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脑复康预防大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健萍 林思恩 +2 位作者 吴玲芝 崔燎 吴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脑复康防治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4月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38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组,6只,于实验前取材;假手术组,8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去卵巢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已烯雌酚组,8只,去卵巢后给... 目的:探讨复方脑复康防治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4月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38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组,6只,于实验前取材;假手术组,8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去卵巢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已烯雌酚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已烯雌酚30μg/(kg.d)灌胃;复方脑复康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吡拉西坦432 mg/(kg.d)和司坦唑醇0.54mg/(kg.d)灌胃。连续灌胃90 d后,处死大鼠并取左胫骨包埋、切片、染色后作静态和动态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和标记周长百分数(%L.Pm)均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加(均P<0.01);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目(Oc.N)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Oc.Pm)均显著增加(P<0.01);骨形成率(BFR/BV)增加(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已烯雌酚及复方脑复康都可使%Tb.Ar显著增加(均P<0.01),Tb.N显著增加(均P<0.01),Tb.Th增加(P>0.05,P<0.05);并使Tb.Sp显著降低(均P<0.01);使Oc.N和%Oc.Pm显著减少(均P<0.01)。与已烯雌酚组相比,复方脑复康可以使胫骨骨小梁Tb.Th和%L.Pm增加(均P<0.05)。结论:复方脑复康可以预防大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其作用效应与雌激素相当,作用机制可能与复方脑复康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坦唑醇 吡拉西坦 去卵巢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边旗抗肿瘤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统 苟占平 梁念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半边旗不同部位、不同采集季节其抗肿瘤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结果 一年中8、9、10、11四个月份采集有效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含量较高,不... 目的 探讨半边旗不同部位、不同采集季节其抗肿瘤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结果 一年中8、9、10、11四个月份采集有效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含量较高,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叶片含量最高,是根茎的二十倍以上。结论采集季节最好选在8~11月份;根茎有效成分含量低,应采收地上部分,保留根茎,以利于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成分 半边旗 HPLC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硇洲马尾藻褐藻多酚对去卵巢合并高血脂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汨 李延平 +1 位作者 崔燎 刘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1,共6页
目的探讨硇洲马尾藻褐藻多酚对去卵巢合并高血脂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昆明小鼠80只,18-22g,4周龄,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P-407组、去卵巢+P-407+辛伐他汀组、去卵巢+P-407+褐藻多酚低浓度组... 目的探讨硇洲马尾藻褐藻多酚对去卵巢合并高血脂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昆明小鼠80只,18-22g,4周龄,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P-407组、去卵巢+P-407+辛伐他汀组、去卵巢+P-407+褐藻多酚低浓度组、去卵巢+P-407+褐藻多酚中浓度组和去卵巢+P-407+褐藻多酚高浓度组。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外,其余各组每隔3天腹腔注射P-407(560 mg/kg)。褐藻多酚组每天灌胃,浓度分别为125 mg/kg、250 mg/kg和500 mg/kg。实验进行90天后,经眼眶采血收集血清及两侧股骨。结果各浓度褐藻多酚组小鼠血脂指标(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比去卵巢+P-407组有明显降低(P<0.05),且与给药浓度呈正相关;对甘油三酯的消除效果优于辛伐他汀(P<0.05),与正常组相近(P>0.05)。去卵巢+P-407组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则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各浓度治疗组小鼠血清中SOD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去卵巢+P-407组股骨生物力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的下降(P<0.05);各治疗组股骨最大负载值、骨刚性系数值、断裂负荷值、断裂负荷值曲线下面积值和最大负荷值曲线下面积值均比模型组有所提高,其中断裂负荷值曲线下面积值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硇洲马尾藻多酚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预防去卵巢合并高血脂小鼠的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硇洲马尾藻 褐藻多酚 去卵巢 高血脂 骨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氏马尾藻(Sargassum mcclurei)褐藻多酚的抗氧化和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卢虹玉 刘义 +1 位作者 邵海艳 吉宏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莫氏马尾藻(S.mcclurei)褐藻多酚(PTs)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方法:溶剂萃取和超滤的方法进行PTs的提取和精制;Folin-Ciocalteu比色法和磷钼络合物法检测PTs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 目的:研究莫氏马尾藻(S.mcclurei)褐藻多酚(PTs)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方法:溶剂萃取和超滤的方法进行PTs的提取和精制;Folin-Ciocalteu比色法和磷钼络合物法检测PTs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检测PTs的自由基清除能力;MTT法检测PTs对sw579甲状腺鳞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获得4种PTs提取物,分别为水层内液(W1)和乙酸乙酯内液(EA1)(分子质量>10kD)、水层外液(W2)和乙酸乙酯外液(EA2)(分子质量<10kD),总酚含量分别为1.672、0.096、1.319、0.143mg没食子酸(GA)/g海藻干基;在相同质量浓度(3mg/L)时,W1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相当于2.315mg/L的GA;4种PTs提取物均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W1和EA1的清除作用更强;随着作用时间延长,4种PTs提取物在低质量浓度(4.4mg/L)时对sw579甲状腺鳞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加,其中W2的作用最强,作用72h的抑制率为23.84%。结论:莫氏马尾藻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和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氏马尾藻 褐藻多酚 抗氧化 抗肿瘤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胎素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艾春媚 崔燎 +2 位作者 魏泉德 刘钰瑜 吴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5-497,506,共4页
目的 观察羊胎素在体外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提取之羊胎素稀释加入体外培养的SD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终浓度分别为0.625%、1.25%、2.5%、5%和10%;加药后24、48和96 h用MTT法检测细胞... 目的 观察羊胎素在体外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提取之羊胎素稀释加入体外培养的SD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终浓度分别为0.625%、1.25%、2.5%、5%和10%;加药后24、48和96 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并绘制生长曲线:培养5 d时用PNPP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培养31 d时用茜素红染色2.5%羊胎素组形成之矿化骨结节,用图像分析仪计算骨结节的面积。结果 所有含羊胎素浓度组,其MTT法测得的A值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生长曲线表现为含羊胎素组的细胞增殖加快,以2.5%浓度组最为显著;ALP结果显示,羊胎素各浓度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茜素红染色后显示,2.5%羊胎素组所形成的骨结节面积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羊胎素对体外培养的SD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有显著的促进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胎素 成骨细胞 增殖 体外 新生大鼠 结节 空白对照 颅骨 矿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柳树桑寄生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 被引量:7
6
作者 龚斌 巫鑫 +5 位作者 韦婷 廖日权 苏本伟 宋静静 江国焕 朱开昕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4-641,共8页
该研究从广西钦州市采集健康的柳树桑寄生的根、茎和叶中分离并纯化内生真菌,对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内生真菌的DNA,采用真菌ITS序列对内生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利用A549和H460细胞作为抗肿瘤活性指示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真菌乙酸乙酯... 该研究从广西钦州市采集健康的柳树桑寄生的根、茎和叶中分离并纯化内生真菌,对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内生真菌的DNA,采用真菌ITS序列对内生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利用A549和H460细胞作为抗肿瘤活性指示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真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经过初步分离分析,从柳树桑寄生中纯化出27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7个目9个属15个种。拟盘多毛孢属和间座壳属为优势属,其中拟盘多毛孢属全部定植于寄生根;其次为新壳梭孢属、拟茎点霉属和球座菌属,各分离到3株;其他包括青霉属、镰刀菌属、炭疽菌属和派伦霉属,各分离到1株。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有一株与Pestalotiopsis protearum的ITS序列相似性达100%的拟盘多毛孢属菌株Gen24表现有抑制肿瘤细胞A549和H460生长的特性,在真菌乙酸乙酯浸提物浓度为800μg·mL^(-1)时,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达到了56.92%,对H460细胞的抑制率达到了70.11%。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柳树桑寄生内生真菌较丰富,在寄主中的分布表现了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而且还存在一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及其活性物质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桑寄生 内生真菌 拟盘多毛孢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Th22细胞及IL-22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兵 邹颖 +3 位作者 郑学宝 郭灿璨 李文洋 迟宏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254-1261,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Th22细胞比例及IL-22浓度的影响,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黄芩苷治疗该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Th22细胞比例及IL-22浓度的影响,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黄芩苷治疗该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小鼠Th22细胞比例和外周血血清IL-22的表达;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用含黄芩苷(0、10、20、40μmol·L-1)培养基培养48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细胞中Th22细胞比例。结果:黄芩苷在体内外实验中均降低Th22细胞比例与IL-22的表达。结论:黄芩苷能够在体外和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内抑制Th22的分化及IL-22的表达,提示黄芩苷对Th22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炎症性肠疾病 TH22细胞 IL-22 动物实验 中药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脂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龚忠勤 潘明珠 +2 位作者 卢虹玉 崔燎 刘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高血脂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20只,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Cont)与高血脂组(hyperlipidemia,HLP)。两组每隔3d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 m L/10g)和泊洛沙姆407(poloxamer407,P407)(392mg/kg)。12 w后... 目的建立并评价高血脂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方法 3月龄SD雌性大鼠20只,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Cont)与高血脂组(hyperlipidemia,HLP)。两组每隔3d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 m L/10g)和泊洛沙姆407(poloxamer407,P407)(392mg/kg)。12 w后,心脏取血处死并收集血清、胫骨、股骨及腰椎。血清用于血脂生化指标检测;股骨和腰椎用于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Micro-CT测定;胫骨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及HE染色。结果 HLP组血脂指标(TC、TG、LDL)明显高于Cont组(P<0.05)。HLP组骨密度与Cont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但股骨骨生物力学性能(EL,BRC)明显下降(P<0.01),骨微结构指数(BV/TV,Conn.D,Tb.Th,Tb.N)低于Cont组(P<0.01),且骨小梁数量减少,骨组织中BMP2表达下降,PPARγ表达上升。结论P407所致高血脂可有效导致大鼠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脂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