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与实验验证探讨凉膈散通过GSK-3β调控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炜富 晏丽君 +6 位作者 杨丽玲 余景滔 卢子滨 周湘君 杨广丽 李薇 余林中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9-35,共7页
目的探索凉膈散治疗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靶点,分析并验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TCMSP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取凉膈散PI3K/Akt通路相关ALI疾病基因,采用单基因Meta分析识别凉膈散可能的作用靶点,通... 目的探索凉膈散治疗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靶点,分析并验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TCMSP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取凉膈散PI3K/Akt通路相关ALI疾病基因,采用单基因Meta分析识别凉膈散可能的作用靶点,通过脂多糖诱导的小鼠ALI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GSK3β、CDKN1A、NFKB1和MCL1为PI3K/Akt通路相关的ALI疾病特征基因,其中GSK3β是凉膈散治疗ALI的作用靶点。在脂多糖诱导的ALI小鼠模型中,凉膈散和GSK-3β抑制剂TWS119均可显著减轻小鼠肺组织水肿(P<0.001),下调GSK-3β基因表达,降低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和白细胞介素-17含量(P<0.001,P<0.05),提高Treg细胞比例和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P<0.05)。加入GSK-3β激动剂Wortmannin处理后,凉膈散的上述作用被部分逆转。结论GSK-3β是凉膈散治疗ALI的作用靶点,凉膈散可通过抑制GSK-3β表达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从而发挥治疗ALI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膈散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GSK-3Β Th17/Treg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HPLC-UV法测定海稻米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 被引量:12
2
作者 段智红 黄永梅 +4 位作者 吕应年 梁力中 黄燕霞 叶华 叶盛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7-261,270,共6页
为建立海水稻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GABA)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FDNB)为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精白米、玉米、海稻米、发芽海稻米24 h、发芽海稻米48 h、发芽海稻米72 h的γ-氨基丁酸(G... 为建立海水稻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GABA)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FDNB)为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精白米、玉米、海稻米、发芽海稻米24 h、发芽海稻米48 h、发芽海稻米72 h的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研究了FDNB的投量,醋酸铵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以及样品的pH对GABA衍生物保留时间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发芽海稻米24 h中GABA的含量最高,为34.35μg/mg,玉米、未发芽海稻米、发芽海稻米48 h、发芽海稻米72 h中GABA的含量分别为为3.74、3.63、17.03、9.54μg/mg,而精白米中GABA含量几乎为零; FDNB投量为0.3 m L时,可确保反应完全;用0.5%醋酸铵水溶液∶乙腈(V∶V)=85∶15作流动相克服了泵压不稳定的现象;用硼酸盐缓冲液对衍生化后的样品进行稀释(1、5、10、15、20、40倍)后,样品的pH在9.0左右,GABA衍生物的保留时间几乎不漂移,在15.8 min左右;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值分别是0.08%、0.66%和0.60%;样品在24 h内稳定,回收率在99.29%~101.35%。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高含量GABA功能性食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 Γ-氨基丁酸 含量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果果胶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廖雪华 欧阳佩佩 +3 位作者 叶华 王盼 吴科锋 李文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以纯果胶得率为评价指标,在超声(功率为250 W)预处理30 min后,分别考察提取溶剂、初始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纯果胶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黄皮果胶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以黄皮果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制... 以纯果胶得率为评价指标,在超声(功率为250 W)预处理30 min后,分别考察提取溶剂、初始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纯果胶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黄皮果胶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以黄皮果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制备黄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盐酸(0.01 mol/L)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90℃、液料比为20∶1(mL∶g)、初始pH值为2.0,提取时间120 min。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黄皮果胶得率为6.84%,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6.51%,且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 25533—2010《食品添加剂果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果胶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果果核挥发油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廖雪华 甘育鸿 +3 位作者 梅思 符伟玉 吴科锋 李文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1,共7页
探讨黄皮果果核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kernel,EOK)对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不... 探讨黄皮果果核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kernel,EOK)对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OK处理B16-F10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并用不同浓度EOK处理B16-F10细胞24 h,荧光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变化、磷脂酰丝氨酸蛋白抗体/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ropidiun iodide,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 P65)及其磷酸化的蛋白(phosphorylate nuclear factor-кB,NF-кB P-P65)、Cleavedcaspase 3、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显示,EOK各处理组均能明显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P <0.05或P <0.01),其趋势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nnexin V-FITC/PI检测发现EOK可诱导B16-F10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也显示EOK可使B16-F10细胞NF-кB P65及其磷酸化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Cleaved-caspase 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Bax/Bcl-2比值增大。结果表明,EOK可诱导B16-F10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胞内NF-кB P65蛋白表达,降低其磷酸化水平,激活Bcl-2/Bax/caspase 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果 果核挥发油 黑色素瘤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天竺鲷科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2 位作者 钟宇 崔燎 罗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6-271,共6页
该文比较8种天竺鲷科鱼的脂肪酸含量,并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聚类分析,为天竺鲷科鱼的营养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在秋冬季收集来源于湛江海域的单色天竺鲷、箭天竺鲷、四线天竺鲷、拟双线天竺鲷、中线鹦天竺鲷、环尾鹦天竺鲷、褐斑带天竺鲷... 该文比较8种天竺鲷科鱼的脂肪酸含量,并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聚类分析,为天竺鲷科鱼的营养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在秋冬季收集来源于湛江海域的单色天竺鲷、箭天竺鲷、四线天竺鲷、拟双线天竺鲷、中线鹦天竺鲷、环尾鹦天竺鲷、褐斑带天竺鲷和垂带天竺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竺鲷科鱼肌肉中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8种天竺鲷科鱼的饱和脂肪酸含量33.22%~42.07%,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97%~18.9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8.66%~50.96%。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3系脂肪酸含量31.03%~38.42%,其中功能性脂肪酸EPA+DHA(EP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ioic acid;DH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含量26.26%~34.50%。8种天竺鲷均有较高的EPA和DPA(二十二碳戊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含量,其中单色天竺鲷的DPA含量最高,为7.00%。脂肪酸聚类分析表明,天竺鲷科鱼不能科内属间聚类,但可与须鲷科鱼进行科间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鲷 天竺鲷科 肌肉 脂肪酸 气相色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多糖对D-半乳糖及氯化铝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茜 李嘉慈 +3 位作者 吕应年 吴科锋 叶华 李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90-294,302,共6页
目的:探讨龙须菜多糖(GPs)对D-半乳糖(D-gal)及氯化铝(AlCl3)诱导的大鼠神经毒性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及AlCl342 d的方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AD组、AD+GPs(300 mg/kg,口服)组及AD+GPs(600 m... 目的:探讨龙须菜多糖(GPs)对D-半乳糖(D-gal)及氯化铝(AlCl3)诱导的大鼠神经毒性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及AlCl342 d的方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AD组、AD+GPs(300 mg/kg,口服)组及AD+GPs(600 mg/kg,口服)组。采用Morris水迷宫(MWM)评估动物行为反应,进行海马氧化应激参数及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与AD组相比,口服GPs在获得性训练的第2、3及4 d显著地降低了平均逃避潜伏期(低剂量GPs组与AD组相比:相应地,P<0.05、0.05及0.01;高剂量GPs组与AD组相比:相应地,P<0.01、0.01及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GPs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极显著地高于AD组(P<0.01)。与AD组相比,低剂量及高剂量GPs均能很好地维持锥体神经元的有序排列。口服GPs可极显著地缓解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降低(P<0.01)。此外,口服GPs还可极显著地抑制D-gal及AlCl3诱导的丙二醛(MDA)水平的升高(P<0.01)。结论:GPs可保护D-gal及AlCl3毒性所引起的大鼠认知损伤及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GPs的神经保护效果可能通过其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作用来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多糖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粒子修饰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用于光热增强银离子释放抗菌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信硕 邱海燕 +7 位作者 邵依 王攀捷 余石龙 李海 周郁斌 周战 马录芳 谭超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109,共10页
近年来,二维(2D)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复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在抗菌方面。在此,我们通过光照诱导还银离子成功在二维MOF纳米片上生长银纳米粒子,得到了一种银纳米粒子(AgNPs)修饰的二维ZrFc-MOF(MOF-Ag)纳米片,... 近年来,二维(2D)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复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在抗菌方面。在此,我们通过光照诱导还银离子成功在二维MOF纳米片上生长银纳米粒子,得到了一种银纳米粒子(AgNPs)修饰的二维ZrFc-MOF(MOF-Ag)纳米片,并将其用于光热增强Ag+释放抗菌治疗。通过水热法和超声处理合成MOF纳米片,然后通过原位光辐照诱导还原在MOF纳米片上生长AgNPs。系列表征结果表明AgNPs成功负载到MOF纳米片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修饰不仅可以增强MOF-Ag在溶液中的稳定性,还可以增强它的生物相容性。在近红外激光(NIR)照射下,MOF纳米片可以在短时间升温,而温度的升高可以加速AgNPs在溶液中氧化为银离子。通过细菌生长曲线、菌落相对数和细菌形态变化等实验表明PVP@MOF-Ag纳米片具有优异的广谱杀菌性能。此外,2D MOF纳米片良好的光热性能不仅可以增强Ag+的释放,还可以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随后进入细菌中的Ag+可以诱导内源性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引发细菌的氧化应激,实现高效抗菌。基于良好的体外抗菌性能,进一步将PVP@MOF-Ag纳米片用于小鼠伤口愈合,在此期间PVP@MOF-Ag纳米片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生物安全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PVP@MOF-Ag纳米片可以作为光热增强Ag+释放抗菌治疗和伤口愈合的有效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二维复合材料 银离子释放 光热治疗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颌针鱼肌肉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2 位作者 钟宇 崔燎 罗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5,70,共7页
在秋冬季收集来源于湛江海域的斑鱵、南洋鱵、杜氏下鱵、缘下鱵、瓜氏下鱵、叉尾鹤鱵、尖嘴圆尾鹤鱵、尾斑圆尾鹤鱵8种颌针鱼,测定了其肌肉中的水分与粗脂肪含量,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脂肪酸组分。结果显示,8种颌针鱼肌肉含水量66.7%~... 在秋冬季收集来源于湛江海域的斑鱵、南洋鱵、杜氏下鱵、缘下鱵、瓜氏下鱵、叉尾鹤鱵、尖嘴圆尾鹤鱵、尾斑圆尾鹤鱵8种颌针鱼,测定了其肌肉中的水分与粗脂肪含量,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脂肪酸组分。结果显示,8种颌针鱼肌肉含水量66.7%~73.2%,粗脂肪占干重2.04%~2.78%,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32.10%~42.97%,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11.99%~35.5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29.37%~43.92%。8种颌针鱼的n-3系脂肪酸(21.19%~38.98%)和n-6系脂肪酸(5.44%~18.24%)均有较高含量,其中瓜氏下鱵H.quoyi和叉尾鹤鱵T.acus EPA+DHA+DPA含量分别为35.55%和33.31%,有较高脂肪酸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杜氏下鱵和叉尾鹤鱵有较高的DPA含量,达8.43%和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针鱼 鱵科 颌针鱼科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芝麻油卵磷脂溶液对自然生长老龄小鼠骨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吕思敏 黄志荣 +3 位作者 于琼 孙金影 崔燎 吴铁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2期173-179,共7页
观察黑芝麻油卵磷脂溶液对自然生长老龄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并与维生素E比较。8月龄SPF级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维生素E组(VE组),黑芝麻油组(Oil组),实验持续10周,结束时,处死小鼠,取右侧股骨进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 观察黑芝麻油卵磷脂溶液对自然生长老龄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并与维生素E比较。8月龄SPF级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维生素E组(VE组),黑芝麻油组(Oil组),实验持续10周,结束时,处死小鼠,取右侧股骨进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扫描,左侧尺骨进行骨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NS组相比,Oil组骨钙和骨镁含量均显著增加,结构模型指数(SMI)显著降低,而骨体积分数(BV/TV)、骨密度(Density)和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ens)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VE组相比,Oil组骨钙和骨镁含量均显著增加;三维图可见其骨小梁分布排列均匀紧密有序,间隙较小,且连续性较好。自然生长的老龄小鼠给予黑芝麻油卵磷脂溶液10周后,小鼠股骨的骨量有增加,微观结构得到改善,提示有抗骨质疏松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油 卵磷脂 自然生长 小鼠 骨代谢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骨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