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蝇幼虫脂肪体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17
1
作者 金小宝 王婷婷 朱家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构建家蝇幼虫cDNA文库。方法 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诱导 2 4h后的家蝇三龄幼虫为实验材料 ,从其脂肪体中提取总RNA ,运用SMART(switchingmechanismat 5 ,endofmRNAtranscript)技术构建家蝇幼虫cDNA文库。结果 初步测... 目的 构建家蝇幼虫cDNA文库。方法 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诱导 2 4h后的家蝇三龄幼虫为实验材料 ,从其脂肪体中提取总RNA ,运用SMART(switchingmechanismat 5 ,endofmRNAtranscript)技术构建家蝇幼虫cDNA文库。结果 初步测定 ,原始文库的滴度为 1.34× 10 6pfu/ml,原始文库重组率为 98.9% ,文库扩增后滴度达 2 .4 0 8× 10 9pfu/ml。从扩增文库随机挑取 12个克隆进行PCR扩增鉴定 ,结果显示所选的 12个噬菌体克隆均含有重组的cDNA ,插入片段大小为 4 0 0bp~ 15 0 0bp之间。结论成功构建了家蝇幼虫cDNA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CDNA文库 SMART技术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阵列芯片分析人不同分化鼻咽癌细胞株miRNA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揭伟 王晓燕 +3 位作者 罗泊涛 黄培春 敖启林 申志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目的探讨分化角化型鼻咽癌(NPC)细胞系CNE1和未分化非角化型NPC细胞系C666-1中微小RNA(miRNA)的差异性表达,预测异常表达miRNA的靶基因。方法常规培养NPC细胞株CNE1和C666-1,分别提取总RNA并进行质检;miRNA芯片技术检测miRNAs的表达并... 目的探讨分化角化型鼻咽癌(NPC)细胞系CNE1和未分化非角化型NPC细胞系C666-1中微小RNA(miRNA)的差异性表达,预测异常表达miRNA的靶基因。方法常规培养NPC细胞株CNE1和C666-1,分别提取总RNA并进行质检;miRNA芯片技术检测miRNAs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荧光定量RT-PCR进行验证;运用MIRanda、TargetScan、PicTar、Diana-microT软件预测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结果通过对NPC中has-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在CNE1,677个miRNA中上调27个、下调25个。miRNA-323-3p和miRNA-574-5p分别是2个最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实时定量PCR证实miRNA-323-3p在CNE1中高表达,而miRNA-574-5p低表达。对上述2个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分别筛选出28和18个靶基因。结论获得了分化角化型和未分化非角化型NPC细胞miRNA的差异表达谱,部分miRNA可能通过调控其靶基因而参与NPC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微小RNA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制片术中切片过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民华 柯湛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55-255,257,共2页
关键词 石蜡包埋 组织 切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载体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聚荣 张剑凯 +3 位作者 何娅妮 李新伦 梁海君 林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对人NaDC1(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可能的调控区域及顺式元件,并构建相应基因序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使用First EF程序分析并获得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使用MatInspector5.0软件对近... 目的对人NaDC1(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可能的调控区域及顺式元件,并构建相应基因序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使用First EF程序分析并获得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使用MatInspector5.0软件对近端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PCR法扩增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PCR产物经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pGL3-Basic载体。重组质粒行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使用FirstEF程序获得长度为2.4kb(-2232/+136)的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MatInspector5.0程序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共含有152个74种顺式作用元件。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构建的pGL3-hNaDC1A质粒插入片段正确无误。结论成功构建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为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研究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转录调控元件的分布及其性质提供了基本试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aDC1基因 转录调控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A20基因对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剑凯 朱楚洪 +1 位作者 糜建红 应大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家族中A20基因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①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组建立缺氧模型;②采用DOTAP脂质体介导pcDNA3.1EHA20质粒转染培养的内皮细胞,经G418筛选,免疫荧光检测A20基因的表达;③... 目的: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家族中A20基因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①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组建立缺氧模型;②采用DOTAP脂质体介导pcDNA3.1EHA20质粒转染培养的内皮细胞,经G418筛选,免疫荧光检测A20基因的表达;③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转染前后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20基因在内皮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正常对照组及转染A20基因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为(4±1)%,缺氧培养24h后对照组与转染A20基因组凋亡分别为(18±1)%、(8±1)%,两者相差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20基因能够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在缺氧所致内皮细胞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基因 内皮细胞 缺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素慢病毒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影响
6
作者 揭伟 申志华 +3 位作者 王晓燕 况东 王国平 敖启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3-828,共6页
目的:构建大鼠心肌素(myocardin)慢病毒RNA干扰(RNAi)重组质粒,分析该RNAi质粒的干扰效果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大鼠myocardin的shRNA片段,退火后将双链oligo-DNA克隆入慢病毒质粒载体pGCSIL-... 目的:构建大鼠心肌素(myocardin)慢病毒RNA干扰(RNAi)重组质粒,分析该RNAi质粒的干扰效果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大鼠myocardin的shRNA片段,退火后将双链oligo-DNA克隆入慢病毒质粒载体pGCSIL-GFP获得重组干扰质粒pGCSIL-GFP-shMyocd。以pEGFP-N1/X124G表达载体构建含Flag标签的myocardin表达质粒pEGFP-N1-Myocd。将重组干扰质粒和过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ting分析Flag标签蛋白的表达,筛选出干扰效率最好的干扰质粒并大量扩增。干扰质粒转染大鼠主动脉VSMCs,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yocardin及分化标志物SM22α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大鼠myocardin的慢病毒干扰质粒pGCSIL-GFP-shMyocd和过表达质粒pEGFP-N1-Myocd。上述2种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1号干扰质粒转染组Flag标签蛋白表达下降最显著。将1号质粒进行大包装,获得滴度为1×10^(12)TU/L的慢病毒颗粒,该病毒转染VSMCs后,myocardin表达明显下调并伴随分化标志物SM22α表达的显著下降。结论:成功构建大鼠myocardin慢病毒重组干扰质粒pGCSIL-GFP-shMyocd;抑制基因myocardin表达后伴随VSMCs分化的表达下降,提示myocardin在VSMCs分化过程中的重要性。pGCSIL-GFP-shMyocd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为后续研究特定病理条件下(如动脉粥样硬化)VSMCs表型转变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素 载体构建 慢病毒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aDC1基因启动子序列转录调控元件的初步分析
7
作者 杨聚荣 何娅妮 +6 位作者 张剑凯 李新伦 梁海君 林静 吴小玮 王惠明 李开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87-1789,共3页
目的对hNaDC1基因启动子序列转录调控元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序列系列缺失质粒,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hNaDC1基因5′侧翼区(-2232/+136)的转录调控元件与转录调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pGL3-hNaDC1... 目的对hNaDC1基因启动子序列转录调控元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序列系列缺失质粒,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hNaDC1基因5′侧翼区(-2232/+136)的转录调控元件与转录调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pGL3-hNaDC1A质粒的转录活性最高,为(2.98±0.45);pGL3-hNaDC1D的转录活性最低,为(0.45±0.14)。以pGL3-hNaDC1A质粒的转录活性为基准(100%),其他4种质粒相应的转录活性分别为:pGL3-hNaDC1B86.7%,pGL3-hNaDC1C89.4%,pGL3-hNaDC1D15.8%,pGL3-hNaDC1E61.2%。MatInspector5.0软件预测结果显示hNaDC1基因5′侧翼启动子序列共含有22个14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hNaDC1基因5′侧翼区-1084/-254和-12/+136区域可能存在有正性作用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aDC1基因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纵隔区域的薄层横断层解剖学研究
8
作者 金联洲 张绍祥 +2 位作者 李恺 谭立文 张剑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94-1596,共3页
目的为临床上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方案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中国首例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有关上纵隔部位的连续图像,上下追踪,逐层观察其二维形态结构在连续图像上的变化,找出其重要结构在不同层面上的位置关... 目的为临床上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方案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中国首例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有关上纵隔部位的连续图像,上下追踪,逐层观察其二维形态结构在连续图像上的变化,找出其重要结构在不同层面上的位置关系,并选用关键断层与相应的CT或MRI图作比较并在断层平面上进行必要的数据测量。结果各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弓及分支、肺动脉干及分支、上腔静脉及属支、气管和支气管、食管、胸导管、淋巴结等结构及其相互毗邻关系。结论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可以较好地提供完整而精确的上纵隔结构解剖学断面数据,该区域的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可为上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可视化人体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A20基因抑制缺氧诱导内皮细胞CD54的表达
9
作者 张剑凯 李国营 +2 位作者 朱楚洪 糜建红 应大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基因A20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组建立缺氧模型;采用DOTAP脂质体介导pcDNA3.1EHA20质粒转染培养的内皮细胞,筛选抗G418的阳性克隆,经免疫荧... 【目的】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基因A20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组建立缺氧模型;采用DOTAP脂质体介导pcDNA3.1EHA20质粒转染培养的内皮细胞,筛选抗G418的阳性克隆,经免疫荧光鉴定A20基因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内皮细胞CD54的表达。【结果】A20基因在经G418筛选后的内皮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缺氧能诱导人内皮细胞CD54高表达,外源性A20基因能抑制75%以上由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CD54表达,两者间相差明显(P<0.01)。【结论】外源性A20基因能够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化,有效抑制CD54的表达,可能在内皮细胞缺氧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基因 黏附分子 CD54 内皮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物扫描结合图像分析法计算肉眼可见小病变区域面积
10
作者 鲁澄宇 王海燕 李玉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4-735,共2页
关键词 小结构面积 扫描仪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