机器(cytosolic iron-sulfur protein assembly, CIA)的1个成员。IOP1是缺氧诱导转录因子(hypoxia-inducible transcription factor 1, HIF-1)负调控因子。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在二倍体酿酒酵母中,缺失NAR1基因(IOP1在酵母中的同源基因)的1个拷贝,会增加酵母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同时缩短酵母细胞的复制寿命,但其中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最近我们发现,在晚期传代的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IOP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早期传代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这一发现暗示,IOP1很可能在细胞衰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作用,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在原代HUVECs细胞中转染靶向IOP1基因的siRNA,降低IOP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检测细胞衰老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降低IOP1基因的表达可以诱导原代HUVECs细胞出现早老表型,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细胞中的ROS水平升高(P<0.01),DNA损伤加剧(P<0.05),细胞线粒体呼吸能力减弱(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IOP1在哺乳动物细胞的氧化应激和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对于干预哺乳动物细胞衰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铁脱氢酶样蛋白1 敲低 早老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PMT1与PMT3双基因缺失对细胞寿命的影响
19
作者 崔红晶 周涛 +2 位作者 邱堃佩 宋浩昌 刘新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43,共5页
研究蛋白质O-甘露糖转移酶(Protein O-mannosyltransferase,PMT)家族中PMT3基因缺失,以及PMT1与PMT3双基因缺失对酵母细胞复制性寿命的影响。采用一步基因置换法构建PMT3基因缺失酵母菌株(pmt3Δ),基于基因同源重组的原理,构建PMT1和PMT... 研究蛋白质O-甘露糖转移酶(Protein O-mannosyltransferase,PMT)家族中PMT3基因缺失,以及PMT1与PMT3双基因缺失对酵母细胞复制性寿命的影响。采用一步基因置换法构建PMT3基因缺失酵母菌株(pmt3Δ),基于基因同源重组的原理,构建PMT1和PMT3双基因缺失酵母菌株(pmt1Δpmt3Δ);显微镜下分离和计数酵母子细胞的数目,统计酵母细胞复制性寿命。与野生型酵母细胞的平均复制性寿命(26代)比较,pmt3Δ菌株(24代,P>0.05)和pmt1Δpmt3Δ菌株(25代,P>0.05)的平均寿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酵母PMT3单基因缺失,以及PMT1和PMT3双基因缺失均不影响细胞的复制性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细胞寿命 出芽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与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反应
20
作者 周涛 赵炜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9-855,共7页
核纤层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核膜下的中间丝纤维蛋白,是细胞核中重要的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会引起一系列的遗传性疾病,称为核纤层蛋白病。这些疾病在细胞水平表现出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特征... 核纤层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核膜下的中间丝纤维蛋白,是细胞核中重要的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会引起一系列的遗传性疾病,称为核纤层蛋白病。这些疾病在细胞水平表现出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特征,提示核纤层蛋白在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A型核纤层蛋白在氧化应激、DNA损伤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核纤层蛋白 氧化应激 DNA损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