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墩果酸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鹏霞 李鸿梅 +2 位作者 陈东 葛堂栋 王淑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HL-60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剂量的齐墩果酸处理HL-60细胞12h、24h、48h、72h后,用MTT法观察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分...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诱导HL-60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HL-60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剂量的齐墩果酸处理HL-60细胞12h、24h、48h、72h后,用MTT法观察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HL-60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途径最终执行者caspase-3的表达。结果:齐墩果酸对HL-60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80μmol/L齐墩果酸作用48h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齐墩果酸诱导细胞凋亡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L-60经齐墩果酸处理48h出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以80μmol/L的齐墩果酸处理HL-60细胞12h即可以使caspase-3的前体procaspase-3断裂为有活性的caspase-3;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表明HL-60细胞经齐墩果酸处理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其中48h和72h分别达到63.24%和67.90%。结论:齐墩果酸可以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使细胞阻滞于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合剂对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小鼠血脂、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志平 尤婷婷 +3 位作者 邹丽宜 吴铁 吴怡 崔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可否造成小鼠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并探讨该类型骨质疏松骨生物力学的改变,探讨复方丹参合剂(DSC)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造成的小鼠高脂血症及骨质疏松是否有防... 目的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可否造成小鼠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并探讨该类型骨质疏松骨生物力学的改变,探讨复方丹参合剂(DSC)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造成的小鼠高脂血症及骨质疏松是否有防治作用。方法SPF级2月龄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1组为普通饲料对照组,2组为脂肪乳剂组(脂肪乳剂10 ml/kg灌胃,共8周),3组为辛伐他汀组(脂肪乳剂+辛伐他汀组),4组复方丹参低剂量(DSC-L)组(脂肪乳剂+DSC-L组),5组复方丹参高剂量(DSC-H)组(脂肪乳剂+DSC-H组)。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TC、TG和HDL-c含量;左侧股骨用于骨羟脯氨酸、钙、磷的测定;右侧股骨用于骨生物力学测定。结果与普通饲料组相比脂肪乳剂组小鼠的TC、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明显升高(P<0.01),HDL-c降低(P<0.01),TG无明显差异。脂肪乳剂组小鼠骨羟脯氨酸(Hyp)比值、骨Ca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三点弯曲实验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和断裂载荷降低(P<0.05)。与脂肪乳剂组比较,DSC组小鼠AI降低(P<0.01),但还没达到正常组的水平,HDL-c明显升高(P<0.01),低、高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SC低、高剂量组骨Hyp比值、骨有机质比值均上升(P<0.05),与普通饲料组水平接近,但两治疗组间无差异;DSC高剂量组断裂载荷升高(P<0.05),但与普通饲料组仍有较大差异。结论脂肪乳剂长期灌胃可引起小鼠出现TC升高、HDL-c降低为特征的脂质代谢紊乱,并伴有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症,复方丹参合剂可提高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小鼠血清HDL-c,对高脂血症所致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复方丹参合剂 骨质疏松 骨生物力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合剂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志平 尤婷婷 +3 位作者 邹丽宜 吴铁 吴怡 崔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可否诱发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观察其肝脏病理学改变,探讨复方丹参合剂(DSC)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造成的大鼠高脂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否有防治作用。方... 目的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可否诱发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观察其肝脏病理学改变,探讨复方丹参合剂(DSC)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造成的大鼠高脂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否有防治作用。方法取清洁级3m龄未交配SD大鼠27只,随机分成3组,1组为普通饲料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蒸馏水5ml/kg·d灌胃共20周),2组为脂肪乳剂组(脂肪乳剂5ml/kg·d灌胃连续20周),3组DSC组(上午脂肪乳剂灌胃5ml/kg·d,下午予DSC5.0g生药/kg·d灌胃,连续20周)。实验结束时剪鼠尾采末梢血测血糖(BG),大鼠心脏取血处死,分离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肝组织称重,石蜡包埋制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普通饲料组相比,脂肪乳剂组大鼠BG、TC、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明显升高(P<0.01),HDL-c降低(P<0.01),TG无明显差异;脂肪乳剂组大鼠肝湿重和肝指数升高(P<0.01),血清ALT、AST明显升高(P<0.01),肝脏切片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水样变及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与脂肪乳剂组比较,大鼠DSC组BG、AI降低(P<0.01),但还没达到正常组的水平,HDL-c明显升高(P<0.01),肝湿重和肝指数、ALT、AST降低(P<0.05),但还没达到普通饲料组水平,肝脏切片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水样变及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均有所减轻。结论脂肪乳剂长期灌胃可引起大鼠出现TC升高、HDL-c降低为特征的脂质代谢紊乱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复方丹参合剂可提高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大鼠血清HDL-c,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复方丹参合剂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肝脏组织病理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RANKL对破骨细胞的分化调节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谢东北 刘锡仪 郭惠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因子 RANKL 破骨细胞 分化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