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48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永源 钟前硕 李朝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48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急诊或限期手术治疗。结果 48例患者中46例做切除吻合,发生吻合口瘘2例(4.3%),急诊手术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4.2%),限期手术组围手术期死...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48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急诊或限期手术治疗。结果 48例患者中46例做切除吻合,发生吻合口瘘2例(4.3%),急诊手术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4.2%),限期手术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1%)。结论对老年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处理需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肠梗阻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结直肠癌FOLFOX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房敏 张红弟 +4 位作者 蔡宏宇 张景嫦 苏玉梅 苏晓霞 李甜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FOLFOX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提出目前结直肠癌FOLFOX化...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FOLFOX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提出目前结直肠癌FOLFOX化疗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实证,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按照路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口腔炎、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循证护理指导下的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结直肠癌FOLFOX化疗,对确保化疗方案的实施,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FOLFOX化疗 循证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5-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琳 徐飞鹏 +5 位作者 黄解元 许庆文 刘春安 黄哲 周才进 王玮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1在手术治疗前2 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48例单纯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组)和36例绞窄性肠梗阻(绞...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1在手术治疗前2 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48例单纯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组)和36例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对照50例健康成年(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2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15例未发生肠坏死者与48例(单纯性肠梗阻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经手术证实的21例肠坏死者与15例未发生肠坏死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单纯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升高(P>0.05)。绞窄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性肠梗阻组明显升高(P<0.001)。2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无肠坏死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分别为P<0.05,P<0.001,P<0.001)。3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已有肠坏死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无肠坏死者(分别为P<0.005,P<0.001,P<0.05)。4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三个血清学指标之间相互呈正相关(分别为:r=0.8211,r=0.8546,r=0.6497;均P<0.001)。结论肠梗阻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值不仅可以对肠绞窄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还可以用来判断肠绞窄损伤的程度,而三者的综合测定则对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绞窄性肠梗阻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房敏 梁晓燕 +3 位作者 张红弟 贾海英 魏胜男 蔡宏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将95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6个化疗周期中神经毒性反应程度显...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将95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6个化疗周期中神经毒性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临床路径管理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对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确保化疗方案的实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反应 临床护理路径 整体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谢有志 林宗伟 蓝光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7期552-553,共2页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行传统开腹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清除淋巴结数目...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行传统开腹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清除淋巴结数目、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18.54±36.35)min,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116.94±39.56)m L、下床活动时间(73.25±14.86)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83.24±13.56)h、住院时间(10.45±1.85)d,均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2.63%,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平均清除淋巴结(14.85±3.95)枚,无明显减少(P>0.05)。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根治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腹腔镜检查 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因素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梁霞 方文 吴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5-777,共3页
目的调查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格特征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评定量表(EP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了96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观察组),并与同期正常健康人98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 目的调查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格特征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评定量表(EP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了96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观察组),并与同期正常健康人98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格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PQ中神经质(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SRS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良的个性特征以及缺乏对社会支持的认识和利用是影响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社会因素 直肠癌 MILES术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分离对大鼠发育过程中自发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龙 秦丽娜 +1 位作者 秦马丽 赵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2期231-232,共2页
目的研究母婴分离对子代大鼠发育过程中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在22日龄、60日龄及90日龄进行开场试验,观察其自发活动。结果 22日龄母婴分离组大鼠自发活动总路程和周边路程较对照组显著... 目的研究母婴分离对子代大鼠发育过程中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在22日龄、60日龄及90日龄进行开场试验,观察其自发活动。结果 22日龄母婴分离组大鼠自发活动总路程和周边路程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60日龄母婴分离组大鼠自发活动中央路程明显减少(P<0.05);90日龄母婴分离组大鼠自发活动总路程、周边路程、中央时间和周边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命早期应激(母婴分离)导致大鼠行为学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动物表现为焦虑和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分离 开场实验 生命早期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徐飞鹏 许庆文 +5 位作者 鲁珏 林琳 黄哲 周才进 王妃凤 朱文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90例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6个月后,由肿瘤科专家团队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评定,比较不同因素组患者康复效果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家...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90例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6个月后,由肿瘤科专家团队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评定,比较不同因素组患者康复效果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家庭月收入<2000元、T4b分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康复状况评分(6.09±1.66)、(6.45±1.86)、(5.98±1.48)、(6.03±1.75)、(6.12±1.83)分高于家庭收入≥2000元、(T2、T3、T4a期)、肿瘤直径<5 cm、无淋巴结转移、无抑郁症状患者的(5.31±1.10)、(5.34±1.05)、(5.27±1.13)、(5.28±1.02)、(5.39±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组康复效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月收入<2000元、T4b分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较其他患者的康复效果差,针对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鼓励家庭和社会给予充分的支持,争取相关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当予以心理护理调节负面情绪,加强辅助治疗与康复护理,提高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中上部癌 进展期 腹腔镜 康复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