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化酶-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平 陈念平 +2 位作者 黄冰 何惠娟 杨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860-863,共4页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11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11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mRNA在72.3%(34/47)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0.619±0.033),癌旁组织表达也增高(0.175±0.084),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COX-2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70.2%(33/47)的胃癌组织COX-2蛋白呈阳性表达,58.3%(27/47)癌旁组织COX-2蛋白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正常胃粘膜组织未见COX-2蛋白表达。胃癌的COX-2过度表达与其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结论:COX-2mRNA和蛋白表达在人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并与胃癌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OX-2的过度表达在人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氧化酶-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酶对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家明 李明意 +3 位作者 杨展 吴柱国 李震 张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脱氧核酶对端粒酶RNA组分的切割作用及对鼻咽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端粒酶RNA组分(hTR)的核苷酸序列,合成“10~23”型脱氧核酶及其类似物,提取总RNA在体外切割hTRmRNA;转染鼻咽癌细胞后,用RTPCR扩增hTR基因片段,用P... 目的探讨脱氧核酶对端粒酶RNA组分的切割作用及对鼻咽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端粒酶RNA组分(hTR)的核苷酸序列,合成“10~23”型脱氧核酶及其类似物,提取总RNA在体外切割hTRmRNA;转染鼻咽癌细胞后,用RTPCR扩增hTR基因片段,用PCR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未经修饰的脱氧核酶DzT和在DzT的3′末端添加倒位连接T碱基的脱氧核酶DzTi在体外能够有效地切割hTRmRNA;在转染鼻咽癌细胞后,DzTi比DzT对hTRmRNA表现出更强的切割作用,DzTi能够显著地降低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P<0.01);但DzTi和DzT转染对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均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DzT和DzTi的催化中心的一个碱基被替换后形成的脱氧寡核苷酸DzT’和DzTi’在胞外和胞内均不表现对hTRmRNA的切割作用。结论人工合成的脱氧核酶能够高效特异地切割端粒酶RNA组分,并降低鼻咽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催化性核酸,脱氧核酶在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中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性DNA 端粒酶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酶对端粒酶RNA的切割和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家明 李明意 +2 位作者 杨展 李震 张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脱氧核酶对端粒酶RNA组分(hTR)的切割作用及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hT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10~23'型脱氧核酶及其类似物,提取总RNA在体外切割hTR RNA;转染乳腺细胞后,用RT-PCR扩... 目的探讨脱氧核酶对端粒酶RNA组分(hTR)的切割作用及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hT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10~23'型脱氧核酶及其类似物,提取总RNA在体外切割hTR RNA;转染乳腺细胞后,用RT-PCR扩增hTR基因片段,用PCR-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用RT-PCR和荧光免疫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未经修饰的脱氧核酶DzT和在DzT的3′末段添加倒位连接T碱基的脱氧核酶DzTi在体外能够有效地切割hTRRNA;在转染乳腺癌细胞后,DzTi比DzT对hTRRNA表现出更强的切割作用,DzTi能够显著地降低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P<0.05),但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基因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DzT和DzTi的催化中心的一个碱基被替换后形成的脱氧寡核苷酸DzT′和DzTi′在胞外和胞内均不表现对hTR RNA的切割作用.结论人工合成的脱氧核酶确实能够高效特异地切割端粒酶hTR RNA,并降低乳腺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催化性核酸,脱氧核酶在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中可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性DNA 端粒酶 乳腺肿瘤 bcl-2 B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恶性肿瘤住院病人营养状态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罗智鹏 石华伟 +2 位作者 薛瑶纯 刘春安 姜海平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64,169,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常见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状态,探讨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年龄、各项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新入院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相应的人体测量(体重指数、上臂中点周径、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肉周径)、蛋白质代... 目的:调查和分析常见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状态,探讨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年龄、各项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新入院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相应的人体测量(体重指数、上臂中点周径、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肉周径)、蛋白质代谢指标检测和卡氏评分,应用PG-SGA进行营养状态评估。结果:在220例病人中,入院时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7.3%,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80.5%,高于非消化道肿瘤病人的58.7%(P<0.05)。31.8%的恶性肿瘤病人在入院时急需进行营养干预。PG-SGA评分越高,卡氏评分越低,病人活动能力越差。PG-SGA评分与各项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指标成负相关。结论:住院的消化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PG-SGA评分与卡氏评分、各项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指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主观全面评定法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