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保护剂tempol既降低顺铂的毒性又减弱顺铂的抗肿瘤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叶双燕 曾思思 +9 位作者 黄梦秋 陈建萍 陈曦 许鹏飞 王千里 高雯雯 杨炳生 郝冰涛 黄文华 刘求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3-890,共8页
目的探讨化疗保护剂tempol对顺铂抗肿瘤效果的影响。方法细胞学水平中,运用MTT及CCK8方法检测tempol对人大肠癌细胞SW480和小鼠结肠癌CT26生存能力的影响;通过CalcuSyn软件分析tempol与顺铂对细胞生存抑制的相互作用关系;动物水平中,构... 目的探讨化疗保护剂tempol对顺铂抗肿瘤效果的影响。方法细胞学水平中,运用MTT及CCK8方法检测tempol对人大肠癌细胞SW480和小鼠结肠癌CT26生存能力的影响;通过CalcuSyn软件分析tempol与顺铂对细胞生存抑制的相互作用关系;动物水平中,构建小鼠皮下结肠癌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empol组、顺铂组、tempol联合顺铂组,分别给药处理,观测各组小鼠肿瘤生长、小鼠生存期及小鼠体质量指标;剥取小鼠肾脏及肝脏做HE染色观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表达水平;通过肿瘤组织TUNEL染色,将凋亡细胞数目进行量化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中活性氧水平。结果研究显示tempol可抑制人大肠癌细胞SW480和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生存;CalcuSyn软件分析显示tempol与化疗药物顺铂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CI<1);但在小鼠体内实验中,tempol无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虽然肾脏HE染色显示tempol与顺铂联合运用逆转顺铂造成的肾脏纤维化,但同时tempol减弱顺铂对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P<0.01),缩短小鼠生存期(P<0.05),明显拮抗顺铂的抗肿瘤效果;tempol逆转顺铂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Bax及Bcl2表达,同时肿瘤组织TUNEL染色显示顺铂明显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比率,而与tempol联合运用则凋亡比率明显下降(P<0.001);此外tempol降低顺铂引起的活性氧升高(P<0.05)。结论 tempol虽然可以降低化疗药物顺铂对其他器官的毒性,但同时也减弱顺铂的抗肿瘤效果,提示当将tempol作为化疗保护剂用于临床以减弱通过升高活性氧杀伤肿瘤的药物毒副作用时,应衡量利弊,谨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L 顺铂 毒副作用 抗氧化剂 活性氧 肿瘤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3D打印多孔硅胶义眼台及其表面修饰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宏 王艺霖 +5 位作者 汪艳芳 宫海环 殷俊飞扬 崔晓军 张剑凯 黄文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3-792,共10页
目的制备个性化多孔硅胶义眼台并探讨表面修饰对硅胶义眼台性能的影响。方法检测支撑介质的透明度、流动性及流变学性能,确定硅胶的最适打印参数。扫描电镜分析硅胶表面修饰前后的形貌变化;水接触角评估硅胶表面的亲疏水性;压缩试验测... 目的制备个性化多孔硅胶义眼台并探讨表面修饰对硅胶义眼台性能的影响。方法检测支撑介质的透明度、流动性及流变学性能,确定硅胶的最适打印参数。扫描电镜分析硅胶表面修饰前后的形貌变化;水接触角评估硅胶表面的亲疏水性;压缩试验测试多孔硅胶的压缩模量;将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AOEC)与多孔硅胶支架共培养1、3、5 d后测试多孔硅胶的细胞相容性;大鼠皮下植入试验评估多孔硅胶的体内局部炎症反应。结果确定多孔硅胶义眼台的最适打印参数为:支撑介质4 wt%、打印压力为1.0 bar,打印速度为6 mm/s;扫描电镜显示硅胶表面聚多巴胺、胶原蛋白修饰成功,修饰后的硅胶表面亲水性显著提升(P<0.05),且压缩模量无显著变化(P>0.05);细胞毒性及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修饰后的多孔硅胶无明显细胞毒性且能够促进PAOEC的黏附和增殖(P<0.05);植入大鼠皮下后局部组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结论嵌入式3D打印技术能够制备孔隙均匀的多孔硅胶义眼台,表面修饰后的硅胶亲水性增加、生物相容性良好,为3D打印个性化义眼台的性能研究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眼台 嵌入式3D打印 硅胶 聚多巴胺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前臂正中动脉对称性变异合并掌长肌缺如1例
3
作者 陈亦儒 庞婉霞 +1 位作者 郭金华 张剑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笔者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发现1名儿童(身长约130 cm)双侧前臂正中动脉变异伴右侧掌长肌缺如,变异的正中动脉还参与掌浅弓的形成,报道如下。双侧正中动脉的始起、走行、分布基本相似(图1),肱动脉自肱骨内、外侧髁连线上2.62 cm处分成桡动脉... 笔者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发现1名儿童(身长约130 cm)双侧前臂正中动脉变异伴右侧掌长肌缺如,变异的正中动脉还参与掌浅弓的形成,报道如下。双侧正中动脉的始起、走行、分布基本相似(图1),肱动脉自肱骨内、外侧髁连线上2.62 cm处分成桡动脉(直径1.34 mm)和尺动脉(直径1.50 mm),尺动脉向下走行2.29 cm发出骨间总动脉(直径1.38 mm)。同时在骨间总动脉大致同一高度的位置发出正中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 桡动脉 掌浅弓 外侧髁 骨间总动脉 标本制作 肱动脉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