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2 位作者 王梅 吴建玲 莫湛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5-273,共9页
将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并按医嘱服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脑波同步治疗。采用SCL-90量表和SF-36问卷,在干预前、后3天内分别... 将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或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并按医嘱服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脑波同步治疗。采用SCL-90量表和SF-36问卷,在干预前、后3天内分别对两组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常规、肾功能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70例患者(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完成了实验。结果发现,经过心理干预,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生活质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以及透析前血清钙(Ca2+)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前血清尿素氮(BUN)、磷(PO34-)、钾(K+)水平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与干体重的比值(IWG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透析前的血清肌酐(Sc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干预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脑波同步化 脑-肠轴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疗效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1 位作者 梁燕萍 莫湛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8-542,553,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合并失眠的MHD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合并失眠的MHD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和干预2、4、6、8、10、12周(干预结束)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共98例患者(干预组51例,对照组47例)完成试验。干预后,干预组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附加因子分,和PSQI量表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如,SCL-90总分(1.94±0.50)vs.(2.29±0.31);PSQI量表总分(12.63±2.27)vs.(16.40±2.16);均P<0.01]。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行为治疗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刺激控制疗法 失眠 睡眠质量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芬 李美萍 翟丽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协同护理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协同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协同护理进行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 目的:探讨应用协同护理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协同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协同护理进行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透析效果、回归社会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坚 黄志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77-2678,共2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病原因。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血透组(22例)及腹透组(18例)。血透组每周3次血液透析,每次4h。腹透组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每天4次,每次2L。8周后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磷(P3-)、甲状旁腺...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病原因。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血透组(22例)及腹透组(18例)。血透组每周3次血液透析,每次4h。腹透组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每天4次,每次2L。8周后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磷(P3-)、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腹透组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好转,腹透组P3-较血透组明显下降(P<0.05),血透组BUN、SCr较腹透组下降明显(P<0.05),腹透组β2-MG和PTH较血透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原因是多因素的,主要的致敏因子存在于大中分子物质中,P3-与皮肤水分的保持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症 尿毒症 皮肤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