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半胱氨酸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林桂花 李日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和意义。方法慢性心衰患者45例,心脏病心功能代偿组33例,健康对照组25名,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心电图检查及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心衰组血浆同...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和意义。方法慢性心衰患者45例,心脏病心功能代偿组33例,健康对照组25名,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心电图检查及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心衰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心脏病心功能代偿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心衰组内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衰进展及增加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改善心衰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凌云 刘义明 +1 位作者 黄昌举 林桂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评估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对预测高血压心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其中非左室肥厚组(NLVH)100例,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6...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评估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对预测高血压心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其中非左室肥厚组(NLVH)100例,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61.2x8.9)岁;左室肥厚组(LVH)100例,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60.8±9.2)岁;对照组100例,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60.9±9.5)岁。对所有受试者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结果对照组、NLVH组和LVH组血清Hey水平分别为(9.32±1.91)μmol/L、(20.92±3.28)p,mol/L和(29.60+3.73)wmol/L,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NLVH组和LVH组LVEF分别为(59.00±4.63)%、(40.70±1.87)%和(39.50±1.46)%,依次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hcy与LVH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对预测高血压心衰,减少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林桂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OT离散度(QTd)的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126例EH患者,其中72例伴左室肥厚(LVH),54例左室正常;健康对照组40名。所有患者均进行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测定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 目的探讨OT离散度(QTd)的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126例EH患者,其中72例伴左室肥厚(LVH),54例左室正常;健康对照组40名。所有患者均进行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测定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QT离散度与左室正常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正常组QT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时QT离散度增大,表明QT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及时逆转左室肥厚,降低QT离散度对预防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