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亲性聚乙烯亚胺修饰量子点构建功能性光学探针用于干细胞治疗的示踪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温清 刘人恺 王志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制备新型分子影像探针标记间充质干细胞,以实现细胞荧光成像。方法应用1-碘十二烷修饰聚乙烯亚胺,构建两亲性大分子。利用大分子自组装性能,包裹疏水性核壳结构CdSe/CdS量子点构建纳米探针。结果该探针在630nm处呈现出较强的荧光信... 目的制备新型分子影像探针标记间充质干细胞,以实现细胞荧光成像。方法应用1-碘十二烷修饰聚乙烯亚胺,构建两亲性大分子。利用大分子自组装性能,包裹疏水性核壳结构CdSe/CdS量子点构建纳米探针。结果该探针在630nm处呈现出较强的荧光信号,能够促使间充质干细胞高效内吞。体内成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细胞相比,被标记细胞呈现出显著的光学信号,空白组信号值为1.47e8[p/s/cm2/sr]/[μW/cm2],实验组信号值为2.78e8[p/s/cm2/sr]/[μW/cm2]。结论该纳米探针具有良好光学成像性能,可实现细胞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量子点 荧光成像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婷 李加平 +3 位作者 郭蔷 孙宇 聂荔 李卓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1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侧来自56例CTS患者的手腕行超声检查,观察正中神经的改变及毗邻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实时超声介导下行药物注射及针刀治疗。术后1、4、12周进行随访,应用视觉...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侧来自56例CTS患者的手腕行超声检查,观察正中神经的改变及毗邻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实时超声介导下行药物注射及针刀治疗。术后1、4、12周进行随访,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超声显示58侧患腕正中神经有异常改变,4侧正中神经未见异常;1侧术前评估不宜接受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另61侧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均操作成功,未发生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4、12周的VAS评分分别为8.25±0.81、4.27±0.72、3.00±0.54及1.44±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CTS具有可视化、安全有效、无辐射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腕管综合征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