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Y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文斌 张新霞 +2 位作者 陈晓燕 莫怡浩 伍贵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氯吡格雷治疗后,运用富血小板血...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氯吡格雷治疗后,运用富血小板血浆光学法来测定患者服药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成氯吡格雷抵抗组(CR)30例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NCR)61例。应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对患者P2Y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798347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患者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结果 91例患者rs6798347成功分型90例,其中CR组(29例)的GG、AA、AG基因型分别有14例(48.28%)、5例(17.24%)、10例(34.48%);NCR组(61例)的GG、AA、AG基因型分别有33例(54.10%)、5例(8.20%)、23例(37.70%)。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A的患者服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有升高趋势(45.21%±16.67%比51.63%±16.18%,P=0.068);部分CR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其未服药时的基线值(68.70%±13.59%比58.90%±4.93%,P=0.046);各基因型之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R组与NCR组之间总胆固醇[(4.11±1.12)mmol/L比(4.81±1.34)mmol/L,P=0.01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8±0.81)mmol/L比(2.57±0.89)mmol/L,P=0.049]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其余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1)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与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明显关系;(2)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突变型等位基因可能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受体 嘌呤能P2Y12 动脉粥样硬化 氯吡格雷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包世敏 赵菲 胡淑芬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植入心脏起搏器(下称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植入起搏器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交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患一对一的分时段、分年龄段的护理干预。分别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植入心脏起搏器(下称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植入起搏器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交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患一对一的分时段、分年龄段的护理干预。分别统计两组入院时及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术后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干预组术后1、3、6个月评分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植入起搏器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检测
3
作者 李涛 许香广 +4 位作者 蔡俊明 黄建平 张国良 李松 方卫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感染 冠心病患者 血清 冠心病(CHD)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检测 预防和治疗 密切关系 干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瘤的监护探讨
4
作者 赵菲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监护。方法 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 :一般情况 ;血压、心率 ;疼痛 ;休克 ;压迫症状 ;心理 ,总结 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监护体会。结果 经严密细致地监护 ,及时诊治 ,5例患者痊愈 ,2例转外科 ,2例死亡。结论 ...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监护。方法 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 :一般情况 ;血压、心率 ;疼痛 ;休克 ;压迫症状 ;心理 ,总结 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监护体会。结果 经严密细致地监护 ,及时诊治 ,5例患者痊愈 ,2例转外科 ,2例死亡。结论 应重视主动脉夹层瘤急性期的监护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监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