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猴结核病免疫学诊断抗原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闵凡贵 吴铁 黄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5,共4页
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解码加速了对重组抗原的克隆和表达,LAM、38 ku抗原1、6 ku抗原、ESAT-6、CFP-10和Mtb8.4等特异性抗原的出现,弥补了经典抗原OT和PPD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丰富了TST、LTT、ELISA和IFN-γ检测等诊断方... 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解码加速了对重组抗原的克隆和表达,LAM、38 ku抗原1、6 ku抗原、ESAT-6、CFP-10和Mtb8.4等特异性抗原的出现,弥补了经典抗原OT和PPD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丰富了TST、LTT、ELISA和IFN-γ检测等诊断方法的内容,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论文结合免疫学诊断抗原在各诊断方法中的应用,概括分析了各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鉴于检测经费、仪器设备和检测频率的限制,目前TST仍是实验猴场最实用的监测方法,而其他诊断方法在阳性猴的确诊和实验室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猴 结核分支杆菌 免疫学诊断抗原 免疫学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llonsiRNA提高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建发 李宇华 +3 位作者 陈引香 谢奎龙 傅明 李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01-1704,共4页
目的以小干扰RNA(siRNA)沉默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内Apollon的表达,并检测对化疗药物的增敏效果。方法转染siRNA于HC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pollon siRNA处理对Apollon蛋白表达的影响。5-FU或阿霉素处理后... 目的以小干扰RNA(siRNA)沉默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内Apollon的表达,并检测对化疗药物的增敏效果。方法转染siRNA于HC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pollon siRNA处理对Apollon蛋白表达的影响。5-FU或阿霉素处理后,以MTT及ELISA评价经siRNA处理的HCC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情况。结果 ApollonsiRNA抑制了Apollon蛋白表达。沉默Apollon导致了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及细胞凋亡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化疗药物对HCC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及化疗药物所诱导的HCC细胞凋亡发生水平。结论 Apollon siRNA可提高HCC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Apollon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可行的HCC治疗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LLON 小干扰RNA 肝癌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栖菜不同分子质量褐藻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小青 卢虹玉 +1 位作者 李延平 刘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1,共5页
将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经浸提、萃取和超滤等步骤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褐藻多酚。用普鲁士蓝法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羟自由基试剂盒、超氧阴离子试剂盒评价其对DPPH、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羊栖菜... 将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经浸提、萃取和超滤等步骤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褐藻多酚。用普鲁士蓝法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羟自由基试剂盒、超氧阴离子试剂盒评价其对DPPH、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羊栖菜褐藻多酚主要以高分子质量的形式存在;乙酸乙酯相组分各项抗氧化指标均好于水相,且乙酸乙酯相分子质量大于30 000组分对羟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比没食子酸、Vc和VE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不同分子质量褐藻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诱导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凋亡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慧明 吴铁 崔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 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对肺腺癌SP CA 1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分布 ,瑞氏染色、Hoechest/PI双染、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改变 ,琼脂糖电泳... 目的 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对肺腺癌SP CA 1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分布 ,瑞氏染色、Hoechest/PI双染、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改变 ,琼脂糖电泳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阿司匹林对肺腺癌SPCA 1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1 0~ 12 5mmol·L-1) ;可使SPCA 1细胞G0 /G1期、G2 /M期比例明显升高 ,S期比例下降 ;凋亡细胞增多。结论 阿司匹林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时相分布、诱导凋亡以及引起细胞膜形态而抑制肺腺癌SPCA 1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非甾体类抗炎药 细胞毒作用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肺腺癌 SPC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边旗抗肿瘤有效成分5F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龚先玲 陈志红 +3 位作者 吕应年 邓亦峰 George G.Chen 梁念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探索D101大孔吸附树脂制备半边旗中抗肿瘤有效成分贝壳杉烷类二萜5F的工艺。方法:以HPLC为检测手段,以5F在浸膏中的含量为指标,比较甲醇和氯仿提取5F的专属性;以HPLC和TLC为检测手段,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5F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 目的:探索D101大孔吸附树脂制备半边旗中抗肿瘤有效成分贝壳杉烷类二萜5F的工艺。方法:以HPLC为检测手段,以5F在浸膏中的含量为指标,比较甲醇和氯仿提取5F的专属性;以HPLC和TLC为检测手段,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5F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半边旗药粉采用氯仿提取,制成含乙醇20%的药液上柱后,先用2BV30%的乙醇除去极性杂质,再用4BV60%的乙醇洗脱,得到质量分数为32.25%的5F。结论:建立了一种5F的纯化工艺,并达到要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5F D101大孔吸附树脂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熊雪婷 许碧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被喻为是不死的癌症,因其发病过程累及多系统,涉及的细胞因子、蛋白等生物分子众多,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近年来,Wnt通路在RA中对炎症、软骨和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证实,这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被喻为是不死的癌症,因其发病过程累及多系统,涉及的细胞因子、蛋白等生物分子众多,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近年来,Wnt通路在RA中对炎症、软骨和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证实,这些发现不仅为深入研究R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而且为防治RA疾病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WNT通路 骨损害 软骨损害 破骨 细胞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黄酮抗骨质疏松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苏艳杰 陈亚辉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2-568,共7页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部分作用机制已阐明,临床应用也得到认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部分作用机制已阐明,临床应用也得到认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基础与临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骨骼肌肉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植物黄酮是一类天然化合物,其作用机制可针对参与骨代谢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多途径和多靶点进行调节骨的平衡,作用机制独特,临床上的观察也进一步证明了植物黄酮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黄酮 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化学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郭蒙 叶华 +2 位作者 朱宇珍 吴琼 郑学宝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06,共4页
化学致癌物质是诱导人类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肠癌化学造模方法是研究结肠癌发生、发展、转移和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工具。随着造模方法研究的深入,目前化学造模所常用到的致癌化学物有偶氮类、杂环氨类、芳香胺类、烷基亚硝酰胺... 化学致癌物质是诱导人类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肠癌化学造模方法是研究结肠癌发生、发展、转移和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工具。随着造模方法研究的深入,目前化学造模所常用到的致癌化学物有偶氮类、杂环氨类、芳香胺类、烷基亚硝酰胺类等,种类繁多,且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给药途径各异,有口服、灌肠、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实验动物经常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这些因素均能影响造模成功率与成瘤率,本文从致癌剂、给药途径、实验动物及作用机制四个方面对结肠癌化学造模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动物模型 致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对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分离富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邓亦峰 兰柳波 梁念慈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7-99,共3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以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 ,并以AgNO3-硅胶柱分离纯化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方法。采用[M -H]-为选择监测离子 ,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跟踪监测目标成分 ,探讨最佳分离条件 ;以萃...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以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 ,并以AgNO3-硅胶柱分离纯化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方法。采用[M -H]-为选择监测离子 ,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跟踪监测目标成分 ,探讨最佳分离条件 ;以萃取产物的总离子流图 (TIC)和质谱图评价提取产物的纯度。研究表明 ,大孔吸附树脂对5F和4F具有一定的分离富集作用 ;AgNO3-硅胶柱可以分离纯化5F。本实验对复杂基体中化学结构上仅相差1个双键、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的5F和4F(无紫外吸收 )进行了分析鉴定 ,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半边旗 二萜类 分离 鉴定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边旗有效成分5F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华 梁念慈 郑学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82-2087,共6页
半边旗为我国南方常用中草药,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5F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本文从体内外抗肿瘤药效、细胞凋亡、细胞周期、NF-κB通路、p53、ROS、MAPK通路以及肿瘤侵袭和转移等多方面综述近二十年来5F抗肿瘤作用研究概况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半边旗 5F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脑复康预防大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健萍 林思恩 +2 位作者 吴玲芝 崔燎 吴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脑复康防治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4月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38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组,6只,于实验前取材;假手术组,8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去卵巢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已烯雌酚组,8只,去卵巢后给... 目的:探讨复方脑复康防治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4月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38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组,6只,于实验前取材;假手术组,8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去卵巢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已烯雌酚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已烯雌酚30μg/(kg.d)灌胃;复方脑复康组,8只,去卵巢后给予吡拉西坦432 mg/(kg.d)和司坦唑醇0.54mg/(kg.d)灌胃。连续灌胃90 d后,处死大鼠并取左胫骨包埋、切片、染色后作静态和动态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和标记周长百分数(%L.Pm)均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加(均P<0.01);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目(Oc.N)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Oc.Pm)均显著增加(P<0.01);骨形成率(BFR/BV)增加(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已烯雌酚及复方脑复康都可使%Tb.Ar显著增加(均P<0.01),Tb.N显著增加(均P<0.01),Tb.Th增加(P>0.05,P<0.05);并使Tb.Sp显著降低(均P<0.01);使Oc.N和%Oc.Pm显著减少(均P<0.01)。与已烯雌酚组相比,复方脑复康可以使胫骨骨小梁Tb.Th和%L.Pm增加(均P<0.05)。结论:复方脑复康可以预防大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其作用效应与雌激素相当,作用机制可能与复方脑复康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坦唑醇 吡拉西坦 去卵巢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肝源性活性肽研究、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立 李延平 +2 位作者 吕应年 刘义 吴科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76-2277,共2页
肽是由两个或多个氨基酸通过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结合而成,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根据肽中氨基酸的数量不同.肽有多种不同的命名:
关键词 活性肽 肝源性 蛋白质水解 动物 应用 氨基酸 中间产物 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边旗抗肿瘤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统 苟占平 梁念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半边旗不同部位、不同采集季节其抗肿瘤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结果 一年中8、9、10、11四个月份采集有效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含量较高,不... 目的 探讨半边旗不同部位、不同采集季节其抗肿瘤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结果 一年中8、9、10、11四个月份采集有效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含量较高,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叶片含量最高,是根茎的二十倍以上。结论采集季节最好选在8~11月份;根茎有效成分含量低,应采收地上部分,保留根茎,以利于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成分 半边旗 HPLC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鼠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梁燕龙 杜敏群 +2 位作者 赖文秀 李淑惠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4-1167,共4页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的病因复杂,对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建立符合人类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骨代谢和骨结构的动物模型在T2DOP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中的意义重大。由于鼠类的骨结构特点与人类相似,而...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ype 2 Diabetic Osteoporosis,T2DOP)的病因复杂,对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建立符合人类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骨代谢和骨结构的动物模型在T2DOP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中的意义重大。由于鼠类的骨结构特点与人类相似,而且容易繁殖,目前国内外T2DOP动物模型研究也大多数在鼠类的研究。国内采用诱发性鼠类模型观察到其骨代谢和骨结构异常报道居多,国内外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鼠类模型和转基因/基因敲除2型糖尿病鼠类模型的骨代谢和骨结构也存在异常,但是尚无一种既能在其骨骼成熟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又能协同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的2型糖尿病鼠类模型。故本文对研究的T2DOP鼠类模型的构建、骨代谢特征及其骨结构做一综述,为建立更为完善的2型糖尿病模型,进一步推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骨代谢 骨结构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硇洲马尾藻褐藻多酚对去卵巢合并高血脂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汨 李延平 +1 位作者 崔燎 刘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1,共6页
目的探讨硇洲马尾藻褐藻多酚对去卵巢合并高血脂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昆明小鼠80只,18-22g,4周龄,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P-407组、去卵巢+P-407+辛伐他汀组、去卵巢+P-407+褐藻多酚低浓度组... 目的探讨硇洲马尾藻褐藻多酚对去卵巢合并高血脂小鼠骨丢失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昆明小鼠80只,18-22g,4周龄,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P-407组、去卵巢+P-407+辛伐他汀组、去卵巢+P-407+褐藻多酚低浓度组、去卵巢+P-407+褐藻多酚中浓度组和去卵巢+P-407+褐藻多酚高浓度组。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外,其余各组每隔3天腹腔注射P-407(560 mg/kg)。褐藻多酚组每天灌胃,浓度分别为125 mg/kg、250 mg/kg和500 mg/kg。实验进行90天后,经眼眶采血收集血清及两侧股骨。结果各浓度褐藻多酚组小鼠血脂指标(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比去卵巢+P-407组有明显降低(P<0.05),且与给药浓度呈正相关;对甘油三酯的消除效果优于辛伐他汀(P<0.05),与正常组相近(P>0.05)。去卵巢+P-407组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则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各浓度治疗组小鼠血清中SOD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去卵巢+P-407组股骨生物力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的下降(P<0.05);各治疗组股骨最大负载值、骨刚性系数值、断裂负荷值、断裂负荷值曲线下面积值和最大负荷值曲线下面积值均比模型组有所提高,其中断裂负荷值曲线下面积值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硇洲马尾藻多酚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预防去卵巢合并高血脂小鼠的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硇洲马尾藻 褐藻多酚 去卵巢 高血脂 骨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及丹参骨宝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许碧莲 崔燎 +2 位作者 陈文双 魏天佑 吴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RA)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特点及丹参骨宝的预防作用。方法4mon♀ SD大鼠灌服RA70mg·kg-1·d-1造模,然后给予丹参骨宝进行预防,用药时间为28d。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第5腰椎松质骨静态、动态参数和观察... 目的探讨维甲酸(RA)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特点及丹参骨宝的预防作用。方法4mon♀ SD大鼠灌服RA70mg·kg-1·d-1造模,然后给予丹参骨宝进行预防,用药时间为28d。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第5腰椎松质骨静态、动态参数和观察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动态变化情况,大鼠第4腰椎用骨生物力学方法作椎体压缩试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组大鼠腰椎生物力学参数下降,腰椎松质骨静态参数(骨组织总面积、骨小梁面积、骨小梁周长)和动态参数均降低,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形成减弱而骨内膜的骨形成增强。与RA组比较,低、中剂量丹参骨宝使腰椎生物力学参数增加。结论RA使大鼠椎骨的几何形状缩小和生物力学性能降低,但骨小梁面积百分数无明显改变。其机制可能与RA抑制松质骨的骨形成,抑制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建造而增强骨内膜的骨重建有关。丹参骨宝对RA致大鼠椎骨生物力学状况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维甲酸 丹参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生物力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松质骨和皮质骨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许碧莲 徐道华 +1 位作者 陈文双 崔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5-970,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影响。方法 3月龄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组、泼尼松加碳酸钙维D组、泼尼松加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溶剂对照溶液,其它5组先...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影响。方法 3月龄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组、泼尼松加碳酸钙维D组、泼尼松加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溶剂对照溶液,其它5组先用泼尼松3.5 mg.kg-1.d-1造模,然后1 h后分别给予溶剂对照溶液、碳酸钙375 mg.kg-1.d-1加维生素D3 50 U.kg-1.d-1、小檗碱15、30、60 mg.kg-1.d-1。大鼠每次按5 ml.kg-1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2周。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第5腰椎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动、静态参数,并观察腰椎生长板纵向生长荧光标记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泼尼松使腰椎松质骨的骨量、骨小梁厚度(Tb.Th)、动态参数降低,使生长板荧光标记间距缩小,使每毫米破骨细胞数(Oc.N)、破骨细胞贴壁周长(Oc.S.Pm)增加。泼尼松使胫骨中段骨组织总面积(T.Ar)、皮质骨面积(Ct.Ar)减少,使皮质骨的骨外膜的骨形成减弱。与泼尼松组比较,碳酸钙维D和小檗碱3个剂量使腰椎松质骨的骨量、Tb.Th和动态参数均增加,使腰椎生长板荧光标记间距增大,使Oc.N、Oc.S.Pm均降低,但对皮质骨无明显影响。结论小檗碱可预防糖皮质激素诱发大鼠腰椎松质骨的骨丢失,其机制可能与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有关,但对皮质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 小檗碱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大鼠 松质骨 皮质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钰瑜 崔燎 +2 位作者 吴铁 姚卫民 艾春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 观察大黄素(emodin)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特点及量效关系,并观察大黄素对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加药后 1、2、3d用... 目的 观察大黄素(emodin)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特点及量效关系,并观察大黄素对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加药后 1、2、3d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3、5、7、9d用PNPP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含量,加药后 7d检测细胞内OPGmRNA表达的量, 24d检测细胞上清中钙和细胞内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大黄素能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ALP活性,实验中最佳作用浓度为 1×10-6 mol·L-1,最佳作用时间是 7d。大黄素能增加细胞内羟脯氨酸含量,促进OPGmRNA的表达。结论 大黄素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加OPG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成骨细胞 分化 骨保护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泼尼松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青云 熊雪婷 +4 位作者 许碧莲 陈文双 崔燎 吴铁 张新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应用骨生物力学和micro-CT技术,探讨泼尼松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40只8周龄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6只、其余34只用来建立CIA模型。免疫3周后筛选出CIA大鼠随机分成CIA组... 目的应用骨生物力学和micro-CT技术,探讨泼尼松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40只8周龄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6只、其余34只用来建立CIA模型。免疫3周后筛选出CIA大鼠随机分成CIA组、CIA加泼尼松4.5mg·kg-1·d-1组和CIA加泼尼松9 mg·kg-1·d-1组。CON和CIA组给予溶剂对照溶液,其它2组给予泼尼松4.5、9 mg·kg-1·d-1。连续给药90 d后处死,取左股骨进行生物力学测定,然后进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与CON组比较,CIA组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骨密度明显减小,而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型指数明显增加,骨生物力学参数(弹性载荷、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刚度)均明显减小。与CIA组比较,泼尼松2个剂量组骨体积分数与骨小梁数量均增加,骨小梁分离度均减小,而骨生物力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泼尼松治疗CIA大鼠3个月后,对股骨松质骨微结构破坏有所改善,但对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密度没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泼尼松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生物力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花蕾对D-半乳糖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新乐 巫旭娜 +4 位作者 陈文双 陈春玲 许碧莲 邹丽宜 吴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2-1158,共7页
目的建立D-半乳糖致♂大鼠骨丢失动物模型,采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生物力学等观察人参花蕾对大鼠骨组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的清洁级♂SD大鼠53只,随机分为5组,其中正常组13只,正常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 L·... 目的建立D-半乳糖致♂大鼠骨丢失动物模型,采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生物力学等观察人参花蕾对大鼠骨组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的清洁级♂SD大鼠53只,随机分为5组,其中正常组13只,正常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 L·kg^(-1)·d^(-1),其余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d^(-1)。正常组(NS)和模型组(DG)给予溶剂对照,其余组分别予:阳性药物组(司坦唑醇0.54 mg·kg^(-1)·d^(-1)+吡拉西坦432 mg·kg^(-1)·d^(-1),CP)、低剂量人参花蕾组GF(L)(0.486 g·kg^(-1)·d^(-1))、高剂量人参花蕾组GF(H)(2.43 g·kg^(-1)·d^(-1)),均灌胃给药,连续14周。测量胫骨上段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检测大鼠右侧股骨(三点弯曲法)的生物力学性能,检测左侧股骨骨钙、磷以及骨胶原的含量。结果与DG组比较,低、高剂量的人参花蕾分别使胫骨上段的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小梁分离度减少,每毫米破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贴壁长度减少。与DG组比较,低、高剂量人参花蕾组胫骨中段的皮质面积百分率增加、骨髓面积百分数下降。与DG组比较,低、高剂量人参花蕾组股骨BWW/BW明显降低,弹性载荷增加。结论低、高剂量的人参花蕾能有效对抗D-半乳糖所致的大鼠胫骨上段和中段骨的丢失,机制与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有关,但对股骨无机质丢失的预防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花蕾 D-半乳糖 骨质疏松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生物力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