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艾塞那肽对间歇性高糖下INS-1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影响
1
作者
李静
姜新魁
+3 位作者
张振
陈立波
邓善文
李江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Exenatide)对间歇性高糖影响胰岛素瘤细胞INS-1细胞周期进程的相关蛋白的作用,了解其干预细胞增殖变化的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正常糖组,即培养于葡萄糖浓度5.5 mmol/L的RPMI-1640(1640培养液)完全培养液;恒...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Exenatide)对间歇性高糖影响胰岛素瘤细胞INS-1细胞周期进程的相关蛋白的作用,了解其干预细胞增殖变化的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正常糖组,即培养于葡萄糖浓度5.5 mmol/L的RPMI-1640(1640培养液)完全培养液;恒定性高糖组,培养于葡萄糖浓度30 mmol/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间歇性高糖组,即每24 h轮换培养于葡萄糖浓度5.5mmol/L或30.0mmol/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培养液含葡糖糖浓度30.0 mmol/L并加入终浓度为100.0 nmol/L艾塞那肽;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间歇性高糖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00.0 nmol/L艾塞那肽。各组细胞在37℃、体积分数5%CO2条件下培养7 d。细胞增殖活性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碘化丙啶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细胞增殖活性与正常糖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恒定性高糖组及间歇性高糖组[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026,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49.12%±3.72%)和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49.73%±4.04%)的G0/G1细胞周期分布与正常糖组(48.75%±3.1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恒定性高糖组(56.54%±3.50%)及间歇性高糖组(65.54%±3.63%)(F=20.054,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41±0.02)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43±0.07)cyclin D1表达水平与正常糖组(0.46±0.03)无差异,但明显高于恒定性高糖组(0.31±0.02)及间歇性高糖组(0.18±0.03)(F=29.284,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21±0.05)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22±0.03)p21表达水平与正常糖组(0.19±0.05)无差异,但明显低于恒定性高糖组(0.40±0.03)及间歇性高糖组(0.51±0.04)(F=40.296,P=0.000)。结论艾塞那肽使在间歇性或恒定性高糖条件下,INS-1细胞周期进程正性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升高,并减少细胞周期抑制性的蛋白p21的表达水平,这一变化可能有利于减轻间歇性及恒定性高糖对INS-1细胞周期的阻滞效应,从而促进了细胞周期进程,增强了INS-1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细胞周期
间歇性高糖
CYCLIN
D1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肠道L细胞凋亡及增殖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静
李江涛
+3 位作者
姜新魁
陈宏
李双喜
张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Druker实验室惠赠。将GLUTag细胞株分5组:空白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AGEs 100μg/m L组,AG...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Druker实验室惠赠。将GLUTag细胞株分5组:空白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AGEs 100μg/m L组,AGEs 200μg/m L组,AGEs 300μg/m L组。培养方法:空白对照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低糖DMEM中;BSA对照组,将GLUTag细胞株细胞培养于加入BSA的低糖DMEM中;AGEs 1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1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AGEs 2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2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AGEs 3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3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每组细胞均培养24 h。将培养在终质量浓度200μg/m L AGEs中GLUTag细胞株分别培养0、12、24、48 h(即4组)。各组细胞干预结束后采用双染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各组细胞经药物干预24 h后,AGEs 100μg/m L组、AGEs 200μg/m L组、AGEs 300μg/m L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且AGEs 300μg/m L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最高(P=0.000)。AGEs 200μg/m L作用12、24、48 h后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作用0 h),且作用48 h凋亡率最高(P=0.000)。100、200、300μg/m L AGEs作用GLUTag细胞24 h后,细胞活性光密度(OD)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且AGEs 300μg/m L组OD值最低(P<0.05)。AGEs 200μg/m L作用12、24、48 h后细胞OD值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作用0 h),其中48 h组OD值最低(P<0.05)。结论 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的凋亡及增殖活性均产生影响,其细胞凋亡率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着AGEs的浓度增高而增多,且在相同剂量下随着AGEs的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AGEs可诱导肠道L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从而损伤肠道L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L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及瓣叶形态功能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姜新魁
陈晓峰
+1 位作者
李静
李江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和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MVQ)分析软件,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功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对IMR机制有意义的参数。方法 25例IMR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2岁,平...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和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MVQ)分析软件,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功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对IMR机制有意义的参数。方法 25例IMR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41.7岁。20例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38.6岁。行RT-3D-TEE技术对2组患者进行检查,应用MVQ分析软件测量并分析2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几何形态学参数变化特点。结果 IMR组反流容积(46±11)m L,有限反流口面积(0.31±0.12)cm2,说明IMR组存在中度反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R组反映二尖瓣瓣环解剖结构参数如瓣环前外侧交界到后内侧交界的距离(DAIPm)、前叶瓣环中点到后叶瓣环中点的距离(DAP)、瓣环三维周长(C3DE)、绕环最小表面面积(A3Dmin)、环的椭圆度(E2D)及二尖瓣帆状区容积(Vtent)均有所增加(P﹤0.05);瓣环最高点所在平面与最低点所在平面的高(H)、环高度与联合直径的比率(H/DAIPm)、前后瓣叶对合的参数投影平面中的结合长度(L2DAIPm)及前后叶关闭时对合线的长度(LC3DLf)均有所减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R组前小叶角度(θant)、后小叶角度(θpost)及小叶非平面角度(θnpa)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通过RT-3D-TEE能够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局部二尖瓣瓣环功能或形态异常的量化指标,为临床医生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三维
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缺血性
瓣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塞那肽对间歇性高糖下INS-1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影响
1
作者
李静
姜新魁
张振
陈立波
邓善文
李江涛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内分泌科
深圳市
南山
区妇幼保健
医院
功能
科
南方医
科
大学
附属
珠江
医院
内分泌
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Exenatide)对间歇性高糖影响胰岛素瘤细胞INS-1细胞周期进程的相关蛋白的作用,了解其干预细胞增殖变化的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正常糖组,即培养于葡萄糖浓度5.5 mmol/L的RPMI-1640(1640培养液)完全培养液;恒定性高糖组,培养于葡萄糖浓度30 mmol/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间歇性高糖组,即每24 h轮换培养于葡萄糖浓度5.5mmol/L或30.0mmol/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培养液含葡糖糖浓度30.0 mmol/L并加入终浓度为100.0 nmol/L艾塞那肽;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间歇性高糖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00.0 nmol/L艾塞那肽。各组细胞在37℃、体积分数5%CO2条件下培养7 d。细胞增殖活性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碘化丙啶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细胞增殖活性与正常糖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恒定性高糖组及间歇性高糖组[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026,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49.12%±3.72%)和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49.73%±4.04%)的G0/G1细胞周期分布与正常糖组(48.75%±3.1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恒定性高糖组(56.54%±3.50%)及间歇性高糖组(65.54%±3.63%)(F=20.054,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41±0.02)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43±0.07)cyclin D1表达水平与正常糖组(0.46±0.03)无差异,但明显高于恒定性高糖组(0.31±0.02)及间歇性高糖组(0.18±0.03)(F=29.284,P=0.000)。恒定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21±0.05)及间歇性高糖+艾塞那肽组(0.22±0.03)p21表达水平与正常糖组(0.19±0.05)无差异,但明显低于恒定性高糖组(0.40±0.03)及间歇性高糖组(0.51±0.04)(F=40.296,P=0.000)。结论艾塞那肽使在间歇性或恒定性高糖条件下,INS-1细胞周期进程正性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升高,并减少细胞周期抑制性的蛋白p21的表达水平,这一变化可能有利于减轻间歇性及恒定性高糖对INS-1细胞周期的阻滞效应,从而促进了细胞周期进程,增强了INS-1细胞的增殖活性。
关键词
艾塞那肽
细胞周期
间歇性高糖
CYCLIN
D1
p21
Keywords
Exenatide
cell cycle
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cyclin D1
p21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肠道L细胞凋亡及增殖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静
李江涛
姜新魁
陈宏
李双喜
张振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内分泌科
深圳市
南山
区妇幼保健
医院
功能
科
南方医
科
大学
附属
珠江
医院
内分泌
科
南方医
科
大学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412-416,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Druker实验室惠赠。将GLUTag细胞株分5组:空白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AGEs 100μg/m L组,AGEs 200μg/m L组,AGEs 300μg/m L组。培养方法:空白对照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低糖DMEM中;BSA对照组,将GLUTag细胞株细胞培养于加入BSA的低糖DMEM中;AGEs 1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1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AGEs 2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2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AGEs 300μg/m L组,将GLUTag细胞株培养于终质量浓度300μg/m L AGEs的低糖DMEM中;每组细胞均培养24 h。将培养在终质量浓度200μg/m L AGEs中GLUTag细胞株分别培养0、12、24、48 h(即4组)。各组细胞干预结束后采用双染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各组细胞经药物干预24 h后,AGEs 100μg/m L组、AGEs 200μg/m L组、AGEs 300μg/m L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且AGEs 300μg/m L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最高(P=0.000)。AGEs 200μg/m L作用12、24、48 h后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作用0 h),且作用48 h凋亡率最高(P=0.000)。100、200、300μg/m L AGEs作用GLUTag细胞24 h后,细胞活性光密度(OD)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且AGEs 300μg/m L组OD值最低(P<0.05)。AGEs 200μg/m L作用12、24、48 h后细胞OD值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作用0 h),其中48 h组OD值最低(P<0.05)。结论 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的凋亡及增殖活性均产生影响,其细胞凋亡率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着AGEs的浓度增高而增多,且在相同剂量下随着AGEs的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AGEs可诱导肠道L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从而损伤肠道L细胞。
关键词
肠道L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Keywords
intestinal L cells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
cell apoptosis
cell proliferation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及瓣叶形态功能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姜新魁
陈晓峰
李静
李江涛
机构
深圳市
南山
区妇幼保健
医院
超声影像
科
新疆医
科
大学
附属
中医
医院
心脏超声诊断
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61-264,共4页
文摘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和二尖瓣立体结构定量(MVQ)分析软件,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功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对IMR机制有意义的参数。方法 25例IMR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41.7岁。20例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38.6岁。行RT-3D-TEE技术对2组患者进行检查,应用MVQ分析软件测量并分析2组二尖瓣瓣环及瓣叶几何形态学参数变化特点。结果 IMR组反流容积(46±11)m L,有限反流口面积(0.31±0.12)cm2,说明IMR组存在中度反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R组反映二尖瓣瓣环解剖结构参数如瓣环前外侧交界到后内侧交界的距离(DAIPm)、前叶瓣环中点到后叶瓣环中点的距离(DAP)、瓣环三维周长(C3DE)、绕环最小表面面积(A3Dmin)、环的椭圆度(E2D)及二尖瓣帆状区容积(Vtent)均有所增加(P﹤0.05);瓣环最高点所在平面与最低点所在平面的高(H)、环高度与联合直径的比率(H/DAIPm)、前后瓣叶对合的参数投影平面中的结合长度(L2DAIPm)及前后叶关闭时对合线的长度(LC3DLf)均有所减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R组前小叶角度(θant)、后小叶角度(θpost)及小叶非平面角度(θnpa)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通过RT-3D-TEE能够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局部二尖瓣瓣环功能或形态异常的量化指标,为临床医生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三维
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
二尖瓣反流
缺血性
瓣叶功能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echocardiography,transesophageal
mitral regurgitation,ischemic
mitral leaflets function
分类号
R542.5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艾塞那肽对间歇性高糖下INS-1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影响
李静
姜新魁
张振
陈立波
邓善文
李江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肠道L细胞凋亡及增殖活性的影响
李静
李江涛
姜新魁
陈宏
李双喜
张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及瓣叶形态功能变化的研究
姜新魁
陈晓峰
李静
李江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