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羟基丙烯酸和Van-clear在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志强 王莹 +9 位作者 叶才果 米贤军 陈昂 毕超 刘超凡 徐秀梅 段立锋 官燕飞 邓文同 代新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762,767,共6页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 目的比较环保固定液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传统透明脱蜡液二甲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的差异,评估qRT-PCR法及其环保技术平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手术切除的原发性NSCLC标本91例,同一肿瘤病变部位切取5个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A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B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C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D组使用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E组使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Van-clear透明脱蜡制作切片、qRT-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分别测定5组NSCLC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1)B、C、D、E组与A组比较,EGFR基因发生突变人数百分率、基因靶位点突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C、D、E组与A组比较,EGFR靶位点突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好、特异度强、符合率高。结论聚羟基丙烯酸、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单独或联合替代传统试剂,应用于q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与以传统试剂应用于直接测序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好,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丙烯酸 环保透明脱蜡液Van-clear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HER-2/neu基因扩增型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秀芳 原向伟 +9 位作者 刘琼茹 梁津杰 方晓华 蔡育波 杨文丽 黄辉 陈艳虹 陈仙兰 张鑫 林碧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9期9-12,35,共5页
目的比较国内外胃癌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基因(HER-2/neu)扩增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获国外441例胃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与临床病理及预后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TCGA患者肿瘤组织... 目的比较国内外胃癌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基因(HER-2/neu)扩增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获国外441例胃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与临床病理及预后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TCGA患者肿瘤组织中HER-2/neu基因拷贝数变异情况。收集2008~2014年江门市中心医院404例胃癌患者信息,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癌组织中HER-2/neu的扩增。分析两组数据HER-2/neu扩增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ER-2/neu基因在TCGA及江门市中心医院胃癌患者中的扩增率分别为14.7%(65/441)和17.1%(69/404),无显著性差异。男性HER-2/neu扩增率高于女性,低、中病理分级的HER-2/neu扩增率高于高病理分级,而与年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两组HER-2/neu扩增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6.4个月和38.8个月,HER-2/neu非扩增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9.4个月和39.1个月,两群患者的生存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国内外的胃癌患者中,HER-2/neu扩增与男性及高分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2基因 基因拷贝数变异 荧光原位杂交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杨云霄 曾今诚 +1 位作者 李继霞 周克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112,共3页
芒果苷(MGF)除了具有抗氧化、抗炎症的性质外,还可杀伤体内外的肿瘤细胞。本文对MGF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MGF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细胞周期蛋白B1信号通路介导肿瘤细胞G2/M期阻滞,并且介导肿瘤细胞S期延迟;通过核转录... 芒果苷(MGF)除了具有抗氧化、抗炎症的性质外,还可杀伤体内外的肿瘤细胞。本文对MGF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MGF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细胞周期蛋白B1信号通路介导肿瘤细胞G2/M期阻滞,并且介导肿瘤细胞S期延迟;通过核转录因子κB途径、半胱氨酸蛋白酶途径、微小RNA途径、线粒体途径、氧化应激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9途径抑制肿瘤细胞侵袭;通过调节免疫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芒果苷 调控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丝裂霉素诱导的人脂肪干细胞衰老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明萌 饶敏腊 +7 位作者 刘亭亭 陈艺琳 赵威 廖小欣 李晓毅 彭健愉 刘新光 孙雪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衰老模型,为研究ADSCs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0. 5μg/ml,1μg/ml和3μg/ml的丝裂霉素(MMC)处理ADSCs,以正常培养组作为阴性对照(NC),利用...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衰老模型,为研究ADSCs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0. 5μg/ml,1μg/ml和3μg/ml的丝裂霉素(MMC)处理ADSCs,以正常培养组作为阴性对照(NC),利用β-gal活性染色检测不同浓度MMC对ADSCs衰老情况的影响;然后将正常培养与0. 5μg/ml MMC处理的ADSCs分别进行高通量芯片检测,分析找出两组ADSCs差异表达的衰老相关基因;利用q RT-PCR和ELISA验证部分SASP(IL-6、IL-8、IL-1α、IL-1β和TNF-α)及其他衰老相关基因(p16、p21、p53)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21和γ·H2A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培养的ADSCs相比,0. 5μg/ml,1μg/ml和3μg/ml MMC均可诱导ADSCs增殖停滞,细胞体积增大,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P <0. 01)。RNA芯片检测发现,MMC处理的ADSCs富集了多种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基因,包括IL-6、IL-8、IL-1α、IL-1β和TNF-α。在MMC(0. 5μg/ml)处理ADSCs后第7天,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表达p21和γ·H2AX蛋白明显上调,q RT-PCR和ELISA检测表明,SASP基因IL-6、IL-8、IL-1α和IL-1β表达和(或)分泌出现一定程度上调,其中IL-1α和IL-1β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NF-α、p16、p21、p53无明显变化(P> 0. 05)。结论 MMC处理的ADSCs表现出细胞衰老的一般特点,并可分泌多种衰老相关SASP。本文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MMC诱导的、具有典型衰老特征的ADSCs衰老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MSK1表达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黎华辉 方欣 +2 位作者 郭向华 何志巍 李彬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的异常活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MSK1的表达,观察其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SK1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NE2细胞... 目的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的异常活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MSK1的表达,观察其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SK1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NE2细胞并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不转染质粒的CNE2细胞;阴性对照组:稳定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CNE2细胞(si-mock);实验组:稳定转染MSK1 siRNA质粒的CNE2细胞(si-MSK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SK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和Western blot检测c-jun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48、72和96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在24 h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其48、72和96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降低,其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减少[(221.00±20.08)个/300个细胞vs(99.67±15.57)个/300个细胞,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显著降低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水平(P<0.01),而总组蛋白H3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jun蛋白表达量和转录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NE2细胞c-jun转录活性明显降低[(100.00±0.00)%vs(48.77±10.71)%,P<0.05]。结论采用siRNA干扰MSK1表达可有效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组蛋白H3 Ser10磷酸化,进而下调c-jun转录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 组蛋白H3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