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血浆降钙素原与CRP和IL-6临床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优 庞国象 +1 位作者 苏赞彩 唐兰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90-792,共3页
目的:比较新生儿败血症及败血症休克血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血中前降钙素原作为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可靠性及对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108例新生儿... 目的:比较新生儿败血症及败血症休克血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血中前降钙素原作为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可靠性及对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108例新生儿败血症(40例合并败血症休克)的血浆PCT水平,并比较同期CRP和IL-6水平。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浆P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败血症休克组尤为明显;败血症休克患儿发生率及死亡率随PCT值升高而升高;PCT与血清CRPI、L-6水平呈正相关;PCT的敏感性(87.5%)、特异性(82.4%)、阳性预测值(74.5%)和准确性(84.3%)最高。结论:新生儿败血症及败血症休克时PCT升高较早,且随病情的加重持续升高。PCT对新生儿败血症及败血症休克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可靠性及对预后评估优于CRP和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败血病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巧敏 黄钢 +2 位作者 章小雷 何秀玲 王丹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ADH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bbreviated symptom question-naire,ASQ)为筛查工具,以DSM-Ⅳ(Diagnostic an...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ADH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bbreviated symptom question-naire,ASQ)为筛查工具,以DSM-Ⅳ(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VersionⅣ)为诊断标准,从1257名小学一至四年级(7~14岁)学生中筛选出ADHD儿童,然后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Test,SPM)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最终选取30例ADHD儿童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实验组儿童进行为期12周的沙盘游戏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干预。采用ADHD父母评定量表第4版(ADHD-IV Rating Scale-Parent Version,ADHDRS-IV-Parent)、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儿童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疗效对照。结果:①治疗后实验组儿童ADHDRS-IV-Parent总分(20.40±7.88)及注意力缺陷分(11.40±4.03)、多动/冲动分(9.00±4.46)均比治疗前得分[32.00(5.00),15.00(7.00),(14.07±3.97)]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得分[(32.27±2.55),(17.47±2.00),(14.80±1.90),均P<0.01];②治疗后实验组儿童在PSQ的多动指数[1.70(0.30)]、学习问题(2.00±0.44)及多动冲动(1.90±0.45)上得分均比治疗前得分[1.70(0.40),(1.90±0.51),(2.00±0.45)]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得分[(1.84±0.32),(2.02±0.41),(1.93±0.45),均P<0.05]。结论: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及其伴随的学习问题,可作为儿童ADHD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盘游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心理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谭建新 李岩松 +2 位作者 黄宇戈 吕文清 李昌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单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单剂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静脉注射治疗 ,2h后采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血清MDA、SOD水平 ,同时取心肌组织匀浆测组织MDA...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单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单剂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静脉注射治疗 ,2h后采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血清MDA、SOD水平 ,同时取心肌组织匀浆测组织MDA、SOD水平 ,并观察心肌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1)异丙肾上腺素致缺血心肌损伤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MDA升高、SOD下降 ,而CGRP治疗能逆转上述改变 (P <0 0 5 )。 (2 )CGRP治疗组心肌酶CK、LDH明显低于损伤组 (P <0 0 5 )。 (3)心肌光镜、电镜结果示CGRP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损伤组 (P <0 0 5 )。结论 :CGRP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抗膜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RP 氧自由基 心肌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型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红 刘仿 +1 位作者 伍昌林 杨小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22-725,共4页
T细胞亚型分化漂移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 T细胞亚型分化漂移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30例ITP患儿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克隆抗体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克隆抗体作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P(0.05),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患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此结果说明T细亚群分化异常在IT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细胞亚群 Th/Tc TH1/TH2 TC1/TC2 CR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IGF-1及IGFBP-3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日玲 陈新景 +1 位作者 蔡康荣 唐兰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为大于胎龄儿(LAG)、适于胎龄儿(AGA)、小于胎龄儿(SGA)三组,分别测定三组新生儿出生时身...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为大于胎龄儿(LAG)、适于胎龄儿(AGA)、小于胎龄儿(SGA)三组,分别测定三组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同时取脐血采用ELISA法测定IGF-1及IGFBP-3水平。结果(1)三组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②脐血IGF-1及IGFBP-3水平在SGA、AGA、LGA三组间比较,LGA组>AGA组>SGA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胎儿发育的重要指标出生体重、身长及胎盘重量与IGF-1及IGFBP-3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IGF-1及IGFBP-3与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大于胎龄儿 适于胎龄儿 小于胎龄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K787对K562细胞增殖及fak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邸晓华 陈日玲 +2 位作者 刘小利 田川 郭亚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97-600,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787对K56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fak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TK787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机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观察不同浓度PTK787在不同时间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 本研究旨在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787对K56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fak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TK787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机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观察不同浓度PTK787在不同时间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PTK787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RT-PCR技术检测各浓度PTK787对K562细胞fak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K787浓度增加与作用时间延长,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同一时间不同浓度组之间比较,或者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TK787作用48小时,以浓度320μmol/L对细胞抑制率最高,继续增加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抑制率增加均不明显。随着PTK787浓度增加,G1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S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TK787浓度由160μmol/L继续升高,对K562细胞周期的改变不明显。随着PTK787浓度增加,K562细胞的fak mRNA表达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K787浓度由160μmol/L继续升高,对K562细胞fak mRNA表达的影响亦不明显。结论:PTK787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阻止K562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降低fak mRNA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K562细胞 PTK787 细胞增殖 FAK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通道阻滞剂对缺氧右心室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谭建新 刘郴州 +3 位作者 王优 黄宇戈 黄秀兰 方希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大鼠慢性缺氧性右心室肥大中的作用以及L-型钙通道阻滞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置于氧浓度为(10±05)%的大型玻璃舱中每天24h缺氧持续共7d建立大鼠慢性缺氧模型。实验大鼠分为3组,每组各20只,即正常...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大鼠慢性缺氧性右心室肥大中的作用以及L-型钙通道阻滞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置于氧浓度为(10±05)%的大型玻璃舱中每天24h缺氧持续共7d建立大鼠慢性缺氧模型。实验大鼠分为3组,每组各20只,即正常组、缺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norvasc)处理组,缺氧组持续缺氧21d,norvasc处理组在缺氧的同时灌喂norvasc30mg·k-1·d-1。第21d每组取10只大鼠分离心脏称重,并测CaN活性水平,另10只取心脏测定心肌细胞[Ca2+]i。结果(1)缺氧组右室与左室加室间隔的重量比、右室重/体重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norvasc处理组(均P<001)。(2)缺氧组右心室心肌细胞[Ca2+]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norvasc处理组则明显低于缺氧组(P<001)。(3)缺氧组右心室心肌CaN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norvasc处理组则明显低于缺氧组(P<001)。结论CaN可能参与了大鼠慢性缺氧性右心室肥大,L-型钙通道阻滞剂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调控CaN活性而阻滞慢性缺氧右心室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神经素 缺氧 心脏扩大 氨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晓亮 袁长吉 +2 位作者 庄平 韩薇 赵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不同的人鳞癌细胞株增殖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并观察了EGCG对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CAL-27、SCC-25、KB细胞株,应用MTT法检测EGCG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敏感细胞株...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不同的人鳞癌细胞株增殖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并观察了EGCG对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CAL-27、SCC-25、KB细胞株,应用MTT法检测EGCG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敏感细胞株。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CG对CAL-27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Protein Pathway Array技术检测EGCG对CAL-27细胞株蛋白表达的影响。KB细胞接种裸鼠建立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EGCG组和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测量移植瘤体积及质量,计算裸鼠肿瘤抑制率。结果 EGCG对多种类型的人口腔鳞癌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不同的细胞系对EGCG的敏感性不同,EGCG对CAL-27的抑制作用最强。流式细胞术显示EGCG对CAL-27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是引起S期和G2/M期阻滞,G0/G1期细胞减少。应用Protein Pathway Array技术共分析了107种蛋白,应用EGCG处理CAL-27细胞后共有15种蛋白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 EGCG能够抑制多种类型人口腔鳞癌细胞株的增殖,敏感细胞株为CAL-27。EGCG主要影响CAL-27细胞的EGFR和Notch信号传导通路,并通过以上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导致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阻滞。动物实验表明EGCG能明显抑制人类口腔上皮癌移植瘤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信号传导通路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与相关bcl-2、bax基因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方希敏 陈铭珍 +1 位作者 陈日玲 叶中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70-574,共5页
为了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关凋亡基因的bcl-2、bax表达变化的机制,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小时,然后分别用MTT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H... 为了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关凋亡基因的bcl-2、bax表达变化的机制,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小时,然后分别用MTT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用DNA凝胶电泳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用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胞色素C浓度为0-150mg/L时,细胞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细胞色素C浓度在0-37.5mg/L时,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和明显DNA梯形条带,同时,在该浓度范围内bcl-2表达逐渐减少,而bax表达逐渐增加;当细胞色素C浓度大于37.5mg/L时,细胞凋亡率增加不明显,但细胞出现坏死。结论:细胞色素C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色素C对细胞周期的作用是将细胞阻滞于G1期,并且细胞凋亡率、bcl-2、bax基因的表达的变化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细胞色素C诱导HL-60凋亡可能与bax的激活和bcl-2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促凋亡作用及其对bcl-2、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铭珍 方希敏 +1 位作者 陈日玲 叶中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29-173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关凋亡基因bcl-2、bcl-xl表达变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h,然后用MTT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抑制率;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检测HL-60...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在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时细胞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关凋亡基因bcl-2、bcl-xl表达变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细胞色素C作用于HL-60细胞24h,然后用MTT检测细胞色素C对HL-60细胞抑制率;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检测HL-60细胞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对HL-60细胞凋亡的检测;用RT-PCR检测bcl-2、bcl-xl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细胞抑制率随着细胞色素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细胞色素C浓度在0-37·5mg/L作用HL-60细胞24h,随着细胞色素C浓度的增加,HL-60细胞发生的凋亡逐渐增加,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和明显的DNA梯度条带;同时,在该浓度范围内,bcl-2、bcl-xlmRNA表达逐渐减少;当细胞色素C浓度大于37·5mg/L时,细胞凋亡率并不增加,而是下降,但是坏死细胞明显增加。结论:一定浓度细胞色素C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并且细胞凋亡率、bcl-2、bcl-xl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细胞色素C诱导HL-60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bcl-2、bcl-xl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 BCL-2 基因 bcl-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NO、NOS、PRL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满华 陈群 +1 位作者 揭育丽 陈铭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2-74,共3页
采用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30例正常新生儿血浆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清催乳素(PRL)活性水平,以探讨NO、NOS及PRL在HIE中的发病机理、病情进展及预后中的作用。结果;HIE急性期NO、NOS、PRL... 采用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30例正常新生儿血浆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清催乳素(PRL)活性水平,以探讨NO、NOS及PRL在HIE中的发病机理、病情进展及预后中的作用。结果;HIE急性期NO、NOS、PRL水平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升高(P<0.05),中度和重度HIE的3项水平升高更显著(P均<0.01);HIE惊厥组急性期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非惊厥组(P<0.01),且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485,P<0.01)。提示:NO、NOS、PRL水平高低与HIE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病情、预后及惊厥是否发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催乳素 PRL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应用腺苷对大鼠低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建新 陈新民 +2 位作者 方兴 陶梦婕 黄秀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采用皮下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腺苷14d,观察腺苷对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常氧组、低氧组和腺苷处理组,于低氧[氧浓度(10.0±0.5)%]第7天皮下植入胶囊渗透压泵,腺苷组在低氧处理同时注射腺苷(100μ... 目的采用皮下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腺苷14d,观察腺苷对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常氧组、低氧组和腺苷处理组,于低氧[氧浓度(10.0±0.5)%]第7天皮下植入胶囊渗透压泵,腺苷组在低氧处理同时注射腺苷(100μg·kg-·1min-1);另两组泵内含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4d。测尾动脉压力和肺动脉压力,取血浆检测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II(AngII)、内皮素-1(ET-1)、NO水平,取肺动脉作免疫组化检测iNOS蛋白表达。结果(1)低氧致肺动脉压力高于常氧组(P<0.01),而腺苷处理后肺动脉压力低于低氧组(P<0.01);(2)低氧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P<0.01),腺苷治疗组低于低氧组(P<0.01);低氧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常氧组(P<0.01),腺苷治疗组高于低氧组(P<0.01);低氧组肺动脉血管iNOS蛋白表达高于常氧组,腺苷处理组肺动脉血管iNO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低氧组和常氧组(P<0.01);(3)低氧组血浆RA和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P<0.01),腺苷治疗组则明显低于低氧组(P<0.01)。结论外周持续腺苷给药可降低慢性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其机制与抑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水平,促进肺动脉iNOS表达和增高血浆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肺动脉高压 血管紧张素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双歧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作用及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严务贞 郭洲 +3 位作者 宋文秀 赵华新 林永文 黄桥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56-957,共2页
目的:探讨金双歧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住院的黄疸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金双歧制... 目的:探讨金双歧制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住院的黄疸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金双歧制剂,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于治疗的第1天和第7天分别检测患儿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20例正常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比例,比较两种治疗情况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口服金双歧制剂能有效地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消退,且能降低黄疸新生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结论:口服金双歧制剂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促进黄疸消退和通过降低单个核细胞的凋亡比例来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双歧 新生儿黄疸 治疗 单个核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少珠 陈铭珍 黄秀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26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小檗碱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随着小檗碱浓度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VEGFR2 mRNA和VEGFR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小檗碱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改变HL-60细胞周期,下调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HL-60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Tr细胞及其与IL-2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丽 金呈强 +2 位作者 刘仿 杜宁超 肖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2-463,465,共3页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 TR细胞 IL-2 外周血 相关性 TH1类细胞因子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D34^+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中绿 陈铭珍 +2 位作者 陈日玲 程涵蓉 黄秀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IL-15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PS)患者CD3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 (mAb)免疫磁珠系统分离CD34+细胞,将实验分为加IL-15的实验组和不加IL-15的对照组,分别用液体培养基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  目的:探讨IL-15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PS)患者CD3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 (mAb)免疫磁珠系统分离CD34+细胞,将实验分为加IL-15的实验组和不加IL-15的对照组,分别用液体培养基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计数培养后的细胞数和CFU-E、BFU-E、CFU-GM和CFU-GEMM的集落形成数,并用MTT比色法检测IL-15对MDS患者CD3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培养的细胞上各种表型分子CD33、CD13、CD71、CD19和CD3表达的变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11例MDS患者CD34+细胞的平均回收率为(75. 4±5. 2)%,CD34+细胞的纯度为 ( 90. 3±6. 3 )%。富集倍数为(83. 1±12. 5)倍。用MTT比色法检测表明,IL-15抑制CD34+细胞增殖的最佳剂量为 20μg/L,最佳时间为 8d。将对照组及 20μg/L的IL- 15 (实验组 )分别与MDS患者的CD34+细胞共培养 8d,进行细胞计数显示,增殖倍数对照组为4. 6倍,实验组为 6. 3倍 (P<0. 05,n=5);各祖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实验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CD34+细胞上各种表型分子的表达率(除CD3外),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5作用后,CD34+细胞的细胞周期中G1、S、G2 期的比率均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5,n=7 )。结论:IL15对MDS患者的CD34+细胞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5 单克隆抗体 集落形成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儿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永文 张振华 黄秀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中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癫痫患儿及24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结果:癫痫患儿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中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癫痫患儿及24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结果:癫痫患儿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癫痫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与癫痫患儿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IL-2 IL-6 TNF-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中表达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日玲 陈铭珍 +2 位作者 叶泉英 田川 王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52-85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SCID小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PCR(RT-PCR)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正常小鼠和白血病小鼠外周...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SCID小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PCR(RT-PCR)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正常小鼠和白血病小鼠外周血清VEGF及其受体VEGFR-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和白血病小鼠均表达VEGF及VEGFR-2 mRNA,白血病组外周血清VEGF浓度和VEGFR-2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升高。结论:VEGF及VEGFR-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存在有异常表达,对AML的发生和发展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SCID小鼠 急性髓系白血病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市城区7-12岁小学生社交恐惧症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程 黄钢 +4 位作者 胡连新 章小雷 倪少凯 林举达 邹晓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6-738,共3页
目的:了解湛江市儿童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SADC)的患病现况。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使用中文修订版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调查湛江市2409名小学生,对量表分大于2倍均数标准... 目的:了解湛江市儿童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SADC)的患病现况。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使用中文修订版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调查湛江市2409名小学生,对量表分大于2倍均数标准差的儿童进行面谈,依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标准进行诊断。结果:湛江市儿童社交恐惧症患病率为2.74%。男、女生患病率分别为2.6%和2.9%,差异无显著性(X^2=0.11,P=0.744);各年级患病率在1.76%~4.3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5.47,P=0.361)。结论:湛江市儿童社交恐惧症患病率较高,应引起老师、家长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交恐惧 患病率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叶启翔 陆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600-601,共2页
关键词 抗肿瘤作用机制 青蒿素类药物 倍半萜内酯类 二氢青蒿素 青蒿琥酯 抗疟药 过氧化 衍生物 蒿甲醚 蒿乙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