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鼠李素抗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静 戴秋芹 +3 位作者 陈燃 官成浓 刘文 李祥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37-41,共5页
肿瘤目前仍是威胁人类健康,加重社会医疗负担的重要因素,探寻高效低毒的植物衍生抗肿瘤药物被认为是肿瘤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思路。异鼠李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天然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 肿瘤目前仍是威胁人类健康,加重社会医疗负担的重要因素,探寻高效低毒的植物衍生抗肿瘤药物被认为是肿瘤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思路。异鼠李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天然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心肌缺氧缺血和降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异鼠李素可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挥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癌细胞凋亡、诱导癌细胞自噬、抑制其侵袭及转移、增强化疗敏感性等。本文综述异鼠李素的抗癌作用及其机理,旨在为今后异鼠李素的抗癌机制研究及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异鼠李素 肿瘤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传递系统主动靶向作用改善实体瘤微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娇 唐旭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3-427,共5页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壳聚糖以其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成为良好的纳米载体,现阶段纳米递送系统靶向的方法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由于被动靶向可致药物分布不均以及药物治疗浓度偏高等因素,主动靶向已成为研究主流。文章...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壳聚糖以其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成为良好的纳米载体,现阶段纳米递送系统靶向的方法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由于被动靶向可致药物分布不均以及药物治疗浓度偏高等因素,主动靶向已成为研究主流。文章就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组分和壳聚糖递送系统的主动靶向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近年来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纳米传递系统主动靶向实体瘤微环境多个组分的应用进展,且展望了研究中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载体 主动靶向 微环境 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L-1A-eGFP慢病毒载体构建SASP细胞监测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彭健愉 孙明轩 +8 位作者 姚琳 袁源 刘肖雨 赵威 林紫均 严詠恩 陈维春 刘新光 孙雪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00-705,共6页
目的本文拟建立基于IL-1A基因启动子驱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的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监测模型,以便通过荧光判断SASP是否产生及其强度... 目的本文拟建立基于IL-1A基因启动子驱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的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监测模型,以便通过荧光判断SASP是否产生及其强度。方法构建含IL-1A-eGFP序列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经NcoⅠ及SalⅠ酶切及测序验证后,制备慢病毒颗粒,并感染人黑色素瘤M14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单克隆培养等获得整合IL-1A-eGFP序列的细胞株。用顺铂(以溶剂为阴性对照)诱导该细胞株衰老,连续观察荧光变化,并用qRT-PCR检测SASP因子IL-1A、IL-1B、IL-8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IL-1A-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正确。用该慢病毒感染人黑色素瘤M14细胞并经过筛选后,得到形态均一、增殖迅速的M14-IL-1A-eGFP细胞株。该细胞常规状态下仅有微弱的绿色荧光背景,加入顺铂后,细胞增殖减慢,形态变大,同时绿色荧光明显增强,qRT-PCR检测发现SASP因子IL-1A,IL-1B和IL-8表达明显增强(P分别为0.002,0.028,0.056)。结论成功构建了SASP细胞监测模型,可通过绿色荧光的强度反映SASP状态,该模型有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SASP 黑色素瘤 IL-1A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产油真菌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洁 江黎明 +1 位作者 崔丽娇 薛珊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5-118,126,共5页
采用尼罗红平板筛选法从我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分离鉴定出的178株海洋真菌中筛选产油菌株,对其脂肪酸进行抽提并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产油真菌的总脂肪酸含量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89株产油真... 采用尼罗红平板筛选法从我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分离鉴定出的178株海洋真菌中筛选产油菌株,对其脂肪酸进行抽提并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产油真菌的总脂肪酸含量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89株产油真菌,其中14株海洋真菌的总脂肪酸含量占冷冻干燥菌体质量的1.41%~7.7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2.51%~68.8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3%~36.49%。我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产油真菌资源丰富,在生物油脂开发利用中具有较高价值,获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硇洲岛 产油真菌 尼罗红平板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底物1 rs1801278基因多态性TaqMan-MGB双荧光探针法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阳阳 许智慧 +4 位作者 刘妍 吴荣荣 刘新光 徐东平 韩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0期4-8,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临床常规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rs1801278基因多态性的实验方法。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3月~2016年6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20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标本,设计针对IRS1 rs1801278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临床常规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rs1801278基因多态性的实验方法。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3月~2016年6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20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标本,设计针对IRS1 rs1801278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TaqMan-MGB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rs1801278基因多态性,以基因测序法(金标准)进行验证,同时初步探讨IRS1 rs1801278不同基因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结果 TaqMan-MGB双荧光探针法鉴别IRS1 rs1801278的3种基因型,与基因测序法结果一致率为100%。IRS1 rs1801278基因多态性中T/T、C/T和C/C基因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1%和99%。结论根据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特异性探针和引物所建立的TaqMan-MGB荧光探针法能快速有效地进行IRS1rs1801278基因多态性分型,结果可靠,操作易行,然而对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有限,不建议临床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MGB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胰岛素受体底物1 2型糖尿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果果核挥发油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廖雪华 甘育鸿 +3 位作者 梅思 符伟玉 吴科锋 李文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1,共7页
探讨黄皮果果核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kernel,EOK)对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不... 探讨黄皮果果核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kernel,EOK)对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OK处理B16-F10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并用不同浓度EOK处理B16-F10细胞24 h,荧光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变化、磷脂酰丝氨酸蛋白抗体/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ropidiun iodide,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 P65)及其磷酸化的蛋白(phosphorylate nuclear factor-кB,NF-кB P-P65)、Cleavedcaspase 3、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显示,EOK各处理组均能明显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P <0.05或P <0.01),其趋势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nnexin V-FITC/PI检测发现EOK可诱导B16-F10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也显示EOK可使B16-F10细胞NF-кB P65及其磷酸化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Cleaved-caspase 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Bax/Bcl-2比值增大。结果表明,EOK可诱导B16-F10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胞内NF-кB P65蛋白表达,降低其磷酸化水平,激活Bcl-2/Bax/caspase 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果 果核挥发油 黑色素瘤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靶向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BC002811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小聪 陈小谊 +2 位作者 余华军 兰柳波 符伟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 BC00281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构建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BC002811的短发夹结构RNA (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干扰BC002811表达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方法实验根据不同BC002811 siRNA转染... 目的 BC00281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构建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BC002811的短发夹结构RNA (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干扰BC002811表达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方法实验根据不同BC002811 siRNA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siRNA-1组(siRNA-1正义链及反义链)、siRNA-2组(siRNA-2正义链及反义链)、siRNA-3组(siRNA-3正义链及反义链)、对照组(siRNA-NC正义链及反义链)。取SGC-7901细胞内对BC002811表达抑制效果最明显的siRNA序列构建shRNA慢病毒载体,定义为shRNA组。包装重组慢病毒及测定滴度,建立稳定靶向干扰BC002811表达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siRNA-1组SGC-7901细胞内BC002811的RNA干扰效率较其他组升高。因此,后续实验选择siRNA-1设计BC002811 shRNA。对照组、shRNA组的病毒滴度分别为4.5×108、3.7×10~8TU/mL,提示病毒已包装成功。shRNA组BC002811表达水平[(1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稳定靶向干扰BC002811表达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shRNA组的SGC-7901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提示下调BC002811表达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靶向干扰BC002811表达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为BC002811在胃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慢病毒 短发夹结构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球藻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初步探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雷金丽 黄永梅 +3 位作者 谢文熙 詹静婷 张海涛 罗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74-179,共6页
探究紫球藻多糖对体外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紫球藻多糖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阳性对照,格里斯试剂(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量,噻唑蓝(3-... 探究紫球藻多糖对体外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紫球藻多糖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阳性对照,格里斯试剂(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量,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紫球藻多糖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中性红法检测细胞的吞噬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紫球藻多糖能够促进NO的释放,增强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刺激TNF-α与IL-6的释放。紫球藻多糖浓度在12.5μg/mL~400μg/mL的范围内,对细胞无毒性。试验结果初步证明:紫球藻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这将为进一步开发应用紫球藻多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球藻 多糖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丝裂霉素诱导的人脂肪干细胞衰老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明萌 饶敏腊 +7 位作者 刘亭亭 陈艺琳 赵威 廖小欣 李晓毅 彭健愉 刘新光 孙雪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衰老模型,为研究ADSCs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0. 5μg/ml,1μg/ml和3μg/ml的丝裂霉素(MMC)处理ADSCs,以正常培养组作为阴性对照(NC),利用...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衰老模型,为研究ADSCs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0. 5μg/ml,1μg/ml和3μg/ml的丝裂霉素(MMC)处理ADSCs,以正常培养组作为阴性对照(NC),利用β-gal活性染色检测不同浓度MMC对ADSCs衰老情况的影响;然后将正常培养与0. 5μg/ml MMC处理的ADSCs分别进行高通量芯片检测,分析找出两组ADSCs差异表达的衰老相关基因;利用q RT-PCR和ELISA验证部分SASP(IL-6、IL-8、IL-1α、IL-1β和TNF-α)及其他衰老相关基因(p16、p21、p53)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21和γ·H2A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培养的ADSCs相比,0. 5μg/ml,1μg/ml和3μg/ml MMC均可诱导ADSCs增殖停滞,细胞体积增大,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P <0. 01)。RNA芯片检测发现,MMC处理的ADSCs富集了多种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基因,包括IL-6、IL-8、IL-1α、IL-1β和TNF-α。在MMC(0. 5μg/ml)处理ADSCs后第7天,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表达p21和γ·H2AX蛋白明显上调,q RT-PCR和ELISA检测表明,SASP基因IL-6、IL-8、IL-1α和IL-1β表达和(或)分泌出现一定程度上调,其中IL-1α和IL-1β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NF-α、p16、p21、p53无明显变化(P> 0. 05)。结论 MMC处理的ADSCs表现出细胞衰老的一般特点,并可分泌多种衰老相关SASP。本文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MMC诱导的、具有典型衰老特征的ADSCs衰老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