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訾化星 党驰 张晶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6,共6页
传统啮齿类实验动物在实验教学中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等限制。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兴的模式生物,以其繁殖快、发育迅速、成本低等优势,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备受青睐。然而,斑马鱼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仍有待深入开发。本研究以《医学实验... 传统啮齿类实验动物在实验教学中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等限制。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兴的模式生物,以其繁殖快、发育迅速、成本低等优势,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备受青睐。然而,斑马鱼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仍有待深入开发。本研究以《医学实验动物学及技术》课程为例,将斑马鱼引入“组织切片技术”和“免疫实验技术”两个实验模块,旨在探索斑马鱼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潜力。通过详细介绍实验操作流程、实验设计和教学内容,旨在为本科生提供一个高效、低成本,且具有较高实践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斑马鱼在实验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不仅可以降低实验成本,缩短实验周期,而且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实验动物学 教学改革 组织切片 免疫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背景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思政探索 被引量:8
2
作者 梁一 杨芬 徐军发(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8-1170,1174,共4页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应用性学科。为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是现代产业学院和一流课程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广东医科大学体外诊...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应用性学科。为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是现代产业学院和一流课程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广东医科大学体外诊断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的一流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为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和行业进展融入课程体系、师资结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一流本科课程的特色培育,既促进德才兼备高素质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又为现代产业学院落实产教融合建设一个新的观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课程思政 一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体在抗癌肽递送中的应用
3
作者 秦灿 梁爱玲 刘勇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3-842,共10页
纳米医学的兴起为药物递送和肿瘤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特别是纳米载体,已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的核心工具。抗癌肽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以及调节免疫微环境等途径实现抗肿瘤效应。其较低的毒副作用和抗药性发生,使其在癌症... 纳米医学的兴起为药物递送和肿瘤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特别是纳米载体,已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的核心工具。抗癌肽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以及调节免疫微环境等途径实现抗肿瘤效应。其较低的毒副作用和抗药性发生,使其在癌症治疗领域展现出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然而,抗癌肽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稳定性差、体内半衰期短、靶向递送效率低等瓶颈,严重限制了其治疗效果与进一步发展。纳米载体凭借其增加药物溶解性、改变药物体内分布和提高药物靶向性的优势,为抗癌肽的递送提供了高效、灵活且精确的解决方案。本文系统综述了脂质体纳米载体、高聚物纳米载体、无机纳米载体和自组装纳米肽等四种纳米载体的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重点分析了纳米载体在增强抗癌肽稳定性、提高靶向递送效率、改善生物利用度及克服抗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实例。此外,文章还详细总结了这四种载体的结构优势与不足。最后,展望了纳米载体与抗癌肽结合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抗癌肽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肽 纳米载体 药物递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介导的能量代谢重塑在肾疾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戴祺慧 杨萌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作为内源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调节代谢分子网络特别是氧化磷酸化、脂代谢和葡萄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激活PPAR能够改善线粒体损伤,促进脂肪酸分解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肾的代谢功能和缓解肾的病变。尽管现已开发了多种激活PPAR的小分子药物,但该类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出现不良反应。目前,临床治疗肾疾病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精细解析PPAR家族调控肾的细胞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寻找和开发新的靶向PPAR及其调控的下游代谢途径的小分子药物,对于肾疾病的认知和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明确不同肾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变化,针对性地应用靶向PPAR的药物或策略对肾疾病的治疗也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PPAR家族成员调控靶基因转录的方式及其在氧化磷酸化和糖脂代谢重塑中的作用,并归纳总结了PPAR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对急性、慢性肾病和年龄相关性肾疾病的影响,有望为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能量代谢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尿路感染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5
作者 王蔚莎 冯碧怡 +2 位作者 吴小红 赵云虎 刘素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患者作为VRE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万古霉素敏感...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患者作为VRE组,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VSE)尿路感染患者作为VSE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VRE组患者32例、VSE组患者64例。VRE组患者以女性(68.75%),年龄≥60岁(71.88%),重症监护病房(ICU,占56.25%)来源为主,病原菌以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fm,占96.87%)为主。VRE组患者发热、腰痛临床症状比例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VSE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肺部感染(OR=6.890,95%CI:1.098~43.218,P=0.039)、高血压病史(OR=4.240,95%CI:1.084~16.581,P=0.038)和感染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暴露(OR=4.642,95%CI:1.270~16.967,P=0.020)是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VRE组检出肠球菌32株,VSE组检出肠球菌64株,VRE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VSE(均P<0.05)。结论医院获得性VRE尿路感染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营养状况不佳,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临床应重点关注合并肺部感染、高血压病史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暴露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尿路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药敏 医院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肌肉骨架蛋白特异性染色及其冷藏期间参与质构劣化的作用
6
作者 蔡沛峰 廖威龙 +3 位作者 冯骏 胡利 李彩虹 徐德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2-259,共8页
为明确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肌肉快速软化的关键物质基础,建立细胞骨架蛋白特异性组织学检测方法,并解析细胞骨架蛋白降解与质构劣化的相关性。对比不同固定液、脱水模式、透明时间以及染色参数对细胞骨架蛋白染色效果的影响,表明南美白... 为明确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肌肉快速软化的关键物质基础,建立细胞骨架蛋白特异性组织学检测方法,并解析细胞骨架蛋白降解与质构劣化的相关性。对比不同固定液、脱水模式、透明时间以及染色参数对细胞骨架蛋白染色效果的影响,表明南美白对虾肌肉组织适宜固定液为Carnoy固定液,室温固定15 h后逐级梯度乙醇脱水,经二甲苯-乙醇混合液及二甲苯透明并浸蜡包埋切片,之后进行Massion三色染色,可清晰显示细胞核、肌原纤维和胶原纤维,实现了肌肉组织骨架蛋白的特异性染色标记。病理结果显示,肌束间隙随着冷藏时间延长而增大,部分肌原纤维束结构破坏;而胶原纤维染色逐渐变浅提示其含量减少。定量分析显示,冷藏使肌肉组织中胶原纤维和肌原纤维的容积分数均表现出显著下降(P<0.05),横切面和纵切面肌原纤维容积分数分别由新鲜时的(91.03±1.37)%和(93.39±0.91)%下降至冷藏第5天时的(41.14±3.78)%和(24.36±3.67)%。对虾肌原纤维和胶原蛋白的横切面积及纵切面积分别与肌肉硬度、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冷藏引起的肌原纤维和胶原蛋白含量减少与质地劣化密切相关,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构降解与质构劣变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揭示了其在质构保持中的关键作用,是肌肉早期软化监控和干预的重要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冷藏 肌肉软化 蛋白 MASSON三色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源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的构建及抗CD22纳米抗体的筛选
7
作者 何婉钧 崔愷 +2 位作者 张西倩 蒋丹 徐广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1,共8页
目的筛选出抗CD22特异性纳米抗体,为其作为免疫治疗制剂提供基础。方法构建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分析其多样性。以生物素化CD22抗原为靶点,进行3轮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液相筛选法,初步通过ELISA和基因测序鉴定抗CD22纳米抗体序列。... 目的筛选出抗CD22特异性纳米抗体,为其作为免疫治疗制剂提供基础。方法构建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分析其多样性。以生物素化CD22抗原为靶点,进行3轮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液相筛选法,初步通过ELISA和基因测序鉴定抗CD22纳米抗体序列。结果经测定,构建的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容量为3.89×10~9 CFU/mL,插入有效片段高于85%。基于此文库,初步筛选出7条抗CD22纳米抗体,其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整体相似性为70.34%,均为亲水性蛋白。蛋白-蛋白复合物对接预测结果表明,5条纳米抗体序列的模拟蛋白都可以配对连接到CD22,主要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结论本研究为靶向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研究提供基础,成功构建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获得5条抗CD22特异性的纳米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2 纳米抗体 噬菌体展示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侧流层析技术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快速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淼源 卢佩珊 +3 位作者 李佳宁 李佳乐 郑炜欣 欧阳岁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技术(RPA-LFD)检测新冠病毒(SARS-CoV-2)核酸快速诊断方法,为基层医院和边远地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新冠病毒N基因核苷酸序列中保守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设计和筛选最佳... 目的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技术(RPA-LFD)检测新冠病毒(SARS-CoV-2)核酸快速诊断方法,为基层医院和边远地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新冠病毒N基因核苷酸序列中保守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设计和筛选最佳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引物及侧流层试纸探针,优化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条件以及检验建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利用RPA-LFD法在37℃下反应15 min可检测到每个反应最低100 fg含量的新冠病毒,并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没有交叉反应,因此据此可以建立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新冠病毒快速诊断方法。结论通过RPA-LFD技术建立的新冠病毒快速诊断方法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灵敏度、特异性,为进一步研制新冠病毒核酸快速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重组酶聚合酶侧流层析技术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磁免疫荧光法在EB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俊豪 韩冠华 +3 位作者 林晓涛 吴力强 钱纯亘 徐军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2-383,共12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早期诊断能够降低患者发生重大疾病的风险。临床上常用的EBV抗体的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试剂消耗大和效率低等缺点。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微流控(microfluidics)技术具有高通量、试剂消耗少,污染少和...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早期诊断能够降低患者发生重大疾病的风险。临床上常用的EBV抗体的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试剂消耗大和效率低等缺点。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微流控(microfluidics)技术具有高通量、试剂消耗少,污染少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磁免疫荧光技术具有检测效率高、信号强等优点,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鉴于此,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芯片原材料,经过激光切割及真空热压加工工艺能够快速获得芯片。将包被抗原的磁珠及包被抗人抗体的荧光微球经过冷冻干燥工艺快速冻干成小球并嵌入芯片内,经过孵育和清洗后,进行检测。通过图像分析快速得到检测结果。通过精密度、特异性、剂量-反应曲线及检出限测试,进行性能验证。通过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的临床样本比对,进行方法学与临床应用评价。结果显示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与多种常见的病原体抗体均无交叉反应。EB病毒衣壳抗原(Epstein-Barr viral capsid antigen,EB VCA)IgG项目的检出限为1.92 U/mL,线性范围为1.92~200 U/mL,阳性符合率为95.77%(68/71),阴性符合率为86%(43/50);EB VCA IgA项目的检出限为2.79 U/mL,线性范围为2.79~200 U/mL,阳性符合率为92%(46/50),阴性符合率为92.96%(66/71);EB病毒核心抗原1(Epstein-Barr nuclear antigen 1,EB NA1)IgG项目的检出限为3.13 U/mL,线性范围为3.13~200 U/mL,阳性符合率为92.96%(66/71),阴性符合率为92%(46/50);EB NA1 IgA项目的检出限为1.53 U/mL,线性范围为1.53~200 U/mL,阳性符合率为90%(45/50),阴性符合率为91.55%(65/71)。4个项目能在20 min内快速完成检测,且与临床上使用CLIA方法测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灵敏、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和易于基层推广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磁免疫荧光 EB病毒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与衰老 被引量:4
10
作者 管文斌 刘新光 赵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铁死亡(ferroptosis)是Dixon等人在2012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它以细胞内铁水平过载和氧化性损伤为主要特征。衰老(aging)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一种生理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随着细胞衰老的进行,机体组织... 铁死亡(ferroptosis)是Dixon等人在2012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它以细胞内铁水平过载和氧化性损伤为主要特征。衰老(aging)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一种生理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随着细胞衰老的进行,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会出现渐进性紊乱和衰退,从而增加机体患病和死亡的风险,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目前,已经陆续有学者发现铁死亡与衰老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定类型的细胞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有时会伴随着细胞铁死亡的相关特征。但是,铁死亡与衰老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目前并未定论。本文综述了铁死亡与衰老的特点,并对两者之间的共有特征进行总结,例如,DNA损伤、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另外,本文还讨论了铁死亡与部分衰老相关疾病的联系,包括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症,以及部分癌症。本文通过对铁死亡和衰老两个领域之间潜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为铁死亡与衰老的基础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进而为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铁死亡 衰老因素 衰老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调控宿主抗结核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段淑娟 王伟 +1 位作者 逄宇 李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89,共6页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保护组织并清除病原体。HDT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宿主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同时缩短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被视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主要参与激活细胞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增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靶向过表达细胞通路,也可通过诱导自噬并激活其他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TKI也可以在巨噬细胞中调节信号转导过程,降低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载量,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此,TKI可作为HDT的潜在候选药物,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笔者将从PTK及信号转导入手,针对潜在的HDT治疗结核病的靶向药物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HDT疗法更好地应用于现有药物及研发新药,从而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PAMM基因对小鼠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雪荣 徐明锋 +8 位作者 吴洪福 梁杰 吴志远 陈露珠 和文奕 李伟玲 张之炜 刘新光 史玉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05,共9页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及基因表达等的影响,以期为其功能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构建PAMM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用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作为对照。收集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inguinal adipose tissue,IAT)和背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利用RNA-seq和RT-q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基因组PCR及测序,证明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正确。敲除PAMM后IAT和BAT形态无明显变化,但E2F靶点、未折叠蛋白反应等基因集在IAT或BAT中富集。比较WT和KO小鼠组织,发现33个基因的变化趋势在IAT和BAT中保持一致;而仅在IAT中出现变化的基因,分布在胞外、胞膜等部位,参与免疫和趋化反应等,与钙信号通路等相关;仅在BAT中出现变化的基因,分布在胞外基质、胞核等部位,参与葡萄糖稳态、生物节律等过程。RT-qPCR检测钙通路及生物节律相关基因,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类似。本文还观察了敲除PAMM对IAT和BAT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发现WT和KO小鼠BAT/IAT的差异基因和通路大多相同,但也有部分基因和通路发生了变化。结论:PAMM敲除对IAT和BAT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影响了二者的基因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还可能影响IAT和BAT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PAMM基因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咔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郑健 张召 张海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0-477,共8页
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传统的肿瘤诊疗手段存在着诸多限制,而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DT依赖于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的光物理和光化... 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传统的肿瘤诊疗手段存在着诸多限制,而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DT依赖于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的光物理和光化学作用,产生一系列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咔咯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以及丰富的化学修饰潜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PDT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性综述咔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咯类化合物 光敏剂 抗肿瘤 光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脂肪组织的微环境
14
作者 张玉洁 杨萌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9-758,共10页
脂肪组织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存库,也是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在衰老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脂肪组织中衰老的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释放代谢物质等与邻近细胞相互作用,可造成脂肪组织功能异常,并引发全身性的慢性炎症或代谢紊乱。目前,对衰... 脂肪组织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存库,也是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在衰老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脂肪组织中衰老的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释放代谢物质等与邻近细胞相互作用,可造成脂肪组织功能异常,并引发全身性的慢性炎症或代谢紊乱。目前,对衰老过程中脂肪组织微环境的变化及其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文概述了衰老脂肪组织微环境的改变,包括脂肪组织中多种细胞类型的变化、细胞外基质堆积造成的纤维化、细胞因子等分泌表型和代谢物的改变;归纳总结了衰老脂肪组织微环境如何影响脂肪组织功能以及全身慢性低度炎症、胰岛素抵抗和早衰等;最后介绍了几种有望延缓脂肪组织衰老的策略,包括改善脂肪细胞产热、衰老细胞消融药物、饮食和锻炼。本综述对衰老脂肪组织微环境的深入探讨,有望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衰老 微环境 免疫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在肺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欢 唐旭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9-534,共6页
目前肺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尽管有关肺癌的治疗技术近年有了显著提高,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高。在此背景下,细胞焦亡(pyroptosis)这一独特的细胞死亡机制的发现,为探索肺癌治疗的新途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特别是成孔蛋... 目前肺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尽管有关肺癌的治疗技术近年有了显著提高,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高。在此背景下,细胞焦亡(pyroptosis)这一独特的细胞死亡机制的发现,为探索肺癌治疗的新途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特别是成孔蛋白E(gasdermin E,GSDME)在细胞焦亡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提示其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在肺癌生长、肺癌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及GSDME甲基化对肺癌治疗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在肺癌治疗中的潜力及潜在的副作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开发更有效的肺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成孔蛋白E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抗人B7同源物4(B7-H4)IgY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6
作者 张丽 范振军 +5 位作者 张文婷 黄焕绍 王家俊 黑爱莲 丛延广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目的制备抗人B7同源物4(B7-H4)IgY多克隆抗体,建立合适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人血清中可溶性B7-H4(sB7-H4)蛋白。方法筛选人源B7-H4蛋白合适的B细胞表位肽免疫新海兰灰蛋鸡,收集鸡蛋纯化鸡抗人B7-H4 IgY抗体;检测抗体的纯度、浓度及效价... 目的制备抗人B7同源物4(B7-H4)IgY多克隆抗体,建立合适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人血清中可溶性B7-H4(sB7-H4)蛋白。方法筛选人源B7-H4蛋白合适的B细胞表位肽免疫新海兰灰蛋鸡,收集鸡蛋纯化鸡抗人B7-H4 IgY抗体;检测抗体的纯度、浓度及效价,并用ELISA、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验证抗体的特异性和功能;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检测临床样本;同时采用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对相同样本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制备了鸡抗人B7-H4 IgY抗体并证明该抗体对人B7-H4蛋白有高特异性;采用该抗体检测临床样本发现卵巢癌和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sB7-H4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这与使用商品试剂盒获得的检测结果一致;采用IgY抗体建立的ELISA灵敏度高于商品试剂盒。结论成功制备了鸡抗人B7-H4 IgY多克隆抗体,并用其建立了一种适合检测人血清中sB7-H4蛋白的双抗体夹心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B7同源物4(sB7-H4) IgY多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2及Smad3在脊柱结核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辉 王立楠 +5 位作者 林剑文 郭乐 蒋丹 屈昱良 翟学峰 牛宁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6,共11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2)及Smad3在脊柱结核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确诊...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2)及Smad3在脊柱结核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确诊为脊柱结核(观察组)和椎间盘退变(对照组)患者各35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收集椎间盘病变组织,同时收集观察组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分别定义为A组、B组和C组)及对照组术前的外周血标本。提取椎间盘组织及外周血标本的RNA,荧光定量PCR法扩增TGF-β1、Smad2、Smad3的mRNA,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其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其在外周血中的蛋白表达水平。t检验分析各指标在组间及组内的表达差异;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分别联合ESR、CRP诊断脊柱结核的价值;曲线回归分析各指标与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在椎间盘mRNA水平,观察组TGF-β1、Smad2及Smad3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在椎间盘蛋白水平,观察组TGF-β1、Smad2及Smad3均为阳性表达,对照组均为阴性表达。在外周血mRNA水平,A组TGF-β1和Smad3表达高于对照组,B组表达低于A组(P<0.01),C组表达低于B组(P>0.05);Smad2表达水平在组间及组内比较时均为P>0.05。在外周血蛋白水平,A组TGF-β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B组表达低于A组(P<0.01),C组表达低于B组(P>0.05);Smad2和Smad3表达水平在组间及组内比较时均为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TGF-β1 mRNA、TGF-β1蛋白、Smad3 mRNA单独及分别联合ESR、CRP诊断脊柱结核的AUC分别是0.7800、0.8000、0.8352、0.8219、0.8705、0.8819、0.7410、0.7552、0.8000,敏感性分别是93.33%、73.33%、86.67%、70.00%、90.00%、80.00%、46.67%、46.67%、80.00%,特异性分别是54.29%、80.00%、80.00%、91.43%、88.57%、94.29%、100.00%、100.00%、85.71%(均为P<0.01)。曲线回归分析表明外周血TGF-β1和Smad3在mRNA水平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2=0.8534,P<0.01),外周血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脊柱结核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变椎体数量、ESR、CRP并无相关性。结论: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脊柱结核发病相关,其中TGF-β1/Smad3可能发挥主要作用;外周血及椎间盘组织TGF-β1、Smad3 mRNA检测可用于辅助脊柱结核诊断及疗效评价;外周血TGF-β1蛋白高表达,且与预后相关,可作为脊柱结核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指标,与CRP联合诊断时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 SMAD3 诊断及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RB rs12437118多态性与中国华北汉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淑娟 赵玲娟 +2 位作者 李传友 李凌 王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调查ESRRB编码基因ESRRB内的rs12437118多态性与中国华北汉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籍贯信息为华北地区的607例汉族结核病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及660名籍贯信... 目的:调查ESRRB编码基因ESRRB内的rs12437118多态性与中国华北汉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籍贯信息为华北地区的607例汉族结核病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及660名籍贯信息为华北地区的结核病专科医院的汉族工作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KASP)测定ESRRB基因rs1243711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ESRRB蛋白的血清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通过比对基因型和ESRRB蛋白的差异,分析ESRRB基因rs12437118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使用不同的遗传模型(包括显性和隐性模型)评估ESRRB rs12437118多态性与结核病的关联。结果:GG、GA和AA rs12437118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50.2%(305/607)、38.1%(231/607)和11.7%(71/607),在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44.9%(296/660)、45.6%(301/660)和9.5%(63/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P=0.022)。GA rs12437118 SNP基因型与华北地区汉族人群结核病低风险明显相关[OR(95%CI)=1.34(1.06~1.70),χ^(2)=6.079,P=0.014]。病例组血清ESRRB水平[243.1(174.3,367.3)pg/μ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ESRRB水平[360.3(240.0,604.1)pg/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23,P<0.001)。病例组AA、GA、GG基因型的ESRRB水平分别为328.9(226.3,553.0)pg/μl、232.6(164.7,379.7)pg/μl、196.8(150.1,328.4)pg/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90,P=0.171);对照组AA、GA、GG基因型的ESRRB水平分别为427.5(253.9,619.4)pg/μl、353.7(247.8,666.4)pg/μl、303.3(219.8,519.1)pg/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51,P=0.177)。结论:中国华北地区的汉族人群中ESRRB rs12437118 GA基因型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存在明显关联性,ESRRB在结核病患者人群血清中的低表达与rs12437118基因多态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雌激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结核 疾病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CD20纳米抗体的筛选、表达及特性分析
19
作者 李艳宁 李光琪 +4 位作者 王红霞 蒋丹 楚元奎 张爱君 徐广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筛选出抗人CD20纳米抗体序列,并获得具有高亲和力与特异性的抗CD20-人IgG Fc纳米抗体。方法利用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库,以生物素化的CD20抗原为靶标进行4轮液相亲和筛选,采用ELISA鉴定阳性克隆;将筛选到的阳性克隆基因序列与人IgG F... 目的筛选出抗人CD20纳米抗体序列,并获得具有高亲和力与特异性的抗CD20-人IgG Fc纳米抗体。方法利用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库,以生物素化的CD20抗原为靶标进行4轮液相亲和筛选,采用ELISA鉴定阳性克隆;将筛选到的阳性克隆基因序列与人IgG Fc片段偶联,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CZN1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低温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利用Ni柱进行亲和纯化;ELISA和Western blot法鉴定纯化产物。结果筛选得到了一条重复性高且亲水性好的CD20纳米抗体序列,纯化获得了纯度高达85%以上的抗CD20-人IgG Fc纳米抗体。ELISA结果显示其与CD20抗原具有较高亲和力,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CD20抗原。结论利用天然噬菌体纳米抗体库成功获得了抗CD20纳米抗体序列,经纯化的抗CD20-人IgG Fc纳米抗体具有高亲和力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CD20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显劲 黄海勇 +1 位作者 萧乐瑶 徐军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98-1204,共7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耐药MTB的出现加剧了疾病治疗的困难。作为抵抗MTB的主要宿主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两个亚群在宿主结核感染中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耐药MTB的出现加剧了疾病治疗的困难。作为抵抗MTB的主要宿主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两个亚群在宿主结核感染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与结核病的发生、进展和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对结核病相关的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之间极化的动态平衡及所涉及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结核病疫苗的研制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极化 巨噬细胞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