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ZH2在小细胞肺癌恶性表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调控机制
1
作者 黄彩玲 甘思远 +5 位作者 刘旺 蔡凯尔 宋浩 舒旭 何志巍 孙艳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0-1176,共7页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EZH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并初步阐述EZH2作为长链非编码RNA HOTTIP的下游效应分子的调控通路。方法采用RNA干扰... 目的探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EZH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并初步阐述EZH2作为长链非编码RNA HOTTIP的下游效应分子的调控通路。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和EZH2小分子抑制剂GSK-126处理SCLC细胞,并使用qRT-PCR、Western blot、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法分析EZH2参与SCLC恶性表型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癌旁肺组织相比,EZH2在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相比,EZH2在SCLC细胞株中的表达较高;与SCLC化疗敏感细胞相比,EZH2在SCLC化疗耐药株中的表达更高(P<0.05)。采用EZH2小分子抑制剂GSK-126和EZH2 shRNA干扰序列抑制或沉默EZH2表达后,CCK-8实验分析发现,沉默EZH2表达后,SCLC细胞对三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P<0.001)、增殖能力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EZH2下调后两株细胞G_(2)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细胞早凋率(P<0.01)及晚凋率(P<0.05)均呈增加趋势。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发现,EZH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在肺鳞状细胞癌及肺腺癌组织中均较低(P<0.05),采用GSK-126处理细胞,发现细胞中EZH2蛋白表达随GSK-126升高而下降(P<0.05),细胞中甲基转移酶H3K27me3的表达量亦同时呈梯度下降趋势(P<0.05)。HOTTIP下调的细胞和裸鼠瘤体组织中EZH2和H3K27me3蛋白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EZH2是长链非编码RNA HOTTIP的效应分子之一,其可能在SCLC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EZH2 GSK-126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介孔二氧化硅增强抗癌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
2
作者 丁洁 周乐 黄国良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1-685,共5页
胶体介孔Si O_2(CMS)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和高负载量的药物载体。本文采用带正电荷的CMS作为药物载体负载抗癌药物5F用来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CMS本身对于细胞是无毒的,可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并... 胶体介孔Si O_2(CMS)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和高负载量的药物载体。本文采用带正电荷的CMS作为药物载体负载抗癌药物5F用来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CMS本身对于细胞是无毒的,可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并在细胞中分布。相对于单独的5F,CMS@5F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效果明显增强,说明CMS能将5F有效携带至细胞中使其局部浓度增大,促进5F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介孔二氧化硅 抗癌药物5F 细胞的内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IL-12 p40和TNF-α的双功能抗体可抑制小鼠银屑病发生
3
作者 徐品 谢妮 叶才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0-895,共6页
目的构建具有能同时阻断白细胞介素12(IL-12)/IL-23 p4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双功能抗体,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观察其对小鼠银屑病的阻断效果。方法根据已有的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和优特克单抗(ustekinumab)蛋白序列,设... 目的构建具有能同时阻断白细胞介素12(IL-12)/IL-23 p4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双功能抗体,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观察其对小鼠银屑病的阻断效果。方法根据已有的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和优特克单抗(ustekinumab)蛋白序列,设计、构建并制备了全新的双功能抗体Bi AU003、Bi AU022和Bi AU023。采用ELISA检测抗原抗体结合能力;用TNF-α和双功能抗体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加入FITC标记的内皮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抗体,经流式细胞术检测ELAM-1的表达量;用IL-12和双功能抗体处理经IL-2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的量;体外实验采用双功能抗体治疗IL-12和TNF-α诱导的银屑病小鼠,HE染色检测病变皮肤厚度。结果3种双功能抗体对其相应的抗原都有较强的亲和力,能明显抑制ELAM-1蛋白的表达和IFN-γ的分泌,并且明显抑制小鼠的银屑病形成,其效果与现有的抗体药阿达木单抗和优特克单抗相当或更优。结论新构建的3种双功能抗体Bi AU003、Bi AU022和Bi AU023,是TNF-α和IL-12/IL-23 p40的阻断剂,能有效阻断小鼠银屑病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亚基p40 肿瘤坏死因子α 双功能抗体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