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
1
作者 黄成华 黄钢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4期719-721,共3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满足了医学伦理学教育改革的需要。通过重塑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确定教学主题、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形成协作关系等。以达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目的。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情境创设 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6
2
作者 曹砚辉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在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不少需要改善之处:单兵作战、学生参与缺乏广泛性、形式过于单一。只有树立大思政的理念、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因材施教,才能使思政课...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在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不少需要改善之处:单兵作战、学生参与缺乏广泛性、形式过于单一。只有树立大思政的理念、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因材施教,才能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大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小燕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5期961-962,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着新任务,这就是怎样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按照人的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现代教育的育人观出发,引发大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在建设中加强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着新任务,这就是怎样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按照人的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现代教育的育人观出发,引发大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在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更多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观念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道德哲学的内涵及其现代启示
4
作者 曾竞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7-59,共3页
康德道德哲学从道德动机入手,阐明了善良意志、责任、规律的先验性,主观原则和客观规律的符合原则,定言命令的强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得出"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则。从双重立场... 康德道德哲学从道德动机入手,阐明了善良意志、责任、规律的先验性,主观原则和客观规律的符合原则,定言命令的强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得出"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则。从双重立场看待人,解释了自由的积极含义,赋予理性无比崇高的地位,彰显了人作为道德最终的自在目的尊严和价值,并对我国道德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 善良意志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合理性分析
5
作者 徐太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双语教学在大学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能否采用这一新形式则有诸多争议。鉴于学生实际情况、语言学习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 双语教学在大学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能否采用这一新形式则有诸多争议。鉴于学生实际情况、语言学习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增强教学实效性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双语教学 实效性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社会的伦理价值
6
作者 左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市民社会的研究有利于道德运行机制的健全,实现从伦理的阶级性研究到社会性研究的视角转换;有利于道德权利意识的塑造,强化社会的自我管理意识,由权力本位转变到权利本位;通过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应然"界定,有利于治理模式的... 市民社会的研究有利于道德运行机制的健全,实现从伦理的阶级性研究到社会性研究的视角转换;有利于道德权利意识的塑造,强化社会的自我管理意识,由权力本位转变到权利本位;通过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应然"界定,有利于治理模式的转换,实现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道德权利 治理模式 伦理价值 运行机制 道德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