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熟地黄对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龙宣 赵斌 +2 位作者 许志恩 茹立强 唐荣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熟地黄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建立去势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Westernblot及激酶活性测定法检... 目的探讨熟地黄对卵巢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建立去势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Westernblot及激酶活性测定法检测海马内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于卵巢切除4周后以熟地黄84、g/(kg.d)对去势大鼠连续灌胃6周进行治疗,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经行为学检测发现卵巢去势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退;血清E2水平显著下降;海马内Caspase-3含量和活性明显增高,细胞核DNA降解;使用熟地黄灌胃治疗后并不能明显改善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但能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降低海马内Caspase-3的含量和活性,抑制细胞核DNA降解。结论卵巢切除可导致雌性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熟地黄对雌激素缺乏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并不是通过改变雌激素的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 卵巢去势 细胞凋亡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龙宣 茹立强 +2 位作者 殷光甫 林传友 吴红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样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凝聚态 β 淀粉样肽 1~ 4 0片段 (Aβ1 4 0 )注入大鼠海马内建立AD样病变的动物模型 ;用乙酰胆碱酯酶 (AChE)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内胆... 目的 探讨丹参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样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凝聚态 β 淀粉样肽 1~ 4 0片段 (Aβ1 4 0 )注入大鼠海马内建立AD样病变的动物模型 ;用乙酰胆碱酯酶 (AChE)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内胆碱能纤维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海马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结果 造模型 14d后 ,海马内AChE阳性纤维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海马内iNOS的表达上调 ,而nNOS的表达降低。此外 ,各亚区内AChE阳性纤维面积百分比与iNOS细胞数存负性相关。而经丹参酮灌胃处理后 ,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丹参酮能明显地保护AD样大鼠脑内胆碱能系统 ,并能调节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疗法 淀粉样Β蛋白 胆碱能纤维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海马内IL-1β、IL-6 mRNA以及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英堂 李龙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tanshinone,Tan)抑制β-淀粉样肽对神经元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大鼠双侧海马齿状回背侧细胞带微量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肽1-40片段(amyloid β-peptide_(1-40),Aβ_(1-40))20μg以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目的】探讨丹参酮(tanshinone,Tan)抑制β-淀粉样肽对神经元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大鼠双侧海马齿状回背侧细胞带微量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肽1-40片段(amyloid β-peptide_(1-40),Aβ_(1-40))20μg以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海马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 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海马内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采用丹参酮(Tan,50mg/kg)对 Aβ_(1-40)处理的大鼠连续灌胃14d,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海马内注射 Aβ_(1-40)14d 后,经行为学检测大鼠出现记忆障碍时,海马内 IL-1β和 IL-6mRNA 以及 iNOS 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iNOS 表达与 IL-1β和 IL-6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P<0.05)。以 Tan 50mg/kg 连续灌胃14d 后,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和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Tan 能有效地抑制 AD 样大鼠海马内 IL-1β、IL-6与 iNOS 表达,这可能为其抑制 AB 神经毒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Β-淀粉样肽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基因表达 一氧化氮合酶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侧舞蹈症26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英堂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半侧舞蹈症的影像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半侧舞蹈症病人做头颅CT或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例有影像学异常改变,其中头颅CT检查16例,10例异常(62.5%),头颅MRI检查14例,13例异... 【目的】探讨半侧舞蹈症的影像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半侧舞蹈症病人做头颅CT或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3例有影像学异常改变,其中头颅CT检查16例,10例异常(62.5%),头颅MRI检查14例,13例异常(92.9%);异常改变中基底节病变17例(占74%),其他病变部位有脑叶、脑干、小脑等:影像改变脑梗死18例(78.3%),其他病变有出血、炎症、脱髓鞘病变、脑肿瘤。本组舞蹈症用氟哌啶醇和安定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半侧舞蹈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而以脑血管病常见;脑部不同部位,不同病变均可导致半侧舞蹈症,而以基底节梗死病变为主。MRI检查明显优于CT。氟哌啶醇对症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舞蹈症 影像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小鼠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缺陷与Fn-α5β1/αVβ3上调不足的关联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恒 黄绮娟 +1 位作者 王富鑫 李龙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老龄小鼠脑缺血后脑内血管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其受体整合素α5β1和αVβ3的表达方式及其与血管新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月龄(青年)、18月龄(老龄)雄性C57BL/6小鼠为观察对象。以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目的探讨老龄小鼠脑缺血后脑内血管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其受体整合素α5β1和αVβ3的表达方式及其与血管新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月龄(青年)、18月龄(老龄)雄性C57BL/6小鼠为观察对象。以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各年龄段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脑缺血组,于模型成功后7 d,14d行免疫荧光染色(各组n=5)。以CD31和Ki67的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内皮细胞增殖,以每个视野中CD31阳性血管数代表血管密度。用CD31/Fn,CD31/ɑ5和CD31/β3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确定Fn,α5β1和αVβ3在血管上的表达。结果缺血第7 d时老龄鼠半暗带区CD31/Ki67双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青年鼠(4.7±0.8/field,P<0.05);缺血7 d和14 d时老龄鼠半暗带区血管密度均比青年鼠显著降低(38.3±3.9/field,45±4.4/field,均P<0.01)。同时,青年和老龄鼠脑缺血7 d后半暗带区血管上Fn,α5和β3整合素的表达较之于对照组均呈不同程度平行上调,而14 d时则趋于下降。而较之于青年鼠,老龄鼠缺血7 d后半暗带区Fn/α5/β3阳性血管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龄小鼠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缺陷可能与血管上Fn及其受体α5β1、αVβ3表达上调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血管新生 整合素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