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舒地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浆骨桥蛋白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谢培益 苏又苏 艾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7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34例和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7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术前、术后3d和14d血浆OPN浓度。结果各组间PCI术前血浆O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呈动态变化,3d时明显升高(P<0.05),14d时升高更显著(P<0.01)。法舒地尔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术后14d血浆OPN水平明显降低[(198.6±17.0)μg/L比(282.1±35.4)μg/L,P<0.01]。结论 PCI术后血浆OPN水平升高并呈动态变化,可能与血管内膜损伤后炎症反应有关;法舒地尔可明显降低血浆OPN水平,提示法舒地尔对PCI术后血管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骨桥蛋白质 RHO激酶抑制剂 法舒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相关瓣膜损伤的防治
2
作者 邱庆欢 张智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3-996,共4页
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以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心脏病,既包括先天性疾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获得性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已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患... 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以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心脏病,既包括先天性疾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获得性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已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患者心脏瓣膜及瓣膜相关组织较为脆弱或先天性发育不良,加之手术复杂,介入手术操作可引起相关瓣膜损伤并发症,该文就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相关的瓣膜损伤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脏瓣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志杰 范彦夫 +2 位作者 谢培益 方红城 苏又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80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90例(氨氯地平5 mg/d)和试验组90例(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1片/d),治疗12个月。测定治疗前... 目的研究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80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90例(氨氯地平5 mg/d)和试验组90例(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1片/d),治疗1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动脉内径及血浆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氨氯地平相比,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可延缓颈动脉IMT的进展[(-0.17±0.07)mm比(-0.11±0.05)mm,P<0.05],并提高患者NO水平[(35.0±6.5)μmol/L比(19.5±6.4)μmol/L,P<0.05]和肱动脉扩张能力(10.1%±3.1%比8.8%±3.2%,P<0.05),降低ET-1水平[(-31.8±6.5)ng/L比(-21.8±7.1)ng/L,P<0.05];但二者的降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7.5/-16.5±7.5)mm Hg比(-26±9.0/-13.5±9.0)mm Hg,P>0.05]。结论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较氨氯地平血管保护功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 高血压 血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肺动脉造影与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京兰 谭四平 +7 位作者 高德宏 刘岩松 杨新明 张海钢 周俊领 肖水明 洪全球 庄瑞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扫描时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结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应用双源CT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先行CTPA,再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得... 目的探讨双源CT扫描时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结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应用双源CT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先行CTPA,再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得出肺灌注图像及两种能量状态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类型与DEPI中肺灌注位置、数目、形态进行对比。结果当段、亚段肺血管为完全充盈缺损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4.4%(16支血管,7例)和63.6%(7支血管,5例)。而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16%表现为无灌注缺损;相反,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双源CT肺灌注成像表现与CTPA上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栓塞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再灌注损伤 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腺新近输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旭明 苏又苏 +7 位作者 方红成 谢培益 何少林 林静 赵卉 黎明 昌薇 李大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腺新近输出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实验共分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5例和健康对照(HCs)组24例。采用CD31作为胸腺新近输出的典型标志,用磁性细胞分...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腺新近输出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实验共分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5例和健康对照(HCs)组24例。采用CD31作为胸腺新近输出的典型标志,用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各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31+Treg占Treg细胞的比例,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的数量。结果:ACS组外周血CD31+Treg/Treg比例明显低于SA组(P=0.003)和HCs组(P<0.001)。ACS组Treg细胞中TREC的数量亦明显低于SA组(P=0.001)和HCs组(P<0.001)。而SA组和HC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6和P=0.566)。患者CD31+Treg的比例与Treg细胞中TREC的数量呈正相关(r=0.493,P=0.014)。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胸腺新近输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胸腺新近输出 CD31 TR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