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慢乙肝与脂肪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差异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纯柳 陈文娜 +1 位作者 彭碧文 陈肖平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7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青年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与脂肪肝炎(脂肪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44例青年慢乙肝患者和4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乙肝和脂肪肝患者面对分值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慢乙... 目的比较青年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与脂肪肝炎(脂肪肝)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44例青年慢乙肝患者和4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乙肝和脂肪肝患者面对分值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慢乙肝患者回避分值显著高于常模和脂肪肝患者(均P<0.01);脂肪肝患者屈服分值显著低于常模(P<0.05);男性肝炎患者面对和屈服分值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职工/工人、其他职业肝炎患者面对分值均较常模高(均P<0.05);高中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干部/大学生、职工/工人、其他职业的肝炎患者回避分值均较常模高(均P<0.05);农民、职工/工人肝炎患者屈服分值较常模低(均P<0.05)。结论青年慢乙肝与脂肪肝患者因病种、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医学应对方式,应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医学应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脂肪肝 应对方式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小膜壳绦虫人体感染1例
2
作者 王唯唯 黄静 戴世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缩小膜壳绦虫 人体感染 涤虫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104周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莫凡 龙尧 冯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比较初治与序贯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HBeAg阳性的CHB患者90例分2组,替比夫定初治组和替比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初始疗效不佳的序贯组各45例,疗程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比较初治与序贯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HBeAg阳性的CHB患者90例分2组,替比夫定初治组和替比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初始疗效不佳的序贯组各45例,疗程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及耐药变化。结果替比夫定疗效好,肝功能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1.1%、80.0%、57.8%和30.0%。初治组的HBV DNA转阴率高于序贯组(P<0.05),但有早期应答的患者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早期应答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均显著好于无早期应答患者,而且发生病毒学突破也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 1~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疗效肯定,初治疗效好于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患者,但后者有早期应答反应时其治疗10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与初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早期抗病毒应答反应,及时进行优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病毒学突破 序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明妃 李如成 +1 位作者 陈长虹 高孝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8-719,722,共3页
目的观察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加入10%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 目的观察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加入10%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疗程。结果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明显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P<0.05或0.01),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药物治疗 肝性脑病/药物治疗 鸟氨酸-天门冬氨酸 血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碧英 陈文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63-1063,共1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时血浆置换PE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因素对其影响。方法:选择重型病毒性肝炎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内科...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时血浆置换PE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因素对其影响。方法:选择重型病毒性肝炎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内科综合治疗相同,对照组只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严密观察所有病例的护理隋况。结果:治疗组生存率(72.0%)与对照组生存率(43.5%)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和做好观察护理,可明显缩短病程,延长生命,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观察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龙列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65-1466,共2页
目的:观察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与疗效确切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泰特)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我院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再给予注射型凯西... 目的:观察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与疗效确切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泰特)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我院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再给予注射型凯西莱治疗1个月,对照组则给予注射型泰特治疗1个月,治疗前和结束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肝功能、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除白蛋白和球蛋白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和78.13%,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西莱针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凯西莱治疗 疗效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 2003年5月 肝炎病毒标志物 2004年 凯西莱针剂 治疗组 对照组 肝功能 统计学 临床疗效 住院患者 基础治疗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治疗前后 临床症状 总有效率 安全可靠 注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对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龙尧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7期444-446,共3页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失代偿期 抗病毒药 拉米夫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8血清水平与意义
8
作者 何姗 冯冰 罗清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03-1504,共2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它们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活动期及缓解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无症状携带者、1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18的水平。结果:慢性乙...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它们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活动期及缓解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无症状携带者、1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18的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IL-1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与缓解期患者、无症状携带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缓解期患者、无症状携带者、正常对照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18水平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498,P=0.026)。结论:IL-18参与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致病过程,与肝炎病情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观察
9
作者 莫凡 杨观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所致的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失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分两组 ,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口服 10 0mg ,每日 1次 ,疗程平均 2 5 .5个月 ,对照组不作任何抗...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所致的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失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分两组 ,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口服 10 0mg ,每日 1次 ,疗程平均 2 5 .5个月 ,对照组不作任何抗病毒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 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学及病毒学指标都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 ,治疗 12个月后血清总胆红素从 (5 1.7± 2 9.6 ) μmol/L降至 (2 5 .9± 6 .4 ) μmol/L (P <0 .0 1) ;血清白蛋白从 (2 7.9± 3.4 ) g/L增至 (36 .3±2 .9) g/L (P <0 .0 1) ;Child Pugh分级计分从 9.4± 1.6降至 6 .1± 0 .9(P <0 .0 1)。HBVDNA全部阴转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结论 :拉米夫定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所致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汉族早老症家系三例病例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福记 吴华裕 +10 位作者 韩焕钦 陈凤平 覃霞 吕宇 林有坤 舒艳 张伟峰 方玲 胡启平 袁志刚 舒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624-3627,共4页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中3例儿童早老症(HGPS)患者线粒体DNA D-环区(D-loop区)突变是否呈现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例HGPS患者及其父母、8例正常老人(正常老人组)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中3例儿童早老症(HGPS)患者线粒体DNA D-环区(D-loop区)突变是否呈现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例HGPS患者及其父母、8例正常老人(正常老人组)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结果正常老年人线粒体DNA D-loop区较Cambridge序列存在较多的突变位点,HGPS患者与正常老人组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单体型与其母亲一致;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发生新突变,也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存在差异。结论该家系3例HGPS患者在7岁前未发生线粒体DNA D-loop突变累积,且不同年龄患者均未见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推论线粒体DNA突变不是该家系HGPS患者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过早 早老症 DNA 线粒体 D-LOOP区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