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各个领域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的确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房杨晨 杨铮 +3 位作者 万崇华 吴家园 胡利人 梁启廉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29-32,共4页
目的确定自制第二版鼻咽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NA)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inimal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方法121例鼻咽癌患者,均采用QLICP-NA V2.0评价生命质量,分别采用锚法、分布法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目的确定自制第二版鼻咽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NA)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inimal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方法121例鼻咽癌患者,均采用QLICP-NA V2.0评价生命质量,分别采用锚法、分布法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确定QLICP-NA V2.0量表各领域得分及总量表MCID值,最终确定QLICP-NA V2.0的MCID。结果QLICP-NA V2.0量表躯体功能领域、心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共性症状与副作用领域、特异性模块领域、总量表领域的MCID值分别为8.81、7.99、11.00、9.96、8.93、7.05。结论综合锚法、ES法、SEM法、RCI法以及ROC法最终得到QLICP-NA V2.0量表各领域的MCI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 鼻咽肿瘤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饶淑滢 冼君定 +3 位作者 万崇华 林举达 温金锋 林美玲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第6期524-530,共7页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11月19日-2019年9月7日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11月19日-2019年9月7日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17例。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等临床客观指标,采用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ICD-DE(V2.0)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探讨QLICD-DE(V2.0)评分与各临床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结果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QLICD-DE(V2.0)总评分与血清总蛋白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呈正相关(r=0.198、0.281,P<0.05或0.01),与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r=-0.300,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球蛋白比值和治疗依从性(B=-19.836、-3.711,P<0.05或0.01)是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血小板分布宽度(B=2.706,P<0.01)是心理功能的影响因素;胆红素(B=-6.375,P<0.05)是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血小板分布宽度(B=2.101,P<0.05)是特异模块的影响因素;血清白/球蛋白比值和血小板分布宽度(B=-10.653、2.114,P<0.05或0.01)是QLICD-DE(V2.0)总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治疗依从性以及临床客观指标中的血小板分布宽度、胆红素、血清白/球蛋白比值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状:同伴拒绝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谷莉 李玉杰 周广东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200,共8页
以801名7~11岁学龄儿童为被试,探讨同伴拒绝在父母教养方式(儿童自我报告、父母自评和父母互评三种报告方式)与学龄期儿童ADHD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父母自评和互评的教养方式结果显示,权威型教养方式负向影响ADHD症状,专制型教养方式正... 以801名7~11岁学龄儿童为被试,探讨同伴拒绝在父母教养方式(儿童自我报告、父母自评和父母互评三种报告方式)与学龄期儿童ADHD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父母自评和互评的教养方式结果显示,权威型教养方式负向影响ADHD症状,专制型教养方式正向影响ADHD症状;儿童报告教养方式结果显示仅母亲的专制教养方式正向影响ADHD症状;三种报告方式结果均显示同伴拒绝仅在父亲专制型教养方式影响ADHD症状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D 症状 父母教养方式 同伴拒绝 学龄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欺凌受害经历下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关系:自我隐瞒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谷莉 黄婉冰 +2 位作者 杨雅兰 范兆兰 郭丰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9-636,共8页
以1679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有无欺凌受害经历下大学生的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我隐瞒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无论有无欺凌受害经历,被试奖励敏感性均负向预测孤独感,惩罚敏感性均正向预测孤独感;(2)无论... 以1679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有无欺凌受害经历下大学生的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我隐瞒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无论有无欺凌受害经历,被试奖励敏感性均负向预测孤独感,惩罚敏感性均正向预测孤独感;(2)无论有无欺凌受害经历,被试自我隐瞒均在惩罚敏感性影响孤独感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在奖励敏感性影响孤独感之间存在遮掩作用;(3)与无欺凌受害经历组相比,有欺凌受害经历组被试的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均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 孤独感 自我隐瞒 欺凌受害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责任感调节群际替代性排斥中旁观者第三方惩罚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丰波 黄佳珊 +1 位作者 刘腾飞 谷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7-403,共7页
为了考察群体身份对替代性排斥中旁观者惩罚行为的影响,并考察旁观者社会责任感的调节作用,采用数量估计任务对58名不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创设群体身份,观看网络掷球游戏形成群际替代性排斥,随后评估游戏中各玩家的愤怒情绪,并采用第三... 为了考察群体身份对替代性排斥中旁观者惩罚行为的影响,并考察旁观者社会责任感的调节作用,采用数量估计任务对58名不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创设群体身份,观看网络掷球游戏形成群际替代性排斥,随后评估游戏中各玩家的愤怒情绪,并采用第三方惩罚来表达对各玩家表现的愤怒。结果发现高社会责任旁观者对替代性排斥体验到更强愤怒情绪,并对排斥者施加更高惩罚;高社会责任感个体对排斥组内成员的组外排斥者惩罚强度高于组内排斥者,而低社会责任感个体对排斥组外成员的组外排斥者惩罚强度显著高于组内排斥者。结果表明旁观者社会责任感调节其在群际替代性排斥中的第三方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身份 替代性排斥 社会责任感 第三方惩罚 愤怒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