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护理人力资源的网上调配
被引量:
11
1
作者
朱美玉
陶敏
赖敏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2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
计算机排班
护理
医院管理
网上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瑛
何桂兰
+1 位作者
邹艳辉
胡云英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5期84-86,共3页
目的从工作职业环境等外部特征和个体因素及应对方式、控制源等社会认知来考查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为建立系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表、改良工作效能量表及自编工作环境与改善调查问卷等,对212名社区护...
目的从工作职业环境等外部特征和个体因素及应对方式、控制源等社会认知来考查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为建立系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表、改良工作效能量表及自编工作环境与改善调查问卷等,对212名社区护士进行测试。结果社区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1.3%,总体职业倦怠程度为轻中度;70%社区护士属于积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与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心理控制源得分偏外控性,相关分析显示心理控制源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分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对方式、控制源对职业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提高社区护士成就感与抵抗倦怠心理的意识和能力,构建良好支持系统及组织保障,以使其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士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控制源
工作环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期卧床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的评估方法及护理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颜凤芝
黄艳芳
吴玉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营养护理的最佳评估方法及护理时机。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采取进行营养支持,以卡文为主进行全胃肠外营养(TPN),使用一种新的营养评定工具—...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营养护理的最佳评估方法及护理时机。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采取进行营养支持,以卡文为主进行全胃肠外营养(TPN),使用一种新的营养评定工具——“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观察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等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对照组150例没有进行肠外营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第1、2周营养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实验组能有效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掌握营养护理时机,增强患者的营养供给,又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护理的主动性,而且对患者后期功能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肠外营养
护理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27
4
作者
李文红
莫蓓蓉
+1 位作者
杨华露
贾秀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5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和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4年2-3月(实施前)与2014年9-10月(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和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4年2-3月(实施前)与2014年9-10月(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及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高低进行比较。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从36%升至79%;同时,洗手率分别在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无菌操作前及脱手套后这4个层面上均明显高于QCC实施前。并且,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持续改进后也有很大改善。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
7
5
作者
周晨慧
廖少玲
+1 位作者
刘琼玲
庞小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8期152-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182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名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3%;孕期抑郁知识缺乏的产妇较孕期抑郁知识丰富产妇的...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182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名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3%;孕期抑郁知识缺乏的产妇较孕期抑郁知识丰富产妇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0.05);睡眠状况差的产妇较睡眠好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0.05);剖宫产的产妇较顺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0.05);不同学历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抑郁知识了解缺乏、睡眠状况差、剖宫产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
4
6
作者
黄五星
曹桂香
王河清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25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A组(80例)、B组(92例)、C组(78例)。A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采用氧化亚氮(50%氧化亚氮与50%氧气混合气体)吸入,C组进行利多卡因宫颈局麻。观察3组人...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25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A组(80例)、B组(92例)、C组(78例)。A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采用氧化亚氮(50%氧化亚氮与50%氧气混合气体)吸入,C组进行利多卡因宫颈局麻。观察3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宫颈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A组镇痛有效率为100.0%,宫颈松弛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B、C组(P<0.05、P<0.01),且无RAAS发生,但术中易发生一过性血压、心率降低。3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3种镇痛方法均安全有效,其中异丙酚能达到完全镇痛效果,使人工流产更具有人性化,利于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异丙酚
氧化亚氮
利多卡因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要素膳管滴法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探讨
被引量:
2
7
作者
赖敏贞
陈冬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15-816,共2页
目的探讨要素膳管滴法的临床应用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 5 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5例采用管滴法 ,对照组 2 5例采用传统的推注法 ,比较两种方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目的探讨要素膳管滴法的临床应用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 5 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5例采用管滴法 ,对照组 2 5例采用传统的推注法 ,比较两种方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误吸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胃肠内要素膳管滴法用于危重病人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膳
管滴法
危重病人
营养支持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
1
8
作者
郑鸿
何冰
+2 位作者
谭宏昌
钟环
陈继铭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18-19,共2页
目的比较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35例,解剖接骨板治疗30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二组疗效。结果锁定接骨板治疗35例中,优14例,良13例,中6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7.1%...
目的比较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35例,解剖接骨板治疗30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二组疗效。结果锁定接骨板治疗35例中,优14例,良13例,中6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7.1%;解剖接骨板治疗30例中,优11例,良9例,中6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66.7%。两种方法的二部分骨折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四部分骨折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接骨板
解剖接骨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47例早期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护
被引量:
2
9
作者
何晓珍
黄文明
吴志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7期32-33,共2页
回顾性总结 84 7例早期梅毒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发病年龄集中在 2 1~ 4 0岁 ,职业构成以工人、个体或营销人员、农民和无业人员为多 ,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 ,二期梅毒发生率高于一期梅毒 ,13.7%病例同时...
回顾性总结 84 7例早期梅毒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发病年龄集中在 2 1~ 4 0岁 ,职业构成以工人、个体或营销人员、农民和无业人员为多 ,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 ,二期梅毒发生率高于一期梅毒 ,13.7%病例同时伴发其他性病。 98.2 %病人采用青霉素治疗 ,随访率为 84 .1%。提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规范护理、定期随访和有效预防可遏制梅毒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护士长手册的改进
被引量:
1
10
作者
仇蓉
单明英
+1 位作者
贺艳
赖建谊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护士长手册
护理管理
工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护理人力资源的网上调配
被引量:
11
1
作者
朱美玉
陶敏
赖敏贞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2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
计算机排班
护理
医院管理
网上调配
分类号
R197.324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瑛
何桂兰
邹艳辉
胡云英
机构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南山
医院
社康部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南山
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南山
医院
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5期84-86,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03271)
文摘
目的从工作职业环境等外部特征和个体因素及应对方式、控制源等社会认知来考查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为建立系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表、改良工作效能量表及自编工作环境与改善调查问卷等,对212名社区护士进行测试。结果社区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1.3%,总体职业倦怠程度为轻中度;70%社区护士属于积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与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心理控制源得分偏外控性,相关分析显示心理控制源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分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对方式、控制源对职业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提高社区护士成就感与抵抗倦怠心理的意识和能力,构建良好支持系统及组织保障,以使其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关键词
社区护士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控制源
工作环境
影响因素
分类号
R473.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卧床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的评估方法及护理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颜凤芝
黄艳芳
吴玉娥
机构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厚街
医院
康复科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厚街
医院
护理部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厚街
医院
神经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基金
广东省东莞市科技局科技立项(2010105150082)
文摘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营养护理的最佳评估方法及护理时机。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采取进行营养支持,以卡文为主进行全胃肠外营养(TPN),使用一种新的营养评定工具——“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观察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等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对照组150例没有进行肠外营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第1、2周营养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实验组能有效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掌握营养护理时机,增强患者的营养供给,又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护理的主动性,而且对患者后期功能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肠外营养
护理时机
Keywords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care
Nursing opportunity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27
4
作者
李文红
莫蓓蓉
杨华露
贾秀萍
机构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南山
医院
护理部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5期1368-137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和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4年2-3月(实施前)与2014年9-10月(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及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高低进行比较。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从36%升至79%;同时,洗手率分别在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无菌操作前及脱手套后这4个层面上均明显高于QCC实施前。并且,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持续改进后也有很大改善。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品管圈
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护理管理
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cycle
Medical staff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Nursing management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
7
5
作者
周晨慧
廖少玲
刘琼玲
庞小艳
机构
广东医学院
护理
学院
妇儿
护理
学教研室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8期152-153,155,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07B031502002)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09C3106015)
广东省护理学会资助课题(项目编号:B2009014)
文摘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182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名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3%;孕期抑郁知识缺乏的产妇较孕期抑郁知识丰富产妇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0.05);睡眠状况差的产妇较睡眠好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0.05);剖宫产的产妇较顺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高(P<0.05);不同学历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抑郁知识了解缺乏、睡眠状况差、剖宫产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增大。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产妇
Keywords
Postpartum depression
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
Puerperas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
4
6
作者
黄五星
曹桂香
王河清
机构
广东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6期23-2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25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A组(80例)、B组(92例)、C组(78例)。A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采用氧化亚氮(50%氧化亚氮与50%氧气混合气体)吸入,C组进行利多卡因宫颈局麻。观察3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宫颈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A组镇痛有效率为100.0%,宫颈松弛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B、C组(P<0.05、P<0.01),且无RAAS发生,但术中易发生一过性血压、心率降低。3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3种镇痛方法均安全有效,其中异丙酚能达到完全镇痛效果,使人工流产更具有人性化,利于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异丙酚
氧化亚氮
利多卡因
镇痛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要素膳管滴法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探讨
被引量:
2
7
作者
赖敏贞
陈冬梅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15-81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要素膳管滴法的临床应用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 5 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5例采用管滴法 ,对照组 2 5例采用传统的推注法 ,比较两种方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误吸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胃肠内要素膳管滴法用于危重病人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要素膳
管滴法
危重病人
营养支持疗法
Keywords
Element diet Ductus instilling Severe patie@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
1
8
作者
郑鸿
何冰
谭宏昌
钟环
陈继铭
机构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医院
骨外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18-19,共2页
文摘
目的比较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35例,解剖接骨板治疗30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二组疗效。结果锁定接骨板治疗35例中,优14例,良13例,中6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7.1%;解剖接骨板治疗30例中,优11例,良9例,中6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66.7%。两种方法的二部分骨折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四部分骨折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接骨板
解剖接骨板
内固定
Keywords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Proximal humerus plate
Anatomical form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47例早期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护
被引量:
2
9
作者
何晓珍
黄文明
吴志华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医院
皮肤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7期32-33,共2页
文摘
回顾性总结 84 7例早期梅毒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发病年龄集中在 2 1~ 4 0岁 ,职业构成以工人、个体或营销人员、农民和无业人员为多 ,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 ,二期梅毒发生率高于一期梅毒 ,13.7%病例同时伴发其他性病。 98.2 %病人采用青霉素治疗 ,随访率为 84 .1%。提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规范护理、定期随访和有效预防可遏制梅毒流行。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
预防
护理
分类号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473.7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护士长手册的改进
被引量:
1
10
作者
仇蓉
单明英
贺艳
赖建谊
机构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南山
医院
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护士长手册
护理管理
工作计划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护理人力资源的网上调配
朱美玉
陶敏
赖敏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陈瑛
何桂兰
邹艳辉
胡云英
《护理学杂志》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期卧床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的评估方法及护理时机的研究
颜凤芝
黄艳芳
吴玉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
李文红
莫蓓蓉
杨华露
贾秀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周晨慧
廖少玲
刘琼玲
庞小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比较
黄五星
曹桂香
王河清
《护理学杂志》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要素膳管滴法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探讨
赖敏贞
陈冬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
郑鸿
何冰
谭宏昌
钟环
陈继铭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847例早期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护
何晓珍
黄文明
吴志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护士长手册的改进
仇蓉
单明英
贺艳
赖建谊
《护理学杂志》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